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现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引用诗句,而诗句却是诗词的一部分。诗词是指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时,提高写作质量。那么,你知道在哪找诗句的句子吗?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采薇的诗意”,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诗经采薇的诗意

《诗经采薇》

作者:佚名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蔽:一种野菜。

2、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作:初生。止: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3、莫:同暮,晚。

4、玁狁(xianyun):北方少数民族戎狄。

5、遑:空闲。启:坐下。居:住下。

6、柔:软嫩。这里指初生的菠菜。

7、聘:问候。

8、刚:坚硬。这里指菠菜已长大。

9、阳:指农历十月。

10、盬(gu):止息。

11、疚:病。

12、尔:花开茂盛的样子。

13、路:辂,大车。

14、业业:强壮的样子。

15、捷:交战,作战。

16、騤騤(ku):马强壮的样子。

17、腓(fei):隐蔽,掩护。

18、翼翼:排列整齐的样子。

19、弭(mi):弓两头的弯曲处。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20、棘:危急。

21、依依:茂盛的样子。

22、霏霏:纷纷下落的样子。

诗意: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才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因为玁狁故。

没有空闲安定下,都是因为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初生正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经长老了。

说回家啊说回家,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没有空闲歇下来。

心中忧愁积成病,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棠棣开花真烂漫。

又高又大什么车?将帅乘坐的战车。

兵车早已驾好了,四匹雄马真强壮。

哪敢安然定居下,一月之内仗不停。

驾驭拉车四雄马,四匹雄马高又大。

乘坐这车是将帅,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马排整齐,鱼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严防范,玁狁犹猖狂情势急。

当初离家出征时,杨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战罢回家来,雨雪纷纷漫天下。

行路艰难走得慢,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心中多伤悲,没人知道我悲哀。

赏析:

战争的策划和发动是肉食者们的勾当,被迫卷入其中的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犹如随风飘动的落叶,随波逐流的小、舢任命运之手随意摆弄,疲惫忧伤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叹、仰天长啸的份儿。恐怕这是普通士兵们剩下的唯一属于自己的权利和财产。

凭了这点权利唱一曲忧伤的歌,总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们吧!无家无室的忧虑,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辛劳和疲惫,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触景生情的感伤,命运无常的恐惧,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敏感多思忧患焦虑的心灵。把它们吟唱出来,是一种自我遣怀,自我抚慰,犹如受伤的小动物,只有自己舔吮伤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体验悲伤。

倘若受伤后连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丧失了,那便彻底麻木了,物质化了。对于受惯了命运摆弄、痛苦煎熬、忧伤折磨的心灵来说,艰难坎坷辛劳疲惫枪林刀箭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形如搞札,心如死灰,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活的生命个体的灵性和生气。

对忧伤和痛苦的敏感,不仅表明个体对自己生存处境的真切关注,也表明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对忧伤和痛苦的表也不仅仅是一种无助的感叹和哀伤,而且也是表达不甘于忍受比伤和痛苦、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一种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诉我们的无我忧伤,我痛苦,我无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能够这样去想、去做的个体,实际上并不小。从他无能为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角度说,他是弱小的;从他不愿屈服于命运的摆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说,他却是了不起的。正因为这样,吟唱自己的内心忧伤和痛苦,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经意地这样做,然而其内心深处的动机却昭然若揭。

整个人生就如一场战争。活着就会被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就会有忧伤、痛苦、烦恼,恐惧、绝望。向往。追求、无助等等生存体验。表达这些体验的诗,本身就是动人的生存哲学。

jzd365.coM更多诗句小编推荐

诗经:采蘩


《诗经: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注释:

1、于以:到哪里去。蘩:水草名,即白蒿。

2、沼:沼泽。氵止:小洲。

3、被:用作皮,意思是女子戴的首饰。僮僮:童童,意思是首饰繁多。

4、夙夜:早晨和晚上。

5、祁祁:首饰繁多的样子。

译文:

到哪里去采白蒿?在沼泽旁和沙洲。

白蒿采来做什么?公侯拿去祭祖先。

到哪里去采白蒿?在那深深山涧中。

白蒿采来做什么?公侯宗庙祭祀用。

头饰盛装佩戴齐,从早到晚去侍奉。

佩戴首饰真华丽,侍奉结束回家去。

赏析:

到野外去采白蒿,在祭祀场所守侯侍奉,肯定不属于王公贵族们干的事。做这些事的,只能是下等的仆人,而且是女仆。

千辛万苦到野外采来白蒿,是供王公贵族祭祀用;费心劳神打扮装点,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为谁辛苦为谁忙?全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滋味如何?唯有女仆内心体验最深。虽然没有言说,我们却感到似乎平淡的叙说中有几分怨忿在。

为他人做嫁衣裳,意味着自我不存在,自我变成了他人的工具。奴仆供人差遣使唤,本就是人为事先设定的,似乎像命运决定的。即使不是奴仆,人生都免不了有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时候。自觉自愿,并引以为自豪地为他人 做嫁衣裳,是牺牲精神和奉献意识的体现,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不自觉为他人做嫁衣裳,是上当受骗、误入歧途,是被人利用。不情愿地为他人做嫁衣裳,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当然就是一种痛苦和压抑。

如今我们可以拒绝被迫为他人做嫁衣,但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法拒绝的。比如受老板雇佣,老板叫去陪酒,明知不胜酒力却又不得不去。重赏之下必有勇副,是看准了人心追名逐利的弱点,抓住弱点使人为别人做嫁衣。

认真想来,做人是摆脱不了为他人做嫁衣的处境的。区别仅仅在于:是自觉的,不自觉的和被迫的。

诗经:采芑


《诗经:采芑》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亩。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师干之试,方叔率止。

乘其四骐,四骐翼翼。

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旗旐央央,方叔率止。

约軧错衡,八鸾玱玱。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师干之试,方叔率止。

钲人伐鼓,陈师鞠旅。

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蠢尔蛮荆,大邦为仇。

方叔元老,克壮其犹。

方叔率止,执讯获丑。

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

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注释:

1、薄言:句首语气词。芑:一种野菜。

2、新田:毛传: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日畲。

3、菑亩:见上注。

4、涖:临。止:语助词。

5、干:盾。试:演习。

6、骐:青底黑纹的马。

7、翼翼:整齐严谨的样子。

8、路车:大车。路,通辂。

9、簟茀:遮挡战车后部的竹席子。鱼服:鲨鱼皮装饰的车箱。

10、钩膺:带有铜制钩饰的马胸带。鞗革:皮革制成的马缰绳。

11、中乡:乡中。

12、旗旐:画有龙和蛇图案的旗帜。

13、约軝:用皮革约束车轴露出车轮的部分。错衡:在战车扶手的横木上饰以花纹。

14、玱玱:象声词,金玉撞击声。

15、服:穿起。命服:礼服。

16、芾:通韍,皮制的蔽膝,类似围裙。

17、有玱:即玱玱。葱珩:翠绿色的佩玉。

18、鴥:鸟飞迅疾的样子。隼:一类猛禽。

19、戾:到达。

20、止:止息。

21、钲人:掌管击钲击鼓的官员。

22、陈:陈列。鞠:训告。

23、显允:高贵英伟。

24、渊渊:象声词,击鼓声。

25、振旅:整顿队伍,指收兵。阗阗:击鼓声。

26、克:能。壮:光大。犹:通猷,谋略。

27、执讯:捉住审讯。获丑:俘虏。

28、嘽嘽:兵车行走的声音。

29、焞焞:车马众多的样子。

30、来:语助词。威:威服。蛮荆来威即来威蛮荆。

译文:

采呀采呀采芑忙,从那边的新田里,采到这边菑田旁。

大将方叔来此地,战车就有三千辆,士卒舞盾操练忙。

方叔统帅自有方,驾起战车驱四马。

四马齐整气昂昂。大车红漆作彩饰,

竹席帷子鱼皮箱,牛皮胸带与马缰。

采呀采呀采芑忙,从那边的新田里,采到村庄的中央。

大将方叔来此地,战车就有三千辆,龙蛇大旗鲜又亮。

方叔统帅自有方,车毂车衡皮饰装,八个马铃响叮当。

朝廷礼服穿在身,红色蔽膝亮堂堂,绿色佩玉玱玱响。

鹰隼振翅疾飞翔,迅猛直上抵云天,忽而落下栖树上。

大将方叔来此地,战车就有三千辆,士卒舞盾操练忙。

方叔统帅自有方,鼓师击鼓传号令,摆阵训话军容壮。

威风凛凛我方叔,击鼓咚咚阵容强,整军退兵气势壮。

愚蠢无知那蛮荆,与我大国结仇怨。

想那方叔为元老,谋划一定很谨严。

方叔统帅自有方,俘虏敌军必凯旋。

战车行进响隆隆,隆隆车声不间断,如那雷霆响彻天。

威风凛凛我方叔,曾征玁狁于北边,也能以威服荆蛮。

赏析:

《小雅-采芑》描画的是周宣王卿士、大将方叔为威慑荆蛮而演军振旅的画面。从整体而言,此所描画可分为两层。前三章为第一层,着重表现方叔指挥的这次军事演习的规模与声势,同时盛赞方叔治军的卓越才能。第四章为第二层,犹如一纸讨伐荆蛮的檄文,表达了以此众战、无城不破、无坚不摧的自信心和威慑力,也点明了这次演习的目的和用意。

诗的开首以采芑起兴,很自然地引出这次演习的地点:新田、菑亩。紧接着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出现在旷野上,马蹄得得,敲不碎阵列中之肃穆严整;军旗猎猎,掩不住苍穹下之杀气腾腾。在这里,作者以一约数三千极言周军猛将如云、战车如潮的强大阵容,进而又将镜头的焦距拉近至队伍的前方,精心安排了一个主将出场的赫赫威仪。只见他,乘坐一辆红色的战车,花席为帘、鲛皮为服,四匹马训练有素、铜钩铁辔,在整个队伍里坐镇中央,高大威武而与众不同。真是未谋其面已威猛慑人。诗的第二章与上大体相同,以互文见义之法,主要通过色彩刻画旗旐央央,约軝错衡、,继续加强对演习队伍声势之描画。在对方叔形象的刻画上则更逼近一步:服其命服的方叔朱衣黄裳、佩玉鸣鸾、气度非凡。同时也点明他为王卿士的重要身份。第三章格调为之一变,以鹰隼的一飞冲天暗比方叔所率周军勇猛无敌和斗志昂扬。接下来作者又具体地描画了周师在主帅的指挥下演习阵法的情形:雷霆般的战鼓声中,战车保持着进攻的阵形,在响彻云霄的喊杀声中向前冲去;演习结束,又是一阵鼓响,下达收兵的号令,队伍便井然有序地退出演习场,整顿完毕后,浩浩荡荡地返回营地。伐鼓渊渊,振旅阗阗。第四章辞色俱厉,以雄壮的气概直斥无端滋乱之荆蛮蠢尔蛮荆,大邦为仇。告诫说,以方叔如此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之师旅讨伐荆蛮,定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敌之军,拔敌之城,俘敌之人,败之于谈笑挥手之间方叔率止,执讯获丑。

统观全诗,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此诗并非实写战争,而是写一次军事演习。这从诗中师干之试等处可证。吴闿生《诗义会通》云:皆误以蛮荆来威为实有其事,不知乃作者虚拟颂祷词。可谓得诗真义。其二,此诗从头至尾层层推进,专事渲染,纯以气势胜,正如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评:振笔挥洒,词色俱厉,有泰山压卵之势。

诗经:采葛


《诗经: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注释:

1、萧:芦荻,用火烧有香气,古时用来祭祀。

2、三秋:这里指三季。

译文:

心上人啊去采葛。一天不见她的影,

灯像隔了三月久。心上人啊采芦荻,

一天不见她的影。好僳隔了三秋久。

心上人啊采香艾,

一天不见她的影,

好像隔了三年久。

赏析:

热恋中的情人,总觉得时间太快,相聚短暂;也觉得时间太慢,分高大久。处于这种状态之中,除了热乎乎的情感体验之外,脑子里是容不下其它东西的,也不可能有其它东西。

这是一种完全主观的内心状态。客观真实在情人心中转变成了主观真实;主观真实掩盖了生活的实际状态。客观真实完全可能被夸大凸现,或者彼缩小忽略。

以我现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样一种心境是艺术化的心境,也是在热恋时的心境,因此才会有情人眼里出西施、即使实际上是丑八怪,在情人眼中也会变成天使。

这不是变态了么?是的,是变态。主观心境,把客观真实主观化就是一种心理变态。对恋爱来说,变态是正常的,理性得一切都有条不紊滴水不漏,反倒是不正常的。艺术也是如此。所以,恋爱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化的心理。

诗经:采菽


《诗经:采菽》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虽无予之?路车乘马。

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

君子来朝,言观其旗。

其旗淠淠,鸾声嘒嘒。

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

彼交匪纾,天子所予。

乐只君子,天子命之。

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

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乐只君子,万福攸同。

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泛泛杨舟,绋纚维之。

乐只君子,天子葵之。

乐只君子,福禄膍之。

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注释:

1、菽:大豆。

2、筥:亦筐也,方者为筐,圆者为筥。

3、路车:即辂车,古时天子或诸侯所乘。

4、玄衮:古代上公礼服,毛传:玄衮,卷龙也。黼:黑白相间的花纹。

5、觱沸:泉水涌出的样子。槛泉:正向上涌出之泉。

6、淠淠:旗帜飘动。

7、鸾:一种铃。嚖嚖:铃声有节奏。

8、届:到。

9、芾:蔽膝。

10、邪幅:裹腿。

11、彼交:不急不躁。彼,通匪。交,通绞,急。纾:怠慢。

12、只:语助词。

13、申:重复。

14、殿:镇抚。

15、平平:治理。

16、绋:粗大的绳索。纚:系。

17、葵:借为揆,度量。

18、膍:厚赐。

19、优哉游哉:悠闲自得的样子。

20、戾:安定。

译文:

采大豆呀采大豆,用筐用筥里面盛。

诸侯君子来朝见,王用什么将他赠?

纵没什么将他赠,路车驷马给他乘。

还用什么将他赠?龙袍绣衣已制成。

翻腾喷涌泉水边,我去采下水中芹。

诸侯君子来朝见,看那旗帜渐渐近。

他们旗帜猎猎扬,鸾铃传来真动听。

三马四马驾大车,远方诸侯已来临。

红色护膝大腿上,裹腿在下斜着绑。

不致怠慢不骄狂,天子因此有赐赏。

诸侯君子真快乐,天子策命颁给他。

诸侯君子真快乐,又有福禄赐予他。

柞树枝条一丛丛,它的叶子密密浓。

诸侯君子真快乐,镇邦定国天子重。

诸侯君子真快乐,万种福分来聚拢。

左右属国善治理,于是他们都顺从。

杨木船儿水中漂,索缆系住不会跑。

诸侯君子真快乐,天子量才用以道。

诸侯君子真快乐,福禄厚赐好关照。

从容不迫很自在,生活安定多逍遥。

赏析:

从中所述礼命之隆、职掌之重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诸侯来朝之诗,《毛诗序》所谓刺幽王也,侮慢诸侯。诸侯来朝,不能锡命以礼数征会之,而无信义,君子见微而思古焉,是反经为义,于经无所当(孔疏)。至于以为此诗成于康王即位抑或宣王中兴之时,虽可备一说,亦皆无实证。从诗作者的语气来看,此诗当是大夫美诸侯之作。

全诗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诸侯上朝之前,身为大夫的作者对周天子可能准备的礼物的猜测。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诗人以采菽者连连采菽,用筐用筥盛取不停起兴,整首诗欢快、热烈、隆重的气氛从此定下了基调,读者的情绪也随之进入这一特定场景。君子来朝,何锡予之?意思是:诸侯来朝,天子会以什么样的礼物赐予他?诗人是见过大场面的公卿大夫,按照常规,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四句无疑而问,复沓申述,两次自问自答,进一步渲染气氛,让人感到即将来朝的诸侯声势之隆。

如果说第一章是诗人虚拟的盛况,那么从第二章开始便进入实景的描画了。

第二章是诗人见到的诸侯来朝之时极为壮观的场面。开始两句觱沸槛泉,言采其芹,用自下而出的槛泉旁必有芹菜可采兴君子来朝之时也有仪从可观,是起兴,也是设喻,黄焯说槛泉采芹,既为即事之兴,亦即譬喻之兴(《诗疏平议》),是也。君子来朝,言观其旗,威仪之现,首先在于队列之前的旗帜,其旗淠淠,鸾声嘒嘒,远远见到风中旗帜猎猎,更有响声中节的鸾铃之声由远及近,载骖载驷,君子所届,或驷马或骖乘都井然前行,来朝的诸侯已到眼前。

第三章全用赋法,铺排诗人近观诸侯朝见天子时的情景。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赤色的护膝,裹腿的斜布是合乎礼仪的装饰,彼交匪纾完全是一付雍容典雅的仪态。既有如此声威,进退又合礼仪,天子当然是赏赐有加。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四句是诗人所见,也是诗人切合时地的恭维话,并以此引发以下两章。

第四章是诗作者对来朝诸侯卓着功勋的颂扬。维柞之枝,其叶蓬蓬是起兴,用柞枝蓬蓬兴天子拥有天下的繁盛局面和诸侯的非凡功绩。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平平左右,亦是率从,从天子邦国的镇抚到邻邦属国的治理,竭尽铺排之能事,以此表达对来朝诸侯的无限赞美之情。

最后一章是大夫美诸侯之辞。前两句泛泛柏舟,绋纚维之,以大缆绳系住杨木船起兴,并让人联想到诸侯和天子之间的关系是依赖相互间的利益紧紧维系在一起的,诸侯为天子殿国安邦,天子则给诸侯以丰厚的奖赏。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是其所创功勋的自然结果。优哉游哉,亦是戾矣,两句对诸侯安居优游之态充满艳羡。

全诗虽时有比兴,但总体上还是用的赋法。从未见君子之思,到远见君子之至,近见君子之仪和最后对君子功绩和福禄的颂扬,可概见赋体端倪。整首诗为读者再现了一幅春秋时代诸侯朝见天子时的历史画卷,诗,可以观,信矣。

诗经:采绿


《诗经:采绿》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

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

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

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注释:

1、绿:通菉,草名,即荩草,又名王刍,染黄用的草。

2、匊:同掬,两手合捧。

3、襜:毛传:衣蔽前谓之襜,即今俗称之围裙。

4、詹:至也。

5、韔:弓袋,此处用作动词。

6、观: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引申之义,物多而后可观,故曰:观,多也。

译文:

整天在外采荩草,还是不满两手抱。

头发弯曲成卷毛,我要回家洗沐好。

整天在外采蓼蓝,衣兜还是装不满。

五月之日是约期,六月之日不回还。

这人外出去狩猎,我就为他套好弓。

这人外出去垂钓,我就为他理丝绳。

他所钓的是什么?鳊鱼鲢鱼真不错。

鳊鱼鲢鱼真不错,钓来竟有这么多。

赏析:

《采绿》一,《毛诗序》以为刺怨旷也。幽王之时多怨旷者也。序说言过简而意难明,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阐述说:《叙》云刺怨旷也,盖谓刺时之多怨旷耳。征役过时,王政之失,故复申言之云,幽王之时多怨旷者也,征役频兴,室家暌隔,民生愁困,谁实使然?此诗被编入《小雅-鱼藻之什》,从诗教角度观之,《序》说实不误。然就诗而论,还是把它看作君子于役,过期不归,妇女怨思之作(陈子展《诗经直解》)更为贴切些。

诗一、二两章是实写,但从实实在在的事件记述中,人们能够见到诗的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终朝采绿,不盈一匊,采绿者手在采菉,心已不知飞越几重山水,心手既不相应,自然采菉难满一掬。那么所思所念是什么,诗人并未直白,而是转言予发曲局,薄言归沐,卷曲不整的头发当然不是因为没有膏沐,而是谁适为容。此时又要去梳洗,是因为君子随时都可能出现在面前。诗的第二章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交待了原因,五日、六日郑笺解为五月之日、六月之日是比较合适的。既然约定五月之日就回家,在其后的每一天女主人公当然要无心于采菉,留心于归沐了。但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还不仅仅是交待了女主人公反常行为的原因,同时把她心中一股浓浓的怨思传递给了读者。然而在终朝采绿这样难捱的时间里,女主人公的心中也有甜蜜的联想,观下文可知。

三、四两章是虚写,诗中并没有出现归、回、还、返等字眼,但尽显归来之意。第三章写君子渔猎,妇人相随,犹如后人所谓你耕地来我织布一样极具田园风味,夫倡妇随之乐于此可见。龚橙《诗本谊》以为这是《小雅》中西周民风之一,确是探骊得珠之论。第四章承上一章之钓言,所钓鱼之多,实赞君子无穷的男性魅力,此可以闻一多先生《国风》中凡言鱼,皆两性间互称其对方之廋语(按,廋,隐藏。廋语,隐语)(《诗经通义》)证之。更何况言钓则狩可例见(孙鑛语),只承钓言,大有言不尽意之妙(姚际恒《诗经通义》)。

总体上说,诗一、二两章以实极写幽怨神理,刻画情思细致入微,三、四两章以虚极言倡随之乐,更显出别离之苦。前为景中情,后为情中景,妇人幽怨深思之情栩栩如在目前。此诗可与《周南-卷耳》篇并读,两篇都有虚实对比之妙,但一是通过角色转换式的设身处地以对方写自身相思之苦,一是通过时空转换式的倡随之乐写现时一言难尽的幽怨之情。在对比中或可明《风》《雅》之别非诗旨之别,亦非表现手法之别,实乃诗教之别也。

诗经:采苓


《诗经: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人之为言,苟亦无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

人之为言,苟亦无从。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人之为言,胡得焉?

注释:

1、苟亦无信:不要轻信

2、旃:音瞻,之

3、胡得:何所取

4、苓:甘草。苦:苦菜。葑:芜菁

5、首阳: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雷首山。

6、为(音伪)言:即伪言,谎话。为,通伪。

7、苟亦无信:不要轻信。

8、舍旃(音瞻):放弃它吧。舍,放弃;旃,之焉的合声。

9、无然:不要以为然。

10、胡:何,什么。

11、苦:苦菜,野生可食。

12、无与:勿用也。指不要理会。

13、葑:芜菁,大头菜之类的蔬菜。

译文:

采黄药啊采黄药,首阳山顶遍地找。

有人专爱造谣言,切勿轻信那一套。

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

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采苦菜啊采苦菜,首阳山脚遍地找。

有人专爱造谣言,切勿跟随他一道。

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

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采芜菁啊采芜菁,首阳东麓遍地找。

有人最爱说假话,切勿信从随他跑。

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

有人专爱造谣言,到头什么能捞到?

赏析:

本诗的主题比较单一,意在劝说世人不要听信谗言。关于此诗的本事,一般论家都说是讽刺晋献公的。《毛诗序》称:《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近人吴闿生《诗义会通》进一步申述其旨说:献公听谗之事,莫过于杀太子申生,诗必为是而发。《序》不言者,人所共喻,无待更言也。吴氏这一推断,虽无信史可征,但不为无据,姑录以备考。

诗分三章,每章以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开篇。所谓兴,依朱熹的解释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第一章的采苓采苓,首阳之颠,第二章的采苦采苦,首阳之下,第三章的采葑采葑,首阳之东等等,都是用先言他物的手法以引起下文的。苓,一名黄药,又名大苦,叶似地黄。苦,是苦菜,亦作荼,似葵。葑,是芜菁,亦称蔓菁,俗称大头菜,根块肥大,可供蔬食。这三种植物,都是《诗经》时代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诗人用这三种习见之物以起兴,从而表达自己人之为(伪)言苟亦无信、苟亦无与、苟亦无从的理念。

无信,是强调伪言内容的虚假;无与,是强调伪言蛊惑的不可置理;无从,是强调伪言的教唆不可信从。语意层层递进,从而强调伪言之伪。接着诗人又用舍旃舍旃这个叠句,反覆叮咛,进一步申述伪言的全不可靠。至此,诗人所要申述的人之为(伪)言无信、无与、无从的理念已经阐述得淋漓尽致,无须再说了。假若世人都能做到无信、无与、无从,那么伪言也就没有市场,制造伪言的人也无立足之地了。故此诗人在每章的结尾用人之为言(伪言),胡得焉以收束全诗,表明造谣者徒劳无功。

前人评此诗,谓各章上四句,如春水池塘,笼烟浣月,汪汪有致。下四句乃如风气浪生,龙惊鸟澜,莫可控御(戴君恩《读诗臆评》),又谓通篇以叠词重句缠绵动听,而姿态亦复摇曳(姚际恒《诗经通论》)。确实本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重章叠句、反覆咏唱的手法,造成一种回环复沓的旋律美,给读者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旧乡:故乡。

6、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7、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8、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9、还顾:回头看。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芙蓉,

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

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

路途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

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赏析: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人们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拣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遗送给远方的人。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更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仿佛是心灵感诮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当然不能望见故乡的山水、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公元尽的长路,和那阻止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乃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亲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丈夫的身影,那一闪面隐的面容,是十分愁苦的。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读到这结句时,或许能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无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匠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上文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诗经式微


诗经式微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

1、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微:幽暗不明。

2、胡:为什么。

3、微:非,不是。故:为了某事。

4、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译文:

暮色昏暗天将黑,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为了官家事,怎会顶风又饮露!

暮色昏暗天将黑,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为了老爷们,怎会污泥沾满身!

赏析:

这首小人物不堪苦役而发牢骚的小诗,让人想起卡夫卡的一个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广大民众得到命令去修筑长城,据说这是来自遥远京城中皇帝的圣旨。京城遥远得难以想象,皇帝是谁也不知道,更不明白何以要修筑长城,反正不得不修。

这篇寓言式的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处境,大概适合于所有的小人物的生存将况。小人物没有大多的奢望,没有无止境的野心,只求食饱穿暖居安。他们的纯朴忠厚与愚昧无知并存,如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划船便划船,椿米便椿米,即使叫坐下也只敢站着。他们只管埋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所以鲁迅说他之所以写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在现在来看,身为小人物而敢于发牢骚,并且牢骚之辞竟可录入书中,成为经典,来教育后代,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现象。它让人想到,千方百计要维护自己统治的人,把不满自己统治的言论记录下来传给后世,究竟是愚昧还是一种权谋?

诗经:武


《诗经:武》

于皇武王!无竞维烈。

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嗣武受之,胜殷遏刘,

耆定尔功。

注释:

1、於:叹词。皇:光耀。

2、竞:争,比。烈:功业。

3、允:信然。文:文德。

4、克:能。厥:其,指周文王。

5、嗣:后嗣。武:指周武王。

6、遏:制止。刘:杀戮。

7、耆:致,做到。尔:指武王。

译文:

光耀啊,周武王,

他的功业举世无双。

确实有文德啊,周文王,

能把后代的基业开创。

继承者是武王,

止住残杀战胜殷商,

完成大业功绩辉煌。

赏析: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武王克商,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又据《礼记-乐记》记载,孔子曾说《大武》再成而灭商,可知《武》是《大武》乐舞二成的歌。《武》之乐舞,表现的正是武王牧野克商的历史事实。史载武王十一年二月,周武王率兵伐商,进至商国都城朝歌南郊之牧野,纣王发大军相抗。周师大将军吕尚领先锋武士挑战,殷军前部倒戈而自攻其后,武王大军乘机掩杀过去。纣王大败逃回朝歌,登鹿台自焚,殷商灭亡,周武王成为天下最高君主。毫无疑问,这一战争的胜利成功是周代最大的业绩,周武王为周代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最高的功勋。所以《武》诗一开头,就以最高亢最雄浑的歌喉对周武王做出了赞颂:於皇武王!无竞维烈。殷商末年,纣王荒淫暴虐,厚赋税以盘剥国人,造炮烙酷刑以镇压异己,嬖爱妇人妲己,宠信佞臣费中、恶来,醢九侯,脯鄂侯,囚西伯(即周文王),微子数谏不听而亡去,比干强谏而被剖心,箕子佯狂为奴亦遭囚。纣王的倒行逆施,令百姓怨愤,令诸侯寒心。因此,周武王伐商,是一场反抗暴政的正义战争,是符合民意、顺应历史潮流的壮举,它必然得到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的普遍拥护与欢迎、响应。此篇《颂》诗对周武王完成克商大业的赞美,尽管是站在周王朝统治者立场上的,但也是同时代民众心声的反映,令人感到真实可信,不像后世郊庙歌词虚应故事的陈词滥调那么惹人厌烦。

在唱出开头两句颂歌后,诗人笔调一转,饮水思源,怀念起为克商大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周文王来。文王(即西伯)被纣王囚禁羑里,因其臣闳夭等人献宝物给纣王而得赦免,他出来后献洛西之地请求纣王废除炮烙之刑,伐崇戡黎,建立丰邑,修德行善,礼贤下士,深得人心,诸侯多叛纣而往归之。他为武王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使灭商立周成为水到渠成之事,其功德不能令人忘怀。允文云云,真是情见乎词。

诗的最后三句,直陈武王继承文王遗志伐商除暴的功绩,将第二句无竞维烈留下的悬念揭出,在诗歌的语言运用上深有一波三折之效,使原本呆板的《颂》诗因此显得吞吐从容,涌动着一种高远宏大的气势。可以说,此诗是歌功颂德之作中的上品。

当然,《颂》诗的本质决定了它必定具有一定的夸饰成分。武王伐商,诗中声称是为了遏刘,即代表天意制止暴君的残杀,拯民于水火。但战争是残酷的,所谓圣人号兵者为凶器(《六韬》)是也,牧野之战,《尚书-武成》有流血飘杵的记载,《逸周书-世俘》亦有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的说法。所以崇尚仁义的孔子不免对之感到有些遗憾,说:《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他老先生的话也不能说没有启发。

诗句《诗经采薇的诗意》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迷你句子网”是专门为给您寻找诗句创建的网站。同时,jzd3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诗经短句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