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我们在写作文时,时常会在诗词中引用一句诗。诗词写作要注意语言的唯美、简练、通顺这几个事项。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锻炼我们的想象力。那么,怎样诗句的句子才是最经典的呢?你不妨看看张栻:立春偶成,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立春偶成》
作者: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注释:
1、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
2、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3、参差:不齐的样子。
翻译:
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
冰冻霜雪虽然还有,
但已很少了。
春天的到来,
连草木也都知道。
眼前的一派绿色,
充满了春天的生机。
一阵东风吹来,
春水碧波荡漾。
赏析:
草木泛指一切能受到季节变化影响的事物,如动植物、水、山等等。春到人间草木知这句运还用了拟人的手法:开春草木最先发芽,故说它们首先知道春到人间的消息。眼前生意满是说处处生机勃勃。最后一句通过春风吹水这种具体物象来表现生意。
立春是一年之始。诗人紧紧把握住这一感受,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于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那碧波荡漾的春水,也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活力。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洋溢着饱满的生活激情。
jzD365.com更多精选诗句阅读
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作者: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释:
1、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午天:指中午。
2、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一作望。傍,靠近,依靠。随,沿着。川:瀑布或河畔。
3、时人:一作旁人。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4、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翻译: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
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
一幅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身处这宜人的景色,我完全陶醉了。
可是谁知道我内心的快乐,
甚至还以为我像年轻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全诗写出了诗人怀念少年时在故乡时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少年、故乡的怀念。
回乡偶书的诗意
回乡偶书的诗意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诗意: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杜甫:堂成
《堂成》
作者:杜甫
原文: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注释:
1、堂,即草堂。成,落成。
2、背郭,背负城郭。草堂在成都城西南三里,故曰背郭。荫白茅,用茅草覆盖。
3、堂在浣花溪上,溪近锦江,故得通称江。江边原无路,因营草堂,缘江往来,竟走出来一条络,故曰缘江路熟。熟,有成熟意。俯青郊,面对郊原。堂势较高,故用府字。二句写堂之形势及所用材料。
4、此二句写草堂竹木之佳,语有倒装。顺说就是:桤木之叶,碍日吟风;笼竹之梢,和烟滴露。蜀人称大竹为笼竹。
5、此二句写草堂禽鸟之适。将:率领。罗大经《鹤林玉露》云:诗莫尚乎兴。兴者,因物感触,言在于此,而意在于彼。非若比、赋之宣言其事也。故兴多兼比、赋,比、赋不兼兴。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盖因鸟飞燕语,而喜己之携雏卜居,其乐与之相似。此比也。亦兴也。
6、扬雄,西汉末年大赋家。其宅在成都少城西南角,一名草玄堂。扬雄尝闭门草《太玄经》,有人嘲笑他,他便写了一篇《解嘲》文。扬雄蜀人,自可终老于蜀,杜甫不过暂居(他曾有诗: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所以说错比。但也不想像扬雄一样专门写篇文章来表明自己的心意。
赏析:
杜甫于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年底来到成都,在百花潭北、万里桥边营建一所草堂。经过两三个月时间,到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了。这诗便是那时所作。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浦起龙有不同看法,他说:旧编上元元年(760)初置草堂时。今按:诗云桤林碍日、笼竹和烟,则是竹木成林矣。初筑时,方各处乞栽种,未必速成如此也。公《寄题草堂》诗曰: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又宝应元年(762)春有诗曰: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当是其时作也。因此,他把这首诗的写作推迟了两年。他的说法虽也有根据,但未免过泥。郭知达《九家集注》引赵次公云:桤林笼竹,正川中之物。二物必于公卜居处,先有之矣。说初置草堂时原就有此二物,是很有可能,也是符合实际的。《卜居》诗说主人为卜林塘幽。可见从一开始,草堂周围就有林。杜甫到处向人乞求各种树苗,不过嫌林木不够多,并不能证明这里就没有林。据《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一诗,还可以知道,当初置时,草堂旁边还有一棵故老相传二百年的大楠树。再从会诗的语气和情调来看,也和初置草堂时吻合。因此,此诗当作于760年暮春。
草堂用白茅盖成,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从草堂可以俯瞰郊野青葱的景色。诗的开头两句,从环境背景勾勒出草堂的方位。中间四句写草堂本身之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把诗人历尽战乱之后新居初定时的生活和心情,细致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桤林碍日、笼竹和烟,写出草堂的清幽。它隐在丛林修篁深处,透不进强烈的阳光,好像有一层漠漠轻烟笼罩着。吟风叶,滴露梢,是叶吟风,梢滴露的倒文。说吟,说滴,则声响极微。连这微细的声响都能察觉出,可见诗人生活的宁静;他领略、欣赏这草堂景物,心情和草堂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因此,在他的眼里,乌飞燕语,各有深情。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乳燕定新巢,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这两句盖因乌飞燕语而类己之携雏卜居,其乐与之相似。此比也,亦兴也。诗人正是以他自己的欢欣,来体会禽鸟的动态的。在这之前,他像那绕树三匝,无枝可栖的乌鹊一样,带着孩子们奔波于关陇之间,后来才飘流到这里。草堂营成,不但一家人有了个安身之处,连禽鸟也都各得其所。翔集的飞乌,营巢的燕子,也与诗人一同喜悦。在写景状物的诗句中往往寓有比兴之意,这是杜诗的特点之一。然而杜甫居住的草堂,毕竟不同于陶渊明归隐的田园,杜甫为了避乱才来到成都,他初来成都时,就怀着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鸟雀各夜归,中原杳茫茫(《成都府》)的羁旅之思;直到后来,他还是说:此身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因而草堂的营建,对他只不过是颠沛流离的辛苦途程中的歇息之地,而不是终老之乡。从这个意义来说,尽管新居初定,景物怡人,而在宁静喜悦的心情中,总不免有彷徨忧伤之感。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这种复杂而微妙的矛盾心理状态,通过暂止飞乌的暂字微微地透露了出来。
尾联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有两层涵意。扬雄宅又名草玄堂,故址在成都少城西南角,和杜甫的浣花草堂有着地理上的联系。杜甫在浣花草堂吟诗作赋,幽静而落寞的生活,有些和左思《咏史》诗里说的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的情况相类似。扬雄曾闭门着书,写他那模拟《周易》的《太玄》,草玄堂因而得名。当杜甫初到成都,寓居浣花溪寺时,高适寄给他的诗说:传道招提客,诗书自讨论。草《玄》今已毕,此后更何言?(《赠杜二拾遗》)就拿他和扬雄写《太玄》相比;可是他的答复却是: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酬高使君相赠》)这诗说草堂不能比拟扬雄宅,也是表示他自己并没有像扬雄那样,写《太玄》之类的鸿篇巨着。这意思是可以从上述答高适诗里得到印证的。此其一。扬雄在《解嘲》里,高自标榜,说他闭门写《太玄》,阐明圣贤之道,无意于富贵功名。实际上,他之所以写这篇《解嘲》,正是发泄宦途不得意的愤懑之情。而杜甫只不过把这草堂作为避乱偷生之所,和草玄堂里的扬雄心情是不同的,因而也就懒于发那《解嘲》式的牢骚了。这是第二层意思。
诗从草堂营成说起;中间写景,用语燕新巢作为过脉;最后由物到人,仍然回到草堂,点出身世感慨。背郭堂成的堂,和错比扬雄宅的宅遥相呼应。关合之妙,不见痕迹。
张炎:解连环
《解连环孤雁》
张炎
楚江空晚,
恨离群万里,
恍然惊散。
自顾影却下寒塘,
正沙净草枯,
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
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
残毡拥雪,
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
漫长门夜悄,
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
也曾念春前,
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
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
画帘半卷。
赏析:
此篇为咏孤雁词。张炎精于咏物,这首咏孤雁词最为有名,寄意深微,体物细腻,构思奇巧,用典亦妥帖自然,浑化无迹,实为精品佳作。开篇写楚天空阔孤雁飞来,惊魂不定,怅然若失。在伶仃飞行中下视沙平草枯,水天寥落,以空阔凄寒的环境衬托雁之孤单。写不成书,言单飞不能成字,仅可挑逗相思,构思新巧。雁影不成字与苏武故事结合,柔情与壮怀融合无间。换头旅愁承离群,万里就空间说,荏苒就时间说。长门、锦筝融化掌故,渲染形单影只孤寂凄苦之情。想伴侣三句,写孤雁想象伴侣,进而推想伴侣正期望孤雁北来,若果如此,定能在北地相逢,那么比起雕梁画帘中双栖燕,当会不自感羞涩。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出语新警,别具匠心,由此作者获张孤雁之称。本词咏雁也不滞于雁,清空一气,自然如话,曲折委婉地抒发了词人孤寄的心境,流浪身世和对故友的关念。
王维:酬张少府
《酬张少府》
作者: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释:
1、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
2、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象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
译文:
晚年只图个安静的环境,
对世事件件都不太关心。
自认没有高策可以报国,
只好归隐到这幽静山林。
松风吹拂我且宽衣解带,
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
请听水边深处渔歌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由于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静了。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
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相信《张栻:立春偶成》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迷你句子网”是您了解诗句,节日祝福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jzd3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立春到了早安心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