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在苦恼怎么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吗?观后感是一种启示能够让我们获得最深刻的感悟,观后感可以把自己最深刻的感受用简洁的句子写下来,您可以考虑看一看“科学观后感”或许会给您一些启示,感谢您的阅读同时也请收藏本文以便后续查阅!
科学观后感 篇1
《我们爱科学》这本书里有很多很多关于科学的故事,让我知道了一个航天员要在飞向太空前,做多少的训练,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在成功飞回后才能成为一个航天英雄,让我知道了一个飞行员要在驾驶者战斗机从航母上出发前,要经过多少考验,因为航母上的跑道很短,只能靠弹射将战斗机发射出去,弹力可以将100辆汽车同时达到100多码,飞行员要承受多大的痛苦,降落时很快的速度只能靠几根锁链将战斗机从高速直接到低速,飞行员要承受多大的冲力,有些飞行员甚至脖子被冲骨折。一旦没能锁住飞机又得重新起飞,在降落,一旦起飞有一点点差错,飞机便会坠入大海,机毁人亡的惨剧也会发生的。
当当!上科学课啦!压强和浮力,固体的压强。对,在这之前,大家请想一想,如果有几千个钉子压在背上,会是什么感觉?痛!痛!痛!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神秘的科学道理:比较两个压力哪个产生的作用大,不能光看压力本身,还要看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那就是压强!再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猜一个杯子能“吃“进多少大头针?一、十枚;二、一百枚、三、三百枚;四、一千枚。我想要不选一百枚要不选三百枚,但全错啦!其实可以吃进一千枚钉子呢!多奇妙哇!不是吗?
啊!霸王龙!三角龙!对战!好新鲜!谁胜谁负不知道。如果,三角龙,那尖利的角“嗖”进了霸王龙肚子,其不是必死无疑!但是,霸王龙,咬合力和撕扯力强得不行,三角龙能行吗?这一切都是谜,一个未知的谜。
这科学,只是一个谜,一个永远未知的谜……让我们为科学欢呼,爱上科学,我们一起爱科学!
科学观后感 篇2
我听说过卡纳普的名字很长时间了,但我对它一无所知。
在买书的时候,看到这本书,折扣还可以,就一起买来了。翻看了一遍。幸运的是,对我这个有一定科学基础的人来说,阅读并不像其他哲学著作那么难。
不管是非欧几里德几何,量子力学还是现代物理学,对我来说都不陌生。但是总觉得内容十分不同于国内其他《科学哲学》的编排,以论题为纲,不以大而全的结构为主线。这也许是国外大家的个性吧。
总之,这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项真正的思想工作。尽管这是根据卡尔纳普上课讲义的总结。全书分成六部分:
《规律,解释与概率》“在人类行为的每一带有深思熟虑的选择的活动中包含有预言。没有预言,科学和日常生活将是不可能的。”这种预言与现象学中的意向性有类似。
提出了概率与概率的估计的差别。讲明了现代科学所推崇的“实验方法”的特点,对于做研究是有着纲领性的指导与借鉴。《测量与定量语言》定量概念的约定性本质。
广延量与非广延量的区别。定量的重大意义:“乃是定量概念使我们可以表述定量的规律。
哲学规律作为解释现象的方法或**新现象的工具,具有强大的力量。甚至用了丰富的定性语言,即使要表达最简单的规律也是极端困难的。”《空间的结构》 赖辛**为简化物理理论提出这样的规则:
无论何时的物理学系统,只要由指明在什么条件下有什么数量的作用出现的规律断定,在其中有某种普遍的作用,则这个理论可以变换为这样的理论,他使这种作用的数量化归为0.“ 阐述了康德的先天综合知识的不合适。爱因斯坦:
”只要数学定理是关于现实的,他们就不是必然的。”用康德主义的术语讲,这意味着,就他们是综合的而言,他们不是先天的。
“只要他们是必然的,他们就不是关于现实的”用康德主义的术语讲,他们若是先天的,他们就不是综合的。虚拟的逻辑世界是如何与现实的物理世界沟通的?阿基里斯与乌龟的问题,是将先天必然的逻辑强加到现实世界产生的。
问题出在二者的沟通中。是先天综合知识的虚妄。《因果性与决定论》 反对强因果性带来的决定论,承认弱因果性的普遍性,是世界存在的根基。
一切都是有因才有果。但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意味着事件序列的必然性!因此,对因果关系的认识不能否定自由意志,也不能导出决定论。
从某种角度看,佛教的因果报应有一定的哲学基础! 因果业因确实是普遍存在的! 但是果因报应的必然性却不是普遍的!
不能错误夸大。我以前没认真考虑过这部分,很有启发性。因果性与必然性的辨析!
《理论规律与理论概念》理论规律与经验规律的差别,连续统的划分问题。我们只能依照现在通行的划分来讨论。新的经验规律怎样从理论规律中导出。
《超越决定论》量子理论中的非决定论本质不影响宏观物理世界的规律。从不确定性本质到确定性现象的飞跃是一个质的飞跃。我们对这部分过程没有详细的了解!这是哲学困难的所在!
总结:有收获。这书值的仔细研究。有水平的文章是要拜读拜读。
科学观后感 篇3
科学史对于笔者而言是一个一直以来无所顾及但始终希望系统了解的领域,欣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版的《科学的历程》问世,便毫不犹豫取来拜读。
吴国盛教授的此本著作,其知识的权威性系统性以及写作语言的朴实平易已经无需赘言,其本身的翻印次数与发行数量就是受众认同的一个极好的指标。此次新版的问世,距原作首度发行已有18年,此期间对于科学史史料的发掘及固有观点的纠正,作者已经在书中予以清晰的阐明,是为对此部经典著作的补充与完善。
作为一名对科学发展抱有好奇,并具有一般科学常识的读者,作者开宗明义的论述就寄予笔者以醍醐灌顶之感。比如书中所论述的科学,“从严格意义上讲其实并非是一种普遍的人文现象,而更多的是根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传统。”(页48);而古希腊丰富的科学遗产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高度对象化与数理化,以及其思维过程中严密的逻辑系统。天文、医学、算学等学科虽然在各地区的古代文明中有所积累,虽然阿拉伯文明、中华文明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因对自然的认识,对具体工具的发明有过突出的贡献。但不可否认西方的“科学”因其独特的优势和悠久的传统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流,已经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变生活的主要力量。了解这些,为我们借鉴他者,反省自身提供了好的途径。
本书以时间为序,各卷首以提纲的形式概括了相关时期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其中又以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代表学者为主要书写对象,勾稽出一个个划时代的发现与学说。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突破一个个“错误的权威”,人类是如何在古老的疑惑中迎来一个个清晰的答案。宗教思想与世俗权威一度扮演着不小的阻力,保守与偏执的思想即使在科学家群体、甚至创造了突破性进展的科学巨人心中亦深刻存在。我们亦可发现,早期的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地位”判若星辰,注重思辨与提倡实验这两项宝贵精神并非同时出现,直到近代,科学与技术才作为合力相互发展、促进,并深刻改变人们的认识空间与生活面貌。科学的生成机制、学术环境的营造更牵扯出了不同时期地区与国家间地域、语言、政治、经济等各方方面发展的样貌。
在获取知识之余,还要说明一下本书的一些遗憾。固然,丰富的插图对加深读者的感性认识比较有利,但近现代以来单一的科学家肖像罗列似乎没有太多的必要,反而有挤占篇幅的感觉。另一个可惜之处是并未见到本书后附的参考书目,虽然书中部分引文在页脚下方做了注释,作者在第二章论述科学史相关综述中对部分科学史的著作有些许回顾,但若将这些相关资料加以整理补充附于书后,想必以后为读者继续深度阅读将提供更大的便利。但瑕不掩瑜,最新版本的《科学的历程》是读者了解科学发展史很好的一本入门读物。
科学观后感 篇4
我们都知道了解科学的发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推动社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应该多学***面的的知识,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关于科学发展历程的书籍《科学的历程》,刚开始感觉课外阅读科学类书籍负担真的很重,因为作为文科生的我本身对科学类的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且因为专业的原因,更不想去阅读。但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了很多新的、有趣的、非常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我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关于我的专业知识。
从整体上来说《科学的历程》将思想史与社会史熔于一炉,系统疏理了世界科学技术史,其间渗透了编史观念和科学观念的全新理解。指出“科学”一词的一般含义是“人类在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协调过程中产生的理性知识”,指出中国历史上存在一种与“近代自然科学”不同的“科学”,它们在自然观、方**上表现出各自的特色;还指出,近代自然科学亦有两种传统,一是数理实验科学传统,一是历史博物科学传统,这两种传统是西方文化中“空间性思维”与“时间性思维”方式在自然科学领域的体现。
从这本书中,我也知到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一些共同特点,这就创造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科学文化体系。结合我的专业来说,我们在设计产品时也应当要考虑到这一点,结合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共性,同时也要保留民族的个性,将大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那样的产品才会更加符合时代的潮流,比如像苹果公司的产品,苹果,是大家都熟知的水果,而将苹果作为名称和logo就是一种民族共性的体现,考虑到了每个名族的共性。西方的亚当夏娃,出生时就是偷吃了苹果,所以说苹果也是美好的物品,是大家所能接受的物品,因此也是民族共性的物品。
在第二章中,古希腊,古雅典的“为科学而科学”的思想决定了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势必会极重视思维、逻辑、科学和真理的因素,少了主观感情和形而上学的思想。 我国古代的思想和科学都是将人放在首位,其思想讲究的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对宇宙、自然环境和逻辑思维的关注则少得多。
在我国关于自然科学的理论比较少,这与古罗马的思维有些相似。讲伦理的多,谈科学的少。因此,我们需要向古希腊人学习研究的系统性和纯洁性。
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东方现代科学的发展比西方落后这么多年。也因此,造成了东西方社会发展的差距。虽然我们的科学现在发展很快,但有许多真正的和纯粹的知识原则,使人们感到。我们需要搞清楚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和纯洁性。
结合我的专业,也启发我们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完成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系统清晰地确定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
唐代诗人杜甫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两只黄鹂唱绿柳,一行白鹭在蓝天上。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向我们描绘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但现在,更不用说黄鹂和白鹭了,在一些地方甚至连麻雀都很少见到。而在这本书中也谈到了关于科学与自然与人的关系。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总是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更好地与自然沟通,发现自然的客观规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科学家已经逐渐从上帝手中恢复了对人类的控制。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理论自然科学的今步所带来的人类的不屈与伟大。
就如同我们今天看《西游记》一样,不同的是今天的我们不过是人类历史上的文化遗产,而在当时这却反映了一种严肃而虔诚的象征。神学的存在大多是用来弥补当时无法用届时掌握的知识来解释,而现在根本不需要宗教和神学来弥补科学所无法解释的事情。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当现在无法解释的时候,将来人类就会知道。
科学的知识只应该在科学的范畴之内解决。就科学、宗教和神学之间的关系而言,人类终于能够挺起胸膛说,他们不需要证明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对的。正如人们常说的,今天的科幻**往往是明天的科学。
自然科学的进步决定哲学家前进的隐喻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决定着哲学的发展。无论什么样的自然观,都植根于当时科学和自然认识的环境中,并从中汲取养分。经过深思熟虑和提炼,产生了是何当时社会环境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一种与自然科学直接相关的哲学思想,应当受到科学的制约。
在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它将随着科学的新成就和自然的新问题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观点。因此,自然观不仅是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书中我也了解到辩证唯物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它的创立为科学技术的深层研究提供世界观、认识论、方**与价值论的前提,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强调自然与社会的相互联系,认为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是不能分离的,只有把自然科学的发展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从客观规律出发,才能使自然科学真正成为人的科学。以下是自然观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案例:都江堰。
战国时期川西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目的:利用岷江水资源灌溉川西平原,防洪通航。
包括三大工程及120多项配套工程。其总体构思是系统思想的杰出运用。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是我国最成功的水利工程。
自然观在科学技术中的指导作用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如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的渐进式模式,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科学及其一些主要特征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从事科学研究,进一步探索自然规律,促进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方式对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任何一种自然观在其诞生之时,都促进了当时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就科学研究和人类发展的贡献而言,没有一种自然观可以与辩证唯物主义相提并论。结合我的专业,在设计产品时,要充分考虑产品与自然、人的关系,如利用新能源:
太阳能核电水能风能等等。还有低碳减排、绿色产品材料等。这都是考虑到产品与自然与人的关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真正适合人类合自然的产品。
科学观后感 篇5
读科学书的读后感(一)
我读了《航空到航天》这本书后,懂得了一些关于飞机的知识,就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梦想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有人尝试过用羽毛编织成大翅膀绑在身上去天空中飞翔,可是都失败了。1903年12月17日,由莱特兄弟研制的飞行者1号在美国北部卡罗纳州德基蒂霍克飞上蓝天,从此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向往飞行的愿望。
读了这本书后,我非常钦佩莱特兄弟。他们只有初中文化,但他们刻苦阅读了许多航空科技书籍,立志要以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实干精神,去揭示人类飞向空中的奥妙。
在学习上,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像他们一样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和坚韧的决心!
读科学书的读后感(二)
前几天,爸爸给我买了三本科普性的书籍。其中一本叫《海洋探秘》。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例如,让我知道了太平洋最深的深度是35000米,平均深度大约都有13000米。而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拉玛峰才8848米,就算把珠穆拉玛峰放到太平洋里,也会沉没在深深的大洋深处。
还有你知道吗?河水、湖水,地下水,还有冰川等等都属于淡水。而淡水只占全球总水量的3%,而其他的97%都是海洋中的咸水啊。可见,淡水的'资源是如何的稀少,我们要保护好地球上的淡水,要不然我们人类会因为缺少淡水而遇到巨大的危机啊!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无法观测到海平面以下几千米深处的景观。现在,借助高科技的手段,科学家们发现了水下的地貌特征同陆地上非常相似。有曲折蜿蜒的山脉,宽广的平原,幽深的峡谷……如果从位于太平洋底下的山脉算起,直到冰雪覆盖的山顶,一座火山形的岛屿才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峰。它的高度达到10203米,有33个埃菲尔铁塔加起来那么高!
这本书不仅告诉我许多海洋里的地貌,还让我知道了许多的海洋生物呢!有可爱的水獭,还有比30头大象还要重的蓝鲸,有可怕的虎鲨,还有致命的水母……
《海洋探秘》真是本有意义的好书!我很喜欢阅读这本书!
读科学书的读后感(三)
曾经读过一本很有奥秘的书籍,它叫《宇宙未解之谜》,这本书由五个部分组成:浩瀚宇宙,探索太空,奇诡太空,天外来客和神秘太阳。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色,让我们十分的收益。
探索太空,其中讲述的太空,有很多丰富的资源。一些小行星,那上面竟然蕴含着很多的资源。其中也说的一些关于宇宙的分布。一些星系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感到十分的汗颜。比如和我们相近的恒星,它距离我们之间的距离有几光年,这个也就是说,就算我们能够用光速在宇宙中穿梭,到达那个地方也要几年的时间。这个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在宇宙中探索其他的奥秘的话,我们还需要很高级的科技,这样我们才能尽情的遨游宇宙了。
其中的神秘太阳也很有看头。以前从图片上看到的那些比例,看着那些星球也不必我们地球大多少,可是看这本说才知道。木星、土星这些都要比地球大几百倍!这些令我们非常的自卑。还有那个用水、火、木、土等命名的星球,曾经让我很疑惑。那个水星上面是不是全部的都是水,那个火星是不是又是全部都是火呢?
现在知道了,这些都只是个名字罢了。金、水、火星是有岩石组成的,而木星和土星却是由气体组成的。这个是难以想象的。气体可以组成星球,那是不是说那个上面可能有氧气呢?那我们可不可以在上面生活呢?这些不过是幻想罢了。
最感兴趣的还是天外来客,那些幻想中的外星人都是很恐怖的,很吓人的。可是那书里面却让我不太害怕了。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下这些,就此略过罢了。
《宇宙未解之谜》——我的启蒙书,它独特的展示出了那些曾经令我们幻想无穷的许多场景。它有很多的天文知识,曾经我还看过一本《太阳纪历险记》,这个里面也讲述了一些太空的知识了。离太阳越远越冷,那是可以让一块钢铁从一米的高度掉下来就会粉碎的寒冷。但是这本书中说的有点可怜。
科学观后感 篇6
这个疑问并不存在在这本书里:它讲述的是与“技术”相关的那部分的“科学”史;属于科学史,同时也是一部技术源流史。
而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讨论: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需要读什么——科学史?技术史?还是科学哲学史?
何兆武老师有一本小书《西方哲学精神》,编自给清华中文系本科生上的三次讲座,序言中自谦为“简单通俗的即兴讲话”;书中推荐了一些“关于西方哲学的原始材料”,称“这些书已经是损之又损,简到最低程度了”。近代哲学只选了三位,分别是培根、笛卡儿和帕斯卡。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很惊讶,近代哲学居然撇开卢梭!换言之我很不服:我也是读过数理化、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的人,在学生生涯中根本没有接触过培根,笛卡儿不就是发明了坐标系,帕斯卡是大气压的单位而已,居然能够代表近代哲学?
——在读完《新工具》、《方法谈》和《思想录》之后,剩下的只有羞愧了。
没有人能够否认现代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来自西方,在此基础上,有一种经过认真研究后得出的“推论”是:中国放任自流的话,或许能够生出高度发展的科学,但绝非现代科学。简而言之,二者间不是速度的差异、而是方向的不同。
认识到这一点也为了了解这一点,科学哲学史就绝非需要而是必要了。科学史和技术史可以告诉我们:科学和技术是如何达到现代的高度。而科学哲学史则回答了:为什么走上现在这个方向?为什么这样高度的发展是可能的?
正如笛卡儿在《方法谈》中所说:在学习了大量经典、得到了丰富的物质资料后,才有可能着手搭建自己的思想大厦。对于急需积攒物质资料的阶段而言,一本好的科学史、技术史如《科学的历程》是卓然有效的,而在此之后,起码需要“简到最低”的“原始材料”:培根、笛卡儿、帕斯卡,以及一本科学哲学史——比如怀特海的《科学与近代世界》。
科学观后感 篇7
随着人类科技的快速发展,科学知识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我们是否想过,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也有不少科学元素呢?这些元素或许是对自然的描绘,或许是对人体构造的理解,更或许是对世界的洞察。阅读这些有着科学元素的诗词,不仅可以让我们领略文化的魅力,更可以拓宽我们对科学和世界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首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通过对青草的赋写,呈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感慨。他描述了草在一年中的生长变化,一枯荣,相当于草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状态。同时,白居易还描写了野火和春风对草的影响,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不难想象出草在自然界中的生长和演化。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美好表现,更是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和洞察。
其次,我们看到这首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二》:“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腹大腹松。吳鳥窸窸宿芦雨,越鳥啾啾春城曙。”这首诗描写了人体内部的构造,以及鸟类的行为习性。其中,“蓬莱文章”指的是人体文化和精神,而“建安骨”则指代人体的骨骼结构。诗人还描写了小肠和大肠的区分,以及鸟在不同时期的鸣叫行为。这些描写都反映出唐代人对人体结构和鸟类行为的观察和研究,显示出古代人们在科学上也有着深刻的认识。
再看看这首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通过对春雨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他也发现了春雨对万物的滋养作用。在这首诗中,杜甫不仅提到了时令的变化,而且也讲到了雨水的影响。这对人们了解自然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启示。诗中雨水的“潜入夜”和“潤物細無聲”两句,极其准确地描述了雨水对大自然及周围一切事物的细微影响。这种微妙的认知,也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科学观察方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这首诗中,王之涣通过对黄河和山脉的描写,向我们传达了对自然的景观的感慨。同时,他在诗中也提到了羌笛和春风。从这些具体物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人们对气候和乐器的认识。这些都是对科学认知的一种表述。
最后,我们来看看元代著名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在这首诗中,辛弃疾提到了“凌云木”,并用诗歌表达了人们对于这种木材的认知。这里的“凌云”可以解读为“天”的高度。在辛弃疾的时代,人们或许还没有现代这么多的工具和设备,但他们却通过身边的事物不断积累和学习,形成了诸如“凌云木”这样的常识,并加以人文的赞美和表达。
诗词中的科学元素,数量不多,但它们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角度。通过诗词读后感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和科学方法的一些特征。在这些文章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更能拓展自己的视野,以及对自然科学和世界的认知方法有着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