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逻辑读后感九篇。

“小逻辑读后感”或许能够帮助您找到对这个问题更好的回答,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浏览本页内容。人生中会阅读不同的书籍,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随着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灵感爆发之后。 读后感是思考作品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小逻辑读后感 篇1

这里面所运用词汇进行定义,都是《小逻辑》自生演化出来的概念。以概念来促成概念论的认识。

因为在这个概念中,这些不同的东西被直接设定为同时彼此相同

一、并与全体同一的东西。

而每一区别开的东西的规定性又被设定为整个概念的一个自由的存在。

概念,所映现之物,说是反应对象客观,莫不是说是在反应自身

语言和事实的关系是,

语言映现事实对象,莫不说是在其自身内。

斯宾诺莎的实体论。并非人们所想的无神论。实质是无世界论。现实的世界本不是现实。而是神所驱动着的并映现于我们的实体。

我们设想这世界是上帝所创造的伟大的整体,而且由于世界是这样被创造的,所以上帝即在这世界内显示其自身给我们。同样地,我们认为世界是由神性意志支配的,这意味着世界上彼此分离的外部事物将从统一中发展,永远回归统一,跟随统一。

“实体作为主体是纯粹的简单的否定性,唯其如此,它是单一的东西的分-裂为二的过程,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而这种过程则又是这种漠不相干的区别及其对立的否定。因此,只有这种重建自身身份或其他东西的自我反省才是绝对真理,而就其本身而言,原始的或直接的统一就不是绝对真理。”

“这样一样,实际存在从本质上说就是思想了。——在这里人们已经理解到存在即是思维了;在这里也已透露出一种总与通常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的那种无概念的说法互相分歧的洞见。”

“也即是说,实际存在物的持续存在,既然就自身同一性其纯粹的抽象,那么,它的持续存在就是它对其自身的抽象”。

这就是对自身的消解。自身的原始存在不是绝对真理。而恰恰实体二划分自我显现对立面,并进行重建其自身的同一性,或在他物中的自身反映,才是绝对的真理。

存在:想象、是坚持自己的东西、应该是如此、第三者观察世界客观规律、以看的视角观察世界,自然是静止不动的(光看)、是解剖学的一种。涉及到严谨、后来海德格尔创立、客观的自在、光知道却不做。

本质:实践、是映现对方的东西、原来是如此、第一人称观察世界客观规律、以走的视角观察世界,自然是瞬间消逝的(光走)、是表象与形式的一种,涉及矛盾、 后来胡塞尔和马克思、客观的自为、光做却不知道概念:明白、是映现自己的东西、本就是如此、第一人称边行边看的主观规律、以边走边看的视角,既是运动与静止相互扬弃(边看边走)、是意志与控制。

它包括独立,后来的维根斯坦,主观自由,做和知道

辩证法:对立统一律、质的互变律、否定否定律。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从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关于《小逻辑》中所蕴含的真理性,本来被我所放弃,但由于唯识以及其他哲学派别的介入,其理念完全是《小逻辑》之中的一个环节,由此不得不进而在次参与其中。

他们述说的越多,便越发现小逻辑的正确

最近几天,我读了一些名言和一些讲座,包括在群里的公共聊天,我发现小逻辑有很强的普遍性。

但是其他的体系并不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体系性。我想知道的是,小逻辑的内部结构是否真的是一个可以自己驱动的思维观念

作为今天小组中的**,大部分是为了解释一些概念或判断。但这都是琐碎的。或者是信手捏来的。不具有连贯性或体系的完整性

谁会在一步跨出去,便同时思索包括情感的诸多要素以及综合分析。貌似黑格尔是一部强大的思维机器。可以八面玲珑的思考各个层次的前进位置并指出其范畴。这是我们平常人所难以企及的!

只要小逻辑能在我的大脑中演绎一次,同时也能思考各个层面,那么我的三维小逻辑结构图就会建立起来,从而对整个框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而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这种形态或接近其逻辑概念的发展模式。但依然未得到证实。目前,我只能证明,一半的内容并不是其他理论的拼凑。

小逻辑读后感 篇2

一方面由于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的琐事予以太大的重视,另一方面,现实上最高的兴趣,却在于努力奋斗首先去复兴并拯救国家民族生活上政治上的整个局势。这些工作占据了精神上的一切能力,各阶层人民的一切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致使我们精神上的内心生活不能赢得宁静。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现在现实潮流的重负已渐减轻,日耳曼民族已经把他们的国家,一切有生命有意义的生活的根源,拯救过来了,于是时间已经到来,在国家内,除了现实世界的治理之外,思想的自由世界也会独立繁荣起来。

这是将近两百年前,黑格尔在柏林大学的开讲辞。读起来感觉多么亲切啊,真可谓历久弥新。我们这个时代不再是黑格尔的时代,但人好像还是黑格尔时代的人。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致使我们精神上的内心生活不能赢得宁静。

一个时代的兴趣,一个时代的格局,一个时代的趋势,个人是无能为力的,最多只能独善其身。而且,很多时候,独善其身也很不容易,往往树欲静而风不止。

国人的习惯,喜欢上行下效。所以我常常想,要扭转这个时代的风气,可能还要从在上者做起,然后民众群起响应。

我常常想,假如为政者能有时间坐下来读点书,做点思考(总结和反思),想一点与经济无关的社会的事、文化的事,聊一点百姓的话题、精神的话题,甚至是诗意的话题,可能会出现一种清新的政治局面、管理局面。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受百姓敬仰的官员是亲民的,有人情味的,他们似乎不像现在的官员那样,成天到晚事务缠身,几无片刻闲暇。古代的官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似乎总能从容处之,百姓对他们的评价是 日计之无近功,岁计之有大利。

假如学者们能坐下来安静地做学问,而不仅仅为稻粱谋,不仅仅为名利、为职称谋,可能会出现一种清新的学问局面、学习局面、文化局面。

假如各阶层的人们能放慢一点脚步,习惯欣赏生活,习惯欣赏自己,习惯于物质之外某种精神需求可能会出现一种清新的生活局面、社会局面。

和谐社会必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远离精神、远离内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

小逻辑读后感 篇3

读《小逻辑》有感

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比起偏于实践的理论,我对类似于“根源”的逻辑学更感兴趣。而《小逻辑》正是这方面理论的代表作之一。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中全面而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者。

他的思想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有着重大而不可替代的影响。

黑格尔主张观念是第一位的,它在逻辑上是以纯粹概念的形式不断发展的,然后观念变成了外在的自然,最后在精神哲学的每一门科学中都回归到观念本身。基于这一理念,他建立了一个以理念为基础的、包括了一切科学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黑格尔在哲学史上最大的贡献是把矛盾视为万物的真理和本质,并阐明辩证法是对立统一的。

他把整个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时,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理性内核。

《小逻辑》共分为七章。虽然我已经将本书通读过,但是逻辑学毕竟是哲学中理性味道很浓的一部分,理解起来还是相当吃力的。现在我来谈谈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肤浅的理解和理解。

第一部分是全书的导论。在这一部分里,黑格尔从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本质,起源及发展谈起,逐一解释了概念,内容,形式,后思,存在,合理性等基础词汇,并从相对通俗的角度分析了哲学为什么是“晦涩难懂”的。他说:

“哲学的兴起,是思维的这些渴望带来的结果,他的出发点是经验。”“哲学就是经验的孩子,他的兴起归因于一个凭经验的事实。”由此,黑格尔阐述了经验,思考与否定事物的联系。

同时,它也从纯粹理性的角度向我们传达了经验是一切哲学思考的基础。

第二部分是“初步的概念”。这一章中黑格尔向我们描述了“逻辑学是纯粹研究理念的科学,逻辑学的对象是思维。”的概念。

此处黑格尔频繁引用《圣经》中的句子作为隐喻。在我看来,这些隐喻体现了逻辑在宗教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毫无疑问,**有思想,**就有逻辑的影子。

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人所独有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分析更多的东西——思维的产物、理性的特征、自我意识等等。当然,这些东西中有很多是我还未理解的。

第三、四、五部分是“思维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黑格尔由剖析康德哲学之前的形而上学入手,利用提出命题的方**证了早期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在他看来,早期形而上学体系采用了错误的标准。这使得科学变成了一种教条主义。

在我看来,这与当时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浓厚的宗教氛围有关。

接下来,黑格尔谈到了经验主义的兴起。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对具体内容的表述需要,以及哲一时期对哲学和逻辑坚实立足的需要。经验主义告诉我们:

“凡是真实的东西,必须是在现实世界之中,并且出现在感觉之中。”在这里,我认为黑格尔引用《浮士德》中的一段话来替换对经验主义的分析是非常巧妙的:

如果你想描述生活并猜想其意义

那你首先就一定是把生活的精神驱逐出去

这样一来尽管生活的部件一一牢牢地在你手中

但连接部件的精神,唉,却消失了!

我认为,“分析是从实际开始的”,这正是黑格尔想通过这段话所表达的东西。

批判哲学和经验主义一样,认为经验是一切认知的唯一基础。然而又不让那些认知位列于真理之中,而只是把他当做有关现象的知识。

纵观哲学史,我们可以发现,“认知的客观性,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特性见于认知之中”这一定义在早期形而上学,甚至是休谟的不可知论中也有提及。

但同时,批判哲学也存在着巨大的负面价值,即知识范畴在其领域内是有限的。

第六章的主题是“进一步界定与划分”。也就是说,逻辑原则有三个方面:抽象方面、辩证方面和思辨方面(积极理性方面)。

通过这种划分,我发现我们通常会误解。思维不是指识的活动,而是知识的应用。在这一章中,黑格尔充分论证了知识在所有领域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知识的范围和领域越多,就越有缺陷。

第七章介绍了逻辑的第一个子范畴:本体论。

在这一章中,黑格尔的分析和论证显然比以前更难理解。从纯粹的存在形成开端,到“绝对事物就是无”黑格尔阐述了“有”到“无”的关系。但是其中的分析已经趋于专业化了,有些难以读懂。

《小逻辑》虽然晦涩难懂,但还是带给我们不少深刻的感悟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认知与存在、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虽然它与本学期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没有直接关系,但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不过,他也并不是完美的,在有些部分,黑格尔写得太过叠床架屋,过于繁琐。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体系“窒息”了辩证法的灵魂吧。总的来说,《小逻辑》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小逻辑读后感 篇4

去年国庆读了《小逻辑》,然而读了半月无所得,反而变得迷茫,如今一年过去了,知识更加多,眼界也更宽了,于是重新读了这本书,算是有了一些收获。

《小逻辑》分为三部分“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这是黑格尔对于逻辑学的划分,他认为这三部分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但是概念是这三部分中最重要的,因为概念才是真理,而存在和本质只是直接和间接的东西,如果存在和本质都孤立了,那么两者都不能算是真理。

本书的第一部分“存在论”又分为三个小的部分:质、量、和度。质就是表明它是什么,比如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子,骑的车,都是质的体现,有这种质,就不会让我们混淆概念的存在,就不会出现穿房子,住衣服这种混乱。在我看来,存在是基于“质”而存在的,没有质,就无所谓存在了。

存在的第二部分是量。量很容易理解,就是数量。书中的量有着一种职能:衡量存在尺度的标识。以我们用的书为例,一本50页的教科书和一本2000页的字典都是书,它们的质是一样的,所以量的多少是不会影响存在的,但是它本身又是无处不在的。量与我们初高中学过的量是不一样的,初高中就是量变导致质变,但是这里的量只是一种类似于度量衡的存在,它不影响质,或者说对质影响极少。

存在论第三部分是度,度就是尺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带有质的量。这一部分主要讲了通过量的增加和减少是不影响存在的本质的,,或者可以说是影响的范围有限。还是以我们的书为例,1000页的书是书,999页还是书,800页也是书,但是减少到了一页两页,七页八页,就不能够用书来称呼了,只能说这是小册子或是其他什么的称呼。

读《小逻辑》要一部分一部分地读,否则无法继续。从存在的'尺度为出发点,才能够进入本书的第二部分:本质论。相比存在论,本质论就非常难懂了,我读了很久也无法理解透彻,在此只是写一些小的看法。

黑格尔认为本质是设定起来的概念,本质包含规定,但是规定又是相对的,没有完全返回概念本身,所以在本质中,概念是不自为的。本质是相对映现在自身之中的存在。黑格尔在书中表达的就是本质是存在的真理,是自己过去了的或内在的存在,具有反思性与自身映现性。

第二部分读完也无法理解,简单的说,事物中的永久才是事物存在的本质。如果只是用从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的观点来看,只能看得一头雾水。用我们日常照镜子为例,镜子中的自己受各种因素影响,已经不是原本的自己,而原本的自己,就是本质。

存在通过相互转化体现,本质通过映现来体现,而概念不通过这两种方式体现,概念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发展。“概念是自由的原则,是独立存在着的实体性的力量。概念又是一个全体,这全体中的每一环节都是构成概念的一个整体,而且被设定和概念有不可分离的统一性。所以概念在它的自身同一里是自在自为地规定了的东西。”这是本书概念论的第一段,这就是说明了概念是一种绝对不依赖其他物体的存在或者说概念是一种自由自在,不需要你去通过其他方式来证明其存在的存在。比如说动物,人是动物,老虎,猫狗,蛇鼠都是动物,这些事物都具有不同外表,不同特征,不同的作息生活方式,在我们分化的种类中也有不同的地位,但是归根到底,这些都是动物。动物是一种永久的东西,它的存在不一定永恒,但是它永久存在。概念并不依赖于有什么而存在,但是它需要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明它是存在的。

小逻辑读后感 篇5

《小逻辑》,乍看书名,还以为是黑格尔的名著,是对辩证法的应用。其实,这本以红色、白色作为封面主色调的书,却不是那么简单,它与黑格尔的名著只是“撞名”,内容却大相径庭,全书数万字只讲述了一个问题,如何让选择变得简单。

与其探索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不如去在众多的选择中做出判断。选择困难症不是某一位读者的烦恼,而是一群人共同的疾病。对,正因为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大到选择从哪儿上学,与谁成家结婚,进哪家公司当职员,小到晚上吃什么、白天穿什么。也许有人说,这不是自寻烦恼,哪家学样离家近,哪位异性长得好看、哪家公司给的薪水高,我们就去选择它,毕竟驱利避害是人之本性。这么说来,我们并没有错误,只是很多选择并不是简单的选项,或乾选项之间各有利害,比如说离家近的学校老师总是板着脸授课,好像你欠了他钱,长得好看的异性却总是恶语相向,指责你这,诅咒你那,给薪水多的公司却要求你一周七天二十四小时待命,如此种种,我们怎么办。

《小逻辑》告诉我们,选择的过程就是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要树立目标,无论是挣钱还是去远方看看,这些目标的共同点就是与现状有一定的差距,在现状与目标之间或许有很长的路需要行走,但是我们可以找到目标背后的逻辑,把一个表面上宏伟的目标化成实质上可行的计划,打个比方,我们阅读《小逻辑》时,发现这本书很厚,但是我们每天读20页,连续读半个月完全可以读完,而且对于书中的意思表达也有了清晰的认知。如果我们以为这只是作者的个人习惯,这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作者提供的方法是经过无数次实验验证的,通过对人的行为深入研究,发现行为背后的心理逻辑。有些选择看上去很美,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我们过于相信直觉。直觉作为人类进化时获得的技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引领我们走向成功成熟,但是凡事就有例外,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克服二十一种反直觉,进而做出更好的选择。把计划变成习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任何事情都需要在过程中强化,习惯的特点就在于惯性,无须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做选择,而将更多的智慧与力量投入到对计划的执行与反馈中。

小逻辑读后感 篇6

“一方面由于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的琐事予以太大的重视,另一方面,现实上最高的兴趣,却在于努力奋斗首先去复兴并拯救国家民族生活上政治上的整个局势。这些工作占据了所有的精神能力、各行各业的各种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使我们内心的精神生活得不到安宁。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

现在现实潮流的重负已渐减轻,日耳曼民族已经把他们的国家,一切有生命有意义的生活的根源,拯救过来了,于是时间已经到来,在国家内,除了现实世界的治理之外,思想的自由世界也会独立繁荣起来。”

这是黑格尔近200年前在柏林大学的开幕词。读起来感觉多么亲切啊,真可谓历久弥新。我们的时代不再是黑格尔的时代,但人们似乎是黑格尔的时代。

“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致使我们精神上的内心生活不能赢得宁静。”

一个时代的兴趣,一个时代的格局,一个时代的趋势,个人是无能为力的,最多只能“独善其身”。而且,很多时候,独善其身也很不容易,往往“树欲静而风不止”。

国人的习惯,喜欢上行下效。所以我经常认为,要改变这个时代的氛围,可能需要从高层做起,然后公众才会做出回应。

我常常想,假如为政者能有时间坐下来读点书,做点思考(总结和反思),想一点与经济无关的社会的事、文化的事,聊一点百姓的话题、精神的话题,甚至是诗意的话题,可能会出现一种清新的政治局面、管理局面。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受百姓敬仰的**是亲民的,有人情味的,他们似乎不像现在的**那样,成天到晚事务缠身,几无片刻闲暇。古代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似乎总能从容处之,百姓对他们的评价是“ 日计之无近功,岁计之有大利。

”假如学者们能坐下来安静地做学问,而不仅仅为稻粱谋,不仅仅为名利、为职称谋,可能会出现一种清新的学问局面、学***、文化局面。

假如各阶层的人们能放慢一点脚步,***赏生活,***赏自己,***物质之外某种精神需求……可能会出现一种清新的生活局面、社会局面。

和谐社会必须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身心的和谐。远离精神,远离心灵,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

小逻辑读后感 篇7

这本书收到的也很快,打开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封面,和它的书名《小逻辑,让选择变简单的方法,很是般配,白色的封面,上面点缀几个红色的大圆圈小圆圈,简单,又顺眼。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现今,可供我们选择的选择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患有选择恐惧症的人也越来越多,多个选择摆在眼前时选这个好呢?还是另一个好呢?好像那个也不错。你也有这样的问题吗?那么这本书,带给你答案。这本书中,瑟维斯和加拉维尔告诉我,想做一个确切的选择,首先你要有一个确切的目标,目标是剩下一切步骤的基础,没有目标,谈何选择?对于选择这两个字,知名专家龙应台曾对她的孩子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这本书中,用一个简单框架,七个核心概念,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这本书的排版很专业。

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找到目标而找到目标又分为三部。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目标,什么样的目标?让你健康快乐的目标。看完这本书之后,发现这本书逻辑其实很简单,整体感觉起来就像一个框架图,无数个框架组成。有点像前不久看的《志玲姐姐给小朋友们的修养课》,内容十分简单,但是内涵又十分丰富。一切水到渠成的继续下去,设定目标之后,制订计划,又是分为三个步骤,原则就在于,让它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与其说这本书是小逻辑,不如叫它小曙光,因为这本书,给了很多迷茫中的人一个方向。书的外封上写着,21个反直觉的行为原则,帮你做出更好的选择,直觉,也就是第六感,经常听谁说,谁谁谁,我第六感很准的,我直觉很准的,其实,都是无稽之言,看完这本书之后就,瞬间感觉尴尬症都治好了,也不会再面对一件事,犹犹豫豫,目标就在那里,奔向它,你就成功了。带给选择困难症的你们。

小逻辑读后感 篇8

黑格尔的哲学名著《小逻辑》,实际上是其《哲学全书》的第一部分“逻辑学”的单行本,内容大致上是先前完成的《逻辑学》(又称《大逻辑》)的缩写。全书主要由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篇构成,体现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故而可谓是走进黑格尔哲学庙堂的首要门径。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是在康德思想影响下出现的又一位思想巨人。与康德相同,黑格尔亦深切体悟到了传统形而上学之缺陷,并认同康德关于现象界与物自体的划分。认为康德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基于现象界与物自体的划分,最早明确区分了知性与理性这样两种与之相应的不同思维方式,并指出了各自特点:知性是以有限的和有条件的事物为对象,而理性则以无限的和无条件的事物为对象;知性坚执于非此即彼的“独断论”,理性则致力于将知性所固执着的分别与对立加以克服,得到的工作思路真理是将事物的片面规定性联合进来的全体。但遗憾的是,康德虽意识到了理性思维的重要,却只是停留在单纯的应当阶段,甚至以“不可知论”否定了由其思维把握“物自体”(即真理)的可能性。

与康德止步于“物自体”不同,黑格尔力图探明“物自体”之所“是”,认为康德所说的“物自体”,即乃“自在自为的真理”,也就是事物的“理念”。在黑格尔看来,要把握这样一种真理性的理念,首先要弄清这“理念”是如何形成的。他在《小逻辑》中分析论述的便是在逻辑学意义上“理念”生成的三个阶段,即由存在到本质,由本质到概念。他所说的“存在”,又谓之“有”,指的是由质、量、度决定的事物之生成;他所说的“本质”是指事物的相对规定性;他所说的“概念”是指“存在”与“本质”的统一。黑格尔认为,“概念”虽是主观的,但它是以“存在”与“本质”为客观基础的,是包含了这两个范围中全部丰富的内容在自身之内的,因而“同时也是完全具体的东西”(327)。

黑格尔认为,要把握“理念”(物自体),至“概念”阶段才有了可能。这“理念”便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397页),是“主体客体;观念与实在,有限与无限,灵魂与肉体的统一”(400页)。这样一种关于事物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个过程”,其过程是这样的:“即概念作为普遍性,而这普遍性也是个体性特殊化其自己为客观性,并和普遍性相对立,而这种以概念为其实体的外在性通过其自身内在的辩证法返回到主观性。”(403页)。由这些论述可知,黑格尔所说的“理念”(真理),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关于某一事物的稳定性“定义”,而是发展变化着的活体,故而他又称“直接性的理念就是生命”(404页)。显然,要把握这样一种生命活体性的“理念”,孤立、片面、静止的知性思维当然是不可能的,而只能经由他所说的将事物的片面规定性综合为一个整体的辩证理性思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又曾干脆宣称:“理念是辩证法”(403页)。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具体的、活动的“真理”观,黑格尔反对传统的本质观。认为在传统哲学中,人们往往将本质视为与事物现象的特定内容毫不相干的独立存在,予以抽象使用。在这样的使用过程中,“本质中的各个规定只是相对的,还没有完全返回到概念本身”(241页)。因此,这样的“本质”也就仍不过是知性思维的产物,由此而得到的对于事物的认识亦必是片面的。而实际上,“肯定的东西与否定的东西本质上是彼此互为条件的,并且只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比如“一条往东的路同时也是一条往西的路”,“北极的磁石没有南极便不存在”(256页)。在黑格尔的这些分析论述中,似已可见至20世纪出现的“反本质主义”、“反逻格斯中心主义”、“解构主义”等现代、后现代思潮的端倪。

与反对传统本质论相一致,黑格尔主张要对“必然性加以思维”,他自己经由“思维”得出的看法是:“自然界注定了只有用必然性去完成理性。但精神的世界就是自由的世界。举凡一切维系人类生活的,有价值的,行得通的,都是精神性的。而精神世界只有通过对真理和正义的意识,通过对理念的掌握,才能取得实际存在。”(35页)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看来,必然性思维,只适用于自然界,而不适于精神界。黑格尔正是据此进一步得出结论:对于精神世界,思维就是要自由思想,就是要“不接受未经考察过的前提的思想”(118页),就是要消解“最坚硬的必然性”。而这样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就其是自为存在着的主体而言,便叫自我;就其发展成一全体而言,便叫作自由精神;就其为纯洁的情感而言,便叫作爱;就其为高尚的享受而言,便叫作幸福”。(325—326页)黑格尔举例说,关于上帝本身,就属于精神内容,就没什么必然的真理性可言,而“只有在思维中,或作为思维时,才有其真理性。在这种意义下,思想不仅仅是单纯的思想,而且是把握永恒和绝对存在的最高方式,严格说来,是唯一方式。”(66页)可见,对于精神领域而言,黑格尔注重的显然并非思维之结果,而是具有消解某些定论的自由思维本身,是思想本身的高贵与力量。

正是在此基础上,黑格尔进而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哲学命题:“人之所以为人,全凭他的思维在起作用。”(38页)为此,他曾呼吁:“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不要“仅仅满足于外在知识的草芥”,应该有一种“对于更高尚神圣事物的渴求”(66页)但曾令他感慨系之的是:“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鹜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31页)

如果仅就探明康德所判定的“不可知”的“物自体”而言,黑格尔在《小逻辑》中的分析论述,似乎仍给人玄秘莫测之感,但这并不影响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伟大光辉,这就是: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到辩证理性思维的重要,更在于为人类打开了通向自由思想之门,指明了人之为人之路。但黑格尔也许没有想到,在他身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世界精神”似乎更加“忙碌于现实”,更加“驰鹜”于“外界”,他所向往的高尚神圣的精神“家园”,不仅未见繁盛,而是愈见荒芜。更为令人忧虑的是,在许多国度,假冒高尚与神圣,乃至是毒汁四溅的“精神花草”正四处蔓延。有谁还有能力拯救我们这个世界吗?

小逻辑读后感 篇9

黑格尔的哲学名著《小逻辑》,实际上是其《哲学全书》的第一部分“逻辑学”的单行本,内容大致上是先前完成的《逻辑学》(又称《大逻辑》)的缩写。全书主要由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篇构成,体现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故而可谓是走进黑格尔哲学庙堂的首要门径。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是康德影响下的又一个思想巨人。与康德相同,黑格尔亦深切体悟到了传统形而上学之缺陷,并认同康德关于现象界与物自体的划分。康德的伟大贡献之一是建立在对现象世界和事物本身的划分上。康德首次明确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即知性和理性,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知性是以有限的和有条件的事物为对象,而理性则以无限的和无条件的事物为对象;知性坚执于非此即彼的“独断论”,理性则致力于将知性所固执着的分别与对立加以克服,得到的工作思路真理是将事物的片面规定性联合进来的全体。但遗憾的是,康德虽意识到了理性思维的重要,却只是停留在单纯的应当阶段,甚至以“不可知论”否定了由其思维把握“物自体”(即真理)的可能性。

与康德止步于“物自体”不同,黑格尔力图探明“物自体”之所“是”,认为康德所说的“物自体”,即乃“自在自为的真理”,也就是事物的“理念”。在黑格尔看来,要把握这样一种真理性的理念,首先要弄清这“理念”是如何形成的。他在《小逻辑》中分析论述的便是在逻辑学意义上“理念”生成的三个阶段,即由存在到本质,由本质到概念。

他所说的“存在”,又谓之“有”,指的是由质、量、度决定的事物之生成;他所说的“本质”是指事物的相对规定性;他所说的“概念”是指“存在”与“本质”的统一。黑格尔认为,“概念”虽是主观的,但它是以“存在”与“本质”为客观基础的,是包含了这两个范围中全部丰富的内容在自身之内的,因而“同时也是完全具体的东西”(327)。

黑格尔认为,要把握“理念”(物自体),至“概念”阶段才有了可能。这“理念”便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397页),是“主体客体;观念与实在,有限与无限,灵魂与肉体的统一”(400页)。这样一种关于事物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个过程”,其过程是这样的:

“即概念作为普遍性,而这普遍性也是个体性特殊化其自己为客观性,并和普遍性相对立,而这种以概念为其实体的外在性通过其自身内在的辩证法返回到主观性。”(403页)。由这些论述可知,黑格尔所说的“理念”(真理),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关于某一事物的稳定性“定义”,而是发展变化着的活体,故而他又称“直接性的理念就是生命”(404页)。

显然,要把握这样一种生命活体性的“理念”,孤立、片面、静止的知性思维当然是不可能的,而只能经由他所说的将事物的片面规定性综合为一个整体的辩证理性思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又曾干脆宣称:“理念是辩证法” (403页)。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具体的、活动的“真理”观,黑格尔反对传统的本质观。在传统哲学中,人们往往把本质看作与事物现象的具体内容无关的独立存在,并加以抽象运用。在这样的使用过程中,“本质中的各个规定只是相对的,还没有完全返回到概念本身”(241页)。

因此,这样的“本质”也就仍不过是知性思维的产物,由此而得到的对于事物的认识亦必是片面的。而实际上, “肯定的东西与否定的东西本质上是彼此互为条件的,并且只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比如“一条往东的路同时也是一条往西的路”,“北极的磁石没有南极便不存在”(256页)。在黑格尔的这些分析论述中,似已可见至20世纪出现的“反本质主义”、“反逻格斯中心主义”、“解构主义”等现代、后现代思潮的端倪。

与反对传统本质论相一致,黑格尔主张要对“必然性加以思维”,他自己经由“思维”得出的看法是:“自然界注定了只有用必然性去完成理性。但精神的世界就是自由的世界。

举凡一切维系人类生活的,有价值的,行得通的,都是精神性的。只有通过对真理和正义的自觉,通过对思想的把握,精神世界才能实现其真实存在。”(35页)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看来,必然性思维,只适用于自然界,而不适于精神界。

黑格尔正是据此进一步得出结论:对于精神世界,思维就是要自由思想,就是要“不接受未经考察过的前提的思想”(118页),就是要消解“最坚硬的必然性”。而这样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就其是自为存在着的主体而言,便叫自我;就其发展成一全体而言,便叫作自由精神;就其为纯洁的情感而言,便叫**;就其为高尚的享受而言,便叫作幸福”。

(325—326页)黑格尔举例说,关于上帝本身,就属于精神内容,就没什么必然的真理性可言,而“只有在思维中,或作为思维时,才有其真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思想,更是把握永恒、绝对存在的最高途径。严格地说,这是唯一的办法。”(66页)可见,对于精神领域而言,黑格尔注重的显然并非思维之结果,而是具有消解某些定论的自由思维本身,是思想本身的高贵与力量。

正是在此基础上,黑格尔进而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哲学命题:“人之所以为人,全凭他的思维在起作用。”(38页)为此,他曾呼吁:

“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不要“仅仅满足于外在知识的草芥”,应该有一种“对于更高尚神圣事物的渴求”(66页)但曾令他感慨系之的是:“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鹜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31页)

如果仅就探明康德所判定的“不可知”的“物自体”而言,黑格尔在《小逻辑》中的分析论述,似乎仍给人玄秘莫测之感,但这并不影响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伟大光辉,这就是: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到辩证理性思维的重要,更在于为人类打开了通向自由思想之门,指明了人之为人之路。但黑格尔也许没有想到,在他身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世界精神”似乎更加“忙碌于现实”,更加“驰鹜”于“外界”,他所向往的高尚神圣的精神“家园”,不仅未见繁盛,而是愈见荒芜。

更为令人忧虑的是,在许多国度,假冒高尚与神圣,乃至是毒汁四溅的“精神花草”正四处蔓延。有谁还有能力拯救我们这个世界吗

“一方面由于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的琐事予以太大的重视,另一方面,现实上最高的兴趣,却在于努力奋斗首先去复兴并拯救国家民族生活上政治上的整个局势。这些工作占据了所有的精神能力、各行各业的各种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使我们内心的精神生活得不到安宁。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

现在现实潮流的重负已渐减轻,日耳曼民族已经把他们的国家,一切有生命有意义的生活的根源,拯救过来了,于是时间已经到来,在国家内,除了现实世界的治理之外,思想的自由世界也会独立繁荣起来。”

这是黑格尔近200年前在柏林大学的开幕词。读起来感觉多么亲切啊,真可谓历久弥新。我们的时代不再是黑格尔的时代,但人们似乎是黑格尔的时代。

“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致使我们精神上的内心生活不能赢得宁静。”

一个时代的兴趣,一个时代的格局,一个时代的趋势,个人是无能为力的,最多只能“独善其身”。而且,很多时候,独善其身也很不容易,往往“树欲静而风不止”。

国人的习惯,喜欢上行下效。所以我经常认为,要改变这个时代的氛围,可能需要从高层做起,然后公众才会做出回应。

我常常想,假如为政者能有时间坐下来读点书,做点思考(总结和反思),想一点与经济无关的社会的事、文化的事,聊一点百姓的话题、精神的话题,甚至是诗意的话题,可能会出现一种清新的政治局面、管理局面。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受百姓敬仰的**是亲民的,有人情味的,他们似乎不像现在的**那样,成天到晚事务缠身,几无片刻闲暇。古代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似乎总能从容处之,百姓对他们的评价是“日计之无近功,岁计之有大利。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如果学者们能够安静地做下来学习,不仅为了米饭、名利,也为了职称,可能会出现学习、学习、文化的新局面。

假如各阶层的人们能放慢一点脚步,***赏生活,***赏自己,***物质之外某种精神需求……可能会出现一种清新的生活局面、社会局面。

和谐社会必须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身心的和谐。远离精神,远离心灵,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