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柴静观后感”的知识请参考下面的资料。好的电影蕴含丰富的道理,一场好作品往往能调动我们强大的共情能力。想要记住电影中优秀的剧情,我们就要准备动笔写一份观后感,观后感是我们将自己观看作品之后的感受写成的范文。读完这篇文章后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柴静观后感【篇1】

第一次听见柴静这个名字是通过《新闻调查》这个栏目。这么多年过去了,节目的内容早已忘的差不多了,但是她那短发、冷酷的屏幕印象却让我一直印象深刻。

《看见》也算是当年比较火的一本书,地位大概类似于当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般。在没有读之前,我一直把它想象成一本鸡汤书,直到今年意外发现它的评分竟然高达8.8分,才下定决心要把它买回来读读看

初看书名,“看见”,总觉得透漏出一股话没说完的劲。读完之后,我慢慢体会到了柴静对“看见”这两个字的理解,以及希望表达的含义。

不是听到、感到、觉得等等,而是看见。这两个字代表了客观、独立性以及真实,保持对真相的追求,而不只是浅显的评判,尽管这条道路是崎岖以及充满矛盾的。

文中所选的众多案例,从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已经不存在太多还值得被发掘或发现的新闻价值,是早已能够盖棺定论的事情。但是柴静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事件之后被普罗大众所忽视的细节,像剥洋葱般不断揭开事件的真相。

用我在文中给我印象最强烈的三段话作为本次的读书小结吧:

一、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索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就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探索”

二、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时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三、采访不是用来评判,只是用来了解;不用来改变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

柴静观后感【篇2】

看见世界,看见自己

——读《看见》有感

五月,又到了燥热的季节,如同这个燥热的时代。这个时代盛产“名人”,特别是那些和**沾边的。我们每天听到的是他们嘈杂的声音,我们看到的是他们耀眼的是界。

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倦了,似乎已丧失了去甄别的能力,只能伤感于一次次内心身腹的“痉挛”和“错愕”。也许是我太悲观,但是我们不勉看到这样的现实,这个时代应经宣判了“本真”的逝去,哪怕是“喧闹”的寂静,都那么的稀有……

最初拿起《看见》这本书,本以为这又是哗众取宠的“闹市”中的一卒——不外乎是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荣誉自传,等待的又一次“名利双收”。但令我惊讶的是,她在这本书中所写的,充满了自己的成长,充满了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充满了自己的反省和反思。正如她声嘶力竭的呐喊出我内心的渴望——“渴望呆在最寂静的角落里,渴望被最热烈的声音包围。

”是的,柴静也看到了这个“本真”逝去的时代,她身临其中。看完她的书,那些话仿佛在我的身体里流淌,渐渐地从心底的石坝里溢出。刻板的刻板印象和模式被一次又一次地洗刷,摇摇欲坠,最后崩溃。

正如柴静坦诚的语言,这个纷扰的世界,不是我们看不见,我看得到,是因为“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我来做新闻,我关心的是新闻中的人”。“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

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其实这些放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不也是亦然吗!感悟自己经历的一切,认知自我的渺小和伟大,也不外乎是超脱世俗,理解他人想法和行为的方式。

我们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本真”,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很多人,我们不能认同他的价值观、他的行为,但前提是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他,把他当作我们这样的同龄人,理解他的逻辑。不可理解的部分应该留给问题而不是问题。

因为人对幸福的愿望是一样的。

《看见》,柴静尽可能诚实地写下了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正如她所说,“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是的,我们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一切,不是因为走的太远,而是忘了怎么出发。

柴静观后感【篇3】

对柴静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大学同学推荐,说这本新书很好值得一读,恰巧又赶上春节假期,便把这本书入手了。看过之后,由衷的感叹:“这本书买的值!”

每个人对书的看法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这本书里看到,其实就是两个字“真实”。《看见》这本书中柴静讲述了她在央视的10年,书中引用了很多她这十年来在央视工作、采访的新闻和事件片段,如故事般娓娓道来,非典、家暴、**、两会、药家鑫案、卢安克等等,她尽量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去陈述,她努力呈现与追求的就是“真相”。透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了柴静对中国民权、环境、三农、教育等问题的思考,但是我更喜欢的是她一直在诉说着过去的错误和迷失,我看到的,是她这十年中走过的路,她自身的成长。

这不是柴静对自己生活工作的记录,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正是这一点,让我产生共鸣,让我不自觉的去反思自己,就像她说的“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初入职场最怕的就是随波逐流,消磨了激情,掉进社会这个大染缸成为别人的影子,那种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压力下,那些难以启齿的柔弱或是那些色厉内荏的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不同的是,大多数人选择把自己裹得越来越深,糊涂地过着同样的生活。而柴静,却在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成长,一次次折断自己的翅膀,然后去贴进内心,从而也走进更多人的内心。

或许这就是思想的本质—不安。

这本书看起来很累,一是因为总有些话,让你不得不停下来思考,二是那赤裸裸的现实,那些活在我们远离的阴暗世界的人们的生活,真实的人性有无尽中可能。下面分享一下书中给我触动的片段。

人们所说的最好的几年实际上是最痛苦的。他们只有在事后回忆起来时才会高兴。---白岩松。书中讲初入央视,柴静遇到了不小的难题,可是这个林妹妹,并非大家想的那般,生活就是那么残酷,要么勇敢向前,要么被淘汰,没有那么舒适的地方,她更是有着一股执拗,工作起来竟然像打了鸡血。

每天给各个部委打**联系选题,采访前挨个打四十分钟**,每次采访都在本子上写一百多个问题,把法拉奇、拉里·金……能找到的业界大牛级采访都打印下来塞在文件夹里,提问抄在小本上,照猫画虎。看到这时,我真的好好的反省了下自己,与她相比我本职的工作我还没有做到极致,甚至连及格都不算,我还没有能力独挡一面。生活给了什么,我只管接受,然后尽量让它多点颜色,不抱怨,不怕犯错,错误才能记忆深刻,时间久了,种下的种子自然就会发芽。

上大学的时候,最喜欢的一门课叫《法和经济学》,作为一个经济学的科班生,与政治书上学到的不同,我们相信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其实翻译过来就是制度决定一切,而所谓好的制度便是法制。美国最高法院的**官霍尔姆斯说过:“法律不是一个道德或是伦理问题。

它的作用是制定规则规则的意义不在于告诉社会成员如何生活,而是告诉他们,在规则遭到破坏时他们可以预期到会得到什么。”而这个规则,没有人可以例外,包括当权者。这样书中的很多悲剧,如果我们的法律可以很好的保护又能有效的执行,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我本是个爱猫之人,虐猫事件是让我最愤怒的,但是看完整篇文章之后,突然觉得自己是如此的不冷静,在我们横加指责的时候,是否给了当事人说话的机会,所谓民主,应该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想想看人的时候不要太早下定义,特别是在人品上下定义,没有完美的人的,自私才是人的本性,你我都一样,不要因为一件事就给人打入冷宫或者禁止靠近,真的,你可以不喜欢一个人,但是不可以看不到她身上闪光的地方,评价一个人,范围放大点,标准放低点,你喜欢的点就无限放大,不喜欢的就无限缩小,其实快乐的是自己,收获的也是自己!然后你会发现你是如此幸运,你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坏人。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人。

卢安克的故事最动人心弦。大一的时候便视他为偶像,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大爱,自己所谓的善良,在卢安克面前似乎太站不稳脚跟。卢安克就像平静的湖水一样,平淡无奇,波澜不惊,无论外界给予他怎样的创伤,他都能吸纳其中,反映出来的都是美好。

他说:“我不是个专业的教师,也不是个专业的研究者,仅仅是一名教育研究爱好者。我虽然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我能用我的多数时间投入到我的爱好中去,能自由地去观察我学生的真正需要。

我不想改变中国的教育。是中国人自己。我仅仅是喜欢自己的生活方式,愿意与学生共同去追求和享受我们所喜欢的生活,而我很幸运,能实现自己所喜欢的生活。”他的故事却不会因此终结,受他影响的孩子是幸福的,受他影响的志愿者们也是幸福的。

以上只是《看见》之于我的感动,精神的食粮总是不能少的,要不然,人活着变与行尸走肉无异,人生总要把自己活的明白,听听自己的内心,也学着尊重他人的内心。

柴静观后感【篇4】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央视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成长的十三年。非新闻专业毕业,摸爬滚打中,探寻在人性之间,制作了柴静风格映照大众灵魂的节目——《看见》。

写下这寥寥数语时,内心忐忑,还未曾在工作中抬起头来的我,怎敢评价颇有成绩的名人,但既是普通人,就从平凡处解读我内心的波澜起伏。

“总结,不为给任何人,只是自己给自己的总结。”

若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若要走得远,就一起走。初进新闻调查时,柴静就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兢兢业业站稳脚跟,每一位有职业理想的前辈的帮助,让她在不断质疑与实践中看见了生命的最远处。

每一步的扎扎实实,勤勤恳恳,都是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完美诠释,为自己工作,自身更加完善,才有足够的正能量不断的带领大众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为社会,为百姓,为人,提供了见证民主的空隙。

“人最大的慈悲就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

“看见”节目播放药家鑫案的时候我看了,有一些愤恨,一些惋惜,而拿到《看见》时,我首先偶然看到了“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捧着呈现的文字,这一次我哭了。

柴静用最平淡的陈述再现了事件中人物的经历和对白,让我们看到了在情境中人性赤裸裸的暴露,有缺乏理解的肮脏的批判,也有充满仁爱的理解。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得不反思教育的疏漏。

父亲对药家鑫总是以打击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导致了最终车祸时,药家鑫犹豫了,特别是看到了女孩微抬着头望着车牌时,他害怕了,害怕女孩记下了车牌号。他表明杀人意图时,说道“农村人难缠”,“怕她没完没了的缠着我的父母”,这种托词表现了不敢勇敢的承担责任,脆弱到害怕受伤,自我保护的意识。有人也说,他并不坏,并非主观践踏生命。

面对孩子的错误,不能纵容或忽视,但在批评孩子时,应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及时给予认可、肯定,这就是心理学中讲到的“放大效应”,初中阶段的孩子有三个显着特点,极强的自尊心,强烈的独立意识,还容易受到坏的方面影响,他们很需要被重视,需要表扬自己来认识自我、增强自信,更需要表扬他人为自己的言行树立榜样。

因为尊重,更加珍惜。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时,才会忘记自己。”

断断续续的读完《看见》,最大的感受便是想揭自己的短儿说真话。

我们追求优质教育,高端教育,这背后藏匿着隐忍?

高分的现实迫使人们追求的只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我们关注到多少孩子委屈地想哭或已躲在角落里放声大哭?

优质教育的环境中,我们幸运的是鲜有正面冲突与暴力的反抗,但面对弱小的孩子,有多少次是成年人无意中逼迫他们走进了青春期?

为了保护做师长的尊严,我们抗拒不服从,反对个性,以爱的名义教化孩子无条件的跟从,才觉欣慰。

当一个人忘不掉自己时,如何能换位思考,真正关心别人?

如在广西山村陪伴当地的留守儿童的德国人卢安克,没有收入,没有爱情,没有房子。

又如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国医生施韦泽,在非洲丛林韦黑人服务五十年,他在书中说:

“无论如何,你看到的总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虫,它是像你一样为了生存而奋斗的生命,像你一样喜欢太阳,像你一样懂得害怕和痛苦,现在,它却成了腐烂的机体,就像你今后也会如此。”

“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柴静呈现汶川地震的画面时,多是无声的状态,默默的走,静静的听,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关于生死离别。只有一次,我知道了什么是失去。

小时候,家教严厉,在父母身边多是“不能做”,“不许做”,而姑姑总是以无所谓的态度让我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记得学习包饺子时,我把一个饺子捏露了,如果在家里,我接受的便是呵斥,而在姑姑家,大家会用笑声宽容一个孩子的成长,看到是在无法挽救时,再教我拿一个饺子皮包裹在外面,让小饺子穿着两件衣服下锅。

高中时,姑姑在大连突发脑溢血,当我见到姑姑时,她已经痊愈了,我极力掩饰自己的悲伤,仍然控制不了,放声抽泣,我第一次知道怕失去一个亲人的感觉。

我坐在姑姑身边,泪水肆意的涌,就像小时候每一次受到委屈时,跑到她跟前诉苦一样,只有到了这里,小小的我才会自由的哭,好像只有这样才有安全感。

“承受痛苦是一种清洗。”

虐猫事件风波已然平息。而备受家庭重压孤独的当事人依旧不能被大众原谅,因为手段的残忍已经越过了大家的底线。

被采访时,她没有满足大众的需求,表现出忏悔或沉痛,但有多少人会理解那笑容的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记事儿后,我的记忆中便没有经历过大的波澜,或者说因为痛苦已经成为向前的力量,这之后的艰难已经能够自然地接受了。包括落榜,失恋,失业,痛苦于当时的自己是难以忍受并平复的,但挺过了之后,我得到的是再次面对问题时需要的力量。

爱的基础是理解。

这个假期,拼音不熟练的父亲终于会发信息了,轰隆的火车上,给我发了一条有别字的信息,说我离家后,一关灯他就能感觉我在另一个房间看电视,这种感觉至少需要调整半个月。

我泪水奔涌,放下手中的杂志。

过了一会儿,对面的男孩儿问我借《读者》,我强颜笑着递过去,他问:“你看哪篇文章哭的?我想看看。”

柴静观后感【篇5】

今天终于看完了柴静的《看见》。2013年9月初买的,整4个月才看完。看得这么慢,主要是因为不太习惯柴静的语言,看一会儿就觉得累,不像有的书,放下了还想把它再打开。但是这本书还是很好的,很多内容值得思考。

里面内容很多,不多说了,只说第十八章“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吧。这一章,好几个地方,看得我眼泪几乎掉下来。这一章是关于药家鑫案件的,柴静还是用她的方式,只陈述采访内容,不评论,但让我深深体会到这种陈述比评论更能触动人心,引人深思。

她在笔记里写道:“为什么人声称追索公正,要求死亡,但死亡来到这一刻,你感到的不是满足,也不是为它的残酷而惊骇,而是一种空茫?它让你意识到,剥夺生命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切的发展,一切的可能,结束了。张妙死了,药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结束了就过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随后在柴静的陈述中,以及她引述的一位以前采访过的曾经患抑郁症的男孩小宋的观点中,你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放在被陈述者的位置上感同身受地体会和思考,体验药家鑫、药庆卫遗憾和悔恨的心情,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看着现在的孩子思考从中应该学到什么。如果我们不能从药家鑫、张妙的死去思考这些东西,而仅仅是对类似高晓松曾经发的微博“即便他活着出来,也会被当街撞死…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拼命点“赞”,那他们真的是白白死了。

柴静在书中,提到了“药家鑫在公开采访时说过一句‘农村人难缠’,这句话后面还跟着一句没播的:‘我害怕她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看到这里你会想到什么?我首先想到的是柴静很勇敢,她这句话会让有些人,包括有些记者,不舒服,那些人断章取义地误导舆论,应该受到谴责。其次,我想起曾经看过一个视频,采访张妙的丈夫,他说:“他不是说农村人难缠吗?我要让他知道我们不难缠,我只要他以命抵命。他的父母如果愿意,我可以替他赡养”,以及在药家鑫死后,张妙家人去找药庆卫索要20万元,说是“药父公开许诺过的”。对某件事,当你义愤填膺地赞成或反对的时候,你需要冷静地想想,你是不是正在失去自己的判断力?摆在你眼前的到底是不是真相?

柴静观后感【篇6】

想象另外一种可能

——读柴静《看见》有感

“想象另外一种可能”这句话印在《看见》这本书的扉页上,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系列图书的一句口号,细细想来,也意蕴深刻。

我想在柴静上央视之前,她永远不会想到自己的生活会有另一种状态。那时候的她,在湖南广播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面对陈虻的邀请,她说:“如果成名是种心理感受的话,我二十岁的时候已经有过了”、“我知道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

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现在读来,我想不仅读者会微微一笑,柴静本人也会哂然吧。

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柴静正在解是另一种可能性。2003年,直面死亡的考验,“零距离”报道“非典”并深入到一线,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2014年,他在事业发展高峰视低调地从**电视台辞职。2015年,自筹百万资金带来了一部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引发全社会的讨论。我在想,柴静在作出每一个选择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完全意识这与其以往的选择有什么区别,她只是在不断探索,而正是这成就了一个个意料之外的柴静。

相对而言,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是平铺直叙的,如白开水般淡而无味,偶有转折,却自始至终被自身所桎梏。

柴静在文中写到:“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我想这不仅是一个新闻人对自己职业、立场的清晰判定,似乎更是一种对人生、人性不断疑惑、不断推翻、不断进步的一种探寻。

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未知,众多可能与不可能之间平行交叉,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执迷于表面、为眼前的现象所蒙蔽,甚至还乐不可支地安享其中。然而柴静的《看见》抽茧剥丝地直接将存在、可能、偶然、必然的世事、人心赤裸裸地揭示出来,无形中让我们以一种或沉重、或愤慨、或悲凉、或自省的心态去反观人性、权利以及自由。

看见,既是看见别人,也是看见自己。我想我们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应该秉持一种给足一定的想象空间,不该受限制于固定的条条框框,所谓的定理和真义的态度。看待一切事物,要用思维方式和想象思维来审视。

也许不切实际的想象并无益处,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太过抛弃掉某种乌托邦的想象,而把自己局限在现实之内的话,我们就会欠缺想象力,欠缺一种想象未来的能力。当你缺乏对未来的想象时,就意味着解除武装,向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投降。

我想,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正如王小波所说,除了第1000种选择,还有第1000种可能。有一扇窗户等着我打开,然后有光线进来。

作者:徐洋

柴静观后感【篇7】

柴静的《看见》读后感:

上个学期读过六七本书,最有体会一本书是柴静的《看见》,但是这本书我还没有完全看完,不过已经读到了第十五章(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了。

柴静是一位主持人,但她的职业生涯与其他人大不相同。她写这本书时,并没有刻意选择具有里程碑意意的事件,也没有描写历史的野心。

她在第一章里说:“别当了主持人就是不是人了。”我们可以在电视中看到有很多节目是从演播厅由主持人口述说出的,有的表述能力强的主持人还好,能够让听众看节目的时候如同身临其境,但是,如果表述能力不是那么强的主持人,就不能让听众看到节目的时候如同身处现场一样了。

就像播一个**的新闻,在这本书中第一章里说到的新疆大**一样,书中讲到,在2003年2月的时候,新疆大**的时候,柴静就去到受灾现场,她在受灾现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这会儿是在演播室,灾难对我来,只是一个需要完成的新闻,我只关心我播报赈灾的数字而不是流利。”

所以我觉得新闻是需要我们去用我们的**感觉新闻,而不是只单纯的用嘴说出来,而且我们做出来的节目要有人味。这个时候的柴静还在“时空连线”栏目做,读后感.但是在这之后,她就调去了“新闻调查”,走之前,梁健增主任送给她一本书并写了一句话:

“在连线中起步,在调查中发展。”这句话也启示着我,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在第二章里,说的非典时期,在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是对“非典”避而不见,只有新闻工作者和记者在一个个非典感染者中穿行,柴静就是其中一个,而那一天是柴静来到“新闻调查”的第一天。在那样危急的时候,作为一名记者,她穿越在每一个染上“非典”的病人中间,只为探求事实的真相。

好的文章永远看不完,一个作者能够写出好的作品,只拥有博学远远不够,作为一个新闻记者,仅仅拥有好的表达能力也是远远不够的,并且,作为一个实地记者,要用我们的**去感觉新闻。作者:尹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