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尝试写过作品的读后感吗?在作者写的作品中总有一些让自己深有感触的故事情节。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编辑花费了不少时间搜集整理了“鬼谷子读后感”的相关内容。

鬼谷子读后感 篇1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纲也。

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

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仪,仪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用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

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

鬼谷子读后感 篇2

相信大家对鬼谷子都不陌生,但我想很多人像我一样,对他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一个伟大的古人、著名的道家人物代表,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而本月我要读的是正是《鬼谷子》一书,此书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必备之书。既然要拜读此书,那肯定要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

于是,我专门搜索了下鬼谷子的生平简介。结果我震惊了,天啊,一位神秘的千古奇人,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谋略家、兵家、阴阳家、外交家、语言学家、法家、名家、发明家、医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任何一项拿出来,都够我们现在为之奋斗一辈子。他是真正的天才、鬼才,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封神都不为过;更是培养了后世500多位精英名人,这些名人大部分都是能让我这历史小白,叫的出名字的。拿到现在的NBA篮球来说,其众弟子简直就是全明星阵容。

这本书呢,我是读不太懂的,文字都认识、道理全明白,但是要读透、读懂,付诸于生活,我想我是做不到了,只求可以凤毛麟角的了解一知半解,终身受用啦。

下面将我理解的一点点内容,分享给大家:

这本书是一本应用特别广泛的书籍,现实中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为人处世,均可受用借鉴,抓住事物的关键点加以分析,从而事半功倍。

1、做人,一定要张弛有度,尤其是在生活中,语言的作用非同小可,运用好语言可以锦上添花,反之则飞来横祸,自古就有老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后半句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并且对待不同的人,应该运用不同的说话方式去表述。

2、做事呢,要谦虚谨慎,不能锋芒毕露,否则可能让其他人产生反感的情绪,从而针对自己。尤其当别人提出自己做的事情的提出不同的看法时,更要虚心倾听,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既能不断完善改进自己,又能不得罪对方,让对方觉得自己虚心接受建议,从而产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鬼谷子读后感 篇3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读书虽不多,但对这句话还是深有体会的。长大后也不怎么爱读书的我,却发现对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奇闻异事、朝代更替,乱世英雄,隐士高人等有着莫大的兴趣,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爱听故事,非常敬仰那些胸怀天下却又远离世俗的隐者,还有满怀正义感的将相之才的缘故,所以当机缘巧合之下获得《鬼谷子的局》之第二部时,马上就爱不释手了。

这本书中所述的鬼谷子先生好像已过知天命之年,让我猛然想起小时候曾经在电视里看过的年轻的鬼谷子,他本名王诩,自称“云梦山王禅”。他对无意中救下的公主一见钟情,可俩人却无缘在一起,最后隐居山中,每天看书、打坐、冥想,参禅悟道,远离世俗纷争。

战国时期,已是周朝末年,周天子脚下,诸侯拥兵自重,自立为王,连年征战,以致民不聊生,天灾、人祸、瘟疫肆虐,热血洒满寸土。周显王虽然满腹治国为民之心,奈何力量薄弱,又无扭转乾坤之力,最后竟被逼至与亲人生死离别,国破家亡的地步,空有一座孤城。爱女大公主姬雪被逼,远嫁千里之外已年迈的燕国君主,大好年华却要送给一个垂暮之人;小公主姬雨被逼,逃往深山老林之处,不能在娘亲棂下守孝;爱妃王后被逼,服汞水自尽,再不能与其偕老。何其悲哉,何其痛哉!

然这时,鬼谷子先生仍意欲隐居山中,一生修道、悟道,不问尘世,但奈何胸怀天下兴亡之势,不忍黎民百姓深受战乱之苦,毅然决定违背年轻时发下的誓言,打开门户收下四位徒弟,并传以大道,寄以厚望,托付天下。

鬼谷先生一生也只收下四个徒弟:张仪、苏秦、孙宾、庞涓,他们四人进山之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苏、张二人习口舌之学,修炼纵横捭阖之道,将诸侯玩弄于鼓掌间;孙、庞二人习用兵之术,悟用兵之道,旨在“以战止战,不战屈人之兵”。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的乱世政局。

书中讲述了四人是如何经历千辛万苦才拜入鬼谷先生门下,他们拜师的经历让我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墨家巨子随巢子曾言道:“鬼谷先生不重天下苦难,却重道器,若遇此天生道器,必喜而啄之。”苏、张、孙、庞四人皆乃天生道器,幸得高人指引去云梦山拜师,又在鬼谷先生门前,连跪四天四夜,不吃不喝,不畏风寒、暴雨,最终打破鬼谷先生不收门徒的规则,使其愿意让身边小童子代为考验四人。可以说,才只不过是获得一张能够拜师的文聘而以,唯有通过层层考验,方能留下。

人说修道重在修心,首先考验的就是他们四人的机心。先生爱吃一种毛桃,此时正是毛桃成熟之际,就让四人去取。去前童子交代:此桃长在名为野人谷的石壁上,此谷有一群猴子,名为猕猴,特别爱吃。四人走了一天一夜终于寻得,却发现桃子长于六七十丈高的绝壁中,石壁光滑,直上直下,恐怕只有神仙方能采得。正在犯难之际发现谷地周围有大片相似的桃子,口感也很相似,于是四人商议后,摘取谷底之桃以充当崖上之桃交予先生。后被先生识破,桃子尽数被童子抛于地,但四人不服,问道:“先生既然早就知道我们四人摘不下来,为何定要我们去摘?这不是有意为难吗?”于是童子回道:“你们摘不下来,猴子可以。智者善假于物。临行之际师兄已经告诉你们,猕猴甚是喜爱此桃。成熟之际,猕猴往往会于凌晨时分结伙缘腾而下,而且猕猴爱闹,往往是一边吃桃,一边打闹。你们若是心平气静,善于观察,必能察觉此事,届时只需在下面,不费吹灰之力,伸手接住那些猴子扔下的鲜桃,就可品尝仙果了!”

四人心服口服,我亦是。我读书时也未想到此法,可见不论多难之事,只要善于观察,细心留意,善假于物,也可迎刃而解,甚至不费吹灰之力。智者并非天生聪慧,而是事事用心,善于思考、总结。

先生并未因四人之举而过分苛责。之后童子告知:“先生新采一品茶叶,需用猴望尖的甘泉水冲饮。先生说了,你们四人若是有愿心,可去各汲一桶甘泉之水,供先生冲茶。”四人非常振奋,随去取来。

猴望尖高耸入云,尖顶数丈处有一孤松,松旁山泉里的水正是先生所要。庞涓、孙宾二人恰遇一位采药人,得知通往山泉之路,所以顺利取回两桶水。因桶上附有羊皮,是以返途中并未洒出一滴。苏秦、张仪二人因无此机缘,探寻不到路,又自以为是的认为先生尝不出真假,是以汲回两半桶山腰瀑水。

童子将四桶泉水于翌日放到四人面前,并代先生问泉水之事。问道苏、秦二人时,两人一口咬定是山泉之水,于是童子学了鬼谷先生的样子,轻叹一声,缓缓说道:“你二人一口咬定是甘泉之水,可老朽喝起来,分明就是山腰里的瀑水。是老朽口感不对呢,还是你们所言不实?”苏秦、张仪大惊失色,慌忙叩拜于地,承认作假,羞愧难当。庞、孙二人汲回的地道甘泉也被退回,连蒙着的羊皮也未拆除,是以庞涓不服,索问因由。童子看他一眼,缓缓说道:“庞涓,你既说出来,老朽这就告诉你。你二人所汲,虽说直接来自甘泉,桶沿上却是蒙了羊皮,占了膻味,喝起来远不如那山腰里的瀑水!”仿佛早就知道,在桶沿上蒙上羊皮,乃是庞涓所想所做。此举实乃画蛇添足!

鬼谷先生告诫他们:修道重在修心,不在机巧,若要留在山中,就须真心向道,认真体悟,莫存半点机心!读到此处我深深体会到:不要在他人面前故弄玄虚,自以为是;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虚心受教,切不可投机取巧,胡乱妄为;身为团体中的一员,就要团结向善,宽容大方,事事多与同伴商量,切不可自成一派,妄自排他。四人不成功,多半是不团结,更甚者,存有看他人笑话之心,攀比之心。如果真的遇到野人,猛兽,四人会有何种下场呢?

四人此后定会事事用心,不再存有半点侥幸之心。但光有这些还不足以拜师。之后的两个多月,四人在山林间,日日以不同的姿势打坐,要做到:像钉子一样扎在那儿,眼半睁半闭,腰不可打弯,头不可低垂,口不许说话,全身丝纹儿不动,纵使泰山压顶,也如平常,而且一日只吃一顿饭。如此,四人竟坚持了下来,壮实的身子俱瘦一圈,远看去,竟也真有一点儿仙风道骨了。可这并不是最后的考验。

那日,童子一如往常的带他们去林中打坐。正值秋爽之际,林中昆虫数不胜数。童子并没有急着要求他们开始,而是拿出随身携带的蜂蜜涂满四人全身,之后才让四人开始打坐,而且规矩不变。我们可以想象那种感觉,平时被昆虫咬一口,都已经疼痒难耐了,更何况他们四人,全天都要作为昆虫们的“食物”。先前两个多月的修炼,终使他们四人顺利度过了难关,但要守得云开见日月,还有最恐怖的一关。

童子在那之后的翌日,告知他们最后一关,需要在猴望尖上打坐。我们可能马上想到,不过是在山顶上迎着寒风打坐而已,对如今的四人而言,很容易就过。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他们四人是要坐在高耸入云的山顶平坦处打坐,不过,四人要像童子一样:在悬崖边的边沿上盘腿坐下,盘起的两腿悬出崖外,崖下是万丈深渊,远远望去,就如坐在空中一样。看到这一排字,我都震颤了,感觉自己好像站在崖边上,风一吹就掉下去了。刚开始,四人也是害怕、犹豫、反驳,童子坐定后说道:“只有心稳,身才会稳。心有多稳,身亦有多稳,心若稳如泰山,即使狂风暴雨,也撼动不了半分。”这些全是鬼谷先生起初领童子来此打坐时说过的话,现在说与四人,他们心服口服,毅然迎风入座。两个时辰之后下山,随即拜入鬼谷子门下。自此踏上求道之路。

故事并未就此完结,四人出将入相后,在战国的政坛上,叱咤风云,翻手覆雨,名扬天下。这一切都离不开鬼谷子的引导与雕琢,更离不开四人所具备的能经受一切磨难的心性!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叹,中国古老历史中那些拥有渊博浩瀚之才的文人隐士,是值得永远敬仰的。他们的才能智慧,独特周密,无人能比;他们留给后代子孙的一切,都是用一生的经历凝练而出的精华,是我们无比珍贵的财富,宝藏,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要很好地用起来才有价值。

现在虽不是战国乱世,可也是竞争激烈的“无烟战场”,我们要想存有一席之地,多读书,读有用之书,不失为一种提高自身修养的好方法。

读书本身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我相信你也读,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黄金屋,颜如玉”。

鬼谷子读后感 篇4

好久没有读书了,这次利用坐高铁去上海的机会好好读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作者寒川子,原名王月瑞。

在读这本书之前,对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认知只剩下无血无肉的大框架,也就是商鞅变法、荆柯刺秦、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天下这么点东西。对于鬼谷子以及他的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虽有耳闻但了解却不是很多。这次读这本书正好可以补充我这方面知识的欠缺。不过读完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后边还有五本,这第一本只是个开头,相当于一个引子。看来要马上买来继续攻读了。

本书从商鞅变法时期开始,也就是魏国最强大时说起,让我们对当时的战国有一些了解。在周王朝四分五裂之时,各诸侯国均在积蓄实力,力图在保有一席之地之际能有更大突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逐渐使秦国强大,同时通过各种谋略将最强大的魏国拉下马。这中间也穿插着各国的其它战事。本书主人公鬼谷子以及他的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在本书只还是刚刚介绍出场而已,孙膑更是还没有提到,而鬼谷子也还没有收一个徒弟。因此这第一本书,还真看不出鬼谷子的局,到底局在何处?

不过,从本书中还是学到不少东西,对我们后人也是个警示。一、魏国自视强大欺周王,引众怒!二、魏王未做到亲贤臣而远小人;三、夸夸其谈的魏国公子在别人的奉承中妄自尊大,最终祸国殃民;四、秦孝公能在父母兄弟面前顶住压力,任用并信任商鞅,最终改变了秦国的命运;五、在秦弱魏强的初期,为避免战争,秦示弱称臣并将亲妹妹嫁给魏国公子,励精图治且运用各种谋略,终于取得决定性胜利。

好了,要赶快看下一本了。再给大家说两句鬼谷子的介绍凑凑字,呵呵。

战国时期,在一个叫清溪鬼谷的山上(今河南鹤壁市),隐居着一位被尊称为鬼谷子的老人(本名王诩),他每天在山上看书、打坐、冥想,不与世人来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但是,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这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

鬼谷子读后感 篇5

鬼谷子读后感800字: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是纵横家的鼻祖,姓王名诩。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时人称之鬼谷先生。《鬼谷子》一书是我国关于谋略的奇书。鬼谷子的徒弟根据其“纵横捭阖”的思想,在春秋、战国的时代中上演一幕幕的“连横”、“合纵”的好戏。笔者毫不夸张的说,他的思想影响着春秋、战国格局的走向。《鬼谷子》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上、工作上、思想上都大有裨益。书中思想精华能为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指引方向。现如今成为不可不读的谋略奇书。

鬼谷子全文共分为:捭阖第一、反应第二、内楗第三、抵崄第四、飞箝第五、忤合第六、揣篇第七、摩篇第八、权篇第九、谋篇第十、决篇十一、符言十二、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等十五篇。其中前四篇以讲谋略为主、中间八篇以言说游辩为主、后三篇为修身养性,内心修炼为主。书中提及的制君术、取宠术、飞箝术等是重要内容。“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每时每刻无不体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人生如棋,古今多少英雄豪杰只因一子错,导致满盘皆输。人在江湖中走,可以生存下来确实不易。江湖即是人情世故,能全懂不可能,能应对已不错。对于我们来说,谋略是一种润滑剂;它具有催化作用。它能使我们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只有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战胜对手。谋略的运用是智慧的体现。本书中蕴含着朴素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捭阖之术,它是万物运行的一条普遍法则,是各种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阴阳协调、转换皆因事情内部矛盾变化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外交,影响国家生死存亡;一个企业商务谈判,影响企业成败得失。一个人职场的言谈,影响个人的升迁去留。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中,谋略的手段凸显其重要性。鬼谷子谋略艺术具有经世致用的特点,是我们更加应该学习的谋略奇书。

书中所提及思想内容,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子理解,通过掌握事情内部矛盾发展变化规律,根据现有的有利或者不利因素,通过反复验证后,采取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做出最佳策略。这本书所体现出的思想与博弈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事情的内部矛盾不断变化,其中影响它变化的因素各式各样。例如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都会影响事情发展变化。不断调整策略才能战胜对手。

通读全书,古代政治、外交、军事中的诡秘术和投机术你都将一览无遗。

鬼谷子读后感 篇6

说到战国时期,大家并不陌生。而有一位隐居在清溪鬼谷的山上的老人,我想大家也许非常陌生。他本名叫王诩,却是老子老聃的徒弟。他每天在山上看书、打坐、冥想,不与世人来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始祖爷,道教则称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他就是鬼谷子。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就讲了他如何指点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纵横列国,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涉及他深不可测的谋略与智慧,利用他的四个弟子布局天下的辉煌传奇。

读完了这套书,我了解到,鬼谷子一生就下过一次山,收了四个徒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他们进山前都是无名小卒,出山后利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战国七雄中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流芳百世。

作者期望能借笔下鬼谷子深不可测的智慧,为读者揭开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谋略的全貌,一切智谋、诡谋、阴谋、阳谋的终极境界。弟子们征伐天下,鬼谷子坐镇深山、翻云覆雨,不动声色地看着他们一点点实现自己的心中的理想,结束诸侯混战,天下一统,百姓安居乐业。先是庞涓下山,大施拳脚,帮助魏国傲视群雄,不久孙膑出任齐国军师,打得魏国灰头土脸,接着苏秦身佩六国相印,说服六国诸侯合力,使强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最后张仪两为秦相,戏说天下诸侯,揭开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序幕。这四个人,各有各的志向,而最后的赢家只有张仪和孙膑两人,他们俩一个有着三寸不烂之舌,一个是宽容大度,饱读兵书。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庞涓可以说的上是异常邪恶,他让孙膑辅助他成就事业,但眼看孙膑立的功劳比自己多,庞涓就设了一个毒计,让孙膑受了“膑刑”。孙膑受完刑后,他还故意掩盖罪行,让别人不知情。孙膑说了一句话,“都是好胜之心害了师弟啊”最后,孙膑当上了齐国军师,用计谋把庞涓杀了。

可见,有颗好胜之心是要害人害己的。这使我想到了自己。我有时就像庞涓一样,在学校里有一个学习竞争对手,可是几乎每次都是我输给他,因为我有一颗好胜之心,所以心里一直耿耿于怀。在家里,跟爷爷下棋,每次我要快输了的时候,我都会发急,爷爷就说每次都要你赢还有谁愿意跟你下棋,人不能有好胜之心,胜败乃兵家常事。

看来,人虽然有一颗好胜之心是常理,但成不了大事,要学会宽容,宰相肚里能撑船,大量有大财。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培养良好的性格,才是我们在成人成才过程中的必修课。

鬼谷子读后感 篇7

您对儿童的语言,口才和言语了解多少?读了《鬼谷子》这9句话,才知道什么是“会说话”

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的,必从天上蒙福;不会说话的,必从他们口中出来。

情商高的人往往特别会说话,古往今来能将说话这门艺术发挥到极致的就是鬼谷子。

他创造的游说技巧,让**张仪、苏秦、庞涓、孙膑等国用三寸的舌头控制了战国的格局。

智汇呈少儿魔力演讲中心今天就来分享鬼谷子中的九句口诀,让你的说话水平日益精进,一天大变样。

一、与智者言,依于博

和智者交流,要有广博的学识。

俗话说:博者不智,智者不博。

一个人如果智慧通透,那么一定不是很广博。

和他们聊天,要多讲讲自己的所见所闻,一方面可以激起他们聊天的兴趣,另一方面,智者一两句点拨就能让你受益无穷。

二、与博者言,依于辨

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

知识不是智慧。

如果一个人知道很多,他一定很容易混淆。

所以,和他们聊天,一定不要比谁知道的多。

而是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在众多知识中,辨析出那条一以贯之的点。

就像一根鸡毛。如果你帮他找到一根绳子并把它串在一起,他的世界会凉爽得多。

三、与辩者言,依于要

当你和喜欢辩论和讨论的人在一起时,你必须抓住要点。

比如你们要计划实施一件事,他们往往会提出很多相关的问题,这不行,那不行,最终导致事情千头万绪,不了了之。

和这样的人谈话,一定要抓住重点,不要被误导。否则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四、与贵者言,依于势

黄渤说:老天要是朝你笑,你做什么都顺风顺水;老天要是朝你吐口吐沫,几年也翻不了身。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自古以来,权力如浮云,地位高的人对这一点有着最深刻的理解。

他们是最相信运势的。

所以和他们聊天,不要聊其他的,就聊大势,只有帮他们看清大势,他们才能信任你。

五、与富者言,依于高

拥有财富而不是地位是古代商人的最**烦。

他们没有名望,所以他们常常担心得失,生怕不保自己的财富。

所以和他们聊天,要“言高”,高,就是名位。

和他们炫富是班门弄斧,所以避其所骄,谈他们得不到的东西。

六、与贫者言,依于利

与经济困难的人交谈,不要谈论感情、理想、财富和利益。

如果一个人没有经济基础,他就不能养家糊口。

所以,面对一个为生计所迫的人,谈利益、谈生财之道,才是得到他们认可的最快捷径。

七、与贱者言,依于谦

当你与不自信、地位较低的人交谈时,你必须谦虚。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受到尊重。你的谦卑是对他们最大的认可。只有你尊重他,他才能尊重你。

相反,在与地位较高的人聊天时要有自尊。

只有你尊重自己,你才能让他尊重你。

八、与勇者言,依于敢

与勇敢直率的人交谈,敢于说,敢于做。

他们很直率,不喜欢绕圈子。

那些旁敲侧击、弯弯绕绕最好都收起来,这样才不至于让他们反感。

九、与过者言,依于锐

和犯错的人说话,一定要加以鼓励。

他刚刚经历了震惊,处于自我怀疑的阶段,

这时候他最需要认可,所以要给他信心,鼓励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应该会说话,掌握一定的说话技巧,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是真诚的。

人心换人心,你真我也真。

技巧只是敲门砖,后面的路走不走得下去,还是要看人品。

智汇呈少儿魔力演讲是“演说中国—全国青少儿演讲与口才能力提升计划”重庆推广中心,“全国青少年演讲与口才能力”等级测试中心,是重庆专注于4-13岁少儿演讲与口才培养的专业机构。

鬼谷子读后感 篇8

这本书中一共有十二篇,捭阖是全书的'开篇。“捭”的意思是开启,“阖”的意思是闭藏,捭阖具体来讲其实是一种谈判术,是纵横家游说活动的根本方法。语言很重要,所以他提出“捭阖之道”,要根据各人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此来达到游说的目的。

反应第二,这篇说的是了解别人的方法:静听法,静心听取别人的言语,考察真正意图;反听法,主动发出信息,试探对方;以己推人法,知人知己,去推知别人。感觉这部分和平时面试别人也相通的。

內揵第三,说的是策士和君主打交道的方法,用现代的话就是向上管理。取宠之法,让我想起刘邦提醒我们一定要活得老板的信任,才能做成事。制君之术,帮助可靠的君主建功立业,不可依靠的君主,设法离去。历史的范蠡比较成功的做到这点。

抵巇第四,认为社会事件初期,很难知道发展趋势,圣智的人就会在发端时进行弥补,如果缝隙太大无法弥补,就要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这篇的思想很超前,也很有争议。

飞箝第五,主要说的时察人制人,要让人敞开情怀,深知此人的性格道德水平。

忤合第六,是辩证处世技术,要在变化的连续过程中,瞅准时机,利用最佳状况,干成事情。

揣篇第七,要求把握人心,顺意而为,谋事必成。

摩篇第八,是提出要体察人性。即揣情摩意。

权篇第九,随机应变制敌之短。这是鬼谷子强调的游说术的核心。

谋篇第十,战国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因此计谋很重要,哦那个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能克敌制胜,计谋需要保密。商场的竞争策略也很重要。

决篇第十一,决断疑难问题是很重要的技能,当断则断。

符言第十二,在最后这一篇中,鬼谷子阐述了做事公平公正的原则。符言指言辞与事实像符契一样吻合,引申为为政者明察秋毫、奖惩分明必须奉行的准则。为政者只有做到坦然无私,才能让天下归服,这样也就顺应了自然之道,如此国家必能长治久安,自己也可以不受侵害。

做到以上这些术,当然要靠修为,要修养内心,要专一,不能过于分散。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固常守,乃能分之。

鬼谷子读后感 篇9

为了更好让自己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单位在业余时间组织我们学***些书籍,虽然和生产不相关,但却是一次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的机会。在那一些书中《鬼谷子》显得是那样的扎眼,书名更是霸气外露,以我的印象《鬼谷子》这本书是道家的里的一本著作,恰好本人对老子盛是崇拜,尤其是对他提出的“无为”

“道”和“德”的定义以及辩证关系更是赞同,所以就拜读了这本书。

翻开书品读了起来,真是如同雾里观花,更不要谈文章的纹理脉络、启承转合了。心中有些抑郁,只好学学前辈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借以释怀吧。虽然不如读《老子》那样觉得发省或者酣畅,虽然那都是高中时老师带着学的,可我似乎也略有所得吧!

读《鬼谷子》,我觉得不易理解的是,所遇到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理解书中提出的“概念”,诸如“捭阖”、“反应”、“内键”等,这些“概念”多而晦涩,还意义多变;并且篇与篇之间的意义虽有递进,却还是相互参杂。这些实非我现在所能完全领悟和把握。不过,就其局部细节,尤其是对于“纵横捭阖”的语言艺术的研究,也还是让人获益的。

《鬼谷子》的主体是讲“说人之术”,依我的理解,其理论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一。事物的发展根据自身矛盾的特点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便可以通过观察和沟通,进行辨析和引导,从而获得自身计谋的实现;

2、矛盾本身分为“阴”“阳”两种,事物的发展趋势也分为“正”“反”两面,所以,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就体现在对事物矛盾性质和发展趋势的总体判断之上。

3、基于正反面的总体判断,之后便可以“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虽然,我觉得这方法过于势利,有“无原则”之嫌,但不可否认,此法是获利的捷径。

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书强调了揭露矛盾的重要性。信息都隐含在无声无息的“矛盾”之中,而为了获得正确的有价值的信息,就必须使事物内在“矛盾”或其某个方面获得显现——你可以对于目标者或者趋同、或者反对;或者纵容、或者压制;或者诱导、或者追索;或者激发、或者静观;或者试探、或者钳制……

5、但总的说来,还是要因循规律,因势利导,达到“大化无形、无为而为”的境界。

但是,《鬼谷子》实际上却认为这些“术”不过是树木的“枝末”,而没有“根本”便不可能产生“枝末”,但是“根本”只有经过自身修为的“圣人”才能获得。因此,书中要求“由本经末”,他便提出《本经》篇,来引导人们的自身修为。

人的修养之根,或者说人立于世界之根,在于修养。首先是要心欲专一,不能分散。如果欲望杂多,则精神就会分散,精神分散了,实现欲望的意志就会消弱,意志消弱了就会办事不利,办事不利就会心绪不佳,心绪不佳那么五脏六腑就不能“和谐”,因此,各种“术”在身体内就不会有存在的空间。

所以,人首先就要静养“心志”——“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固常守,乃能分之。

”修养内心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立身处世的过程之中,达到一种“清虚”状态,因为自身的“清虚”而使外物不能影响,外因无从介入,从而达到《孙子兵法》中所讲的状态——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使自己处于不被别人战胜的形势。

《鬼谷子》一书教一个人什么时候该柔?什么时候该弱?什么时候该刚?

什么时候该强?这四个“度”的掌握变化也是无穷无尽的。能随时掌握这些变化者,谓之神。

所以孙子教你的是带兵打仗如何“百战百胜”。鬼谷子是教你的是如何把握做人做事的一个"度",如何让你在为人处事中“百战百胜”这不正是我们工作中所需要的吗?做事是这样,与同事的相处也是这样吧!

鬼谷子读后感 篇10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称鬼谷先生。

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事实上,外交策略的优劣关系到****的兴衰,而商务谈判和竞争的正确策略则关系到经济的成败。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沟通、说话技巧也与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得体有关。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崩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人际关系之间交流沟通的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所以,作为一个社会人,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就不能不读《鬼谷子》,以提高自己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

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此为道藏本,取自萧登福先生之《鬼谷子研究》〔文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另外《持枢》、《中经》两篇确为后人所加,所以我这里没有译解。

《捭阖》篇与韩非子《说难》篇有异曲同工之处,《说难》,是韩非论述游说之难处,游说,在战国时期非常盛行,韩非自己曾无数次游说韩王而没有成功。其实,稍有智慧的人去游说,基本上不难。关键是要看清楚对方的脸,了解对方的心思,诱发兴趣,才能取得成功。

如果不看对方脸色,不摸对方心思,居高临下,只按自己的思路游说,那么再好的事也难以成功。因此,《说难》篇也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之一的人际交流沟通的**,韩非子从游说者的角度详细论述了人际之间沟通交流的技巧,很值得现代人学习。鬼谷子则是从另一个角度**了人际关系沟通的方式,对待人们的言论,或者是分开而剔除,或者是分开而纳入,或者是综合而收取,或者是综合而去除。

只要阴阳能和谐,它们总是最好的行为方式。所以,与人沟通交流,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能把握分开或闭合的门户。

《反应》篇,是指类推以响应,即根据求学者的问题取相似的事物来推论,以得到求学者的回应。先秦时期,教育并不普及。即是孔子等许多人打开了办学的大门,与全社会相比,它的范围很小,仍然有大量的人不能接受基础教育。而来接受教育的人,自幼受家庭影响,社会等级环境影响,已形成很多乱七八糟的思想观念,初来乍到时,往往会固执己见,这就需要施教者的耐心劝说及告诫。

类比是指对相似事物的推断或测量,即不要在一开始就否定或压制。当我们现代人相互交流时,当我们听到不同的意见时,会立即粗暴地否定、尖锐地批评、严厉地压制、甚至辱骂,不给对方一点思考的空间,这会使学者产生叛逆心理,从而逃避学习。所以鬼谷子说,人有言论,就是有动心。

自己沉默,就是静心。凭借他的言论,听闻他的言辞,言论有不符合的,类推以求证,他的响应必然会出现。然后鬼谷子说,所谓模仿,就是摹仿它的东西;所谓比较,就是比较它的话。

所谓“圈套”,是指谈话主题事先设定,不会偏离。他们常常被圈套的绳索所驱使,他们的言语不会被比较,也会跟着变化。然后鬼谷子说,这段话有摹仿比较,所以可以定调。重复而且因袭、类推而且覆盖,万事都不会失去其言辞。

然后鬼谷子又说,想听闻他们的声音,自己就要沉默;想要张开反要收敛,想要高大反要低下;想要获取反要给予。想要敞开情怀,就要摹拟而比较,以统治其言辞。这样就会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然后鬼谷子说,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然后再了解别人。然后鬼谷子又说,尚未看见情形,就圆滑地引导;既然见到情形,就方正地侍奉。然后鬼谷子说,善于教育别人的人很神奇,让人接受教育,不知道为什么而改变。

因此,本篇《反应》,可以说是鬼谷子论述教育的一篇**,他不同于现代的批评教育、灌水教育、鼓励教育、赞赏教育,而是一种引导教育。也是一篇教人沟通交流的很好的范文。

《内楗》篇,即是接纳与遏制,我们与人沟通交流,或者是统治者、领导人听取汇报,都会有对对方的言论进行接纳或遏制的情形。鬼谷子首先说,我们与人交往,都会有疏远而亲近,有亲近而疏远;有靠近的不使用,有离去的反而求之;有每天进到跟前的不使用,有远远听闻名声却相思的等情况;也有或者结交于道路和规律,或者结交于乡党或朋友,或者结交于财富或货物,或者结交于采地或女色等情形,那么我们就要根据他的用意,想深入就深入,想退出就退出: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靠近就靠近,想离去就离去;想要求就要求,想思念就思念,这就是接纳与遏制的意思。

所谓接纳,就是进献的言论说辞。所谓遏制,就是遏制其所图谋的事。所以,看见其图谋事物,就要知晓他的志向意气。

这里的志向是指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我们对待亲疏远近,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所以圣人树立事物,以此率先知晓而遏制万物,就是这个意思。

而对于不可知,或者不知晓如何作为的事,就干脆退出,不要冒险前进。全篇着重的是接纳与遏制,但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内心的志向意志,自己内心的自得。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意见,那么我们就会偏袒他人,听从他人的意见。

《抵巘》篇,即是挤推裂缝间隙,而所谓“抵”,——挤推,即是指使用各种不同的办法,或者是挤,或者是推,或者是堵,或者是塞,或者是返回,或者是倾覆,或者是退出,或者是停息来解决人际关系之间的裂缝间隙。不仅是人际关系之间,就是天地之间,万事万物之间都有裂缝间隙,怎么样对待各种各样的裂缝间隙,关键在于使用方法,使裂缝间隙改变其性质。而不是不管这些裂缝间隙,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理事情。

因为“物有自然,事有合离。”使裂缝间隙合住,还是让裂缝间隙更大,互相离得更远?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所以鬼谷子总结说,世道之所以混乱,就是因为上面没有明白的君主,王公诸侯没有道路和规律,那么小人就会谗言伤害,贤人就不能使用,圣人就会逃匿,贪图利益欺诈虚伪的人就会作为,君臣就会互相疑惑,社稷就会土崩瓦解,军队就会互相征伐猜疑,父子就会离散,背离混乱反目成仇,这就称之为产生于裂缝。所以鬼谷子说,懂得分居,懂得同居的人都是圣人。而我们现代人,总是自以为是,总是认为事物会按自己的意愿发展,总是认为别人会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总是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而没有去考虑弥合自己与别人之间的裂缝间隙,不断地按自己的意愿去指挥他人、教导他人,所以致使人际关系之间的裂缝间隙越来越大,最终矛盾爆发,无法弥合。

人都是依靠其观念、主见的思想指导行为,所谓的观念、主见,即是指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对价值的看法。这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三个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果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相似的,那么人际关系之间的差距就很小,很容易弥合。如果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人际关系之间的差距就会很大。如果我们不加上结束的意思,我们就不能走到一起。这就是鬼谷子之所以要谈“挤推裂缝”的原因。

《飞箝》篇,即是疾速地钳制,“箝”(qián钳),古同“钳”。有钳制,夹住,限制,约束,制止之意。其含意是指人们在交谈、辩论中,抓住对方的一点而限制他、钳制他、约束他,不要让其自由发挥,然后按我的意思引导他。

鬼谷子首先说,要想认识人,就要观察他们的言行,不仅要看外面的言行,还要看内心的感受。在交谈中,可以选择若干话题,可以一会儿相同一会儿不同。可以利用他的话重复累积,然后又摧毁他的话题,或者述说财产货物、奇异美物、珠宝玉器、璧玉丝绸、采地女色以侍奉他,或者酌量才能树立威势以钩取他,或者伺候看见沟壑缝隙而钳制他,这种事就用挤推裂缝间隙的办法。

然后根据对方话题的内容大小,审查其意图,知晓其爱好憎恶。虚与委蛇而引其说出实话,连接而不失去主题,以追究其言辞。因此,本篇实质上是论述人们在交谈、辩论中的技巧问题。

学会这些技巧,我们才能在交谈或辩论中把握主动权,真正摸清对方意图,然后就可以征用他,就可以要求他,就可以使用他。

《忤合》篇,即是指背离与迎合,对一种意见、一种思想、一种说法、一种观念,是背离?还是迎合?鬼谷子说,我们首先要知晓天地,知晓万物,然后随从而转化。

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先去简单地表态,我背离,我迎合,而是要根据时势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意见、这种思想、这种说法、这种观念,如果符合时势,那么我就迎合、附和;如果与时势背离,那么我也背离它。鬼谷子这个“与之转化”的思想,如同老子、文子、关尹子、庄子的“与时俱化”思想一样,也如同孔子“调节”的思想一样,都是强调自己要随从时势的变化而变化,不要固步自封、固执己见。

然后鬼谷子说,世上没有常常贵重的人,事物没有常常可以效法的;这种意见、这种思想、这种说法、这种观念,如果使用于天下,必然要衡量天下而后才随从;如果使用于国家,必然要衡量国家而后才随从;如果使用于家庭,必然要衡量家庭而后才随从;如果使用于自身,必然要衡量自身才能气势而后才随从;事物的发展有大小进退,使用的方法是一样的。必然要先谋划思虑计算确定,而后才实行以疾速钳制的方法。而我们现代人,绝大部分人没有自己的思想,都是人云亦云,听到一种意见、一种思想、一种说法、一种观念,也不深思熟虑,就随口附和而迎合,这样既树立不起自己的思想,也走不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样踏入社会为人处事怎么能进退自如,纵横任意呢?如果不能进退自如,纵横任意,那么我们就只有痛苦郁闷和纠结了。

本篇《忤合》也可以看成是一篇论述“选择恐惧症”的文章,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选择背离与迎合,我们就会被充斥着各种**似是而非的奇谈怪论所淹没、所迷惑,从而就不知晓应该如何树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不知晓应该如何走上自己正确的人生道路。

《揣篇》,即是指揣摩,所谓揣摩,即是指内心暗中摸索、推测、思考、猜测,推想,悉心探求。鬼谷子首先说,古代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必然衡量天下的权势,而揣摩诸侯的情志。其实我们任何一个人在为人处事时,都要衡量、揣摩其人其事。

可是我们的衡量、揣摩,却是凭着我们原有的、狭隘的知识和印象去应对已经变化了的人和事。所以鬼谷子说,我们观察、揣摩一个人,必然要在他非常喜欢的时候,前往而增加他的欲望;因为一个人有欲望时,不能够隐藏自己的心情。必然要在他非常恐惧的时候,前往而增加他的厌恶;因为一个人有厌恶时,不能够隐藏自己的心情,心情欲望必然出现变化,这样才能得到实情。

鬼谷子的这个思想也如同孔子一样,《论语·学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这个意思是说,不要害怕、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要害怕、担忧的是自己不知晓不了解别人。正因为我们不理解别人,才不理解他为什么不理解我,我如果理解了别人,也就理解了他为什么不理解我,因而我就会想方设法让他理解我。这才是最佳行为方式。

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实际生活中,实实在在替别人考虑一下了吗?我们了解、理解周围身边的人了吗?没有!

起码大部分人都没有去考虑过别人,都没有去知晓、了解、去理解过别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就多了起来。人们之间若是真能都象孔子所说的这样,都能互相理解、相互知晓、了解,那么,人们之间的矛盾将会大量减少,人们也就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了,也就能很好地为人处事了。

《摩篇》,与《揣篇》是姊妹篇,《揣篇》,是指揣摩,所谓揣摩,是指内心暗中摸索、推测、思考、猜测,推想,悉心探求。“摩”则是指切磋研究,也含有触摸试探之意。它们同是讲人际之间的交流沟通。

怎么与人交流沟通?鬼谷子首先说,精妙的切磋研究要以对方的欲望,测量而探求之,内心的验证必然响应;对方有响应,必然就会有作为。也就是说,与人交流沟通,必须要懂得人的心理,人的欲望,根据对方特有的社会环境、人情关系,猜测到他的心理活动,才能使他有所响应。

如果不符合他的社会环境、人情关系,那么必然会遭遇对方的排斥拒绝。与人交流沟通,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所以我们有时要以平衡,有时要以公正,有时要以喜悦,有时要以愤怒,有时要以名声,有时要以行为,有时要以廉洁,有时要以诚信,有时要以利益,有时要以谦卑的方法,才能取得成功。其实,说来说去,还是要先理解别人,才能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权篇》,即是指“称量、平衡”,鬼谷子认为首先列出对方的各种言论,其意思就是我们首先要了解对方,知晓、称量、平衡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后,我们才能够去进行游说。我们游说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说服他人,凭借他人的力量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我们连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不了解,我们的游说又怎么能成功呢?没有眼睛的人不可以向他们显示五色,没有耳朵的人不可以告诉他们五音。所以不可以前往的人,就无法开导他们。

不可以前来的人,就无法接受他们。然后鬼谷子又说,有智慧的人不使用自己的短处,而是利用愚蠢的人的长处;不使用自己所笨拙的,而是利用愚蠢的人所擅长的,所以不会有困难。言说其有利,是因为要随从了解其长处;言说其有害,是因为要避开了其短处。

然后鬼谷子又说,所以与智者言说,要依靠博学;与博学者言说,要依靠辨析;与辨析者言说,要依靠纲要;与高贵者言说,要依靠权势;与富裕者言说,要依靠高贵;与贫穷者言说,要依靠利益;与低贱者言说,要依靠谦卑;与勇敢者言说,要依靠敢作敢为;与愚昧者言说,要依靠尖锐。这些都是言说的艺术,而人们经常违反。然后鬼谷子又说,言谈有许多类型,事情有许多变化。

所以终日言说,不会失去其类型,而事情就不会混乱;终日不改变,就不会失去其主宰。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被对方的话题牵着走,而是要牢牢把握住自己游说的宗旨。

鬼谷子读后感 篇11

谷先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天生是个苦命人。他依靠虎奶的滋养长大,有幸得遇世外高人将学识倾囊相授。学有所成后,鬼谷先生游说诸侯,献上治平之策,但却四处碰壁,无人识珠。最后心灰意冷,决定置身世外,隐居云梦山中,开坛授徒。没有人知道鬼谷先生的学识有多渊博,只知道他的徒弟个个都是风云激荡的人物,鬼谷先生的扬名后世,乃是徒弟的出类拔萃所争得。鬼谷先生所生活的年代社会不平,扰攘不断。周王室进一步衰微,乃至失去了最后一点稀薄的权威,与诸侯国无异。

七雄渐次强大,轮流坐庄,随着力量消长,竟演变为合纵连横的局面,纵横家以巧舌如簧的言辞,也能位极人臣。而鬼谷先生正是纵横家的祖师爷,叱咤风云的苏秦和张仪两位先生即出于他的门下。鬼谷先生的兵法谋略也十分了得,高徒孙膑至今仍为兵家所膜拜。让人惊奇的是,鬼谷先生的身份只是一个隐士。春秋末期,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即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在说到介子推时,我们详细叙述了由晋献公小老婆骊姬所引起的一场内乱。在这场内乱中,晋献公诛杀诸公子,并规定公子、公孙不得世袭爵位,意即不许立公子、公孙为贵族,故此晋国的公子、公孙纷纷潜逃外国,希冀能在异邦延续贵族身份。

由于晋国的公室成员大都逃亡,异姓或公室远支的卿大夫逐渐得势,历史学家称这种局面为“晋无公族”。“晋无公族”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公室的力量衰微,而异姓卿大夫家族势力崛起,并继续排斥公族,进而操纵晋国的政权。新兴的卿大夫势力大概有十家,他们一边竭尽全力地排挤没落的晋公室,一边激烈地进行内部势力的分化和淘汰。

最终韩、赵、魏三家进行改革,力量渐次脱颖而出,其余七家则成了新兴势力角斗的牺牲品。而后经过晋阳大战,肃清了分晋的最后障碍智氏家族,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大部分土地。公元前433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晋公室益加衰落,韩、赵、魏三家再次瓜分晋国剩余土地,仅留给晋幽公绛城和曲沃两地——绛城是晋国的都城,曲沃则是晋公室的宗庙所在。

前403年,周威烈王作为全国名义上的首脑,正式册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前376年,韩、赵、魏三家瓜分绛城和曲沃,废掉晋国最后一位国君——晋静公,晋国完全为韩、赵、魏三家所取代,三家分晋亦正式宣告完成。之所以在这里详细介绍三家分晋的历史进程,乃是因为这一事件不仅成为了春秋向战国过渡时期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也是我们的主人公鬼谷先生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一个人的微观历史不可能孤立于时代的宏观环境之外,其心路和事迹也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隐士也不能例外。

鬼谷先生见证了三家分晋的历史,也目睹了一个大动荡也是大有作为的时代徐徐拉开帷幕。战争的形式由争霸转为兼并;思想领域百花齐放,诸子纷纷著书立说,寻求济世之道;身怀一技之长的才能之士纷纷奔走诸侯之间,以求得英雄用武之地。时代的气息里充满了政客的无耻和诡诈,也混杂着思想者的缕缕芳香。鬼谷先生应时而生,以其非凡的人生经历和渊博学问,让世人为之惊叹。

鬼谷子读后感 篇12

鬼谷子》读后感]鬼谷子读后感记得高考完假期的时候,由于无聊,就买了《鬼谷子》和《三十六计》,一个假期,我把《三十六计》读完了,但《鬼谷子》还是未曾观摩,这个假期我仔细研读了一番,《鬼谷子》读后感。鬼谷分为捭阖反应内楗抵戏飞箝忤合揣篇摩篇权篇谋篇决篇符言转丸(缺)却乱(缺)由于后两章的缺失,我们就没能一睹完整的鬼谷风采了。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战略家和教育家。

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乃先秦诸子之一,有《鬼谷子》一书传世。据说战国时期,军事家孙彬、庞涓、外交官苏秦、张仪都来自鬼谷子。接下来我就谈谈这位伟大著作吧。

捭阖,就是开与闭,这样说让人很不解。但其实它就是指事物都有两方面,正与反,张与弛,阴与阳…捭阖,只是一种乏称,它在不同的事情、事物上有不同的意义,如一件事情有好与坏之分,天地有阴阳之分,别人的话也有真与假之分…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

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

独往独来,莫之能止。人世间最大事情莫过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读后感《《鬼谷子》读后感》。鬼谷子王羽看透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化学中有化学键。原子之间的联接也依赖于间的强度来建立平衡。人与人之间也有内在联系。

这个是木制的,不是牢固的金属键。它属于五行中的木材。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

上述的结合都是楗处理好楗的问题,就可以达到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的人生最高的境界了。处理不好的原因是对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

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还有这部书中比较详细的分析了各个学家流派的思想和主张,让我对这个时代的流行学识有了一个总括的了解。

但是就个人的情感而言,我特别喜欢的人有:商鞅,庞涓(这个我确实还是蛮喜欢的),孙膑,张仪,申不害(韩国的20年变法和后来新郑的守城之战,和庞涓僵持了近三月,死保了韩国,真是看的叫人心惊胆战确又感叹之至,当初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灭国之战,又能再得20年的太平空间,焉知韩国后来不能与秦国一争高下),荀况(这人的出场不多,不过两次出场都让我觉得这人着实可爱的紧)对于鬼谷子,我一直是很羡慕的,在乱世独创一派,又教导出颇多厉害的**,可以说是个全才,我还不是太懂,如果有机会,我会再去仔细的研读的。

鬼谷子读后感 篇13

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在我读《鬼谷子全评》之前我对《鬼谷子》这部经典国学之作其实知之未详。借由着翻看国学典藏版《孙子兵法全评》和《弟子规全评》之后,我更是一气呵成地投入了手头这本《鬼谷子全评》之中。

不得不说这套全评系列读物着实精彩地为我逐一分享着古人智慧的精华。作为一部“中国奇书”《鬼谷子》本身自有着其着实耀眼的阅读价值。但是毕竟是古代的作品,我这个身为现代的人曾经就此驻足不前在挑战阅读这样的古文经典作品。但是《鬼谷子全评》这本读物的推出,无疑为我助了阅读古文的一臂之力。

通篇的翻阅,我觉得哪怕是没有古文功底的读者都可以从中受益匪浅。借助着编者有阶梯性地引导,今时今日的我们不仅可以领略着古代国学的博大精深和渊源深厚,我更觉得读着这样的读本可以提升自我的古文阅读技能。确切而言,我觉得这套读本很是适合喜欢欣赏国学的读者,又或者是正在学习国学的读者朋友们。针对着《鬼谷子》原著的内容,本书将其中的很多古文句子进行了分列讲解。类似于“顺应时代发展,成就一番伟业”这句句子,其实哪怕是今日的我们也可以逐字理解其字面意思,但是书中同样给予了我们更加生动的分析和讲述。其中既包括了原典再现的分享,也包括了重点注释的备注,还包括了百话的翻译,鉴赏的评议,深度的解读。确保着读者朋友们可以从一个方方面面,完完整整,各个角度地感受和理解着原著在今时今日之中的含义和分析。除了我们赞叹古人思想表述上的精湛微妙,深邃剖析外,我个人更觉得本书同样也可以让我们由此及彼地运用到今时今日的生活,工作,学习。虽然全书的内容是始于传统古典名著,但是它的内容却发散性地引申到了现如今我们的每时每刻。这不仅仅是属于宝贵国学文化内容的传承,这同样更是属于人类智慧结晶的升华和提炼。细细 地翻看,我还发现了书中早已经去粗取精地摒弃了很多封建社会的那些糟粕内容,更将原来的经典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和鼓动力。

虽然现如今的人们平时都很忙碌,但是抽出适当的空闲之时翻看下这部《鬼谷子全评》,我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除了充实原本单一,枯燥的业余时光,我们更可以从国学的经典之中感悟出很多为人处事的人生哲理。一如本书编者推荐的《鬼谷子全评》称得上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智慧宝典、决胜千里的实用指南,是职场、商场智慧修炼的必读书。

鬼谷子读后感 篇14

在这个书籍泛滥的时代,想找本好书读完还能写出一大堆读后感,实在不容易,打开网络,在这个四通八达的虚构世界,没有你找不到,只有你想不到了。走在大街上,你也会看到曾经因为半部残篇而付出很多生命的《孙子兵法》、《鬼谷子》等巨著就躺在路边摊上仅售15元。

觉得好奇,就拿起那本有点发黄的《鬼谷子》翻来看看,鬼谷子这个人非常神秘,纵使我爱好文言、爱好历史,我也一点都不了解他,有关他的记载非常少,之所以他能名留青史还都是因为他的徒弟们,战国时期纵横天下的苏秦、张仪传说就是鬼谷子的弟子,还有孙膑、庞涓、毛遂、徐福、乐毅、蔡泽、邹忌、黄石、李斯等等,有了这样全明星阵容的徒弟,鬼谷子想不出名都不行。

传说鬼谷子学问非常高深,并不是人人能学会,但是只要学会一门便可以纵横天下。这句广告标语实在有感染力,它让我忍不住掏出了15元买下,然后回家细细品味如何纵横天下。

阅读完毕整整花了我一个寒假,书并不厚,可以说有点薄,但是能使我读得这么慢是因为其中隐藏的智慧需要细细品味。《鬼谷子》是一本政治谋略的书,可以那么说它在教育我怎么使用心机,怎么算计他人。未见形圆以道之,即见形方见事之,意思是在情况还未明了的时候,就用圆略来迷惑对手,在情况明了之后就用方略战胜对手。这不就是教我们做人要圆滑,外圆内方,圆方结合,不知不觉中消灭敌人。难怪《鬼谷子》一向为儒学不耻,也许这是要懂“诸侯之谋”的人要去掌握的。不过书就是一个物,一个身外之物,就看我们怎么去运用它。

第一篇的捭阖术,或阴或阳,或刚或柔。意思是做任何事都要刚柔并济,阴阳相合。联系我的教育工作,上对领导,中对同事,下对学生,我们都因有进有退。进,则刚烈不屈,拿出自己的个性,坚持自己的原则。退,懂得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遇到不开心的事理智地解决,而不能单凭一时冲动。

第二篇反应术,因其言,听其辞。很明显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听了别人表面的话语,要揣摩其中的意思,它其中还涵盖在听取对方言语的过程中要善于诱导对方发言,通过对方发表的言论推敲事情的真实情况。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很难处理的问题学生,他们有时候无法沟通,心理上拒绝与老师交流,有时候说话也是词不达意,反应术便教我“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也就是说想了解对方的内情,就要善于运用模仿和类比的方法,同类的声音可以彼此呼应,敲开对方的心,推敲其言论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比如告诉学生,老师小时候也是很调皮,也和你一样犯了这个错,我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一旦跟学生说开了,学生自然能找到共鸣,就会开口告诉你自己的想法,再从他的言语中推敲解决他这些问题的办法。

鬼谷子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我们老师也经常提到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我都能在书中看到或者领悟到。有人可能会说读《鬼谷子》会让人变得虚假,带着有色的面具在面对大家,其实不然,我认为把自己变得虚假了,那就是做过头了,比如金钱一样,我们需要金钱追求金钱,但是不能过分追求,我们要操控金钱而不是被金钱所操控,这就说到反噬了,反噬会潜隐,因为它无声无息,而且还忠诚的属于你!物可以人化,但人绝不能物化,物化的人会变得冷漠和残忍。总之清醒的认识自我,然后再领悟《鬼谷子》里面的智慧使自己步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的良性循环,使自己工作生活的环境更加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