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读了作者的作品以后,其实对于故事的情节是很感兴趣的。有关作品好的读后感都具备哪些细节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篇介绍“红处方读后感”的文章。

红处方读后感【篇1】

方”这个书名也已经很有吸引力了。“红处方”听说是医生开的一种处方,红处方包括有医学专用药品、精神镇静药品具有毒***很大的药品等等,应该严格限制用药,开药时限制剂量。所以说“红处方”这个词儿用在这儿也是很有寓意的。

《红处方》是毕淑敏首部重磅长篇心理病毒**,远离病毒的灵丹,呵护身心灵的处方!故事一开始,我们听说简方宁愿死。看到这里,好奇心被激发了!这个故事是以简方宁的好友沈诺鱼的亲身经历宇见闻而展开的,沈诺鱼以一个吸毒者的身份“卧底”病院,才使吸毒者病人及其经历内幕揭露出来……

端庄儒雅的军医简方宁转业后,担任医学泰斗的助手兼戒毒医院院长。在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中,她让许多吸毒者迷失了方向。医院声誉渐隆,辛苦求得的中药秘方也开始用于研究与**,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然而此时,聪明能干的简方宁却被她的病人引上了吸毒的道路,她是一个几乎吸毒成瘾的瘾君子。有着高尚人格,清高节操的简方宁院长不想在毒瘾的拘泥中挣扎,堕落,便以自杀的极端方式来扞卫自己最后仅剩的干净灵魂。精明能干的院长就这样死了,这是一个无不让人叹惋的悲剧啊!

红处方读后感【篇2】

读毕淑敏**《红处方》有感

&王蒙说,如果她的签名是艾米、疯狂姐姐、原水爆或荷兰豆,也许我已经读了她很久的作品。然而,她的名字叫毕淑敏,这和任何一个街头妇女一样常见。是的,她的文字也跟名字一样普通,字里行间总是透漏出一种淡淡的静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用这两个字来形容,可是就是我的感受。

小时候读她的散文总觉得她肯定是一位很温柔的女老师,文字暖洋洋的,却又莫名其妙的柔,不像鲁迅那么字里藏针,晦涩难懂,不像王小波那样怪诞无厘头,她的文章总是显得平易近人,文字浅显易懂,道理却又源远流长。《红处方》是在逛书店时偶然看到的,之后一直念念不忘,终于在最近把它读完了,忽然觉得应该写些什么了,因为我的感触满的快溢出来,我要把它记录下来,不然睡一觉我怕它消失了…… 毕淑敏说:“人生是棵大树,结满了五光十色、香气馥郁的果子,看上去都很美,但不是没一个你都能去尝一口的。

”比如,毒品。**中描写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各种类型瘾君子,通过一个假冒者沈若鱼的眼睛,讲述了一所权威戒毒所的几种戒毒者的戒毒经历,虽然人物的身份、性格不同,但染上毒瘾的过程跟戒毒经历却始终跳不出那个固有的怪圈起初对毒品只是出于好奇,可是却不知道什么叫“好奇害死猫”,当对毒品的好奇演变为一种深深的依赖的时候,那就是悲剧了!不仅是个人悲剧,是家庭悲剧,更是社会悲剧。

你能指望一个瘾君子给家庭带来幸福,为社会做出贡献吗?也许正如庄羽所说,只有吸毒者死了才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可是全世界吸毒的人那么多,总不能让他们都去死吧?

所以戒毒事业就显得如此艰难,如此地看不见未来……我自认为不那么杞人忧天,也不那么忧国忧民,更没那么多菩萨心肠去关心那些跟我没半毛钱关系的人和事,更不喜欢没事找事。可是看了这部**,好像把我内心的那些正义,愤懑的分子都统统激发起来了,他们在我体内开始活动,从头到脚,渗透了我的每一个细胞。可是,有了感觉有什么用?

我一个区区小小女子,又能为这暗无天日的毒品事业做些什么呢?我想破我的的脑袋瓜子也没想到,却只想起了柴静说的话:“我的脑袋里面是空的,敲一下都能听到回声。

”我此时就是这种状态。

简方宁一直致力的戒毒事业困难重重,既要面对那些耍滑头的瘾君子,又要专心研究戒毒药品,还要提防背后暗中使诈的小人,家庭于她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在丈夫的出轨,员工的背叛以及病人的陷害中,她终于崩溃了……她觉得累极了!我无法忍受**的结尾,虽然也许大概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尾,让恶魔跟天使一起坠落,这就是所谓的相形见绌,彰显美丽。

简方宁致力于她所崇拜和尊敬的戒毒事业。她宁愿为了证明自己的毅力而去死,绝不屈服。庄羽也是,她嗜毒如命,反反复复,毒品就是支撑她生命的唯一动力,她甘愿死在它的烟雾萦绕中,死在那个虚幻缥缈的梦境。

两位同样美丽、年轻、聪明和聪明的女性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她们都是如此坚定和执着,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证明这一点。记得史铁生在《地坛》中说:“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所以,就命运而言,休**道。”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拯救他人的天使,人们虽然没有选择出生的机会,但只要你愿意,命运或许还是可以选择的吧……

红处方读后感【篇3】

许桂铭毕淑敏:把人生过成喜欢的样子,这就是幸福。她的人生可用“幸福”二字来形容,她曾经做过医生,深知人生苦短,她又有很多喜人的小爱好,这正是她吸引我的原因。

《红处方》的故事以医生简方宁的死为开头,采用倒叙的形式展开故事,**这样一个疑问似的开头,成功地吸引了我读下去,**简方宁死因的兴趣。

**以简方宁好友沈若鱼作为吸毒者的身份潜入医院为线索,将**故事有条不紊地展开。**开头讲述了简方宁面试景天星助手的情况,简单犀利的言语,将简方宁的果断和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她对成功的独到见解和对临床实践的重视,才会成为景天星教授的助手,才会有资格担任戒毒医院的院长。

沈若鱼化名沈青稞,以卧底身份进入戒毒所。在医院里,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在她的心里留下了不可抹灭的痕迹。通过沈若鱼的经验,说明了毒品与吸毒者的关系。

在当今这个利欲熏心的社会,人们为了得到想要的利益,不择手段,为了寻求那份得利后的刺激与快感,逐渐麻痹了自己的良知,然后,人们在利欲面前总是不知满足的,,无穷无尽的攀比心理,不知死活的逞强意识,以及恶心无耻的虚荣心,让人们在道德面前失了尺度,在法律面前失了规范,在毒品面前失去了那仅剩的自制力。

其实,吸毒者都觉得毒品是万能的,它使庄羽在成功的事业之外,获得让人更加满足的刺激;它让支远借吸毒表达对庄羽的爱,它能让迷恋母亲的琪仁摆脱那耻辱的心理想法;它能让北凉在富裕的生活之外找到额外的快感。毒品的妙招是抓住人们寻找刺激的心理,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付出痛苦的代价。

所以,毒品本质就是魔鬼,是外表似天使的魔鬼。它丑陋**的内心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毒品是无数吸毒者在不归路上,可恨地,它杀死了一个好医生的生命。

简方宁忠于解毒事业,却遭到庄羽的暗算,吸入了七号毒品,无法回头,当发现时,它就犹未晚矣。不幸的是,她又发现了丈夫的背叛。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选择原谅她的丈夫。同时,她还以范青稞的名义为自己开了一张红色的药方,这不仅原谅了范青稞,也救赎了自己。她在自己体内七号功效消失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保留了自己内心那片净土,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升华。

沈若鱼决心继续他朋友未竟的事业。一切都没有完成。

红处方读后感【篇4】

用了几天时间读完了毕淑敏的作品《红处方》,随着**文字的结束,我紧紧的闭上眼睛,心里的沉痛竟一时无法用语言表达,欲哭无泪,就让我静静地咀嚼这种痛苦吧,为简方宁的死——一个为戒毒医学而献身的伟大医生!恶毒的吸毒者庄羽,为什么要密谋对付詹方宁?让这位敢于走科学之路、执着探索的美丽院长死于毒品。多痛啊!

**战胜了正义,悲剧的结尾更发人深省。

心情平静了很多,这是一部感人的作品。起初,我被这本书的作者所吸引。她原本是一名医生,进入毫无疑问的年龄后开始写作。她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积累了大量的金钱,并制造了一个惊喜。为了这项工作,她查阅了大量资料,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药物及药物**资料,知识渊博。

读起来很厚重。

篇章结构的设计,也煞费苦心。先用倒叙给结尾,抓住读者的心,让人渴望了解细节。简方宁为什么自杀?

文章分章节,一个接一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心理活动都很微妙。文章开头写自杀,结尾写送葬,中间叙述事件经过,条理清楚。沈若鱼凭借与简方宁的战友关系,进入戒毒**医院假扮瘾君子,了解每一个瘾君子的情况,将吸毒的危害和困难一一呈现给大家。

吸毒者的丑恶行为和摆脱毒瘾的痛苦挣扎让正常人感到恐惧。它警告人们不要吸毒,这是一个永恒的深渊。文章最后写道,一些成功戒毒的人和医生必须继续探索戒毒方法,让人们看到光明的未来。

好的作品能打动人,增加知识,陶冶情操。文如其人,作者本人的恬静,孜孜不倦的耕耘,不甘平庸,追求充实丰满的人生,对我来说都是一种鞭策。我会向她学习,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即使我没有她的才华,我们也要努力,生活不能后悔!

红处方读后感【篇5】

康少红《红处方》是当代着名作家毕淑敏女士的第一部长篇力作。该书通过主人公沈若愚假扮吸毒者在戒毒医院的所见所闻,将吸毒者的内心世界和行为描写得淋漓尽致,展现了90年代我国戒毒工作的严峻形势和困难局面。

沈若鱼是一位重情重义、机智幽默、坚强独立的知识女性。她要进戒毒医院本来只是出于好奇,当最好的朋友简方宁向她提到戒毒医院的情况后,她要打退堂鼓。但简方宁对她一顿激将后,因为好朋友的殷切期望和重托,她毅然化装成吸毒者,在简方宁的帮助下进了戒毒医院。

尽管她因为不堪忍受那里的污浊和肮脏痛心地离开了那里,然而参加完好朋友的葬礼后,她还是毅然决定继承好朋友的遗志,去干好朋友未完成的事业!

简方宁是一个工作狂,正因为这一点导致了丈夫的背叛,而丈夫的背叛让她失去了家庭的温馨,最终导致她用生命殉了自己心爱的事业!她是一个冰清玉洁的天使,这让她用心守护着戒毒医院里的最后一方净土——院长办公室。当最后一片净土也被玷污,她自己也被毒害时,她必须与死亡抗争!

她是柔弱的天使,所以不能深刻认识和体会到人间的罪恶!她竟然想把庄羽那样的女魔头改造成戒毒医生,多么天真啊!

庄羽是一个狂妄自大、心理**的女魔头。她多次戒毒,多次**,服用的药物毒性越来越大。她本来就是堕落到无可救药的,吸毒而死也是必然的!

简方宁呕心沥血地挽救她,她却因此仇恨起简方宁来,最终拉简方宁为她“垫背”!

孟医生是一个唯利是图、阴险狡诈的小人。在简方宁最困难的时候,她过河拆桥,算了一下戒毒所。为了谋取私利,她把中医药**配方卖给了外国鬼子。她竟然还恬不知耻地让别人叫她“孟妈”,这多么有讽刺意味啊!

**栗秋是一个善于审时度势的很精明的小女子。她知道北凉不仅吸毒成瘾,还染上了性病,但她愿意嫁给这个富裕的家庭,寻找自己的幸福。

景天星是一个清高自傲、“爱科学胜过爱国”的医学权威。她对简方宁的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长和甲子立夏都是忠心耿耿的人,他们都是简方宁得力的同事。但**长更让人尊敬的是她任劳任怨。

滕医生是一位勤劳、热心的老人。他知道自己不熟悉医学前沿,积极配合简方宁,坚决服从领导安排。看到星期五是个天才,他热心地资助他花1000元学武术,后来又熟练地帮助他进入戒毒**医院。

支远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成功的商人。他因为佩服庄羽在商场中的干练而爱上了她,多次苦口婆心地劝她戒毒无效,便陪她吸陪她戒。最后,他彻底告别了毒品,生意越做越大。

潘岗是一个薄情寡义的男人。虽然他和简方宁在一起这么多年,但他一直不支持妻子的事业。后来,他在感情上背叛了妻子,认为自己对妻子的死没有责任!

沈若鱼的丈夫正好和潘岗形成鲜明对比。他是个对妻子体贴的好人。更重要的是,他总是默默地支持他的妻子。妻子化装成瘾君子进入戒毒医院后,他积极帮助妻子收集戒毒信息;妻子想当戒毒医生时,他仍然坚定地支持妻子的决定。

蔡冠雄和周五是两位年轻有为的戒毒**医生。他们聪明好学,也是简的得力助手。

读完《红处方》,心情很沉重。吸毒者之所以去吸毒,是因为现实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快要窒息,他们才借助***寻找暂时的虚拟的快乐幸福感。他们戒毒后会**。他们无法正视现实的不完美,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真正的、永恒的幸福。

我们应该怎么挽救他们,将他们带回正轨?

红处方读后感【篇6】

一本沉重的书,简方宁是一位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戒毒事业的女人,甚至连结婚也是为了做上医生。这本书凝聚了太多,身为女人身,家庭与事业的矛盾。简方宁为了她的事业,她忽略了她的丈夫,她丈夫几次提醒她,但简方宁一心只有她的事业。在我看来,这样的女人是最美丽的,也是最有吸引力的。她不单单守护了戒毒医院的最后一方净土院长办公室,也守护了人性的净土善。

《红处方》这个名字,也许不是学医的人是看不出,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悲剧。白处方是开普通药的,黄处方是开外处用药的,只有红处方是专开剧毒麻药的,比别的处方要慎重。红处方,不仅仅写出了简方宁死亡的结局,也警示着世人,毒品最终是会带来悲剧的。

在简方宁的医院里,我看尽了人性百态。庄羽并不是一位心肠歹毒的人,她只是一位被毒品消磨了自信,她充满了自卑,以至于她用金钱、用化妆品来堆砌起她的高傲。在她看来,简方宁是高贵的,她希望拥有这样的一位朋友。当她知道简方宁愿意跟她做朋友,她由怀疑到兴奋。她拒绝了简方宁要求她到戒毒医院里工作,也许是因为自尊心作祟,也许是她进进出出戒毒医院已经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也许是但她却希望拥有简方宁这样的朋友,她多次打电话给简方宁,是渴望友谊。简方宁由于家庭而没有再接庄羽的电话。因为这样,庄羽内心的自卑驱使着她用新型毒品7制造成一幅名叫《白色和谐》的画送给简方宁。让简方宁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毒品。

支远,是为了庄羽才染上毒品,他想让妻子知道,戒毒,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但是支远低估了毒品的魔力,当然,他也没高估人的意志力,其实最后支远还是能戒毒了。其实当我看到支远戒了毒真的很高兴的,因为读这本书真的让我筋疲力尽了,书中弥漫着各种各样的被毒品控制的人,就像范青稞般,听着那一个个故事,最后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这么丑恶的故事,书中人尚且如此,书外人又能如何忍受呢?但是支远,至少是一个希冀。

在这本书,毒品并不是人性毁灭的唯一,还有钱,像那个把中药戒毒配方卖给外国人的孟妈,还有在戒毒医院里寻找王子的栗秋理由竟然是能吸毒的人必定是有钱买得起毒品的人

其实我很理解简方宁选择死亡这条路的,她并不是没有寻找过戒这种毒品的方法,比起死,没有情感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更让人觉得可怕。我想简方宁之所以能坚持待在这间医院里的原因也是由于她本性里有对这些人的怜悯等等各种各样的情感而支持下去的吧。

毕淑敏的书总是能让我对人充满了失望,她把人性解剖得一览无遗,彻底地粉碎了我一直对人的坚信。或许也是自己没有足够的坚强,无法承受书中那间特殊的医院

也令我吃惊的是,很多人并没吸毒,并不是他有足够的意志力,而是他并没有处于这个环境之中。而戒毒后,环境的力量也是不可低估的。

但是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正恰恰是在悲剧的叙说下,而更加凸显人性。

(后记,持续了几个月地断断续续地把这个不像样的读后感打出来,距离读这本书的时候应该已经差不多有两年了吧,其实即使毕淑敏塑造的女主人翁的结局有多么的悲凉或着经历有多么的艰辛,心里总是对她们充满了敬佩和羡慕的,她们都有值得自己牺牲的事业,她们都有自己的追求。)

再后记,今天看了一下当年写的这篇读后感,突然觉得幼稚极了,段落甚至有点凌乱,因此稍作修改。时间冉冉,已经忘记了是什么时候读这本书,为什么会读这本书;再看读后感,却能清晰地感觉到当年读这本书的心情。也不知道是否还能再用那样的心情和心思来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了。

红处方读后感【篇7】

《红处方》是毕淑敏的作品,我很喜欢她的作品,她的写作风格幽默且犀利,语言真实,我希望我的性格和她一样或者说我喜欢她那种说话风格的人。

《红处方》是讲叙吸毒的人在医院戒毒的一些事,每一个人到医院都是想戒毒的,而有的人戒毒之后回到社会上,不出一份钟又重吸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总之是失败了。在那所医院里充满了算计,有的工作人员进来只想偷技术,有的只想找个富翁,无论是怎样的她们成功了,因为结局是漂亮的年轻的能干的女院长自杀了。因为她在被人算计的吸七号毒品,都说医者自医,可是痛苦的事,这种毒是不能轻易就戒得掉的。

这一部作品除了带给我震撼的惋惜外,还告诉我一个做人的道理,要明白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做什么样的人。如果是看重自己得失的就要与人保持三步的距离,如果是不看重自己得失的,只为大众着想的,则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高一:充当反对者

妙招一:动词+修饰语的方法

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我们在描写人物的动作的时候,首先要准确运用动词,这是基础。然后在这个动词前或后加上表示方向程度轻重快慢数量的词语。

如:方向+动词--他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向右侧了侧身。

轻重+动词--老师轻轻地摸了摸学生的头;他的脚重重地踢在了墙上。

快慢+动词--厨师手里的菜刀飞快地舞动着;他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程度+动词--爸爸狠狠地打了小明一巴掌。

动词+数量--他向前跑了几步。

以上这些类的词语可以单独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用。

妙招二:动作拆分法

其实,再复杂、连贯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动作分解成若干步骤,一步一步仔细观察,并选择恰当的动词一步一步地描写,就不难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动作拆分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大动作分成几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一一描绘出来。

如:运用这种动作拆分的方法,敲门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小动作:①走到门前②停下③举起(右)手④弯曲手指⑤敲门。准确地描述出这几个连续动作,组成流畅的句子,就能具体地写出人物敲门的经过了。

运用这种方法,敲门这个大动作,我们就可以写成一段话:他穿戴整齐地来到妈妈的门前,轻轻推了一下,门紧闭着,里面似乎有亮光。他迟疑地举起了右手,想了想,慢慢弯曲食指,轻轻地敲在门上,里面没有反应,又敲了三下,仍然没有动静。他鼓起勇气,又轻轻地敲了敲,还是没有人出来开门,他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妙招三:准确运用词语

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结合具体情境。这就要求在写人物动作的时候,避免使用那些万能词。什么是万能词呢?就是那些无所不能,多用途的词语。

走就是一个万能词,还有看拿吃等等。这些词用起来看似没有任何问题,可以用来写人物的动作。但是要知道,这些万能词有时却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它们不够准确。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物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动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所以,在描写人物动作的时候,要充分结合人物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等,要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例如:一个家境富裕的孩子,他是把一块钱拿在手里。而一个贫穷的孩子,他会把一块钱攥在手里。

再如:一个腼腆的人,笑的时候是抿着嘴,嘴角微微翘起的微笑,而一个爽朗的人笑得时候是咧开嘴巴,露出牙齿的开怀大笑。

最后提醒一下,在描写人物行动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抓住人物行动的特点写,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特点写。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写准确,把人物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