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后感 篇1

《菜根谭》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洪应明,是一套完整的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方法体系的经典之作。本书在原书的基础上,加以注释,辅以新解,规整为处世篇、修持篇、养身篇和闲适篇,各篇章自有小节六十到八十不等,在此分享摘抄及感悟。

观鱼赏花、煲剧撸猫亦或涮个火锅都未尝不可。

2、“栽花种竹,心境无我:损之又损,栽花种竹,尽交还乌有先生;忘无可忘,焚香煮茗,总不问白衣童子。”栽花种竹对于多数人而言并不难,但能在养花护竹的过程中,摒弃俗欲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怕是很难。我现在能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平衡欲望,避免沦为欲望的奴隶。在这联想到李子柒,她在视频中呈现的物我两忘的生活打动了无数陷在格子间的社畜们,我也是社畜之一,转念一想,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颜色,大可不必通过否定某种生活去追捧另一种生活,关键是人,人有趣,不困于俗欲,即使是单一的调色板,也能画出乐趣来。

3、“真诚为人,圆转涉世:作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活成事事皆虚的花子,还是毫无情趣的木人,全凭个人品性。在生活中,也许是自己本身缺少了点情趣,就偏爱灵动有趣的人,与油嘴滑舌之人不同,有趣之人具有真性情,并能真诚待人,知世故而不世故。多去结交有趣之人吧,他们总能给你带来欢喜,让你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样有趣这样美。

《菜根谭》推荐给你,床头读本,闲时忙时,随意翻上几页,品上几段,可细品可泛读。

菜根谭读后感 篇2

基础医学院王麟

寒假刚过,我就匆匆赶回老家照顾生病住院的老母亲,其间我没有多少时间看书。春节后,老妈妈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照顾她的间歇有了些空闲,想起来5年前给孩子买的《菜根谭》可以拿来读一读。选《菜根谭》的好处有一点,因为书中主要是一些短句箴言,随意翻开一页就可以读,读得很随意,断断续续,尽管看得不完整,但对书中内容多少有些感触。

《菜根谭》是一本小册子,书中对于为人处世、治国安邦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虽然其中不免有机巧、圆滑,但是总体上讲是要人富于通变,淡泊名利。说毛主席非常喜欢《菜根谭》,他说:“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恐怕都有自己的感受吧,这也是书籍所带给人最大的享受,就是每个读书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在心灵中泛起或多或少的涟漪,让人在繁华中不恐惧寂寞,在冷清中不向往尘嚣,相信《菜根谭》就是这样一本书。

下面摘录一些比较喜欢和有感悟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势力分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慧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这也就是我们歌颂莲花的原因,不是因为莲花本身多么美丽,是因为她出自于淤泥而依然保持自身的洁净,在这个繁华的社会里我们不求不近和不知,但求近之而不染、知之而不用,才是真正的君子。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对于金钱、名利、地位的追求不能有一点非份之心,一旦染指就没有回头路;对于真理的追求不能有一点的畏缩和退却,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应该如何处世给出了明确的建议。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这是中华文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表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样才是做人的好榜样。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道德是功业的根基!因此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如果不能有最基本的天理道德,那么不管现在赚多少钱、有多少名誉和地位,倒台被唾弃的一天是迟早要来的,例子太多。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厉行而不觉;处顺境内,满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我们现在所处的大环境、小环境顺境多,逆境少,因此越是顺境的时候我们越要时刻提醒自己,任何逆境都是对我们自身的挑战和考验,也是让磨练我们意志和品格的最好机会。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身边很多朋友、前辈,看他们做人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保持了淡然、平静的本性,没有娇柔和做作,都是学习的榜样。

“毋偏信而为奸所欺,毋自任而为气所使,毋以己之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之拙而忌人之能。”这句话是对管理者提出的忠告!每个领导身边都会有很多人,什么样的人,怎样用人,怎样倾听,这就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不要偏听偏信,不要自视过高,不要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使用别人的长处,不要因为自己能力低就嫉妒别人的才能而不敢使用。我要深思!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知足者常乐!更快、更高、更强是我们最求的目标,但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在追求目标的旅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放松自己紧绷的心弦呢?

这是最好的建议吧。

“争先的路径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做人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耳,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这句话,很值得深思警醒。

《菜根谭》这本书好不好取决于个人的理解吧,虽说不是什么四书五经,佛道经典,但我认为它关于人生的道理还不错,生活中若是遇到一些烦恼,去翻翻这本书是有所裨益的。

菜根谭读后感 篇3

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一个人来说,物质需要只是生活的调整,而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

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

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保持喜悦的心情,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可以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可以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要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己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善良的人,他的后代自然学会了善良。这样,如果我们的教师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精益求精、师爱高尚、品行端正的精神,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反省自己:我的教育给了学生多少快乐、自信、快乐的享受和成功的经验?

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让我懂得做事不要任凭自己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考虑一下是有道理的。作为教师,我们的育人工作是长期的,不是立竿见影的。

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普通而平庸的教师,不仅要学会适应当前的形势,还要有责任感。关键是要努力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菜根谭读后感 篇4

夜深人寂,于无声处,孑然于点点思绪。懒洋洋地坐在一缕黄灯下,轻轻地托起一缕古老智慧的沉淀,。静静地读着《菜根谭》,以一颗朴实的心灵,来品味那一丝难言的青涩与甘苦。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是融儒,道,释意蕴于一体的智慧结晶和万古不变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我眼中的《菜根谭》,是一部难得的人生奥秘和为人处世的书籍。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中的大道,宇宙间的大妙,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但更令人惊奇的是作者的思想和深刻的人生哲学。

处世之道,先在于为人,后显于行事。《菜根谭》以简练明隽,兼采雅俗的文字,如云端之飞鸟,似清溪之流水,让我们在陶醉于其间之时,留以人无限的遐想和一次次的心灵上的洗涤。

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菜根谭》用最赋予生命的言语,向芸芸众生阐释了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万千智慧。

修身,乃人之始也。书中有言: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便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生命的底限与高度,在于生,在于立。唯有生存,万物方可拥有成长的机遇与挑战。

唯有直立,万物才能顶天立地,尊严地追求更高的境界。善待周围的事物,善待生活中的你我,以一颗质朴的善心去看待世间的一草一木,去享受人与人之间纯美的情感,一个人才能树立起敢为天下担当的气概,去承担天下为公的责任。

养性,人之升华也。“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这更是一种崭新的境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生活并不缺少喧嚣浮华,我们所缺少的,是漫漫红尘中,那一份心灵的淡定与坚持。在现代社会,对物质财富的渴望和对地位和名望的渴望无处不在。忙碌的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吧!

平静喧闹的灵魂,回首过去;放下沉重的包袱,重新定位未来的道路。在利欲熏心的社会中要想在心中独留一份清新,糊涂中则必须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人生需要寂寞。

独守一份宁静,甘受一份寂寞,却是新的人生启程。

正确地对待世间万物,自古是人们的最高追求。“天地景物,如山间之空翠,水上之涟漪,潭中之云影,草际之烟光,月下之花容,风中之柳态。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

真天地间一妙境也。”天地之间最妙之境,非荣华富贵,非高官厚禄,亦非梦想成真。自然万物之所美,入之以眼,感之以肤,悟之以心。

此刻的美丽,定然不是最美的。但是,如果我们有一颗情怀,一颗真诚的心,一颗享受美的心,我们就能享受到世界上无尽的美和更迷人的美。

《菜根谭》中每条的字数都不多,但却融入了人生的最为真切的感悟。遨游其中,不单单的是一种清新,不单单的是一种觉悟,心头那份无法言喻的快感更是另一番情趣。字里行间,藏着的却是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

在他那沉甸甸又带着暖意的警策下,必然心有所悟且有所得。

今夜,再坐灯旁,用心来品味那一份人生的表白。

“性定菜根香”。

菜根谭读后感 篇5

读历史使人明智,读史歌使人聪明,数学使人深思,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严,逻辑和修辞使人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工作是为了生存,读书是为了进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空闲的时候通过读前人的书而思考而总结而进步,六月份读了明代洪应明著写的《菜根谭》一书。

《菜根谭》是一本以文言文的形式所编著的书。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该书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下面是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书中颇有感触的两点:

读到“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让我知道了做事不要任凭自己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

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

书中一句“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燥急之念。”它的意思是隐伏的久的鸟飞的一定高,盛开得早的花朵必然谢得也早,知道这个道理就可以免去失势的忧虑,可以消除燥急求功的念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做人本来就应该如此,厚积才能博发,就像青蛙一样,每一次成功的跳跃都是先把身躯沉下去,任何有心之人于事,都必须先充实自己,成功与不成功,不必在乎于结果,而关键在于自己的准备充足与否,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执着于结果不如把过程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好做完美。

博大精深的《菜根谭》还需要我们继续去读它了解他细细的品她,在工作之余拿来细细品味一番,清醒一下被工作忙得晕头转向的头脑,浇灌一下那久已干涸的心田,寻找修生养性的途径、待人处事的准则,学会高瞻远瞩,学会达观人生,将书中精华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菜根谭读后感 篇6

《菜根谭》一碗来自明朝的心灵鸡汤。看完之后有一种俗人和圣人之间的距离感。

《菜根谭》书名的由来,一说取自宋代儒者汪信民语:“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一说典出:“性定菜根香”,所谓“夫菜根,弃物也,而其香非定者莫知”(三山通理达天语);一说则称“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于孔谦语)。凡此种种,宗旨只有一个,以“咬菜根”比喻甘于本性,安贫乐道。洪自诚取“菜根谭”为名,寓意在淡淡乏味的菜根中有着无限真味的存在,表示能经受艰难困苦,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他希望世人放弃互相倾轧之心,在清苦历练之中修身养性,敦品厉行。

本书文笔清丽,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中不乏警世名言与充满意境之句子。同时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有些内容过于迂腐与保守了。这也许是与作者的道士身份是分不开的。

作者推崇寡欲,忍让,安贫乐道,要以君子自居。书中提到:“声妓晚景从良,半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一生之清苦俱非”。在现实中妓女从良我们真的就对其一点没有芥蒂吗?操劳一生的女子只因为一点错误我们的会全盘否定吗?作为一个身处复杂社会环境的人,具体事情从来没有非此即彼。书中像这种文理不通,自相矛盾的语句还挺多,就像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看完之后懵懵懂懂的感觉,作者的有些思想在当今时代已经不合适了,现在如果你不努力,不奋斗,你安贫乐道,他喵的到最后也只能嚼菜根了。

当然,本书也有很多金句,值得我们反思与玩味,比如:“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也”。这让我想起了泰国一个广告:母亲对女儿百般疼爱,女儿因为一件小事而离家出走。饥肠辘辘,路边摊阿姨免费给了一碗小面而感激涕零。而对于母亲的百般疼爱却不以为意。莫大的讽刺呵!

本书此类金句颇多,摘录如下,供诸君一赏之: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一苦一乐相磨炼,炼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施为宜似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

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家人有过,不宜暴扬,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而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正警之。如春风之解冻,如和气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总而言之,尽信书不如无书,看书就必须要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希望40岁的时候再来看这本书,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0xx-3-5于厦门

菜根谭读后感 篇7

培根曾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了融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于一炉的书籍——《菜根谭》,犹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润着我的心灵。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在洗礼中不断冲刷,留下许多瑰丽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谭者,谈也。

性定根香。”花香可以用鼻来品味,果香可以用口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菜根谭》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己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我觉得《菜根谭》思人间事,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喜欢读《菜根谭》,他认为:

“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商界巨子们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好书。读起来感觉内心很平和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段段朴素无华的语言,感觉就像在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

读了《菜根谭》,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作为一个学生,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而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

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一个人来说,物质需要只是生活的调整,而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

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

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保持喜悦的心情,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可以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可以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要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己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善良的人,他的后代自然学会了善良。以此类推,如果我们作为学生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精益求精、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精神,其他学生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反省自己:我给了别人多少幸福、自信、快乐的享受和成功的经验?

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让我懂得做事不要任凭自己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们作为学生,我们学习效果是细水长流的,不是立竿见影的。

因此学习的时候不能意气过于急躁。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平凡无事的学生,除了学会适应现状,有责任感外,关键是要努力学习。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菜根谭读后感 篇8

最近一直在看《菜根潭》,一直就从图书馆借来相关系列的书来看!它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三个字说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义理的一本书。

它包含了很多哲理,让你在阅读后得到启发。无论你身处人际困境还是职场的是非,都会给你一把打开烦恼之门的钥匙。不仅如此,它还可以让你开阔眼界,陶冶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得真义的人。我没有夸张。

那就听我细细道来。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这就说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至于人才,他们并不急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以避免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是要带面具的,带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当然我们带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

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所以保持低调。海之所以能成为海,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做人不是为了成就伟大的事业。只要我们摆脱世俗的名利,我们就能跻身名人之列。学习没有诀窍。只要我们摆脱其他事物的**,我们就能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

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

想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

当然了,我还有很多的心得,就不一一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了,我建议大家都应该去看看这本书!

菜根谭读后感 篇9

在今年全省调查队系统学习“六大理念”活动中,李晓超总队长在总队党课中向全省调查队系统推荐了一本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随州队积极响应总队号召为每位干部购买了一本《菜根谭》,积极组织全队干部学习。作为一个调查队的青年干部几个月来一直认真阅读这部先贤着作,通过学习联系青年干部自身的成长,我感触颇多。今天以此作为我的发言与各位青年同事共勉。

《菜根谭》又名《处世修养篇》,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着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是融儒,道,释意蕴于一体的智慧结晶和万古不变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义修身,养性育德有着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古哲先贤云:“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器味乃厚。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 读懂一部《菜根谈》,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郁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

初读此书感觉书与其名,菜根者,为平淡普通之物,无鲜花之妍丽,无大树之挺拔,味道清淡而其貌不扬。正如书中语言之平实至极。但菜根之汁液精华又远胜于繁花巨树,在细细品读之余能够感悟到其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深刻含义,它告诉我们如何巧妙地处理低调做人与高调做事的辩证关系,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理想与现实的交错。同时其中很多思想也与我们正在践行的六大理念重要思想有很多切合之处。

书中观心自省篇中写道看得圆满、放得宽平。原文为“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也就是说有怎样的心灵,就对世界投以怎样的目光,予以怎样的解读。当你以狭隘之心看这个世界,看身边的人和事,你就会觉得事事缺憾,人人险恶;当你以宽容之心看这一切你便会觉得心胸宽平,诸事皆明。在李晓超总队长六大理念中提到的欣赏宽容理念也说是这方面的道理,就是说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学会欣赏别人,把自己放低一点,多看别人的长处,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人。就是要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和沟通。当你欣赏别人的长处,宽容别人的过失实际就是在帮助自己,帮助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作为青年干部刚从校园走进社会,为人处世经验不足,不免在工作中社会交往中心态浮躁、自视过高。这样既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更加不利于青年人的成长,甚至会招致其他人的反感和厌恶。所以我们青年人在工作生活中就要做到如菜根一般放低自己,做到欣赏宽容。真心去善待别人就会得到别人善待。多为别人排忧解难别人也会无私的去帮助我们。

书中建功立业谭说到凭兴作为,事业大忌。原文为“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意思是说只凭着一时兴起去做事的人,随时会高兴而做,随时会败兴而止,这哪里像勇往直前的车轮。想做成一件事情,凭借的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勇气和毅力。菜根是寻常普通之物,往往平凡的不为人所知,这就像我们的日常工作一样,因此我们要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就要耐住寂寞,守得清贫,不怨天、不尤人,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这就像务实细致理念所要求的那样要面对现实,不脱离客观实际,按要求把本职工作做好,把工作的每个环节做好。细节决定成败,无论大事小事都应该养成认真做好的习惯。就像水滴水穿,就像积跬步而至千里。当有一天我们回望我们成长的脚步每一步都那么坚实,那么成功就距离我们不远了。

菜根谭读后感 篇10

蔡根谭 800字读完

简介:《蔡根谭》是道家洪英明收集整理的关于修身、人生、生生世世的语录集在明朝初期。以下是看完才根谭的感受,欢迎阅读!

我第一次见到“财根谈”,是在手机上看到一本电子书《一个人生》的时候。本书是对《才根谈》的诠释。当时读的时候很感动。关于修身、生活、与人相处的论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寒假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了这本《蔡根谭全集》。我发现它就像一个宝藏。假期里,每一个夜晚,夜深人静,在柔和的台灯下,轻轻的托起这份古老的智慧,静静地念着《财根谈》,这样我的心可以被洗涤,躁动的心也可以被洗涤.冷静下来。

《蔡根谈》融合了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无为思想、佛教的诞生世界思想。享受平凡,活出真实的自己,你会找到生活的真谛。 《蔡根谈》第一章是“修身养性君——高高在上,平起平坐,脚踏实地”,把“德”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开篇就提到“洁身守德——守道者一时寂寞,依仗权势者永远荒凉。看事物之外的事物,思念身后的躯体,宁可忍受一时的寂寞,也不愿承受永恒,是荒凉的。”一个能坚守道德标准的人,可能会寂寞一阵子;一个依赖强者的人会永远孤独。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考虑到死后的永恒名誉,宁愿坚守道德准则,忍受片刻的孤独,也不愿因为对强者的依恋而遭受永恒的荒凉。这是多么干净!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多少人无法抗拒物质欲望的诱惑,于是走上了人生不归路,留下了一生的遗憾。一只被抓出来的“大老虎”或“小苍蝇”,不就是验证了这句话吗? “洁身自好,守德行”,人生大度!

在《秘密最神奇,智慧无用》一文中,警示人们如何追求自己的成功和梦想。 “有德之人无求福之心,天无心自为之心;危之人避祸,天之心存。天之最神,人之巧思有何用?”过节的人虽然不以心求福,但神在不经意间引导他完成心愿;阴险的人虽然刻意躲避天灾的惩罚,但神却将他从他刻意逃避的地方带走。灵魂使它失去了活力。由此可见,神使用魔力的手段是非常神秘的。

当一个人修身养性、品德、能力到家时,即使不急于求福,幸福和好运也会来敲门;当一个人不想成功时,只要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为了达到那个目的而动用一切手段。相反,当你对自己的名誉、利益、地位多一点“无心”,对自己的性格、自律、能力多一点“自觉”,把工作做好,我们就会收获预期的。惊喜。

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育人为本。作为老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做老师,做模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阅读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也是发展自我、改变自我的力量源泉。虽然读书不多,但一直在追求一种阅读的“境界”。一般来说,阅读的最高境界是无我的境界。有一本书是我经常喜欢看的,在里面我可以找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可以找到一种生活的平静。看到它的话,就像和他对话,一辈子的一句话。有时,一本书中的一句话就能改变你的命运。这是《蔡根谈》,一本好书《蔡根谈》。优雅的眉眼下,隐藏着一双洞察世界的明眸。这是一本历史永远不会忘记的好书。据我所知,这本明代洪英明所著,后人再版无数次,可见喜欢这本书的人不少。很多名人也喜欢这本书。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能嚼菜的人,无所不能”。可见本书的教诲非同凡响。

《财根谈》全书涵盖了从治国治天下到修身治家的方方面面。政治家可以找到以国治国的策略。例如,“谈事者在事外,应注意自己的利益和利益;从事事务的人,应忘记自己的利益和利益。”和尚会觉得它宽广温和,而我喜欢《才艮谭》,更喜欢作者的思想和人生哲理。譬如“生子,母危,积而盗,何乐不忧?贫能省钱,病能保身,何忧不乐?”有了这样的辩证法,就有了弹性,人生只有够了,才不会被逆境压垮。以这样的眼光看人生的历史,人才不会轻如尘埃,与天地同飞,而是始终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强者呢?他是这样说的:“火上浇油的灾难,很惨也很迅速;安居乐业的滋味,是最轻的,也是最长久的。”

什么是真正的君子?他告诉我们:“君子患难不忧,筵席警惕,当权不惧,独处不惊。”智慧,这一切,让我觉得自己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和一个智者、一个可怕的朋友交谈,心中的疑惑已经烟消云散,剩下的就是沉重而温暖的警察政策。 《菜根谭》静静阅读,细细品味,菜根越来越香,胸怀越来越高。它能使人由浮躁走向沉静,由浅入深。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知识改变命运。

我的理解比较浅,但是读了之后,真的感受到了这本书的价值,其中蕴含的小而深的道理值得细细品味,所以在这里推荐给各位老师。有人评价:这是一本修身生活的教科书,可以净化你的心灵,启迪你的智慧。今年暑假,我就喜欢上了他。我打开产品看了看,受益匪浅。简洁的文字给人带来微妙的力量。本书总结处世之策,总结成败智慧,教导修身修身要领,点明生死名利之谜,提倡慈悲天道。与人类,普世救赎,空灵超脱。人读后,恍若大悟,觉得受益匪浅。坦白说,很多词我都不是很懂,实际经验可能有限。我只讲我深有感触的几点:《路留一步味觉三分》就是走到一个狭窄的地方,尽量留一点空间让别人住;吃好吃的,别忘了省三分,让别人尝尝。这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幸福的生活方式。 《谦虚之心,理性之心,唯愿之心》讲的是一个人要有开放的胸怀,只有谦虚才能容纳真正的知识和真理;同时,一个人应该有一种善良和坚韧的态度,因为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抵抗外人物质的侵扰。举个小例子,有时候老师上课干巴巴的,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但学生们还是面无表情。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是愤怒还是冷漠?与学生打交道时,也需要有一种心态。所谓自律要严,别人要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它并解决它。

徜徉在这本书里,会给你带来另一个境界,你会发现你所谓的烦恼毫无意义,让我们在体验真理的同时收获幸福。这本书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无法一一形容。我想说,读这本书就像和一个智者交谈。他似乎了解和了解你的一切,他将你的烦恼和担忧降到最低。它可以帮助您以合理的方式消除它。

一句话: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才华、才华,而快乐、才华和才华的表现因人而异。工作之余抽出一点时间与书交朋友,在这位朋友的带领下感受幸福,体验幸福。总之,阅读是学习、反思、进步和成长。努力做一个快乐的读者。

菜根谭读后感 篇11

“交通银行杯”

---《菜根谭》对后感

上一学期,我们班一起背诵了《菜根谭》这本书。

在网上,我明白了菜根潭三个字表达了作者“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至高心境。我还了解到《菜根谭》是融儒、道、释意蕴于一体之智慧结晶,人生奥秘和终极情怀跃然于书中,条语言字数不多,但却融入了人生最深的感悟。全书由原文、译文、评点三项组成的条目一共360个,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中的大道无所不包。

我也学到了很多,比如,“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有了这样的辨证,就有了柔度,在生活中才会适可而止,才不至于被逆境击得粉碎。

“自老视少,可以消奔驰角逐之心,自瘁视荣,可以绝纷华靡丽之念。”用这样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才不至于轻得像一颗纤尘,随世风飞扬,而是始终保持一颗冷静的心。至于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这种富有变通的处世哲学在书中无处不在。

这本书给我的启迪是:“一个心地善良而乐观的人,常把万事万物都看得很美好,天地间的事也就毫无缺陷;一个天性忠厚、宽大为怀的人,心里总处在平衡状态,也就不去理会人事倾轧和人间的**了。”

这本书还告诉了我怎样面对生活。对待世态炎凉呢?作者这样告诉我们,“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

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让立体“我”与世俗给予我们的外物绝然分开去对待荣辱,这不失为一种绝大的智慧。

如果为官的都能这般认为,就不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吹捧者所迷惑,从而做出亲小人而远君子的蠢事来。而作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度小人,以最小的信任寄于世情,以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这也是一种智慧。

对于天上掉的馅饼,《菜根谭》则说,“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著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假如为官者都能深悟此道,就不会一时糊涂,结果作茧自缚,相反,倒可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而安然度日。

面对权贵呢?他是这样说的,“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何谓真君子?他告诉我们,

现在的书籍、杂志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励志文章也是到处都是可我还是喜欢《菜根谭》它朴实且厚重,句句富有哲理名言,希望你也读一读!

——安阳市第六十七中8.4班郜建强

指导教师:徐德军

联系**:136********

菜根谭读后感 篇12

一本被誉为囊括了5000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自闭关锁国时期的清朝传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经历400年之久,80年代中期又曾掀起新的世界热潮。在日本、美国等经济大国,它已经成为企业家和政治家的必读之书。培根曾说过:

“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菜根谭》就是这样一本,融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于一炉的书籍,犹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

有人评价《菜根谭》为:“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古人云:

“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可以用鼻品味,果香可以用舌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作为一部专门论述为人处世的格言集,全书在内容上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而是通过360则格言警句,揉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以及作者本人的生活体验,从而被奉为修身养性的人生教材。

《菜根谭》中的道理,在平时常被我们忽略,就如菜根一样,一旦细细品味却有其独特之处。书中有无处不在的博大、淡泊、宽容、善良和智慧,所有这一切,仿佛是在与一位智者交谈,与一位畏友交流。静静地读,细细品味,根会越来越香,心会越来越高。

《菜根谭》十分强调人的道德品质的修养,主张修德是一个人事业的基础,决定一个人的事业是善是恶,如果没有好的品德,再好的学识不仅不能有益于他人,反而会危害社会。“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

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这正是《草根谭》中所说的: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

他是所有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一句承诺就能带来终身的价值和持久的声誉。

反之看看曾任北京市财政局经济二处处长、农业处处长的杨苹因涉嫌**罪被提起公诉,她利用职务之便,明示并收受美容卡进行消费,还在一些单位报销个人美容消费发票,共计金额55.8万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性,对于美的追求更是一种天性。

女处长在外貌上下血本无可厚非,可竟然通过索贿、**报销等方式,却让人感叹,美丽容颜难掩内心丑陋,即便美若天仙,如果手段肮脏,其形象依然让人不敢苟同。贪来的美,更丑。在现代社会里,充斥着欲望和**,选择多了,反而很少能选择明智的。

也许几年后,这不仅仅是一声叹息。

“欲作精全美玉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立功建业,事事要从实处着脚,若稍慕虚名,便成伪果;讲到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欲尘”。 如同我们窗口工作一样,只有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全心全意的为服务对象服务,切记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无须任何的称赞,因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单位的使命、对得起肩上的责任,更对得起老百姓的一句“谢谢。”

《菜根谭》给与了我许多启示,高尚的思想不要被欲望蒙蔽,物质的欲望会阻止理想的完成,牵绊前行的脚步。从事着人社工作,有时会思考着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是否有意义,其实手头上的工作能做好了,样样都充满意义;在一次一次的荣誉之后,往往会忽略最平淡的真实,遗忘真实中的幸福。在窗口工作,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幸福和各种各样的服务对象。

人生百味,其实真正的滋味就是平淡。在平凡中自有伟大。不必贪图物质生活。在精神生活中,我们致力于人、社会和人民的奉献和进取。我们渴望为每一个服务对象服务,做到最好的服务,贴心的服务,真正得到满足,真正享受生活。

菜根谭读后感 篇13

《菜根谭》读后感宋朝汪信民有句名言: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菜根谭读后感明朝万历人洪应明受此启发,作《菜根谈》。

这本书在明清两代曾多次**印刷,流传至今。它是日本企业管理者必备的书籍之一。

据说毛泽东同志生前非常喜欢此书。

《菜根谭》是本哲学著作,也是到目前为止,中国最后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本土哲学著作。

‘菜根’书名的形而上在‘cài gēn’两音,春秋笔法直至明万历还能被保留,如果本书确实为明朝万历人洪应明所著作,看来明朝还是有才俊的。

明朝万历年间,即公元1620年以后至今,我国哲学著作中没有发现有价值的哲学著作。

当代人究‘菜根’之意说,菜根坚硬多筋,只有经过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真味。

而且‘菜根’一词本身,就有贫困生活之意。

本书强调:耐得贫苦生活,才能创造人生百般事业。

其言谬矣。

如果耐得住清贫,如果这样,我看就用‘草根’作书名更合适。

明朝万历人洪应明作《菜根谈》,受了宋朝汪信民莫大的教益。

宋朝人的文治武功虽然不怎么的,但宋朝人可以说是最有灵性的中国人了。

春秋笔法的巧用几乎传开,创造了中华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宋词。此外,朱熹的理学思想被明清时期视为镇上的瑰宝。

可惜朱熹的水平,差就差在把春秋笔法做实了,做的无法变化了,我认为用‘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来评价朱程理学颇为恰当。

我看朱元璋的小聪明很多,一个出生叫化子的人,在制定开科取士的八股文法时,谈得头头是道;可惜的是,朱元璋追求的,却是错误的东西,因为朱元璋想用严刑峻法灭了人的‘愿望、怨气’,大兴***。

春秋笔法经过了元朝外族统治的寒冬,本可以迎来春天,最后被朱元璋亲手埋葬。

宋朝汪信民,名革,字信名,只活了四十岁。

宋朝周彦约说:汪先生,名革,字信民,临川人(先生本越国公之后,自歙迁临川),性孝友,家贫而好学。

三举于乡,绍圣四年试礼部第一甲科。

常以为科举坏平生志气。

分教长沙,帅张公芸叟待以异礼,从而受学。

丁外艰,同寮醵金为赙,辞不受。

令家人毋持官下一物,行见其妻所置锡水壶,愀然日:以是污我。

投之江中。

……蔡氏当国,欲得知名士附己,以周王宫教召不就,曰:吾异时不欲附名奸臣传。

复为楚州教官。

卒年四十。

……其学欲明善恶,别是非。

再次,他思想多禅宗境地,正是此书最大的特色,如《宋元学案》作萦阳学案表中云:(汪革)先生笃实刚直,惜不免坠于禅学,则侍讲之所夹杂也。

故其诗云:‘富贵空中花,文章木上(?);要知真实地,惟有华严境。

’不得入圣人之室矣。

我认为,《宋元学案》对汪革的评价一语中的:笃实刚直,惜不免坠于禅学,不得入圣人之室。

《菜根谭》为什么不得入圣人之室,我在后面的文字中会详细论述。

《菜根谭·修身篇》的总领之文说: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

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

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再往后,才谈到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 能轻富贵只是本文一个涉及的极不重要的一个分枝,全文几乎再没有提起,我不知道当代人为什么谈学问总要与富贵挂钩?人活着真的只是吃饭吗?《菜根谭·评议篇》的结尾部分说:

善不在杳冥,即在食息起居处牖其衷;祸淫不在幽渺,即在动静语默间夺其魄。

可见人之精爽常通于天,于之威命即寓于人,天人岂相远哉!结尾以天人岂相远哉结尾,全篇再次以韵母‘ai’音结尾,虚词‘哉’训诂为‘载、裁、采’三字后,归集到这三个字器。

‘采’这个字,文人最向往,那个文人不期望自己有文采?孔子评价其学生‘斐然成章,不知所裁’,孔门十哲,子夏的文学是很不错的了,在孔子看来,子夏却少了文采。

这与我们重新认识文学的价值和功能有关。

没有子夏读《诗经》的读后感《毛诗序》,后人几乎无法由跨越秦帝国而探春秋笔法奥妙,子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诗经·关雎》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我们仔细究察《菜根谭》全篇,谈到最后,由儒家的积极入世转入了道家的消极避世,作者本意要柔和儒、道、佛三家来自成《菜根谈》一家之言,可惜才力不逮,成了四不象,搞了个‘不得入圣人之室’,可谓‘不儒、不道、不佛、不才。

’世人本此学问,反反复复犹如小人。

我是不主张把《菜根谈》当成中华圣典来读的,因为它不配称之为圣典。

不过,通过本书可探源春秋笔法,从这点上说,为我们提供了作文、思考问题的一个崭新的方法。

我读《菜根谭》,最大的收获在:不能启发智慧的文章,不能指导实践的文章、不能提供哲学思辨的文章,没有文采,没有任何意义,仅仅叫习作。

纵观当代作家的文章,基本上只能称之为“练习”。

故德国汉学家称中国当代文学为‘垃圾文学’,此言恰当得很。

时间和实践将证明,在过去的六百年里,中国文学没有取得任何新的成就。

子曰:后生可畏,孔子怕的是后生不知耻、不后勇,关起门来成‘癔统’。

(癔,一种精神病,患者平时喜怒无常,感觉过敏。

此病多由心理上剧烈的矛盾和巨大的压力引起。

亦称歇斯底里。

)菜根谭读后感菜根谭读后感培根曾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读了融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于一炉的书籍——《菜根谭》,犹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润着我的心灵。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历史的长河在洗礼中不断冲刷,留下许多瑰丽的明珠。

《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谭者,谈也。

性定根香。

花香可以用鼻子来品尝,水果香可以用嘴来品尝,而根香则需要一颗智慧的心来品尝。

《菜根谭》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己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

我觉得《菜根谭》思人间事,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

商界巨子们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

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好书。

读起来感觉内心很平和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段段朴素无华的语言,感觉就像在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哦,原来有些事情还可以这样处理的。

读了《菜根谭》,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

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工作热忱;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而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

对一个人来说,物质需要只是生活的调整,而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看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食大多是滋无味,可嚼之则会甘之如饴,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

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让我们认识到世界是一面镜子,当你对它皱眉时,它对你皱眉;当你微笑时,它对你微笑。

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幸福感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日本医学博士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这本书中写道:人的心灵由大脑里的脑干、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组成。

其中有一种神经,当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会使人快感。

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保持喜悦的心情,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

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可以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可以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

人在学习和做人的时候,要善于倾听不同的人的意见,改变自己。只有当他们处于流水状态时,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

心是后裔的根,没有根,枝叶却茂盛。父母训诫的言行会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善良的人,他的后代自然学会了善良。

这样,如果我们作为教师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精益求精、师爱高尚、品行端正的精神,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只能一个严于律已的教师才会让学生信服,否则再多的说教只会令人生厌。

因此,我们应该常常反思自己:我的教育到底给予了学生多少的快乐、自信、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

让我懂得做事不要任凭自己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

考虑一下是有道理的。作为教师,我们的育人工作是长期的,不是立竿见影的。

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

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

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普通而平庸的教师,不仅要学会适应当前的形势,还要有责任感。关键是要努力工作。

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菜根谭读书笔记菜根谭读书笔记从懵懂幼年到现在书生意气的今天,关于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听得最多的,也是最令人感慨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每每听之,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且百听不厌!感慨之余,幸而未忘激励自己努力的去接触中华之伟大的传统文化。

有一天,当我从图书馆将《菜根谭》捧回宿舍,看完其前集的第一篇后,我彻底的被她的魅力所折服!从此往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我的潜意识里逐渐的走出朦胧,有了较为确切的轮廓,然而就算我穷尽眼力,仍旧不能看到她的边际,在世间的所有事物中难以找到任何一件事物与之相媲美。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爱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语言精炼隽永,对于道德的坚守与否的后果,一语道破。

读罢,我便陷入了沉思——对于人生的道理进行阐述的书籍,名人等数不胜数,但能够像此句话一样将人生道理道的如此深入的少之又少!此后,便无可救药的被她的魅力迷上了…《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是融儒,道,释意蕴于一体的智慧结晶和万古不变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于人的正义修身,养性育德有着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积极的咀嚼着菜根,细细的品味。

有道是性定菜根香夜深人寂,静下心来,投入到这本书中后,慢慢的从苦涩的菜根中品出了淡淡的甘甜,如同从雪山上渗透下来的清泉在口中轻轻的滑过,丝丝的清甜的同时又带来一种清凉至及的感觉,让人久久地回味,不由自主的再次陶醉于书香…处世之味很多人都说:90后的年轻人总是装成熟。

我是一个90后的学生,对于这句话的体会尤其深刻。

以前在同学甚至在父母,老师的面前总有一种要表现的很有能力处理事情的样子,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装成熟吧。

很多次的经历后,我也就渐渐的明白,其实自己一直都在做着一件很是滑稽的事情——在积极的表现成熟的同时,却毫无保留的表现出了自己的无知,自己的涉世浅的特点。

与其练达,不若普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着实让我对以前的种种想法,表现感到无比的羞愧,对于朋友,亲人的宽容,大度更是感激之至。

见识广,老成练达在处理世事人情方面的确很有用处,但是也常常令人圆于世故,掩没了率真的天性,会让自己获得很累,更有能失去别人的信任。

这其中所渗透的处世智慧因该是一种糊涂处世的智慧。

糊涂处世并非真的糊涂,而是懂得谦虚,圆融,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保持沉默和敢于自我批评。

常言道,人生不顺之事十有**。

只要你还在人群中活动,就不可避免的涉入人情,不可避免的与各种各样的烦心之事搅和在一起。

毕竟人情反复,世路崎岖,然而,最重要的是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的去处,须知让三分之功。

这是一种谦让圆润的生活之法,世道人情变幻莫测,给人留点余地,做事留点分寸,也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也就是说,对待别人的过错,不需要过于较真。

由此可以看出,此种处世之法仍旧融纳了糊涂处世的智慧。

对人糊涂,不是迁就,也不是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宽恕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

在禅学里也有,念正天堂路,念邪地狱门;万法由心生,万事由心灭。

人生活在天堂,还是地狱,全由自己来选择,这就是所谓的——一念之别,善恶立制。

由于之前曾对于糊涂处世方面的有关书籍有过较长时间品读,读罢《菜根谭》后,对于其中所阐发的处世之学让我对于糊涂处世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老子曾经说过: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喜?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则与人。

有德司契,天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意思是说,即使能够化解掉人与人间之间的恩怨,也必有余怨,两人之间也不可能像从前一样,所以抱怨以德也不算是人与人交往的最高之道,最高明的交往策略就是根本不给别人怨恨的机会,能放开手则放手,糊糊涂涂,大家皆大欢喜。

修身之味修身,无疑就是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高尚的道德素养在我的理解中包括品行的高洁,待人的真诚,处世的智慧及良好的自我审查评判能力。

古人有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高尚之士,犹如极地未被踏足的角落,处处都是毫无瑕疵的亮,洁。

但是,时间的转轴早已将一切改变,先祖们可以遗世独立,可以采菊东篱下,但是,我们不能!我们必须融入到这个社会才会有生存下去的能力。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交往早已成为社会中人们工作与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拥有高尚纯洁的情操固好,但是,过分的清高会使自己独立,那会是一个可怕的后果。

在现世中修身,更重要的要懂得如何灵活,智慧的修身。

谈及智慧,糊涂生活乃是一种极好的在纷杂社会上修身养性的方法。

《菜根谭》中谈及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的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

看的圆满,放的宽平则是一种正心之道。

人们的物质文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多的人会热心的去追求物质的享受,而淡忘了古圣贤一直教诲的修身之道。

由此导致社会上人们的价值观,甚至是对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态度都有了严重的扭曲的变化。

这种社会在一个道德素养高尚的人的眼中是一个缺陷的,混沌的世界。

但要活得自在,则,就要正心。

首先要自心看得圆满,自心放的宽平,也即是所谓的活得糊涂一点。

在利欲熏心的社会中要想在心中独留一份清新,糊涂中则必须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

人生需要寂寞。

独守一份宁静,甘受一份寂寞,其实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要耐的住寂寞,就要自觉的抵制来自各方面的**。

《礼记》中讲: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

人寂寞久了,更容易感物而动,然而,此时正是各种污物对你进行考验的时候。

很喜欢《菜根谭》中的一句话,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

毕竟在社会上真正的找到一块清净之地实属不易。

近而不染则为至高处世之道。

因此,必须要保持心底那一份纯洁,宁静如一,安之若素,必须要保持对待**的一种本心,闹处不闹,闲处不闲,静处不静,躁处不躁,耐得住寂寞,更清醒,智慧的对待喧嚣的尘世。

耐得住寂寞,糊涂待世,道德修为自然不俗,人格的魅力也会展现无遗!在读书中静静的思考过程也即是生活的过程,若要真正的读懂一部书,必须要保持一颗融有真实,真诚,真情的心,并可以为你所控,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出来,让周围的人们感受的到你的真实,真诚与真情。

读书也就是品味人生真谛的过程,一本包含智慧的好书,让人感觉就是如沐春风,《菜根谭》中每条的字数都不多,但却融入了人生的最为真切的感悟。

当这些集古贤人智慧于一体的文字从舌尖划过时,不单单的是一种清新,心头那份无法言喻的快感更是另一番情趣。

《菜根谭》成功的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之道,既让人有积极的对待人生之态度,又有超然于名利之外的情怀。

我涉世浅,对于书中的智慧,只能浅尝,结合自己以前对待人生的想法,感悟最为深刻的就是糊涂处世及如何耐得住寂寞。

菜根谭读后感《菜根谭》的智慧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另一方面上,我也找到了一条排遣寂寞的曲径——在夜阑人静时,放下手中的作业,沏上一杯清茗,翻开一本名著,静下心来,走入文字的世界,用心来品味性定菜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