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

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550字

昨晚,我们观看了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我被震撼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人的故事令我现在记忆犹新。

孝更绝伦足可矜

陈斌强势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却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毅力和孝心。母亲用一根绑带带大的包括他以内的三个孩子,他也用着一根绑带带着他的母亲去工作,每天照顾母亲,不辞辛苦。他说:“尽管母亲糊涂不认得我是谁,但母亲每逢看见我便会露出孩子般天真地笑容。我会照顾好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坚持做着一个孝顺母亲的好孩子。

何处春江无明月

“何玥”多么好听的一个名字!他是一位身患重病的女孩子,有着天使般的心灵。在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他并不痛苦,竟要求斯后无偿捐献身上有用的器官,帮助那些和他一样被病魔缠身的孩子。他用平凡生命的最后一点光,照亮了整个世界!

冰雪为融做玉胎

张丽莉是一位可爱的中学教师,他最喜欢的是在教室中为学生传播知识,最爱的是他的学生。在放学回的路上和学生们欢快的交谈时,一辆巴士向他们撞了过来,这位年轻的女教师毫不犹豫的推开身后的前后的四位学生后,被无情的夺走双腿。当他被抢救过来时,最忌挂的还是学生。在任何时候他都是笑着的,可是一见到他的学生她就哭了,在他身上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春缠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应证了这世界的真情!

在《感动中国》中,我们认识了我国无私奉献在科学研究人员。林俊德老先生,在他的`病情一步一步恶化的时刻,仍心中挂念着还未完成的工作,他在住院时拒绝了治疗,要求出院继续工作,说了一句话:“我不怕疼,也不怕死,只是想要更多的时间。”在林俊德去世后,在他的留言中,在家庭的那一栏是空白,而在科研中指出了很多。让每一位人民而感动。

还有一位同是科研的前辈--罗阳。他为我国的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罗阳是因为心脏病突发而失去了生命,突如其来的消息,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亲人,罗阳的最后时刻,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洛阳伟大的爱国精神让每一位人民而感动。

感动也不仅仅是只是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和生命,感动不分伟大与渺小,在于的是真实与平凡。

在《感动中国》中,还有很多平凡的人所做的那些平凡的事,感动了很多人。他们只是无私奉献给了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是不认识的人。当自己的生命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无偿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照顾已经病得不认识自己的年迈的母亲,对母爱的回报,为救他人不惜失去双腿……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2

罗阳,中国真正的英雄!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

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看到罗阳的事迹和颁奖词,我心潮涌动,内心深处油然升起了对他的敬佩之情。我由衷的赞叹:

罗阳真的是一个悲壮的英雄、爱国的英雄。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什么是最宝贵的?我认为就是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罗阳就是这样的人才,他的身上有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科研精神;有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爱国精神;有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现任沈飞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可以说是身居要职,是一个有地位的人。如果他适当放弃一些繁忙的工作,抽时间小憩一下,享受一下生活,其实都很正常,可是他为了中国的航空事业的发展,他没有选择安逸生活,而是毅然选择了以苦为乐,刻苦钻研,把研制成功新型飞机看作是最快乐的事情。

“在任职的5年里,沈飞集团的新型飞机飞机任务最多。他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展,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下线的奇迹,从设计到成功首飞只用了10个半月。”当看到这些时,我想一个人的快乐来自于**,也许罗阳就会给我们最完整、最准确的答案。

我想:不管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首先要像罗阳一样把自己的事业做好。这样才能体现出这个人的价值所在。

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精神需要,也是一个人的生存需要。创业是人们生存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不珍惜时间,不把自己的事业做好,不全身心地去享受,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纵观罗阳的成就,我们可以想象一架飞机研制成功后他会有多兴奋。

罗阳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我想这是普通人所没有的。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很多人总是喜欢选择退却。他们思想保守,没有开拓精神。我不认为有这种想法的人会在事业上成功,至少他们的进步会非常缓慢。

面对“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留给航空人的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走。”这样的一个局面,罗阳能亲力亲为,攻坚克难,敢于挑战那些垄断技术的国家,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有魄力、有担当、有责任的人。他是中国航天工业的负责任。他的成败代表中国的成败,他的荣辱代表中国的荣辱。

可想而知他的这份担有多么重。罗阳敢于承担,成功最终属于他。中国歼-15首飞成功,他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中国舰载机首飞的成功。国人为此骄傲,中国人为此扬眉吐气。

这也足以证明他是爱国的。他以国家发展利益为己任,心中充满了岁月。而不是自己的一个小家。他舍弃了小家,而成就了大家。

他的奉献精神,国人永远不会忘怀。

我为罗阳的牺牲而感到惋惜、悲痛。他的牺牲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为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悲痛,是中国人民为失去人才、为失去母亲的爱子、为失去妻子的丈夫、为失去孩子的父亲罗阳而悲痛欲绝地走得。

罗阳,你真是个英雄。你们诠释了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为中国人民奉献的一切内涵。英雄,罗阳,人民不会忘记你的。我们将以您为榜样,开拓进取!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3

爱与感动

人生数载,岁月如歌。有的人用一生去体验平凡;有的人用一生去实现理想;有的人用一生去谱写神话。如果我们给每个人一个选择生活的机会,也许大多数人会选择天堂来享受生活,而少数人会选择荒野平原来体验风雨。

不论哪一种生活方式,不论哪一种生活空间。我们活着就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着”。

我常在想,生存与活着两者的不同,有些人追求衣食无忧的生存,而有些人追求有尊严有道义的活着,我想生存只是一种肉体的存在与寄托,而活着则是有感动,有爱心、有赤心、有奋进、有博爱的存在。我感动那些瞬间。

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力,自尊!上世纪50年代末,朱光亚被任命为中国核计划的科技带头人。负责和组织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核试验研究,地下核试验关键问题的攻关,制定核试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国防科技研究开发和国防科技攻关军控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还参与了“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做过一件事,但这是新中国血液中最强大的力量。

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他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理想,忘却一切,心中只一个词“执着”。

我想探索和奉献便是他这一生真正意义的“活着”。

人最大的财富在于对爱和信仰的坚持。他们帮助孤儿们一辈子长大。在物质繁荣的时代,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是不可战盛的。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藏区12年支教。

地区偏远,条件艰苦,但他们毅然坚持着。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年迈的父母,成为了最好的父母。

他们不是绝情,而是极致的深情。我想这世间有几人能做到割舍下对父母的挂念,割舍下对孩子的呵护。只为了一群未曾相识的孩子。

但他们做到了。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是他们脸上涌动的血液的化身,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清新、最健康的红润。

吴孟超,一位90岁的医生,仍然在手术台前工作,是一位优秀的肝脏科临床医生。他总是从病人的利益出发,要求医生用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治疗病人。他是一个好医生,在如今这样一个由财富观充斥的社会,这样为患者考虑,真心实意为患者服务的好医生少之又少。他是病人为家人和朋友,他的行为让更多的医务人员被财富的概念所迷惑,唤醒了更多的人,感动了更多的人。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绑住他的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人生的悲哀时,他依然固执地为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用脚在钢琴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无臂钢琴家刘伟小时候因意外失去了双臂,但他没有放弃对生命的希望。他曾说过:“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他活了下来,而且正如他所说的精彩的活着。他向世界展示了他的成功和他惊人的魅力。

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40岁的阿里木10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靠烤羊肉串谋生。毕节的许多贫困儿童上不起学,所以阿里木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帮助贫困学生。

8年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生。在我的家乡新疆,有很多像阿里木一样的人吃烤肉串。他们生活在天山脚下,生活简单快乐,用劳动换来更多的情感。

这样一个女孩,她是孟佩杰。她离我们很近。和我们拥有一样的花季雨季。

在贫困中,她努力工作,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活力驱走各种不幸;在困难中,她坚守贫困,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一个细节。虽然4000多天难以填满,但她的笑容依然灿烂。 五岁那年,父亲遭遇车祸,对她来说。

命运就此改变,到了新家之后,她的生活很艰苦,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绝望中,她毅然肩负起了照顾养母的责任。照顾养母12年。

考上大学后,她背起母亲走进了大学校园。她曾说:“妈妈,你没死,我一天少吃几口,你都说我。

你死了,我一天不吃,都没人知道。”这样一个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给了我们莫大的感动。不是她的坚持,不是她的努力,只是她的真挚感情。

面对这样感人的案例,我想:我和他们一样平凡,却缺乏他们的激情。我真是个幸运的人,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帮助。

如果每个人都要经历不同的磨难,才能真正的感悟“活着”。那就请张开你的双臂,尽情的享受洗礼,尽情的拥抱这个世界。让世界充满爱,用第一缕阳光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你写一个传奇。

感动你,感动我,感动他。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4

晚上,我如约而至地待在电视机旁观看感动中国,里面的内容使我非常感动。

>故事中令我印象是:有一个老人,在银行中转身的那一刻,不小心摔倒了,有两个人发现后,立马把老人送进了医院,在老人身上发现有三张捐款,而捐款热的名字叫黄炎,这是一个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名字了,在这一天天过去了,黄炎这个名字也出现得越来越多,捐出来的钱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也得到了及时的帮助,路边没钱上医院的乞丐,黄炎便拿起自己的钱捐助,有许多人都想回报他,可当他们查看地址时,才发现这个地址是虚构的,这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新闻也在播报他的事迹,动援大家,找到黄炎,好不容易才找到他,大伙儿才知道他的真名叫张纪清。一些人劝他不要去捐款了,可他却坚决否定了。

不久,张纪清患病上了医院,政府给他五千元钱,他全把钱捐给了山区的孩子们了,一些孩子为了上学,误认歧途,这使张纪清十分着急立刻把全部的钱都捐给了孩子们。这个家庭已经从300平方米缩小到75平方米。这些行为触动了一群人。现在,很多人都加入了捐款的行列。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心里万分感动。一个老人竟然做出那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宁愿别人过得最好,自己朴素一些也没关系。张纪清令我十分佩服,他为了山区孩子们的快乐,而把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毫不犹豫地捐给了灾区的孩子,而把自己的家里缩小得不能在缩小。

而他做的好事不求人家回报,地址也是虚构的,怕别人来自己的家致谢,让我们学习这位伟大的老人,与他一起捐助灾区的儿童吧!

2015年感动中国观后感(二)

林炜聪今天,我观看了“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炎黄”张纪涛。

朱敏才,是中国外交官一位风度翩翩的一位官员,他在地球奔波,工作期间到了不少的城市。退休后,人们以为朱敏会像老人一样回到北京,和妻子过上舒适的生活,但现实并非如此。在一次特殊的机会后,朱敏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和妻子孙丽娜一起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

他们当了十年教师,在这十年间帮助了许多孩子,他们的出现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但是,在这个时候,朱敏才老师因劳累过度而倒下了……他得了脑出血,倒在了教学的路上。幸运的是,在妻子和学生的期待下,朱老师战胜了死亡,但他醒来后仍在想着上课。

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感动中国给予朱老师和孙老师五个字:为霞尚满天。

是的,他们宁愿放弃舒适的生活,让农村的孩子们去学习;他们宁愿住在丑陋的房子里,也不愿住在豪华的房子里,他们为什么?他们是为了让更多山区孩子走出大山,取得好成就!

在某个城市里,“炎黄”是大家熟悉的一个人的名称,但大家却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常常出钱资助幼儿园、敬老院等机构。他使用“炎黄”这个名称来掩盖自己,自己却默默地资助他人。

他的真名叫张纪涛。他与妻子住在一栋普通的房子中,他在暗地默默将自己的钱毫不吝啬地捐出,张老人一生也不知道捐赠多少人,多少个机构了。感动中国给予了他五个字:

涓涓见沧海。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2015年感动中国观后感(三)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我最敬佩朱敏才和孙丽娜老师。十年前,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和孙丽娜没有选择在北京过上舒适的生活。相反,他们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教育。多年来,夫妻俩走了数万公里,资助了5所农村小学。他们不仅为学校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新课程,还为慈善事业筹集了350多万元。

我的眼眶里有许许多多泪珠在滚动,因为太感动了!

“感动中国”不仅感动了中国,还感动了全世界。我要向朱敏才、孙丽娜老师学习。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如何去;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如何去做人们的梦想。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5

3月22日、3月29日晚集体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在2015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有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成为一座城市精神坐标的普通市民——张纪清。

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

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2014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是死工资,可是捐款却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现在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张纪清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这份坚持27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大爱,在这个冬天带给很多人温暖。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大爱深沉!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6

这是给与最孝女儿朱晓辉的颁奖词。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都是最勇敢的,他们的事迹都是最感动人心的,身为老师的我平时可能更为在意的是老师们怎样值得我去学习,感叹他们的伟大与无私,而今年学校在师德培训中带我们看了朱晓辉的事迹之后,给我带来了更大的震撼。

片中提到朱晓辉她以前是一个诗人,还在报社中工作可她为了照顾父亲而辞到了工作并且丈夫和女儿都离开了她,她日日夜夜照顾父亲并且没有地方住,父女两个就在车库中安顿了属于自己的家,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她并没有丢下自己的父亲而去过属于她自己的好日子,而是亲手照顾自己父亲的起居,每个月1000元的养老金是他们父女唯一的生活费用,可那并不能支撑他们的生活起居,有时候她自己都吃不上饭,可她仍然让自己父亲吃的最好。只为了让父亲过得好一些。

刚开始出现他们父女时,她说,看到爸爸活着,每一天还能够跟爸爸说说话,我就感到自己是幸福的。看到那里,我萌生的念头是:你觉得幸福,但是看看你的老父亲,那个瘦骨嶙峋的老人,他会觉得这是一种幸福吗?瘫痪在床,成为女儿的负担,那是怎样的一种无奈?这是幸福吗?之后看下去,他们父女间的相处,他们的对话,他们之间的咿咿呀呀,反倒像是一位母亲在照顾自己的孩子,像对待婴儿一般去猜测他咿咿呀呀中包含的意思。而父亲的眼神中我能够看到幸福的光芒,是对生活的期望。

是啊,此刻的我沉浸在身为人母的喜悦中,每一天看着可爱的宝宝就觉得很幸福,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看着他学会越来越多的本领,哪怕只是一个微笑就能让我高兴半天。咿咿呀呀那是他的语言,我不懂,却不放下去了解的机会,会去猜测宝宝的意思,甚至只一个“哦”字,变化不同的音调都能跟他说上好久,乐此不疲。最近宝贝不舒服,每一天晚上睡不好,无论多晚,无论多累,总是在听见宝宝的哼哼声后第一时间爬起来,把他搂在怀里,轻声安慰他,他难受的大哭,我比他更难受,更焦急。我们对自己的宝宝如此,那试想,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又是怎样照顾我们的呢?是不是在我们生病的时候也那么焦虑不安,也那样数不着觉,时刻关注我们的体温……那这天他们生病了,我们又怎能弃他们于不顾?

以对孩子一半的心对待父母,那父母就幸福了,这是老公公经常对我说的话。是啊,我们认真耐心地照顾着自己的孩子,冷了怕他们冻着,热了怕他们热着,对待自己的父母呢?是不是还在不经意间就脱口而出的顶撞过去?是不是还觉得父母为我们做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7

细细品味感动人物的事迹,我以为还有一个特质是相通的,那就是“责任”二字。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和我们大多人一样。也许有些人认为这是一项很普通的工作。这是他们的工作。即是他们自己也能做到。

可由于我们中不少人往往有始无终,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而不得不中断,坚持不下,因此,很多人往往难以达到类似获奖感动人物的事迹或境界。

而今,有一种现象令人担忧。比如,在社会生活中,当人们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时,总是有很多人抱怨和抱怨问题和制度,甚至有些人不是脚踏实地地做自己的工作,而是愤世嫉俗、得过且过。这是极不可取的。

也许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从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到小部分的人身痛苦;也许国家还有很多潜在的问题,比如制度不完善、部分落后甚至不公正;也许社会还不完善。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一种对国家和人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感,如果每个人都以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对待,我们的义些问题就很难解决;我们的社会充满了美和人性。这也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成熟公民的责任。

认真负责地做好你的工作。每个人都可以移动自己和其他人。

每一次努力都是一次旅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每一个动人的汉字都是中国人心中的地标。

感人心者,人恒感激之;动人心者,人恒敬佩之。

感动,是一首歌。感动,是一种幸福。读懂了他们的故事,你就会感觉到:

有时候,我们需要被感动。有时候,我们需要被感动。

有时候,我们记得搬家,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搬家。感动,与每个人同在。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8

将近二十载,万众瞩目的《感动中国》已经成为了新春时中国观众的“必修课”之一,如同岁月微尘中始终粲然的宝石般历久弥新、从未“掉粉”。平凡是这颗“宝石”散发出的光彩,不唱高调、不说大话、不讲虚言,聚焦凡人、平易近人、真情动人,是《感动中国》一直以来的标志。高标准的人物选择加上高水准的专业团队全方位的精良制作,便是《感动中国》这颗宝石魅力“永流传”的“硬核”所在。2020年度,这部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又有哪些变与不变呢?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的揭晓备受关注。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战士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老夫妇万佐成、熊庚香,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古典文化之美的女学者叶嘉莹,向绝壁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

《感动中国》精准定位、悉心挑选的这十位人物,紧扣2020年的焦点和热点,展现出“特殊”一年中,无处不在、荡气回肠的中国力量和民族精神。最终,《感动中国》把这一年的特别致敬,献给了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舍小我顾大局的抗疫英雄们。

在抗洪时为营救群众而牺牲的陈陆年仅36岁,在寻访他的家属时,摄制组得知陈陆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儿子牺牲后第三天,他就给上级亲笔写信说“抗洪形势依然严峻,希望把主要精力放在防汛抗洪大局上,不要为安排陈陆的后事牵扯太多的精力”。一位老父在面临丧子之痛时依然顾全大局,让人动容。

“爱心厨房”为千万癌症患者家庭带来莫大的帮助和心理慰藉。开拍前,摄制组担心病人家属不愿意接受拍摄。实际大部分受访者都非常配合,他们渴望去倾诉,讲述的内容也很感人。爱心厨房这方小天地就犹如一片安宁的避风港,也是人间温情的缩影。

“天坑村”的“带路人”毛相林,在绝壁上“凿”出脱贫致富路,改变了村庄的命运。当地村民说到修路时牺牲的人纷纷哭了,面对镜头的毛相林却始终“坚决”不落泪,让摄制组很是“挠头”。也正是这份倔强,让当时极度缺乏物资和技术的他敢向险境要“天路”。

拍摄免费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时,她拒绝了摄制组到宿舍拍摄采访的请求,因为爬到三楼会让她脚痛难忍。身患多重疾病的张桂梅浑身贴满了止痛的膏药,脚疼得连鞋上的链子都不能拉上。但她平时监督学生们的晚自习时,就能忍住疼来来回回地爬楼,这位“铁娘子”对自己真狠。

2022年1月底,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准备在北京大兴的星光演播室录制时,赶上了15公里外的天宫院疫情反复,防疫措施临时升级。节目组紧急联系检测机构,组织大家集中检测核酸,才得以顺利进入演播室,按时完成录制工作。

由于防疫规定,往年500位左右的现场观众全体“缺席”。感动亦是互动,这还是头一次遇到现场没有观众的情况。经过探讨研究,节目组亮出“神器”——用虚拟技术营造云观看环境,精心设计了形式新颖的观众墙。观众未临现场,却如同在场,成功hold住了氛围和情绪。虽然没有现场观众,但嘉宾访谈感人度未减。有的嘉宾谈到动情处潸然泪下,屏幕前的心也被节目中饱含的真情所牵动、打动。由于各种原因,有三位嘉宾也“缺席”现场。节目组不畏繁复的拍摄程序,联络了三家记者站,出动卫星转播车进行连线采访,让感人至深的情绪实现了零距离传达。

因为病人家属每天都离不开“爱心厨房”,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不能“请假”来领奖;“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已近百岁高龄,不便来到现场。节目组果断决定“上门”颁奖,爱心厨房所在的小巷两旁,前来做饭的病人家属自发站立两旁为接过奖杯和鲜花的万佐成熊更香夫妇鼓掌,感人的气氛更胜于演播室颁奖。本次节目录制由一个空间变成多个空间,情感的浓度未减反增。

感动中国在舞美形式的创新上一直勤于探索,此次的视频包装革新为钢笔画。坚硬的笔触勾勒出一年中的感动瞬间,散发出现代感和速度感,与大多数观众对这一年的体验吻合;同时搭配大反差的画面,加强体现了2020年的不凡。

在舞台中央高大竖碑上的奖杯,一直是感动中国的传统标志。2020年感动中国开场时,巨大红绸从天而降的过程是凭借虚拟技术的“助攻”完成的,使奖杯揭幕的过程更加逼真。

四海弘文,一灯传道,叶嘉莹是“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在为叶先生颁奖时,以虚拟技术呈现的诗词研究手稿飘满舞台、汇成长河,凸显了叶先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摆渡人的概念。

在志愿军英雄王海段落,设计师以AR技术再现了一架英雄当时驾驶的战斗机,掠过舞台上空,甚是震撼。将观众瞬间代入曾经令人血脉贲张的场景,展现了英雄当年壮怀激烈、舍己为国的英勇精神。

今年的舞台上第一次大量使用了道具,既丰富了镜头画面,有助于对嘉宾访谈的理解。还充分利用了演播室空间,在舞美上和虚拟现实紧密结合、完美呈现,令人惊叹不已。

每位感动人物不到100字的颁奖辞是感动中国的一大特色,也是创作难点之一。颁奖辞要有分量,要璀璨,还要分寸得当大小合适,相当于加冕仪式里用的王冠。颁奖辞既要让观众听得清、听得懂,琅琅上口,也要让获奖者觉得恰如其分、如遇知音。通俗、生动、凝练,不能是太过华丽造作的文艺腔,也不能过于简陋寒酸不上档次,更不能是大词虚词堆砌出来的空洞俗套。感动中国颁奖辞的要点:通俗中见高雅,平实处显奇崛。反复打磨修改后,要达到让人们听了起鸡皮疙瘩,之后还可以反复回味的地步。

每位感动人物领奖时,现场竖碑上出现一句总结人物特点的五字古诗,这也是《感动中国》的标志性环节。想选出和获奖人物的事迹精神完美契合的诗句,需要对获奖人物的通透理解,并最终凝缩为五个字。比如叶嘉莹先生,为其选定的意象是“玉”,与其姓名中的“莹”字相应和,也与先生的精神品格相符合。于是,便从擅长奇石玉器鉴赏的诗人中寻找咏玉的诗,找到了“蕴玉抱清辉”,出自唐朝李德裕的《题奇石》。再如抗美援朝英雄王海,为其撰写的“模型”就是“为国击豺狼”,源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歌词。而找到的诗句正是“为国击豺狼”,一字不差,出自宋朝诗人丁谓的《笏》。还有仰望星空的追梦人,北斗卫星总师谢军,我们为其找到的诗句是“北斗灿繁星”,和他用北斗照亮前路的人生交相辉映,出自宋朝陈造的《复吴秘正五诗》。

颁奖现场录制完成后,要把人物短片和颁奖过程合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后期编辑的“二度创作”必不可少,这也是感动中国炼成精品的又一关键所在。短片要根据需要再加工完善,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大量对话需要做精简取舍,使表达更通顺,重点更突出,节奏更加明快简洁,有时还要用后期技术来弥补前期的错漏与不足。这需要编辑对内容的深刻理解能力、高度的提炼能力和熟练的剪辑技巧。

让解说、音乐等元素与内容达到完美融合,也是后期编辑的任务。音乐的情绪节奏,进出的时间,强弱程度要精准;解说要事实准确,风格与节目吻合,表述要平实精炼。如遇到累赘表述、用词不当,听上去会产生歧义的词语等,都会进行调整修改。

后期编辑的环节工作量大,占时较多,且非常“烧脑”。 剪辑画面和声音时,精确度以“帧”计算。帧是电视画面的最小单位,高清画面1秒等于50帧。后期编辑常常要在这1/50秒上做文章。有时候,增一帧则长,减一帧则短。精品如同美人,硬是要做到“一帧不差”。

“感动”背后的感动太多,注定不凡的2020年已经伴随着雪花走远;新春的脚步正迎着暖阳踏来,新的“感动”正在萌发。《感动中国》常在,感动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