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在以下资源中找到跟您所需相关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资料。人生在不断地阅读中充实自己,如果带着思考去读书还能促进自我成长,相信大家读完作品之后,内心都会有很多想法。 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启迪我们的道德思考和人生追求。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1】

生命是人类永远的议题,医学家说生命是具有进食、代谢、排泄、呼吸、运动、生长、生殖和反应性等功能的系统;哲学家说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存在形式。而对于平凡如我的个体来说,生命是承载我所有人生酸甜苦辣的全部。三年前的重病之后,我似乎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是一种因胆怯而激发的愤怒,一种因关心而激发的坚持,一种因责任而增强的固执。生命的馈赠如此丰厚,让我也对它肃然起敬,研究禅学,领悟哲学,收获颇丰,但也尚存不解之疑惑。终有一天,在女儿的推荐下我捧起米兰?

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于我一位陌生的捷克作家,用一种虚无的手法,描述了四个主要人物和一条狗在历经“布拉格之春”捷克这一特定年代的人身旅程中,或背负责任之重、或驾驭漂泊之轻,但终也道不清生命之重与轻给予他们的是甜还是苦。未了,还是如开篇所疑:“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

”这并不是一本十分好读的书,说它不好读,并非词句生僻,而是需要边看边思考,才能慢慢掺出其中奥秘。我是在旅行途中把剩余的最后一章节看完的!掩卷之时,已近黄昏,快速飘移的、车窗外那太阳余辉映衬下的大地静瑟柔美却充满神秘,正如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一般,亦真亦幻、亦近亦远,思索从这一刻开始蔓延……

书的第一部分,昆德拉就借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宇宙被分割为一个个对立的二元:明与暗,厚与薄,在与非在,热与冷这样一种正负、轻重两极的观点,开始阐述他对生命之重与轻的思辨。

因此,与其说这是一本**,倒不如说它是一部哲学著作,因而在翻阅时会常联想起近年来开始感兴趣的禅学而默默作乐(或可这样表述:有所悟),但更惊诧年仅十六岁的女儿怎么会顶着酷暑跑到书店专购这本著作且能饶有兴趣的阅读?放我,怀疑不经过三年前的这场重病都难以静心看完和诠释昆德拉所寓含的深义。

书中两位女性特蕾莎和萨比娜是承生命之重与生命之轻的典型人物,而两位男性人物在追求幸福路上,托马斯则历经由轻载重、弗兰茨则年过半百不懈卸重至轻。最终作者借助一条叫卡列宁的宠物狗把人类的忠诚、责任、义务之重与享乐、逃避、安逸之轻所带来的生命承载得以揭示:特蕾莎(人)与卡列宁(狗)的“这份爱更美好,而不是更伟大。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1、“这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特蕾莎对卡列宁无所求。”,非人与人之间总渴望从对方那儿得到什么,从而毫无知觉的使自己的付出成为了沉重负担。

2、“特蕾莎接受了卡列宁当初的样子,她从未设法以自己的形象来改变它,也认可狗也有一个世界,所以不想占为已有,也不想嫉妒它的秘密癖好。”而亲人之间(特别夫妻间)总想着去改变对方,所以如特蕾莎爱之深而心之累。

3、“特蕾莎对狗的爱是自愿的爱,没有人强迫她。”它揭示着有血缘关系的人物情感,这份情不是靠千年古训与**,因此不可能成为负担而觉劳累。

4“人与狗之间的爱是牧歌一样的。这是一种没有冲突,没有心碎,没有改变的爱。”正因为这种牧歌式的爱在人身上难以实现,所以在爱的路上人与人之间难以寻求到一份安宁。

“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因此卡列宁是幸福的,因为它对每天一个羊角面包从不厌倦,而且还充满着渴望。“卡列宁如果不是一条狗,而是一个人的话,它肯定早就对特蕾莎这么说了:

‘听我说,我不乐意一年到头嘴里叼着一个羊角面包。你就不能给我弄点新鲜的东西吃吗?’……”昆德拉由此得出: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人类不满足于“循环转动”,只想“直线前进”,以求变化,寻得新鲜。

字句在脑中流转,书页在眼前跳跃,我的记忆随着书中的内容被一点点唤醒:女孩时代的我年年假期,选择的是远离企盼我回家的父母背着行囊周游各地,一旦熟悉就此告别,但最终传统的教育束缚着让我回归了常道;多年来,以女儿的义务让我对母亲的离别倍感自责;借妻子的名义对丈夫的嗜好嗤之以鼻以欲改变对方;凭母亲的责任对女儿的行为操之过虑;记教师的使命对工作存有的那份事业之心……这一切在让我的生活有所依托的同时,着实也成了我的沉重负担,最终让我身心劳累而疲惫!以至于在病榻的半昏迷中一直幻游着我少女时代的美好梦想放弃一切,获取自由之身这不就是昆德拉的存在之轻吗?

可生命之重为什么会如此不堪重负?问题也许就出自我把轻与重两者交织在了一起!其实人是根本无法改变自己本性的,就如书中的两位男主人公由轻载重、卸重至轻之后的命运之悲(常人看法)。

但我终于承担起了生命的重担,我想大声地说:我要感谢我的生命,是它们给了我生存的坚定信念。如果背弃了对父亲晚年生活看护的义务、如果舍弃了对丈夫的顾怜、如果放弃了对女儿责任、如果……这样的生命之轻我不能承受,这是何等的残酷,与我,与我爱和爱我的人。

差点失去方知其可贵,压得我喘不上气的沉重负担,在那一刻才知是如此温暖,如此令我不舍。我继续寻找答案,既然生命的重量是那么的难以放弃,那我就要我的幸福!什么是幸福?

是为父亲端茶送水尽孝道,更是偶尔示弱让老人体验到被子女需要的大满足;是与丈夫手牵手散步月下晒恩爱,更是义无反顾的支持让爱**露出被女人崇拜的小得意;是为女儿掖掖被角不经意间的母爱泛滥,更是陪伴孩子解开一个又一个成长烦恼,一起感受笑中带泪的快乐与感动。

如此美好的生活,有你,有我,有他,有我想要的幸福!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2】

开篇竟然在讲生命轮回的问题,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我以为这是一本讲哲理的文学了,类似房龙的《宽容》之类。尚在担心自己是否能有耐心看完全文时,却在封皮背面看到上架建议为外国小说。当时我诧异了一下,匆匆向后翻了一下内容,发现原来真的是一本小说。

于是放下心来,继续向后读。

是在苏俄占领捷克的政治环境下,几位主人公--托马斯和特雷莎,莉比娜和弗兰兹之间,灵与肉互相纠葛又彼此独立的故事。这几位主人公的差异(确切的说是在对事物轻与重的认知差别上)可能天与地,云与泥,可是奇妙的是,他们依旧在灵与肉上有许多牵绊,只能说人的感情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

作者一边分别站在他们几人的角度上讲故事,一边用细腻的笔触剖析人物的灵魂。一度让我想起毛姆,那位大师也是如此擅长刻画人性,描摹灵魂。只是米兰昆德拉更厚道一些,不会对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显露出来的那些人性的缺点极尽嘲弄。他只是真实的描述。

这本书看得并不轻松,这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或者爱情小说,小说剧情的变化好像不是最主要的,每一部每一节作者都用一个人物的自我剖析详细地向我们展现了这个人物这段时间对世界,对事物的自我认知,揭示人物的心路,进而展开下一步的故事剧情。

深入了解另一个人的内心,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即使我只是在读。

可能是夏日午后困倦,读完本书的我恍恍惚惚,仿佛入了迷,又带一点惘,只觉书中人物的生活实在是复杂,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也挺好的。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3】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始就给了我一个惊喜,“无限的轮回”这正是我最近所在看的《上帝与新物理学》中所经常提到的,虽然两者写作的目的完全不同,但是这样的一个假设,却是都同样引人入胜,引人深思的,昆德拉(以下都将这样称呼)将这样一个假设运用到历史的唯一性上,将不可重复的时间尽行无休止的循环,从而将原本宏伟壮阔的大时代,大英雄所演绎的历史剧目变成了一幕幕可笑的蹩脚话剧,将那些原本血腥无比,不堪入目的黑色岁月,重播成了令人麻木模仿的脑白金广告。从而将人性的善忘和对自身无关事物的漠然,对历史、对恶、对生命之轻的错误理解,阐述的清晰无比,甚至可以说是进行了厌恶式的倾吐。人们对自己对历史太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轻和重,虽然从哲学上这永远都是一道相当晦涩难懂而且辩证互通的难题,太多的伟大哲学家都耗死在了这一道坎上,但是对于从不关心哲学同时却又能熟练运用物理生活常识的我们,却是真的能将这个轻与重的问题,变得就像是回答太阳是冷还是热一样简单。

所以,很遗憾,我们的确对得起这样的厌恶。

托马斯六次偶然遇见特蕾莎,但我不认为特蕾莎偶然遇见了托马斯。特蕾莎迟早会遇到这样的托马斯。虽然托马斯的名字可能不叫托马斯,但托马斯偶然遇见了特蕾莎。托马斯(在遇见特蕾莎之前)不是情人。我还是不明白托马斯为什么爱上特蕾莎。托马斯是情人,但他不是情人。两者有明显的区别。难道是因为特蕾莎的软弱,因为她的善妒,因为她不掩饰的痛苦,还是因为她那一次生病,托马斯总是将她比作是“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难道是同情吗?

作者倒是给出了一个很通俗的解释“比喻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人是不能和比喻闹着玩的。一个简单的比喻,便可从中产生爱情。

”这句话很耳熟,我也经常会在各种小说里看到“当一个女人对一个男的产生好奇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个女人已经危险了”,“好奇害死猫”果然是到哪里都通用。

特蕾莎,我想我最好先谈谈特蕾莎,因为这个女人对托马斯很重要。似乎有时候她比他更重要。对托马斯这样的人来说真是太神奇了。

但说到特蕾莎,我们必须谈谈特蕾莎的母亲,因为在某种意义上,特蕾莎是她母亲的延续,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特蕾莎的母亲一生可以说是以个悲剧,然而更悲剧的是她把自己的悲剧加注到了特蕾莎身上,特蕾莎厌恶在家里在母亲的世界里生活,所以她才会盼望着叛离这样的生活,所以她才会如此果断,如此轻易的就去找托马斯了,当然这也是因为托马斯的不同,就像她手里一直拿着书一样,她在托马斯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所向往的世界的大门在向她敞开,在呼唤她的前往。她这才如此义无反顾的离开了自己的小镇,所以说,她遇到托马斯并非是偶然,这是必然的,因为对于她这样有所期盼的人,任何将来未知的事件都是命中有所预谋的。

特蕾莎是如此的想要寻找自己的生活,她在镜中寻找自我,似乎每一次发现的不同都将是一种对她母亲抗争的胜利,对于世界的胜利宣告“如同船员们冲出底舱,奔上甲板,向着田中挥臂高歌”她正是在托马斯的身上寻到了自己的世界,然后将一身之重全部加之于托马斯的命运之上。幸运的是,托马斯深爱着她,最终和她一起死于车祸。

特蕾莎一生中所反映的人性,可以看做是软弱、善妒、追求自我价值(这点我觉得和后面要说的萨比娜很像)同时又是在不断的进行自我矛盾,软弱似乎是不能避免的,因为她一直都是托马斯的庇护下,她的生活,她的爱情,还有她的梦境,她时常做梦而且一般都是噩梦,除了后来他们一起搬到了乡下和卡列宁一起,最后她梦到卡列宁生下了两个羊角面包和一只蜜蜂,我觉得这里是整本书中写的最最温馨的一段,梦即是欲望,由此可见,特蕾莎的确是痛苦。善妒是出于她的爱,爱总是自私的不是么,正是由于这样的软弱这样的善妒,并且两者叠加同时表现出来的痛苦让托马斯感到了无以复加的生命之重,他同情她,将她看作了是自己唯一的真爱。或许,这里还可以谈到的是托马斯内心中所产生的“同情”。

我有看过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这书中间有多的篇幅讲述了“同情”这种感觉、这种情绪,很大程度上我是赞同亚当·斯密的,毕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似乎永远也不可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些正在遭受痛苦的人身上所承载的感受的,因为毕竟那不是我。所以,同情的最高境界我不是很赞同,那就是“感同身受”这四个字,要是我能感受世人的悲伤,那我一定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悲伤的人。但是,要是说到爱情,我想还是可以有点意外的阐述的,所爱之人的痛虽不是亲自加之于我的肉体,但是那种心灵上的同感确实能反馈到灵魂的住所并且直接体现在我的五感之上,即是产生于源头,又是反馈于源头,真的是让人痛到难以附加的。

因此,我不得不承认,实践出真知,对于未知的事情,如果无法证实,那就不要否认。好吧,现在我们回到正题上来了,特蕾莎的生活也是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矛盾的。我认为者是她一生中最悲惨或最有价值的事情。

她既希望能够给托马斯以帮助,体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却又往往由于自己的软弱,一次次的将托马斯拖入爱的泥沼,但是我们却不能说特蕾莎是自私的是恶的,因为这就是人性的本能,她渴望生的价值,体会着轻与重的交替,世事并不会如心所愿,但是既然活着却又是一种价值,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于他人。

书中有一段话,托马斯让她去一座正在进行自愿判决的山上。当我看到特蕾莎的文章时,我突然觉得我要哭了,我的生命是如此脆弱。

“她觉得自己再也没有了勇气。她对自己的软弱感到绝望,但她实在控制不了。她说:‘不!这不是我的意愿。’

持枪者立刻垂下了枪口,很平静的说:‘如果这不是您的意愿,我就不能这么做。我没有这个权利。”

萨比娜既然讲了特蕾莎,那我们就不能忘记托马斯的另外一个女人,萨比娜,同样是托马斯的情人,但是,她却是和特蕾莎相差的太多,我想这也应该是托马斯功劳,他总是在寻找不同的女人,在她们身上发现人最本质的差异,经过他不懈的努力,这才使得我们能够见识到如此丰富的人性吧。

萨比娜是一个画家,应该算是艺术家吧,或许我又可以说真正的艺术家都是有些与众不同的,书中有提到“对萨比娜来说,活着意味着观看。视觉受到双中中间边界的限制:使人看不见的强光和完全的黑暗。

她对任何极端主义的憎恶,或许产生于此。极端主义标志着生命的终极境界。极端主义的基本情况,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希望改变死亡的面貌。”但是,正是在这里我看到了萨比娜本身的极端,人性是矛盾的。

萨比娜总是在叛离,这点她做的比特蕾莎可是要彻底的多,她不仅是叛离她的情人,她还要叛离这块土地,叛离这个世界,她认为叛离才是美,她不想被束缚,不想被埋葬在石板之下,所以她一直都在前行。萨比娜给托马斯写的信中有那么提到一段“我想在我的画室里和你**,就像是在剧院的舞台上。周围尽是观众,他们无权靠近我们。

但他们的目光却无法离开我们……”这就是最好她最强烈的宣告。后来文中又提到爱她的弗兰茨,弗兰茨为了要和她在一起更是背叛了自己的妻子,那个他曾经发誓要忠于一生的人。但萨比娜认为她不应该留在这里,让她成为弗兰兹的财产,这让她觉得她想要的一切都会在公众面前展示,她不能容忍,她害怕,所以她很不安,她又背叛了。

于不同之中显出才是真正的不同,那么叛离世界就是这其中的最美的一种,因为和整个世界不容,那么必然是这世界中最最耀眼的焦点,犹如黑夜中灯火,犹如上帝周身的华光。我想,人是需要这样的精神的,疯狂有时也是一种动力,即使是这样的代价将会很沉重,但是对于要叛离世界的人来说,这样的沉重又和鹅毛的轻盈又有什么区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身也不是矛盾的,沉重的是脚下踏过的大地,轻盈的是自己的肉体,就如同肩上的重担,还有欢愉的内心,这可以是不同的角度,也可以是一种极端的转换。

弗兰茨其实,有些地方我还是蛮喜欢弗兰茨的,这是一个很大众的人,是这本书里面最现实的一个人了,所以说,这也是一个媚俗的人。一开始我对作者用这个词很是不解,但是自己想了很久以后,也没能想出一个更为恰当的能够描绘这样的情景的词语之后,我就理解了。媚俗,就是对世界对这个社会对人类自身有一个统一的认知以及肯定,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需要交流,需要精神上的沟通,需要得到肯定,尤其是自身的价值,这是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存在的本性的需求,不可磨灭,除非他们要叛离这个社会。

弗兰茨就是典型的一个媚俗的人,因为他需要上述的一切,这些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就可以从他从事的工作,还有他的妻子身上得出结论。

但是,我这里所说的媚俗却不是对他的否定或者是鄙夷,正相反他应该是被赞美的,我认为社会正是由这些媚俗的人所创造的,要是我们的社会中没有这样媚俗的人,那我们看到的社会是怎么样的,我想这将会是《十日谈》里故事开篇的一样的场景吧,社会的秩序正在崩塌,人们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当每天都能在行走的街道上看到数不清的死人的时候,还有什么能够保持住自己精神不受侵害,有人尽情的放纵自己,毫无顾忌,闯入他人家中肆意胡为,女人放下了矜持,男人卸下了绅士,到处都是欲望的淫笑,酗酒抽烟糜烂的烟气充斥夹杂着死亡的呼吸,还有人却是独立于世外,他们不勘忍受这样的世界,崩塌的社会同样是他们的信仰与遵守崩坏。所以,他们选择在乡下偏远的地方,清修祷告,期盼终老一生。人性的本能,一旦没有约束,会有多难看,我无法想像。

社会是需要媚俗的,媚俗更多的时候就像是一道人类自己加之于本身的枷锁,他让我们知道我们的肩上还是承载着负担的,我们的前行的道路并不是畅通无阻的,媚俗教会我们要懂得文明礼貌,教会我们要遵守道德规则,媚俗教会我们要人一样的活着,所以,可以说媚俗就是维持着这个社会秩序的守护者。我们离开不了他,虽然,他就是我们所创生的。

然而,这似乎还不足以说明弗兰兹,因为他遇到了萨比娜。为了萨比娜,他开始了自己的媚俗之路,这媚俗又不同于世人的媚俗,这媚俗似乎只是为了萨比娜,只是为了他自己,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所要走的道路,他岁生活于这个媚俗的世界,但是,这媚俗却是可以有自己的定义,无意到最后,我相信他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义,他离开了自己的妻子,选择了和那个女大学生在一起,最后还和那些媚俗的人一同前往了柬埔寨,并且将他的生命也终结在那里,但是,正像他的墓志铭上所刻写的那样“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弗兰茨。

托马斯好吧,我想现在我终于可以定下心来写写本书中,貌似是主人公的托马斯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我觉得这本书中提到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是一个主要人物,每个人都拥有不一样的特点,这是一个世界一个社会,社会又是有集体所组成的,而集体又是有个人所组成的,好吧,人体又是器官组成的这里我们就不分析下去了。所以,世界是由个人组成的。请允许我稍微改变一下概念。这里我们不是从整体论的角度看,而是从还原论的角度看。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生物学、神学还是哲学,毫无疑问,他就像我们所说的太阳。只有一个。

所以,没有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说,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会成为世界的中心。每个人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自我运转的宇宙,谁都不能否定他存在的意义,就像是我们不能否定宇宙的存在,要是我们有一天否定了宇宙,这样不就同时等于否定了自己的存在嘛,况且谁也不知道别人内心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也许,一个人从来到走,我们只能看到他的表面,内心的东西,他不说,谁能知道。

貌似,我这样讲又片面了,形而上了,但是,也仅仅是我自己的观点罢了。(对了,这段东西跟托马斯木有半点关系~)

其实我一直都不大懂托马斯,在我看来,托马斯就像是个上帝派到人间的使者,他要替上帝了解世人的不同个性所在,看看人到底有何才能统领他所创造的世界,想来,即使是上帝造就了我们,但是他一旦给我们的生命添加了灵魂的动力之后,便是也不能再掌控我们自身的意志了。托马斯是个外科大夫,他做外科手术的时候有一种强烈而又短暂的亵渎神灵的感觉,正式这个吸引着他,并且使他把这个职业更看做是命运的使然,是非如此不可的,就像是后来他为了特蕾莎放弃这项使命一样非如此不可,然后从这里我才真正知道他是怎么爱着特蕾莎的,再怎么放荡滥情的人也需要一份真正的爱情,他和特蕾莎的爱情就开始于特蕾莎以某句话印在他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4】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读后感两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篇一

生,所以重,所以轻,所以有了轻重的抉择。当你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也许你想拥有的只不过是片刻的安宁,一份能让生命重拾轻松自在的安宁,而当你能够没有任何牵挂任何束缚地活着的时候,此时的你大概最想拥有的是那份被人需要被人依赖着的存在感和负重感了吧!

因此,生命,孰重孰轻,实难掂量。然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能被迫地接受命运给我们的一切吗?诚然,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命运始终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作者米兰·昆德拉主要从男女性爱这一另类新奇的角度对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存在的方式进行“浅入深出”的哲学性思考。虽然作者在这本书里始终是围绕着生命的轻重抉择去叙述,去牵引情节的发展,但直至书的最后,作者都没有明确地告诉读者,该择轻或择重,相反地,作者极力通过书中人物的所言所行引领读者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找属于每一个读者自己心中的答案。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可贵之处。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它们压到地上。但在历史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

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这几句话,是被人们奉为经典看待的,同时,它也是整本书唯一一处对“轻与重”这一对立面进行的直观的两者关联性的阐述。生命,往往轻重相伴,然而,很多时候,人往往是在生命的负担下更真切而有意义的活着。相反地。生命之轻,因为太轻,轻得不能承受,而总让我们感觉到无处不在的缺失感和空虚感,这反而让我们容易迷失自我,走向毁灭。读完这本书是在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合上书,看着透过洁净的玻璃窗飞跃在书本封面的光斑,我似乎听到里特蕾莎懒懒的笑声和步入老年的托马斯对特蕾莎说话时的温柔语气,书的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在我脑海一直盘旋,久久未去。

我想,我已经找到里属于自己心中的答案。是“重”,是生命之重,给了我们每一个生命存在的理由,它让我们在承受的同时,也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爱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奉献,让我们得以享受生命所带来的精彩和动容。

想起了,很多年前,赵薇唱的一首歌,叫《拨浪鼓》。里面有这么一句歌词“这就是爸爸所说的甜蜜的负担”。是的,有些负担,虽重,有时甚至会重得让你难以承受,但正是这“重”,让我们有了活着的理由。

是对子女的责任之重,才让父母不辞辛苦努力工作挣钱养家;是对父母的感恩之重,才使我们的奋斗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更大的动力;是对爱人的疼惜之重,才使我们不自觉地去关心彼此照顾彼此;是对朋友的信任之重,才让我们交付彼此真心坦诚相照……是的,生命需要重,需要一种叫“甜蜜的负担”让我们更真实地体会生命本身的意义,更坚定地去面对生命里所以可能出现的破碎和残缺,更真心地对待每一个因为来之不易的缘分而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

选择生命之重,让我们走得更坚定,更远……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篇二

那天坐车路过钟楼,车如往常一样,堵得有些厉害,只能一步步往前挪。

从斑驳的车窗望去,地下通道口几个稍上年纪的妇人,两个坐在小凳子上,襙着手,半抬着头,表情木然,用空洞的眼神看着来来往往、匆匆而过的行人,脚边放置的几叠报纸在风里摇曳不止;一个矮胖、头发蓬乱的妇人站着,手里拿着报纸地图类的东西不停地扭转着身体,用微乎其微的希望与失望不停交替的眼神看着路人。站台上约十多个四十岁左右的'妇女穿着不合体的工作服拿着铁锹张望着车的方向。

八九十年代常见的飞鸽还是凤凰牌的加重自行车旁站着各自的主人,车头上用木板或硬纸板笨拙的写着:木工、土工、水工等。这些中年男人相互攀谈着,不时用余光注意着来往的路人,透着他们的希望。我听不到声音,就像看一场二十世纪初的默剧,虽然嘈杂喧闹,却没有故事情节、主角配角。不知道为什么,那画面不时回绕于脑中,心就一下子沉静下来。

世间的剧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任谁也无力改变。可心的救赎之路在哪儿呢?——纯粹世界里的诘问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在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米兰·昆德拉在他充满哲理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开篇第二小节中就抛给读者一个同样沉重的问题,这样赤裸裸的诘问顿时让我无处可逃。在我看来,米兰·昆德拉所写的世界不是构建于生活之上,而是来自生命本身的诘问。而此刻,在这个由作者构建的纯粹的世界,我可以任由我的灵魂从这繁密物质世界里抽离,剥开尘世的一件件外衣,去感受体验这里纯粹的爱与痛,苦于泪,轻与重。

“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肩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可说到底萨比娜身上发生过什么事?什么也没发生。她离开了一个男人,因为她想离开他。在那之后,他有没有再追她?有没有试图报复?没有。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句话深深地刺痛着我的趋于麻木的心。我清楚地看到,曾经的那么多日日夜夜的迷茫与麻木,痛苦和孤独,绝望和无助,不是因为生命中的负担,而是因为灵魂缺少生命中本应承受的重,使得灵魂太轻,身体太重,身体与灵魂无法完美的融合,无法真正的全身心的去感知生命,享受生命。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5】

人类的生活,常常是有担子的,有的人被沉重的生活压的很痛苦却能坚持,因为他们有信仰或精神支柱,有所要为之而活着的事物,此系生命之重,在沉重中体味本身的存在。所以,重,才是存在和不朽。而轻,是生命最不能承受的重。

轻与重,孰轻孰重?

花非花雾非雾,世界至此,轻已非轻飘的轻,重已非沉重的重。

在人性的光明与黑暗中,思维在现实与想像、期待之间旋转。每个人都在扩大他试图隐藏的弱点。有的时候,又在极力隐瞒。

生命,似乎对我来说已是一种奢侈的浪费了,我很茫然。前段时间,终于看完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宇宙被两个对立的事物所分割:光明和黑暗,厚薄,冷热,进出。

一极为正, 另一极为负。我的生命,就是悬挂在这正、负之间的无穷,一半在天, 一半在地; 一半在现实, 一半在虚拟; 一半在坟墓, 一半在记忆; 一半在远方, 一半在心里; 一半在梦外, 一半在梦里。?

读一本**,感受一种生命不能承受的轻,在你、我,还有他的想象空间里,在灵魂与肉体背离的苦痛里,我们都一样,无论是书里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在我们的阅读时间中,我们也都在渐渐老去。我们跨越国界,在不同的斗争中,似乎别无选择,只能一步一步地发展,一步一步地偏离和迷失。再醒悟。

再背离,再迷失……

人生背负着巨大的重压,受着种种难以改变的牵制,仿佛是蒲公英的根扎在土壤中,拼了命也无法移动。

可是当它足够轻,轻得足够抛弃根茎而飘起来,人生真若如此,不知道会不会同样有一种无家可归的感觉。

想一想**中的一句话:世界是如此丑陋,没有人愿意死而复活。已如此,那是怎么样的世界呢?

关于轮回与永恒,并非每一个人都乐意。

而“形而上”实在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哲学符号。

政治之中,爱情之上,灵肉之间,形而上以怎样的形态存在呢?

托马斯和特蕾莎之间美妙的爱和参与,是政治、国家和工作的现实,以及幻想、追求和梦想的虚无,在命运的画布上留下的痕迹。

托马斯追回了出走的特蕾莎,这个时候,因为托马斯的追,而才显得特蕾莎的出走有了意义,才显出了特蕾莎之人、之爱情在托马斯灵魂上的之重。

而特蕾莎,之前她对托马斯不忠的恐惧是那么强烈,而她,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她有可能会永远失去托马斯,正因为这种对未来无所知、却又断然出走的行为,特蕾莎在**中才有血有肉,才步步更显得真实存在。她对摄影的热爱,以及对托马斯灵魂和肉体的热爱,交织在一起。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这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人生观和人生观吗?

不相信,或者说是不信任前世与来生,只信此生此时,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活在当下”?

大概吧。没有人给我答案。

在那个时代和国家,在那个政治氛围中,在那个选择和放弃中,托马斯匆匆衰老。

人生,总要有始有终。从平静中来,再从平静中去。旁边的那么些个种种,毕竟还是掩不住时间与生命的步伐。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6】

很久以前,在我最初知道这本书时,就很好奇亦或是说是不理解,作者笔下的生命之轻究竟是指什么呢?这次,我便怀着这样的疑问与心情走进了这本书。看完后,并没有真的让我觉得开朗,而是让我对什么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却无法把握这种感觉。

在之后的时间里,我想了许久,思考良多,渐渐理清了思绪。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涉及爱情、政治、哲学等多个方面。在这里我想要说的是其中使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即文中关于“轻与重”的思考。在我看来,本文的四个主人公构成了轻与重的两个对立面——“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的托马斯和坚决反对“媚俗”、崇尚个人主义的萨宾娜是轻的,而爱的忠贞、活的执着的特丽莎和向往反抗、充满激情的法兰茨则是重的。

从这四个人的经历、选择和结局来看,很难看出作者是提倡生命的轻快还是生命的沉重。

在我看来,轻与重是两个过于极端的对立面,太轻不好,太重亦然,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权衡轻重,把握好人生的“度”。太重了,我们将是生活的重担,弯腰驼背;太轻了,我们的生活将空虚无意义。由此,我们要懂得把握好生命的“度”,这种“度”看似遥远虚无,实则源于生活也归于生活。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蕴含着“度”的哲学。例如,父母与孩子之间需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不能过度的保护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另一方面,父母也不能放任自流,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外界的干扰众多,父母对其的教育与引导极其重要;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度”也十分重要,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即使是最为亲密的朋友,有些事,有些人,也是我们不能触碰的,如何把握好这一界限,就需要“度”的智慧。

读完这本书,我收获了很多。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放弃你应该放弃的,得到你应该得到的,生活就是最好的。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7】

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活过一样。---《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没读完但是三观真的是碎了一地

男主是一个****,和每一个情人都有这藕断丝连的往来。他结婚生子了。例会结束后,孩子被授予妻子抚养,但他必须支付抚养费,以换取每月两次探望儿子的权利。结果妻子也是抓住了他的弱点,想方设法不让他见孩子,要么就必须让他给她买奢侈品。。。

男主觉得自己不应该夹杂在这种不符合自己自由意志的状态中,于是准备放弃看望自己孩子的权利,结果男主的父亲母亲觉得男主不应该这么冷血。。。最终男主还是就这么洒脱的离开了。遇到了目前看算是女一号的女主,由于女主生病的原因,男主迫不得已照顾了女主一周。

之后就再也没联系,突然有一天女主给他打**说是来到了他的城市,第一晚男主因为有约在身,没去,第二天见了,然后就是“鼓掌”,也是醉了。

2、关于爱和性的问题

原文是这么说的。托马斯心想:跟一个女人**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不是通过**的欲望体现出来的,而是通过与她睡觉的欲望体现出来的。

我不得不说,我真的相信。。。

3、关于“贤者时间”的问题

从男人的角度来看,高潮过后,男人确实会进入一个不应该进入的阶段。也就是这个时候大部分男人都选择抽烟的原因,这个时间段内进入了所谓的“贤者时间”。我不知道女人的心情。我只谈论男人,因为我是个男人。。。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8】

生命有无法忍受的光明,我们还活到下一秒。下面是由读后感栏目整理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我,幸福无以复加!——感谢在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在我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

》,及后面的几篇有关于幸福的文章。

人,不免有时会夸大自己的痛苦或快乐,我只是希望大家把快乐夸大,把痛苦缩小。夸大痛苦的时候少一些,夸得小一些,最好是能把痛苦缩小或消除,就像瑜珈中提到的,忘却痛苦,痛苦就不存在;而夸大快乐的时候多一些,夸得大一些。****

人们经常因为一点矛盾而争吵,导致很多事情。他们不断升级,最终意见不合,甚至互相攻击。

当你因为某件事而怀疑生活时,跳出来认真思考。其实,你怀疑的只是一件小事,一种暂时的状态!

当你因为某事而怀疑别人对你的看法和感受时,就跳出来认真想想。其实,你怀疑的只是一点误会,一点矛盾!

有时我们要利用“无限扩大的思想”,让快乐幸福洒满整个人生,整个世界;有时则要去限制,让痛苦只是此痛苦,矛盾只是此矛盾,而不要再延伸!

初读该书是在高三,在人人自危,奔赴高考无暇旁顾的高三,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不是因为异国情味,不是因为大量的性描写,而是当时的我,16岁青年,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朋友间的承诺,跨过高考这座桥就有无限可能,尽管会迷茫但依旧信心满满的我,无法理解这份“生命之轻”究竟是什么。生活是多么的沉重,即使只有16岁,我也精疲力尽。

而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才意识到这个“轻”是虚无。

生命本身毫无意义,不值得怜悯,可被强权被集体被一切非生命名义以任何形式被碾压,然后消失无迹。而个体,在存在的每个时刻都在竭力摆脱这种加害生命的形式,背负各种以便自己不至于轻的无踪无迹。

三四年后,再看这本书,非但没有原来的震撼,反而可以退一步去审视它。

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认为“性”是一切欲望的根源。当然,你对任何事物的追求都可以说是在体验高潮的乐趣。而这种快乐只是大脑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它的形成和消失,让你不是退潮后的温柔海滩,而是你的失望。

托马斯和特蕾莎都有其各自失望的东西。

托马斯他惶恐于婚姻,惶恐于那个“不慎之夜”的产物—他的儿子,惶恐于自己必须扮演父亲、丈夫、儿子的角色。于是他一并摆脱,成为一个没有伦理束缚的地位较高的成年男性,他随心所欲的享受着自己的“性友谊”。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喜欢割手术刀的乐趣,就像他喜欢和各种各样的女人一起工作一样。

揭秘她们最隐秘的地方,满足她们无限的好奇心。

但因为他六次偶然遇见特蕾莎并爱上了她。因特蕾莎,他在祖国受外强**时逃离它,又重返它,失去医生这份职业,成为一个擦窗工。所有的这一切是他做出考虑,是他生命中的“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

但这不是一系列的偶然吗?

他终于听了特蕾莎的要求,躲在乡下。没有妇女,没有无休止的**。当特蕾莎终于意识到他的衰老时,她道了歉。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就连托马斯本人也认为特蕾莎改变了甚至毁掉了他的生活。

但他表示他很快乐,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我可以想象他的满足,当与命运做无数次抵抗极尽智力接受挑战后,他放下了这些,没有什么必须不可的“使命”,他安心于生活,安心于生活本身,老婆、狗、生活、自由。而在他难受、失望、胃疼的时候,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他也许不会评价。因为他始终有特蕾莎。

特蕾莎的忠诚是他们爱情的不平等支柱,尤其是托马斯。所以似乎本书中最该同情的角色就是这个可怜的女人。她竭尽全力的想摆脱自己往日的生活,脱离由母亲、小酒吧所代表的肮脏、低下、无耻、不加掩饰的生活。

她抓住命运的契机,以为可以摆脱。

但她很伤心地发现,她仍然和其他人一样,托马斯的**使她的身体没有什么独特之处。所以她埋头工作。她试图和陌生人打架。她说服托马斯去乡下。当她终于独享托马斯的时候,她却意识到自己爱卡列宁(狗)超过托马斯。

最后,托马斯和特蕾莎一起从悬崖上摔了下来,不管结局如何,他们总是在一起。即使作者在保护两人爱情的战争中始终扮演着冷法官的角色,但寒冷几乎残酷地暴露了他们的虚伪,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都以爱情的名义掩饰了他们的懦弱。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9】

又或许,我们如托马斯一样,灵魂深处并非如表象一样,托马斯看似热爱医生这个必然的职业,但灵魂深处,渴望的却是爱情。我们内心渴望的不一定是工作的必要性。也许是别的什么,比如爱情,友情,或者别的什么。

像有些人一样,曾经以为自己期待的是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发现淡淡的爱情才是自己想要的。也许我们真的需要经历一些困难,一些挫折,去理解我们想要什么。书中甚至是现实,没有一个人打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灵魂渴望些什么,多想想,或许能让我们早些明白,不至于到老到死,才明白这一生没有活够。

关于轻重

在昆德拉看来,并不认为轻是好的,“一旦失去负担,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人也就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的自由而没有意义。”我同样认为,轻并非是好的,俗话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适当的压力催促着我们向前,但这重,这负担,并不会如我们所愿的那般轻,却不会把我们压垮,在我看来,这种压力才是最值得存在的。听过一句话,你伸手就能够到的地方和你需要踮起脚才能够到的地方,后者会使你不那么轻松,却也会同时让你成长。

就像我们刚进入大学,如果我们给自己无限的光,它会毁灭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给自己适当的体重,我想这四年我们会得到很多。或许轻,才是我们无法或不能承受的重量。

我想在书的最后用青苔盛吗?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追求自己心中所想,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无怨无悔,坦然的走下去。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10】

 若把生命的岁月轨迹放在有形的路途上,人们时缓时急之时,若奔跑,愈疾愈触不到路的坎坷。并没有虚夸,如果把这句话放在某一类人上,其实,他们也只不过是在经历着,前方有待追求的欲望更大,或威胁而比此时划破肢体的荆棘更猛烈的阶段罢了。可喜的是,正因大部分人都在这个轨迹上,才有了需要与之俱来去承受疾风驰行的生命,这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所崇尚的重—与之相悖的轻。

生命作为自然的一份体,承载不可变更的地心引力规律。这本书,并非去荒谬揭示已证实的科学理论,只是人类在精神层面上,不可像牲畜去生活,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精神上的超越。如果把这个词加载到一具体理论上,作者的想说明的是:“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地上。”但是,“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就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这就是作者整个以“托马斯”这个人物一段主要人生经历主体所承载、所要表达和传递的思想。 托马斯把一生的挚爱,起初的爱恋之时,只是痴恋她如《旧约》里随河畔漂流而至的天上赐物。说得如此“轻”,恋得如此“轻”,都深究于他失败的婚姻,与落魄的家庭关系,而携带了那所谓束缚了他的的“责任”的诟病。当挚爱无法承受自己先生怪异的生活习惯而做出了离开的抉择,托马斯开篇后又一次展开了文中最精彩的思想斗争:“他跟特蕾莎捆在一起生活了七年,七年里,他每走一步,她都在盯着。仿佛她在他脚踝上套了铁球。现在,他的脚步突然间变得轻盈了许多。他几乎要飞起来了。此时此刻,他都置身于巴门尼德的神奇世界:他在品尝着温馨的生命之轻”。这种迷醉持续几天之后,他变慌乱了,开始迷失,开始挣扎:“他感到从未曾有过的沉重。重得连俄国人千万吨坦克也微不足道。”最后的演变是,他在贝多芬的最后一首四重奏最后一个乐章的两个动机里找到了坚定:非如此不可。这个是疑问,亦是坚持。 托马斯如此,特蕾莎亦是如此,两个人都是一生不断地做着生命的轻重抉择,因为受不住生命里轻佻,过于释然只是惹到内心更多的谴责。然而托马斯的情人的萨比娜,她情到深处,轮流看尽物质与精神双重风雪美景,原本和煦无尽,到头依然选择去应验心中不断奔走的自由,只是为了不去选择,不去束缚而沉浸在世界的“冷眼”回馈中。 无可争辩的是,人类心中的恶魔与天使,是生灵共有的,与生具有的共存。只是在我看来,在大部分人群里,我们乐于享受自由,而只是一种追求,追求的征途却是无止境蜿蜒,直至耗尽余生。文中没有过于评价谁是谁非,赞许了托马斯与特蕾莎不断碾转到最后的幸福,也许还遗憾了多情的萨比娜,悲剧了弗兰茨。但终归只是选择了天平里作为砝码的“重”或“轻”的不同,去平衡一个人生命收尾时生活平静的方式不同。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11】

当我读它的时候,我感到很沮丧。米兰孔达就像张爱玲。她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了当。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米兰要说的是:

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书中的情节之一:特雷莎的母亲年轻时很漂亮。她有九个追捕者。第一个是最帅的,第二个是最聪明的,第三个是最富有的,第四个是最健康的,第五个是最高贵的,第六个是最会背诵诗歌的,第七个周游世界的,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的,第九个是最有男子气概的。

特雷莎的母亲最终嫁给了第九个孩子,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和他不小心生下了特雷莎。她不爱特雷莎,她一直在想另外八个都比第九个好。她以为自己没有追求过别人,于是离开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男人,去追求一个没有男子气概,犯过几次罪,两次离婚的男人。

她嫁给了他,从此,她开始堕落,渐渐失去了美貌,变成了泼妇。

这段我印象最深刻。米兰把九种特质分配到九个人身上,特雷莎的妈妈只能从中选一个。她谁都想要,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

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她开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质,失去灵魂。当特雷莎把门锁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权利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识到一切在离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亲的身份,几乎是要挟她女儿留下。

但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她从来没有承担过生活中的责任,不管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时只是轻轻地闭上了眼睛。她不会有任何体重。她失去了灵魂。

另一方面,我在考虑米兰要传达的爱情观。“爱情”总是玄而又玄。我曾经认为爱情是一种纯粹的感性的东西。如果你用太多的理性思考去思考,那么爱就不会纯洁。

现在这种观点几乎完全被颠覆。爱情需要条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你需要知道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找到一个能满足你需求的人,然后容忍他的其他缺点,并履行你对彼此的责任,这就是爱。

米兰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大概伴责任走过的爱情才是真实存在的爱情。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执着地追寻一个自己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爱情是在特别的时段遇到特别的人。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但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难读,每一句话都意味深长,读好它我可能得花上几年工夫,可它已经使我开始受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