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对“留守儿童观后感”感兴趣看看我们整理的相关资讯吧,您是否也在苦恼怎么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呢?看完某一作品后,看好的作品能够让我们的思维产生强烈的火花。阅读外国文学后写下观后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谢谢你收藏我的作品希望它能够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留守儿童观后感 篇1

读《不要把我留在空荡荡的家里》有感王茅示范小学五年级文欣哲指导教师:刘茹云**:182********

读完《不要把我留在空荡荡的家里》我才知道知道了留守儿童的心是多么的脆弱。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现在,妈妈也跟爸爸一起出去打工了。在这座新建的大楼里,只剩下我和爷爷奶奶了。

爷爷奶奶岁数大了,他们很细心地照顾着我,可是,我和他们实在没有什么话好说。他们住在楼下,我一个人睡在楼上。夜深人静时,我常常独自坐在窗前,既害怕又孤独。

我不知道你在城里睡哪儿,爸爸妈妈。我听说许多在城里工作的人睡在简陋的棚子里。有漏雨吗?有风吗?

蚊虫多吗?你们想家吗?你们想我吗?

早点回来,我爸妈。别把我一个人留在空房子里。我孤独,孤独,害怕。没有你们,再大的房子也不是家啊!”

我热泪盈眶地读了这篇文章。事实上,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留守儿童。当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在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肯定也非常的伤心难过。有时他们的父母连春节都回不来了。当他们看到别人的家人坐在一起开心地吃团圆饭,一起玩耍时,他们是多么羡慕!

他们多么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回到自己的身边。我们周围有些小孩儿的爸爸妈妈也许可以常回来看看自己的孩子,而文章中的那些孩子却很久很久都不能见到父母,有的小孩为了见自己的爸爸妈妈有时都故意把自己弄伤。

其实当爸爸妈妈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是伤心的,爸爸妈妈肯定也是很难过的,他们也不想和自己的孩子分开,他们也想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身边健康快乐的成长,可是由于一些生活的原因,他们并不能达成这样的心愿。他们只能选择背井离乡到遥远的地方去打工只是为了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当爸爸妈妈离开孩子时,孩子暂时无法享受父爱和母爱。而且他们的成长也会缺少一些温暖,所以我想请大家关注一下和我一起的留守儿童,给他们一点温暖。在生活中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让他们不觉得成长是那么的孤独。

留守儿童观后感 篇2

一开始对”留守儿童”这词有些陌生,只听说过,不知道具体代表什么,而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逐渐了解起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商,大批未成年人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因而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抚养、教育和管理,就这样,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形成了。他们普遍缺乏亲情和家教,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第一眼见到留守儿童时感觉他是活泼的小男孩,但是与他交谈时感觉他还是比较内向的,记得当时问他一些情况时,会犹豫会儿再说,有时就会点头,也可能怕生吧。不过,他始终都是带着可爱的笑容。

有时我通过**问他一些情况,但很多时候都有问题,也就是和他奶奶的沟通。都是用方言讲话,也听不懂普通话,没办法只有联系在外打工的妈妈,所以交流的时间减少了。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出,周边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很大。

留守儿童缺乏的是感情。作为父母,虽然我们不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但我们可以用行动让他们意识到社会上有人关心他们。世界充满了爱。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们也在逐渐地成长。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想我学到了许多。最重要的是,“留守儿童”在我心中不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简单的一个特殊群体,而是一个个儿童无比沉重的现实处境,是一个个残酷而又无奈的生活!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发自内心底培养责任感,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用心呵护他们。

同时,作为大学生,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既要关注留守儿童,又要不遗余力地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当然,也要让更多的群体关注他们,确切地给予帮助。因为社会的和谐需要你我一起维护;社会的稳定需要你我一起维护。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即使一点点的付出,也是不小的贡献。只要有心付出,就能收获快乐。

留守儿童观后感 篇3

石源小学张九华

目前,中国有一群人离开子女谋生。是啊,十三亿人,谁不想过幸福的日子,可是你们想过孩子吗?想过他们的感受吗?难道就希望孩子背上“留守儿童”的现实吗?

让一个正在学习说话的孩子承受离开父母的悲痛。那不是他们心中的伤疤吗?让一个需要得到呵护的掌上明珠孤独,这不正是考验一个神都回答不了的问题吗?我怎能忍受让他们接受这样的挑战?

每个留守儿童起初都是一株嫩绿的幼苗,但看到其他孩子都能够比自己多得到几分爱,都能够每天有人照顾,都能够得到温暖,他们会感到内心的孤独,寂寞,毕竟他们是没有错的。他们只是想要更多的鼓励,爱。而大人们心里的所谓的对孩子的爱,只是金钱,只是满足一切孩子们的物质追求已经很成功了,但但他们不需要家财万贯,不需要穿名牌,只是希望一个温暖的拥抱,而人们总是会忽虑了孩子们的感受,忽视了孩子们的心。

而那些孩子们,总是认为神是可靠的,每天握起手对着窗外祈祷,他们有时可能会梦到自己拽着父母的胳膊,让他们留下来,可当梦惊醒时却没有人安慰,只能自己孤独一人陪伴那微弱的星星。在生活中,他们总是快乐的,但是谁能理解他们的心,谁知道他们偷偷地在角落里哭泣?他们只是羡慕其他孩子能牵着父母的手,幻想着能牵着自己的手。

每当小伙伴们自豪的说他们的父母,他们可能只是躲在一边想着他们不是孤儿……

科学家们曾经研究过,在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中比较,他们显得冷漠安静,而其他儿童则显得大方活泼,因为他们沟通对象多,他们知道应该怎样沟通。留守儿童因在其缺乏父爱母爱,就会很难与别人交流,不知如何交流,他们想要有人理解他们,他们不是想要大队玩具,而是需要得到父母的爱。

在孩子们的心中,父母把自己的支柱像房屋一样,没有支柱就无法建造。父母是他们的近亲。他们是世界上的一切。孩子们需要它。他们是多么希望得到。

在青海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许多留守儿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努力学习。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他们好好学习,才能不辜负远在他乡的父母,太能走出这里,见到他们日夜思念的父母他们的双眼都流露出思念,是多么思念他们的父母,多么渴望见到他们。

作为青少年,我更知道父爱,母爱对我的影响,没有他们,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我,他们是伴随着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我,因我走正确的路,是我人生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园丁让我在人生脚步上从不停歇,活得精彩。

要向全社会呼吁,不要让孩子们孤独,他们是可怜的,是要用心浇灌的,快回来看看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放下牵挂吧!

留守儿童观后感 篇4

今天下午我们去观看了话剧——《留守儿童》。

这部话剧的主要人物有:“艾老师”、“石头”、“帅哥”、“算盘”、“秀才”、“雪人爸爸”等等。快过年了,外出打工的父母都要回家了,孩子们的苦日子终于要到头了。帅哥的爸爸是包工头,让人从城里带来一只3G手机。帅哥在众人面前炫富并且羞辱石头,石头一怒之下把帅哥的手机摔在了地上。这时艾老师出现了,她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训了石头一顿,并且说要告诉他爸爸,让他爸爸教训他。这时石头一边捶打着地面一边哭喊道:“我宁愿我爸爸每天都打我。”

石头是多么希望他的爸爸能够回来,然而,石头的爸爸已经三年没有回来了。由于在缺少父爱,所有石头从小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在艾老师开设“留守之家”的时候,他非但没有融合进这个集体,还把对父亲的恨全撒到了同学的身上。后来,石头得知他父亲即将从上海回来,就爬到帅哥家的墙头上去看他父亲回来了没有,帅哥污蔑石头要偷他家的鞭炮,就和石头吵起来了,帅哥一边跑一边嚷:石头要偷我家的鞭炮,抓小偷啊……石头听见后马上就从墙头跳下来并真的拿走了他家的鞭炮,还点燃了鞭炮。当石头得意洋洋的放完鞭炮走出来时,被大伙逮了个正着,帅哥看见石头就像愤怒的公牛一样扑过去跟石头扭打在一起,艾老师看见后冲过来拉石头,结果被石头弄崴了脚,石头也跑掉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艾老师忍着痛去找石头,在找到石头后,石头向艾老师述说了他的痛苦,并且告诉艾老师他父亲即将回来,所以才爬上帅哥家的墙头等爸爸,并不是去偷帅哥家的鞭炮。之后几天,石头性情大变,渐渐融入了“留守之家”并且搬进了那里。这时,艾老师收到消息说石头的爸爸在工地出了脚手架坍塌事故,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受伤了,也许今年不能回来过年了。不过石头并不知道。艾老师让“留守之家”的所有同学都顺着他,让他开心,让他快乐。虽然众人努力隐瞒着石头爸爸受伤不能回来过年的事实,但是纸包不住火,石头还是知道了真相。不过,石头这一次很坚强,没有流一滴眼泪。艾老师决定不回自己的家陪父母过年而是留下来陪石头过年。马上就要大年三十了,石头的父亲从上海打电话来说可以回来陪石头过年了,不用说,石头的父亲回来了,陪石头过了一个快乐的新年。从这场话剧中我得到一个启示:如果每个老师都像艾老师那样关注学生的心理,释放学生心理的压力,普天之下就会没有像石头那样性格孤僻的孩子了;也不能像帅哥那样一味的炫富,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我更要呼吁出门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们,常回家看看。

留守儿童观后感 篇5

读《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感

今年春晚上有一段录像是关于重庆留守儿童的。一群孩子围在屏幕前和远在外地的爸爸妈妈打视屏电话,“娃,在家里好不好?”“好,好。

”“娃,在家里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好!”有的孩子说着说着就哭了。

我不知道那时会不会有很多人碰我,因为有一群孩子和我们的童年不同,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里,他们在艰难地成长。

寒假找了叶敬忠的《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读了一遍,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本书深入而全面地调查研究了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客观真实地展示出当前农村的留守儿童的生活全景,包括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留守儿童的生活、留守儿童的学习、留守儿童的内心情感、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现状、不同地区留守儿童的差异、留守儿童的不同监护类型、父母不同外出情况的差异、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留守儿童与农村学校教育、留守儿童的理想等内容。

同时,对留守儿童特殊群体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进行了研究。从数据上看,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城市街道上开始挤满了农民工。从1985年**1号文件打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到2004年《中共**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的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镇)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对我国农民工的调查,2005年有1.2亿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经商,而2007年初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未来20年,将有3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2007年9月18日,李跃在《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经历着一条与其他国家不同的道路。

从总体来看,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大,转移的规模小。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到城市务工却很少能转化为城市工人,只能成为“人在城市,根在农村”的“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能向城市流动却很难向城市转移,从而造成了大量的“工作在城市,归属在农村”的“城市两栖,往返流动”型劳动力大军。

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沿海地区工业区域的集中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流向沿海东部地区,却难以相对稳定地迁移到东部地区成为常居人口。这种劳动力流动的特点造就了一个大规模的流动农民工群体。

不难看出,进城务工已经成为很多农民的选择。但是,为什么家长不会携带子女到城里就读?

从城里的条件来讲,固然学校、医院等硬件设施比农村好很多,但是由于城市入学困难、高昂的生活支出、繁忙的交通造成的不安全等因素,造成了农民工衣食住行上的困难。另外,从农民工本身来讲,工作繁忙,并无心力顾及子女。在这种情况下,把孩子留在农村是广大农民工最理想的选择。

在这种背景下,留守儿童群体也就应运而生了。

从每年的春晚和各大**的报道来看,社会各地已经对留守儿童给予了关注。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现象十分普遍,造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局部性和**障碍。因此,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更需要这一伟大而艰巨任务的坚持。

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在相对舒适、满意的环境中成长。

比如,我们能不能为他们建更多的设施完善的学校,让热爱学习的人专心学习;我们能不能为他们开几家医院,让孩子和年迈的爷爷奶奶都能健康;我们能不能反省一下平时太浪费的自己?是不是可以给孩子们开几个爱心账户,把省下的奢侈花费打给他们?是不是可以在过年给他们寄点年货、买件新衣……

我们能做的太多了,我们能想到那些脆弱的孩子从生活的每一点需要什么。爱满天下,这不能是一句空话。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是校训。

我们即将踏入社会,踏入自己的岗位,回报学校和社会多年的培养,履行公民的责任。我们一定会用满满的爱去充实那些残缺的幸福。对每个人来说做一点并不难。我相信人们会因为相互的影响而变得更加紧密和团结。这是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我们的国家也需要。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农民工在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读到的那首诗。他们为自己的祖国、父母和自己感到骄傲。

昨天,有人要问我是谁,

我总不愿回答。

因为我怕,

我怕被城里的孩子笑话。

他们的爸爸妈妈送他们上学,

一路鸣着喇叭,

不是开着本田就是开着捷达。

我们的爸爸妈妈送我们上学,

一路都不说话,

埋头蹬着板车裤腿沾满泥巴。

我们的校园很小,

放不下一个鞍马;

我们的教室很暗,

灯光只有几瓦;

我们的桌椅很旧,

坐上去吱吱哑哑。

但是我们的作业工整,

我们的成绩不差。

今天,有人要问我是谁。

我要大声告诉他,

我是农民工的子女,

是中国的娃,祖国的花。

天空更加晴朗阳光更加灿烂,

温爷爷为我们题词,

希望工程为我们把爱心播撒。

不再低头,不再害怕,

说出我们的心里话。

要问我最想说什么,

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

因为——

是妈妈把首都的马路越扫越宽,

因为——

是爸爸建起了北京的高楼大厦。

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

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

留守儿童观后感 篇6

生命因知足而幸福

现今我们的衣食住行,样样不用烦恼;父母天天把我们当做掌上明珠一样看待,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日子。然而,在偏远贫困的村庄,却有不同的一天。贫困村的孩子们很小,但他们都向往山外的美丽世界。

他们只想能负担得起学习,吃饭,享受和谐的生活

在这儿,不会有霓虹的闪亮,只有昏黄的灯泡一闪一暗,在这儿,不会有华丽的高楼,只会有破烂不堪的茅草屋摇摇坠坠;在这儿,不会有母亲暖暖的话语,只会有不远处大黄狗惊心的吠叫……

这本书讲述了26个留守儿童的困苦生活,他们们平均年龄只有9岁,但却要担起很重的家庭劳务,220篇日记,虽然文采一般,算不上什么优秀作文,但在每一篇日记的背后,都隐藏着一颗柔软而脆弱的心,21幅用劣质水彩笔画出的梦想图,21个发自内心的单纯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全国5800万留守儿童的生活写照。

这里的生活是困苦的、是难熬的。他们承担起了这个时候不该承担的责任,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但就像山上的草和树一样,他们自由了,却忘记了痛苦。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来自社会的爱是如此遥远。城里的孩子都是幸福快乐的花样年华,而这些留守儿童却是飘萍一般的草样年华。

亲情对我们来说很容易,但对那些留守儿童来说却是一种奢侈。

留守儿童的教育也是非常落后。我们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但这句话对留守儿童来说是空话。他们缺乏全方位的监督,再加上思念父母,还有家里的劳务繁忙,以至于对学***自制力、上进心和自觉性。

在一些条件好的地方,父母越来越爱孩子。可以说,它们害怕在嘴里融化,在手上干燥。但这些留守儿童很小就没有父母的疼爱,反而要做父母该做的事;当树上第一片枯叶落下时,父母们便千叮咛万嘱咐地给孩子们添衣加裤。刚有雪花报到,孩子们便个个成了“小企鹅”,而留守儿童没有温暖的衣服,也没有父母的呵护。

俗话说:“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爱而不教,爱而无度,浇灌失当,结出的往往是恶果。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话还是说得有道理的。父母不能亏了孩子,更不能惯了孩子。

这本书让我知道在社会的角落里有一些人渴望被爱。现实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幸福打拼着,每天忙碌的身影在大街上来来回回,他们无暇顾及那个角落;成功人士们站在成功的高度上俯瞰这个社会,他们也永远不会留意在这个社会的角落里有这样一群等待着爱的孩子们。父母给了他们生命,却没有给他们好的生活。

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呼吁更多的人关注他们,以便他们能够在未来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

留守儿童观后感 篇7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儿童剧——《留守小孩》,它让我受益匪浅。

《留守小孩》讲的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年轻老师为一群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建了“留守之家”,可是主人公石头的父亲却已三年未归,因此石头的性格比较孤僻,这一年,石头的父亲终于可以回家了,但是在回家的前几天,石头的父亲因脚手架坍塌而导致受伤,当石头听到这件事后,他立马哭着跑走了,艾老师就决定,留下来陪石头一起过春节!看到老师和小伙伴们对自己的呵护与照料,石头也由一开始时的孤僻转变成了合群。而故事的结局就是石头的爸爸回家了!

看着石头微笑的脸庞,艾老师欣慰的目光,这使我对幸福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儿童剧中艾老师为了石头,宁愿自己不回家与父母过春节而留下来陪石头的举动令我非常感动。我十分钦佩艾老师,钦佩她的无私,她的伟大。在春节来临之际,谁不想念自己的父母呢?谁不想回到自己温馨的家呢?但是,为了一个孩子,她决定独自留在异乡;她决定放弃与父母想见的机会,仅仅是想让她的学生度过一个快乐的春节。艾老师想到的常常都是自己的学生。我觉得石头是幸福的,即使他的父亲已三年未归,但艾老师以及小伙伴们对他的关心和爱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虽然是头三年未得到父爱,但是他却生活在幸福中。

仔细想想,幸福到底是什么?是一样丰厚的奖品吗?是被众人羡慕吗?我觉得不是!因为我认为,幸福可以是一句表扬,是一个微笑,是一个动作,甚至是观赏那日落的美景!

幸福其实无处不在。那些常常抱怨自己不幸福的人,其实,幸福就在他们身边,请仔细地发现它,品味它。

上学前,母亲一句:路上小心。让我倍感幸福;课间,老师一句:同学们,辛苦啦。让我倍感温馨;回家路上,交警一句:你们回家了,注意安全。让我倍感幸福。

一句句平凡的言语却带给我们不平凡的感动!

换一种角度去品味幸福,你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

上海市浦东新区六灶中学初一:张樱

留守儿童观后感 篇8

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都会有不同的主题,而这学期的主题是关爱留守儿童。

在《开学第一课》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就是陈佳妮。她在点军区的一所小学上学。与其他学生不同的是,因为她是一个留守儿童,她的父母也去远方工作,而佳妮和奶奶住在一起。

佳妮除了喜欢学***最喜欢的就是绘画了,可这次上绘画课的时候,老师出了题目之后,佳妮却迟迟不动笔,因为老师出的是“我最爱的人”,可是佳妮却不记得父母的样子了,因为佳妮的爸爸妈妈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了。

我们也有很多像佳妮这样的孩子。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也渴望有父母陪伴,渴望与父母分享快乐与悲伤。像佳妮这样的孩子通常都很安静内向,因为他们没有父母的陪伴和爱。也许他们只是缺少爱。

今天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我感觉到了留守儿童是多么可怜,多么孤独,多么缺少关爱啊!以前我不觉得有父母陪伴的生活很幸福,有时候甚至有些厌烦父母、讨厌父母。可自从看了《开学第一课》以后,我才知道有父母陪伴的生活多么珍贵啊!

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请您们多陪陪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