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观后感 篇1

1.故事真的不落俗套,结尾男主角和女主角拥抱和头相抵在一起,周围十几架飞机飞过海面掀起涟漪,远比结尾男女主角拥吻来的心心相印,加分~

2.导演想象力挺丰富的,克隆怪兽还能怀孕,小怪兽钻出来的时候奔向科学家的时候,我还以为要叫科学怪叔叔妈妈...后来直接吞了,把老板给吞了...

3.科学怪叔叔被怪物寻找的时候,在香港避难所惊恐的说“它在找我”,很明显,中国人立马闪出一个圈,纷纷充满正义感,指责怪叔叔应该立马走出去...导演很懂中国

4.双驾驶员同步的设定绝对是神来之笔(跟第七使徒战概念完全不一样),把战斗中人机互动画面的操作感和冲击力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只有中国机是三驾驶员控制大脑这个设定略带腹黑地萌...因为导演很懂中国。机体设计也很炫酷。打起来有一点像猴子,挺灵活的。

5.机甲战士手里托着一艘船去打大怪兽的时候真是非常狠呀,一锤一个狠...

环太平洋观后感 篇2

《环太平洋》观后感-

据说最近美国有科幻大片上映。上网看看哪一个是金刚狼2和环太平洋地区。然后我在考虑看哪一部。

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我们还是决定去看环太平洋,虽说两部电影都是3d的,但是以前看完金刚狼就发现只是打打杀杀,太没意思了,所以我们决定去看环太平洋,之前看的预告片大体的内容已经知道的差不多了,就是类似奥特曼打怪兽那种类型的科幻片,其中还结合了钢铁侠与变形金刚的元素,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我与侄子(他辈分比我小)坐着公交车来到了中心医院,然后步行去买票,**八十元,学生四十元,学校没有校牌只能口头解释我是一名学生经过十分钟的激烈口水战,卖票的阿姨终于承认我是一名学生,此时离电影开播还有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无奈之下去了商厦里面的麦当劳坐着玩了一会手机,然后电影就要开播了,穿过马路到了电影院。

电影开播了,激动的拿起3d眼镜,带上才发现演的全是广告。在那之后,电影终于开始了。先是英雄的一些独白,然后故事开始了。太平洋的海底出现裂缝,类似哥斯拉的怪兽从里面爬了出来,大肆毁灭城市,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就开始制造大型的**,类似钢铁侠与变形金刚,就是需要一个人控制整个机器人的大脑,但是严重的神经压迫使许多驾驶者丧命,之后又想出了两人控制的方法,需要两人进行神经连接,一人控制机器人的大脑左半球,另一个人控制大脑的右半球。

战争开始首先是日本和美国遭到了怪兽的破坏,为抵御怪兽的袭击,人类开始制造大型战争**,首先是美国设计成功,不过就在一次战斗中两位驾驶员中去世了一位,另一位也身受重伤,之后这位男主角(幸存者)就开始了自己的电工生活,直到美**鸥计划的将军找到他并让他接受训练他才重新回到了战士的岗位。随着怪物力量的不断增强,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建造如此大规模的**,中国就是其中之一。但在随后的战争中,只有美国人幸存下来。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我明白这部电影是哪个国家拍的,一定是他们国家的人民有着主角的光环。

环太平洋观后感 篇3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去全球通电影院看了4D电影《环太平洋》。这部电影讲了一个非常惊险刺激的故事。主要讲了有一次人类在海上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怪兽来侵略地球,随之又发现了在海底有一个到次元世界的入口。

为了保护地球,人类花了14个月造出了机甲战士与怪兽战斗。机甲战士是由两个特种兵一起操控,一个驾驶员,一个副驾驶。并且副驾驶的神经系统要进入到对方的神经系统,这样两个人的感觉就一样,就像心灵相通一样,比如这个人的脑子里在想什么,那个人就能感觉到。甚至这个人受了伤,那个人就会感觉到疼痛。

最初的驾驶员就是将军,这个将军很厉害,可以一个人驾驶这个机甲战士,要知道,能单独一个人驾驶机甲战士的人也就只有一两个呀。

但是那时候的战斗机甲还不完善,有很多辐射,所以将军就因为受到的辐射太多而留下了后遗症。从此,将军再也不能驾驶机甲战士了,于是就从事策划战斗的工作。

后来有两个非常优秀的特种兵杨利和罗利,他们是双胞胎,但是在一次和怪物战斗的时候,罗利的哥哥杨利被怪物抓走了,并且被吃掉了。罗利几乎痛不欲生,于是他就不再做特种兵了,他去建筑工地做杂货混口饭吃。

不久之后,机甲战士再次需要驾驶员了,将军就让麻子小姐为罗利挑选一个副驾驶,麻子小姐觉得自己就可以,就跟将军说了自己的想法,将军不是很同意,但是经不住罗利和麻子小姐的纠缠,就同意了。

在第一次链接实验的时候,麻子小姐陷入回忆中出不来了,童年时的她看见了怪兽,就把一只手举了起来,这个姿势正好是攻击时的姿势,但是现在只是连接实验,所有人都会被炸死,但是有一个解刨怪物的尸体的人,和一个特别喜欢数学的人打算直接拔下电源来,因为没有电,所有人都在逃离现场,只有他们两个在拔电源,最后他们在子弹发射之前成功的拔下了电源,他们成功了。

最后一次要炸掉缺口的时候需要另两个机甲战士掩护,但是缺少一个副驾驶,于是将军不顾别人的极力反对下就去了,别人都很悲伤,因为这一次会要了将军的命。

最后在别人的掩护下,罗利和麻子小姐成功的炸掉了缺口,打败了怪物。罗利和麻子小姐就成了英雄。

在这个电影里,我看到了将军的无私。将军在最后成为副驾驶的时候,很多人劝他,麻子小姐就是其一,但是将军却说:如果我不这样做,这场灾难就会要了千千万万人的命的!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将军对属下及人民的关爱,为了他人,将军甘愿死。

环太平洋观后感 篇4

《环太平洋》的特效场面着实凶猛,场面之大超越了诸多同类影片。虽然《变形金刚》的模块指标对任何机甲大片来说都难以赶超,但《环太平洋》里硕大的机甲,巨大的外星怪兽,大量被摧毁城市和海洋上的战斗戏,都无时无刻不挑战着诸多老牌特效帝国的服务器。

影片呈现的视觉效果着实令人震撼,庞然大物的笨拙角力让人叹为观止。笨重的钢铁机甲充满后工业时代的敦实质感,机甲内部战士的铠甲则轻盈流线,有着主流大片对次时代的想象。美、日、俄、中、澳等票房重镇的各个机甲设计虽然和各民族文化关系不大,却有着极其缜密的商业考量。这些机甲足以令各地影迷尖叫。

外星怪兽的设计综合了恐龙与各种鱼类的外观。尽管诸多低智商怪兽为什么不集体组团来袭,以及怪兽由来等坑都没能填上,但机甲和怪兽还是足以成功拉低观众智商并将观众打败。

二、故事拙劣

《环太平洋》的故事更像管道工与坏蟑螂在斗智斗勇,观众看到的是一群尽职尽责的物业在消灭执着大虫。片中既没有《黑超特警》那种人类与外星生命的情感交流,也没有《天煞》的人类群情激奋。总体而言情感和情绪都含蓄得有些温吞。

三、情感薄弱

罗利与麻子的情感建立同样失败。尽管编剧构思了一段麻子陷入危机的桥段,但罗利只是旁观,没能在精神上与麻子进行交流与沟通。汉森父子更是如此,父子诀别时严重缺乏《世界末日》那种情感处理。编导似乎认为片中角色大脑关联后人物关系可以自动建立,但这个过程的缺省确实让影片感人程度大打折扣,人物关系的处理甚至不如口水大片《星河战队》。

四、最后

环太平洋观后感 篇5

观《环太平洋》有感-

“怪兽来了!”今年暑假上映的《环太平洋》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却不知这部电影片段的真正含义。看过电影一定知道博士和怪兽通感后说的话:

“这些怪兽在恐龙时代来过地球,它们认为那时地球的环境不易它们生存,现在地球环境不断遭到人类自己的破坏,特别是一氧化碳增高,它们觉得很合适就开始来地球猎杀食物。”

为什么一氧化碳增高?是因为人类大量排放废气。现在废气导致了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这是人类的罪过!

我们刚刚做了一个环保调查的记录,发现了很多污染。我们的中国,雾霾,沙尘暴,酸雨这些天气灾害都是我们自己贪图微利造成的。现在南方干旱,农田开裂,农民饮水困难;北方洪水泛滥,农田房屋被淹,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我们为人类对自然的入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请大家醒悟吧!虽然我们不能控制自然,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不入侵地球,不入侵自然,不破坏我们唯一的生存环境!环保说说容易实际难,就像高尔基说的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环太平洋观后感 篇6

《环太平洋》是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的一部科幻电影,由查理·汉纳姆、 菊地凛子、伊德瑞斯·艾尔巴、朗·普尔曼等人主演,电影于20XX年7月12日美国上映。

电影聚焦Raleigh Becket(查理.汉纳姆饰)在身上,他曾是一位退役的驾驶员,他将在片中与未曾实战的Mako Mori(菊地凛子饰)联手,驾驶被废弃很久的危险流浪者机甲“Gipsy Danger”对抗入侵的怪兽。

20XX年4月24日官方宣布续集《环太平洋2》影片由原来的20XX年4月7日推迟到了8月4日。

电影剧情

当被称为怪兽的外星怪物从海中势不可挡地冒出来时,它们带来的,是一场夺取百万生命和人类资源的战争。接连摧毁旧金山、马尼拉和墨西哥等城市后,怪兽数量与攻击次数越来越多。为了对抗怪兽的袭击,人类启动代号“机甲猎人”(Jaeger)的作战计划,亦即以“巨大神经元合体机械人”为地球设下防卫机制。

两名驾驶员必须透过神经元合体,才能同步操纵巨大的机械人,一旦连结失败,就会引发大灾难,只是这群配备精良的机械人,却仍然挡不住汹涌袭来的残暴巨兽。

驾驶员罗利(查理·汉纳姆饰)和哥哥杨希在一场怪兽作战中,哥哥不幸被怪兽吞噬,罗利因此意志消沉,逃离战斗前线。但随着怪兽威力越来越强大,攻击越来越频繁之际,机甲猎人数量也越来越少。罗利和来自日本的新人麻子(菊地凛子饰)必须驾驶危险流浪者机甲,担负起拯救全世界的重责大任,在面对怪兽威胁与两人各自伤痛记忆的过往,他们能够成功达成任务吗?

影片评价

《村之声》评论称:“ 《环太平洋》就是那种你希望德尔·托罗拍摄出的科幻大片,而他也不遗余力地满足了你的这个要求。”

《好莱坞报道者》评论称:“这部电影比人和怪物对打的那种电影要好很多、聪明很多。”

《每日星报》评论影片是一部“令人很爽快的暑期档娱乐大片。”

movies 则言简意赅地用了“巨牛”两个字来形容这部影片。

故事薄弱人物情感遭诟病

《卫报》评论称:“影片情节淡薄,对白稀少,除了画面没什么意思。”

《国际银幕》评论称:“这是一部闪着智慧火花、偶有先见之明的影片,但它却被了无生趣的角色和没有演技的表演所拖累。”

《综艺》杂志则称:“这应该是德尔·托罗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拍摄的最直白、最不值一文,也是最吵闹的电影了。”

环太平洋观后感 篇7

这是头一部像模像样的机甲电影,与大国沙文内核的同类片相比,一颗向高达致敬的心让《环太平洋》与众不同。毫无疑问,它创造了一个罕见的视觉效果奇观——传统特效和数字特效的结合创造了一个壮丽逼真的场景,cg制作的怪物与真实的镜头无缝融合。由人类战士使用通感操控的贼鸥战甲队和来自平行宇宙的庞大硅基生命体海上对峙,声势浩渺雷霆万钧;每个画面都充斥着末世审美情趣,摇摇欲坠的人类城邦与哥斯拉般的巨型怪兽从未如此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在一款高科技电子游戏的喧嚣中,无所不能的美国英雄主义被稀释到几乎完全看不见的地步,而主角的存在也十分单薄。为了避免打斗的混乱和金属镜头的色差会提前将观众吹到灾难疲劳的状态,影片安排了一些零散的片段来中和激烈的混战。成功或失败都不容易。这些小桥段光亮而无力。

比如汉纳姆与菊地凛子的搏斗,朗·普尔曼创办的怪兽器官黑市,两个举止癫狂的科学怪胎以及差点儿演成《异形》戏码的怪兽胎儿,若即若离地附着在故事主线的四周,仓促开始仓促结束,既没推动剧情,也没给电影自己加分。强塞零散桥段的代价是缩减精彩搏杀场面,冗长铺垫之后匆匆忙忙把怪兽送回老家,清楚是机甲电影却看不过瘾机甲大乱斗,废话连篇的台词和无休止的创伤回忆像是生在这部电影上的天花。

“地狱男爵”朗·普尔曼算是片中最出彩的演员,但他的演技还没来得及打开就合上了,而菊地凛子呆板的浓妆让人想起《生化危机5》里的李冰冰,伊德瑞斯·艾尔巴一定是被角色自己束缚了才表现得像新人一样惊慌失措,伯恩·高曼从电视剧到电影的逾越还需要等待好机遇。本来,出于对特效大片的宽容,没有人会指望《环太平洋》有《盗梦空间》般复杂的编剧,如此欠缺说服力的台词加上演员们不尽如人意的表演却让铁皮战甲成了空壳,也让这部电影与史诗级的殿堂错肩而过。假如演员能再有点儿追求,《环太平洋》说不定就能从b级片风格里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