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整理了以下信息:“村干部民情日记”是根据您的需求准备的。学习和工作中必需要具备文档写作能力,大多数写文章很厉害的人,都会借鉴范文,通过模仿范文可以掌握好的写作思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产品信息!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1】

早上9点,带领各帮村干部从农委机关大院出发到普定猫洞乡各帮促点。10时5分达到柯托村后安排其余人员就位,进入各自的挂帮村。我联系的是柯托村,到村后我与乡包村干部郭祖福和村专职计生干部欧国荣、村支书进行座谈。然后一同下村组调查了解情况。今天共走访3个自然村寨,其中有2户养殖户大户、1户返乡农民工创业户。主要是了解群众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现状及需求,在了解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郭威户中,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识颇有感触,说明群众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得到开发,自主性越来越强。我表示了赞扬和祝愿,并表示如有商标注册等经营问题,我们帮促干部可帮助协调咨询。当走到田间地头,看见在地头劳作的陈荣刚户,我们停了下来和她聊天,得知她家因养殖有近30头猪想建沼气池时,我说我们将协调沼气池建设项目,帮助解决。在陈红星户,了解到其母亲年老多病情况,我和村干部与他进行了沟通,希望他作儿子要尽到孝心,关心老人。

今天与柯拖村主任穆平进行联系(该主任常住安顺市区),与他在村委办公室进行了交谈,一是对村班子的情况进一步进行了解,并做了一些说服工作,但还是各说各的理。同时对在场的其它村民就当前春耕生产进行了解,当了解到柯拖村在公路沿线种植的经果林,根据种植要求,不能种高杆作物,为确保土地的综合利用,希望能种一些矮杆作物(花生或黄豆),望得到农委的支持。回来后我立即向委党委书记汪德芳同志进委汇报,汪德芳同志也非常用支持和关心,立即表态让我联系,为抓好春播时机,同时又要确保种子质量,通过市农科所向铜仁油科所进行了联系,购买1000公斤花生种帮助柯拖村做好春播生产。

为争取春播时间,当我委为柯拖村购买的花生种运到安顺时,为抓好春播时间,星期六早上将种子送到柯拖村。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难点村的工作,农委党组书记、主任汪德芳同志带队,带领我及帮村干部郭莲红、黄兴福先到猫洞乡与乡党委、政府的领导进行了座谈,并详细的听取了关于普祥村的基本情况及上访户的现状,随后到普祥村与村支两委进行了座谈,进行现场办公。在座谈中讲到村办公室的维修问题及因地质灾害上访户的搬迁涉及用水急需解决的用水工程建设经费问题(6万元),因该工程涉及上访人员的稳定,汪德芳主任当即表示对村办公室规范管理及用水工程建设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当前该村的上访户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努力工作下,暂时稳定。

带领本委的帮村队员,按普定县委的要求参加了普定县召开的“省市干部帮县联乡驻村”工作会议。按议程安排,一是参观了普定县的工业园区,对县的工业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二是进行会议座谈,县领导就县情作了介绍,会上我代表市农委作了发言,就我们的帮村情况作了简人介绍,同时听取了省联乡干部的发言。通过会议交流,我也学到了一些帮村知识,对下步在帮村工作中的思路进一步得到提高。

今天走到柯拖村,村支书兰华在帮亲戚建房屋,村主任在紫云,与村支书交谈一会后,我打算到该村的锅圈岩组走一走,因村支书有事,他用自家车将我送到去锅圈岩组的公路口。因锅圈岩村组不通公路,进村组要走1.5公理的山路,我自己朝着崎岖的山路漫漫往山中走去。因太阳大,打着伞边走边看,途中没有看见人,只见坡地中种植有油菜、花生等作物,土块小,土层薄,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走到途中,住锅圈岩村组的村支委周胜及其表哥来途中接到我,便边走边谈来到村组中。进入村组,走入我视线的村子好象是一个事外桃园,面积不大,是一块洼地,没有喧闹声,生长着比较多的大树,树高、较直,开着粉红色的小花,很是漂亮,我问是什么树,周胜讲是秋树。

午餐是在周胜家吃的,4个菜中有三个是用腊肉做的菜,味道不错,是真正的农家菜,他们家人很热情,一家4口,有2个小孩,大女孩在上小学二年级,小儿子3岁。在与他们摆谈中,话题最多的是讲通组公路,因无公路,村民建房购材料,购买肥料都要人挑马驼,成本太高,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将公路修通。该村组约280多人,壮年劳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家中的劳力约30人,其余的基本是老人和儿童,整个寨子静悄悄。该村的用水极其困难,没有水源,靠的是望天水,主要靠水池集水。周胜及其表哥,陪我在寨子走了一转,并到寨外的人畜饮水池看了一看,所见的五个集水池,基本见底,有的水池也没有水,有的水池虽有水,但水很脏,遇上天旱,村寨的人要到西秀区轿子山的地方挑水,一上午才能挑两挑水。

在返回公路途中,周胜反复的讲到,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解决1.5公理的通组公路,修路经费约需20万元。从我的内心是多希望该村组尽快通路,但讲到20万元,我不知怎样回答才好,因我怕他们失望,当然我也要尽力向相关部门反映。

今天走访了几家农户,因是农忙时间,凡是可以下地的都下地了,家中只有老人,其中走访到两位快进90岁的老太。两老太给我印象截然不同,相同地方是两位老人都座在有台价的大门口。一位是身着整洁,座在门外,抽着香烟,带着手表,我与她打招呼,她很热情,她一个人独居,守着老宅,子女自己都有自己的房屋,其中有一个儿子在外工作,她觉得独居要自由些。从摆谈中,她比较满意自己的生活,精神好,眼不花,耳不聋,生活能自理。另一位老太比前一位的年纪要大一些,仍是独座大门口,从精神状态没有前一位的好。经过摆谈,她是在自己的子女中轮流生活,从表面上看,生活还可以。因年纪大,也做不到什么家务,但身体还比较不错。

我们市农委在猫洞乡帮促有6个村,我所挂帮的村是柯拖村,同时也是这6个挂帮村的带队干部,因普祥村(安排有2名驻村干部)是我委挂帮的重点难点村,所以我也经常到该村开展挂帮工作。今天走到普祥村,先到村支两委办公室看村办公室的建设情况。因我们市农委给村委维修办公室10000元,村也准备进行维修。现场,与村支两委进行了交谈,就该村的上访户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同时对村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也进行交谈。他们讲到了发展经果林,搞休闲农业,希望能外出学习。我也想找机会能否让他们出去看学习一下,尽力找机会吧。

今天市政府副秘书长马秘到猫洞乡调研,因市农委的帮村点也在猫油乡,所以我也随同前往。在乡政府与乡党委书记及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在座谈会上,乡党委书记全面了介绍乡情。该乡交通方便,通村公路基本是柏油路,但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该村最大困绕是地质灾害问题,所以也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当地政府把稳定也作为头等任务来抓。为增加农民收入,当前乡政府将要打造三个产业带,一是生猪养殖;二是种植茶叶和中药材;三是打造十公里的经果林种植。随后我们到两个茶叶种植地的合作社进行了走访,这两个合作社的茶园部份是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经营,走到龙场村,该合作社的茶园因资金问题管理得不太好,茶叶加工车间也很简陋,因采摘工问题,现在也未生产了。当走到新民村,其景象就不一样,茶园比较成形、整齐;茶叶加工车间机器在运转,有几位工人在对采摘的鲜叶进行杀青,因季节问题,现在加工是大众茶,销售价格不很高。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2】

如何更好地改善民生、办好实事,让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是我此次走访的一个重点。

为了更好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我在姚山村和滨河社区,分别召开了村(社区)干部和村民(居民)座谈会,针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就业就医、养老保障、农民增收等方面,大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我逐一进行了答复,对6件群众比较关注、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进行现场查看,分别给灵璧县政府和供电、民政、教育、卫生、农机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通了电话,并就有关具体事宜作了详细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关于农村安全用电问题,建议供电部门尽快提供整修方案,增大电容,抓紧施工。二是关于村卫生室条件差问题,建议由卫生部门协调解决,帮助姚山村建一所标准的卫生室,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三是关于建立完小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尽快研究规划,争取帮助姚山村建一所完全小学,解决孩子们上学难问题;四是关于五保户集中供养问题,建议民政部门纳入工作计划,帮助姚山村建一所敬老院,解决全村21个五保户集中养老问题。五是关于建立农机服务场地问题,建议农机部门牵头指导,协调解决。六是关于失地农民生计保障问题,建议县镇两级政府尽快制定规划,积极推进滨河社区农贸市场建设,分派摊位给失地农民,扩大他们收入来源。六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实事的现场答复和解决,使镇村(社区)干部精神受到振奋,广大群众较为满意。

近年来,虽然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民生普惠程度还很不够,群众呼声依然很高。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民生就是老百姓的实际。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抓住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指标,切实把改善民生工作具体化、责任化、制度化,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不断增强社会和谐度、公众满意度和百姓幸福感,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年年都有新变化,一年更比一年好。

基层干部一定要满怀激情地带领群众致富

在此次驻点走访中,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并围绕这些问题和村干部及部分群众进行了座谈。

我所走访的姚山村,位于灵璧县娄庄镇南部,于20xx年5月村级规模调整时由姚山村和龙汪村合并而成,辖17个自然庄,22个村民小组,全村1012户,4630人,耕地面积10799亩,党员115名。在今年村两委换届中,共选出村“两委”干部7名,大都是致富能手。其中村党总支书记陈其林是客运大户,家有6辆客车,年收入100多万元;青年书记赵跃拥有一家渔具厂,年收入30多万元;村文书王赵是个经商大户,在村内经营一家超市,年收入10余万元。在村两委干部的带动下,全村涌现出种植大户21户,养殖大户38户,户均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在和群众座谈时,他们对村两委班子致富带动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反映的问题和村干部反映的问题十分相似。特别值得我高兴的是,刚选出的村两委班子,个个都有一种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强烈愿望。村书记陈其林这样说:“我们村两委几个人,工资虽然低,但我们有干劲、不怕苦、不怕累。当前,我们最困惑的就是怎样带领群众致富”。他淳朴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创业的愿望深深地感染着我。如果每个干部都能像陈其林这样想,把带领群众致富放在心里,把群众事当作自家事,事情就一定会办好,共同致富步伐就一定会加快。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收入水平,一直在不懈努力和探索。就目前来看,无非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积极推进乡村工业,着力支持创业、扩大就业,但具体到每一村每一家,应该说各有各的不同、大有文章可做。经过和村干部共同探讨研究,从姚山村目前情况看,就要使三个产业成为该村发展经济、致富农民的主要方向:一是种植业,抓好优质麦种培育和优质品种连片种植,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二是养殖业,大力引进养殖大户或企业,把分散的一家一户过小的养殖模式变成“公司+农户”的规模养殖模式;三是设施农业,成立蔬菜大棚公司,种植反季节蔬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村干部纷纷表示,要紧紧围绕这一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群众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群众收入。我想只要村两委班子能够坚持既定发展思路不动摇,充分发挥本地的特色优势,聚民心、抓产业、上项目、求突破,满怀激情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就一定会闯出一条新路,让群众早日走上小康之路。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两天的走访慰问,我

我的收获是,吃了农家饭、住了农家屋、叙了农家事,真正倾听了一线的声音、知晓了一线的期盼、了解了一线的艰辛。同时,这次进村入户的效果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想,让我有几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老百姓对干部下基层这么欢迎,这不仅说明了广大农民群众打心眼里盼望党和政府真心倾听群众呼声,也表明了这次省市开展的“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是必要的、及时的;二是没想到老百姓对党和政府这么信任,说明了这几年党的惠农政策不仅深入人心,而且总体落实情况是较好的,要继续把党的农村政策执行好、落实好;三是没想到老百姓对我们当前工作中的问题提得这么切中要害,说明老百姓的眼睛不仅是雪亮的,始终在关注着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而且老百姓思维活跃、眼界开阔,关心、关注并在思考本地甚至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四是没想到老百姓这么通情达理,在对当前很多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的同时,也表达了一份真挚的理解与支持,让我们感到广大农民始终对党委政府寄托着期盼和厚望。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居于何职,都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民情,都要经常想一想在我们手上干成了哪些实事,是不是做到了恪尽职守,怎么才能不辜负组织和人民寄予的厚望。我想,只要我们对事业负责、对群众负责,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扎根基层中汲取发展的动力源泉,做到既“身”入基层,又“心”入百姓,就一定能够在服务百姓上做出新业绩,在推动发展富民上做出新贡献。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3】

昨夜又住在村里了。

早上起来,嗅着大山里纯净的空气,整个人清爽了许多,就干脆沿着村委门口的进村公路到山上走走。

早晨的清凉村很是秀丽,灵秀的石山和绿毯般的稻田都浸润在凉湿的空气里,露珠在路边灌木叶儿上自由地滚动,小花儿在试探着伸开双臂,庄户人家院里的狗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叫上几嗓子,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有汽车肆无忌惮的吼叫和走在斑马线上的小心翼翼,没有面对一大桌地沟油、苏丹红、注胶肉而引起的对癌症的恐惧与紧张,更没有生活的紧张与无奈……所有这一切城市应有的喧嚣和燥动都不属于这里,这是一个如桃花源般的世外境地……

走了一会儿,就见到一位大婶儿背着一篓菜迎面走来。村里人很是勤劳,最珍惜这早晨的光阴。见到我,大婶儿大老远就笑问:“小林,这么早起来了?到我家坐坐去?”大婶儿的热情让我很是感动,赶紧快步走上去接过她手里的锄头,和她边说话边往回走。大婶儿家里有六口人,公婆都年愈花甲,体弱多病,丈夫在村里帮人干点泥水活儿,两个孩子都在镇上的中学念书。全家人的生活就靠着他们夫妇俩帮人干活和到附近的安大厂卖点蔬菜维持着。随着孩子们渐渐大了,公婆又常期看病吃药,家里的经济是越来越难了……听着大婶儿的诉说,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由于地处偏僻大山和诸多历史原因,清凉村曾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村民日夜辛苦劳作中失去了其璀璨的光芒,纯朴的村民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守着“金饭碗”还倒处找饭吃呢!作为文联驻村干部,我们有这个义务帮助清凉村乡亲们去发现这颗明珠,让它发挥出的作用,帮助清凉村乡亲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4】

3月16日 星期五 天气阴

今天早晨,我们工作组一起在村里转了转,对村容村貌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在我们走在街上的时候,我们听到一群人在议论纷纷,原来是村里86岁高龄李德昌老人养的羊昨天生下了2只小羊羔,由于管理疏忽母羊因产后虚弱死亡,老人家心疼的打自己的脸,李德昌饲养这头母羊已有3年之久,他定期打扫羊圈、添加饲料、更换清水,还不时地采来地瓜秧、青草为母羊改善伙食,这几乎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母羊死后,老人悲伤不已,家人非常焦急。我们看到老人家困难的情况,给了老人家100块钱。

但考虑到老人现在的心理状态,我们决定给老人重新买一只母羊,以缓解老人的悲伤之情。于是我迅速联系济宁市青山羊养殖基地,赶到那里挑选了一头刚生产完、体形健壮的母羊和出生三天的两只小羊。并在下午送往李德昌家中,向他详细介绍了饲养的注意事项。看着健壮的山羊和可爱的小羊,老人显得非常激动,握着我的手不停的说:感谢工作组,感谢党的好干部。

经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在农村里,有些群众生活确实困难,几只羊就可能是他生活的保障,让他们的生活有保障,感受到党的温暖,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5月22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今天刚到村,村书记李奉兵就给我反映了一个问题,新农业保险是一项让广大农民受益的政策,由于刚刚推行,有些村民不了解,不愿意接受。特别是村里的李顺生老人乍听“交钱”二字就有些反感,说话也急了:“你们不要说了,什么新农业保险,我一分钱也不会交的!”,村书记几次上门做工作都被拒之门外,他把情况反映给了我。

通过之前的走访,我们对李顺生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老李今年59岁,和老伴独居在家,两个孩子,一个在福州一家外贸公司上班,一个在厦门工作。在李书记陪同下,我们很快到了老李家。一开始我并没有提新农业保险的事,只是和老李拉家常,聊农事,聊他的两个孩子。我对他说:“老李啊,你的两个孩子很有出息,你是该享受的时候咯。”一句话,说得老李心里美滋滋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近两个小时的闲聊,终于让老李打开心防,我开始细致地向他介绍新农业保险政策,告诉他,办了新农业保险,农作物受到自然灾害就有了保障……话还没说完,老李就冲着屋里喊:“老伴,拿200块钱来,咱的新农业保险的钱还没交呢!”

老李的事解决了,我心里也松了口气。经过这件事,也让我明白到:基层干部们要善于和群众“谈心”,只有心交心,农村工作就会好开展了。

9月3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上午,我到村里帮扶对象邱志柱大爷家中去看看,邱志柱大爷今年近80岁高龄了,只有一个女儿,远嫁他乡,由于生活窘迫,没有能力赡养老人,所以,邱大爷被列为了帮扶对象。推开虚掩的门,一个佝偻的背影出现在面前,邱大爷正在院落里剥蒜种,我急忙上前帮忙,并和邱大爷唠起了家常,在接触邱大爷过程中,感到邱大爷心态很好,对苦难的生活有着顽强的承受力,对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也很感激。听着老人的述说,我从心底里替他高兴,看来老人家生活的信心是越来越足了,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临近中午,我正帮老人做午饭,敲门声响起了,原来是村里的“好媳妇”孙冬姣来帮老人做午饭了,“好媳妇”帮“困难老人”是村里结对帮扶创举之一。我和“好媳妇”一起帮邱大爷做午饭,然后围在小饭桌上一起吃饭,从邱大爷幸福的`笑脸中,我感到了真情帮扶真的能给人带来满足。

吃过午饭后,我便与老人告辞。邱大爷把我送出了很远。离开了邱大爷家,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心情很愉悦,真心为邱大爷现在的生活态度高兴,希望他能一直这样开心下去。

5月13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今天,我们到村里入户走访,发现村里60岁的李增昌老人,不仅孤寡一人,身体还患有疾病,生活条件极其困难,至今家中未能通电,成为村里唯一的“盲点”区。了解到情况后,我心情十分沉重,我与村委就此事进行研究后,决定由工作组出资购买老人供电所需的一切物资,立即安排村里电工进行安装。同时,因李增昌老人无重要收入来源,我承诺由自己出资负担老人一年的电费,解决了老人用电的后顾之忧。在给老人装上电灯后,村内317户村民家中全部通电。

通电后,李增昌老人看到荧光灯发出耀眼的灯光,内心无比激动,老人家紧紧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松开,重复着那句熟悉而陌生的话“非常感谢党,感谢党的好干部”,并且拿出自家产的鸭蛋执意让我带走。我婉拒了老人的好意,但却感受到了浓浓的深情。我只是做了作为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一点小事,却被李增昌老人无限放大,逢人便夸。这让我深有感触,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们不仅要目光放在一些大的项目和投资上。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5】

我“走帮服”的第一户就是常年喜欢给领导写信反映自家困难的村民施炳昌。去年他写信给镇领导,今年又写给市领导。上级要求妥善解决施炳昌家的生活困难,助他早日脱贫。

施炳昌腿脚不灵便,走路一跛一跛的,一般的企业不要他,以前在一家公益企业打打工,后来那家企业倒闭了,他只好待在家里没了收入。他爱人年纪也大了,又患有高血压,在家种种地,儿子有智力障碍,撑不起这个家。村里虽然帮他家办理了低保,可有限的低保金改变不了生活的窘境。

那天,我走进施炳昌家,对他说,“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和我们说,能解决的肯定帮你解决。”施炳昌回答:“去年不是说要做精准扶贫项目么,字你们让我签了,可什么好处也没有见到。”

他这么一说,我突然明白了,精准扶贫项目的小册子他是签了字,但项目还没有实施。原来,他是担心帮扶资金被村里挪用了,才不断写信给上级领导寻求帮助的。

理解了他的顾虑后,我给他做出详细解释:精准扶贫是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扶贫方式,并不是给贫困户送钱送物。我安慰他:“你家的情况我们都了解,这两天我就去镇上相关部门问清楚,给你一个明确的说法。”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6】

村级党组织是农村发展的“火车头”,基层党组织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经济发展的引擎就会抛锚,前进的车轮就会止步。今天下午,我组织了高龙村的党员在村级党员活动室召开了专题学习会。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背景、重要意义,如何做合格党员等方面向大家进行了讲解,激发广大党员争做勤劳致富、产业发展、脱贫自强的带头人的激情。

“我觉得我们村要发展辣椒、西红柿等产业,采取基地加农户加企业的方式带动群众致富”,“我是一名党员,当前我的养殖业发展得还可以,我想先带动我们村的一部人进行试养,如果效果好的话再进行大规模发展”、“我们要利用好我们村的土地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进行土地流传,让群众从中受益”。听完党课后,大家都备受鼓舞,思想十分活跃,都在争先恐后的为全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今天的党课上得很成功,也让我找到做好群众工作的自信感和自豪感。其实,乡村百姓的民风十分淳朴,想致富、求发展的意愿也十分强烈,只是他们需要我们再帮他们加把劲。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7】

地点:开封县罗王乡罗王村王建立家

今天一早,驱车去我们单位的帮扶村——开封县罗王乡罗王村。雨后的道路泥泞难走,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来到了我的帮扶对象王建立家。

王建立,一个56岁的低保户,老婆有精神病,几个女儿已相继结婚离开家,只有小女儿在身边。王建立把我们迎进家里。因为老婆有精神病,家里收拾的并不干净。谈及困难,王建立掩饰不住眉间的忧虑:家里没有壮劳力,因为老婆身体不好,需要人看护,自己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家里有六七亩地,平时就靠这些地生活。一个月有六七十元的低保补贴。希望领导能提供一些挣钱的途径,不用外出,又能分担一些困难。

看着眼前的一切,听着他诉说生活中的困难,切实感受到王建立的不易,也感受到他对我们的期盼。我安慰他:“我们会和村里、乡里联系沟通,想一些办法,尽量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不过你也要振作起来,照顾好你老婆和女儿,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定要积极面对。”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8】

今天我驻村工作队一行4人学习贯彻《关于整改落实自治区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办第四批驻村工作第一轮巡回检查第一巡回检查组反馈问题》,从巡回检查组反馈的情况来看存在了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驻村工作队在轮换交接上存在空挡、工作衔接不够紧密、工作职责不够明确;二是驻村工作走村入户率偏低,调研工作不够深入;三是个别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发展不平衡、致富渠道较为狭窄;四是部分建成项目因后续监管不到位、跟进不及时,经济社会效益效益没有得到充分显现,甚至个别项目已闲置荒废。

我驻村工作队从以上存在的问题中吸取教训,明确工作方向,撰写整改材料,明确工作职责,避免今后的驻村工作中出现以上类似情况。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9】

“兰春、兰春.....,在家吗,我是绍江啊”,“在家,原来是绍江来了,多年不见了,都长胖了”,“现在你的养牛场好吧,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吗”,“谢谢你了,现在我的养牛场可以得很”。这天,我趁周末空闲时间,来到了珠藏镇高龙村兰家寨组村民兰春的养牛场,想看看他的养殖发展情况。其实早在2014年6月份我就去过他家了,那次是因为我的“娘家”水务局是高龙村的包保单位,要给这里的村民解决用水难题,我作为技术人员,全程指导高龙村新建了100方集水池和60方高位水池,安装了一台潜水泵和加压泵,为兰家寨村民组解决了用水难问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村里的养殖户兰春。时隔两年过去了,当我再次走进兰春养殖场的时候,他的养殖场规模已扩大了1倍,他不仅利用自来水自己酿酒卖,还用酿酒剩下的酒糟喂牛,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兰春告诉我,目前养牛场共养殖了12头牛,每头牛平均能卖到12000左右,再加上卖酒,一年能有15万的收入,现在自己盖上了两层的小洋楼,过上了小康生活。

“以前不要说喂牲口,就是人的生活用水都是肩挑背扛,很难。就是因为你们为我们解决了用水问题,才有了我今天的样子”,兰春一边给肥壮的牛喂草,一边高兴的和我拉着家常。

今天去了他家我虽然没有帮上什么忙,解决什么难题,但是我打心里高兴,因为群众如果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时候,其实充分表明他们的难题已经解决了,经济已经改善了,已经逐步迈向了小康。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10】

我来山西巷社区工作已半年多了,围着社区转一圈也就十来分钟的事。而真正的山西巷在哪儿呢?

八十年代人们把南门与二道桥之间称为山西巷,因为这里有个公交车站名叫山西巷。看来山西巷是一个地域的名字,好歹现在有个社区的名字叫山西巷。

在这里待时间久了,对这里及周边环境也了解了许多,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最多的还是这里的小吃名不虚传。所以总想写点什么,但无论如何还得把山西巷说明白了。

“哪里来的骆驼客哎亚里美,哈密来的骆驼客下里胡麻呦。骆驼驮的啥东西哎亚里美,胡椒花椒姜皮子下里胡麻呦。一斤你卖多少钱哎亚里美,三两三钱三分三下里胡麻呦……”这首上世纪30年代曾在乌鲁木齐流传的歌谣,风趣地反映了人们对骆驼客的赞美,也映射出那个时代的风貌。

驼铃声声,沿着丝绸之路由东向西,把中国的特产运往西亚及地中海一带,返回时,又将那里的东西带回中国。而新疆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集散地。作为新疆的首府城市,乌鲁木齐自然成为了驼队的驿站。

据乌鲁木齐文史记载,清末,有个名叫季登魁的驼队管事,祖宗三代都是“骆驼客”。他的家乡在山西大同,但每年都要跟着驼队在乌鲁木齐安居。有一年,他的驼队被征运军粮,不料在战火中驼队失散,季登魁不能再回山西,就在乌鲁木齐城南,就着一泉清水开设了一处专供驼队住宿的骆驼场,名为“山西驼场”。季登魁处处为驼队和驼工着想,生意十分兴旺,凡到乌鲁木齐的驼队,都愿在“山西驼场”住宿。不久,驼场附近开设了货栈,往来客商就在这里进行贸易。接着,饭馆、小卖部也陆续出现,“山西驼场”成了一条繁华的街巷,并从此得名“山西巷”。

随着驿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驼队来这里歇脚,随之而来住宿、餐饮、小手工作坊渐渐兴盛起来,地方也随之扩大,大概是现在的东至和平南路、南至龙泉街、西至新华南路、北至人民路一带统称为山西巷。后来由于城区建设,又有了龙泉街、马氏巷、妇幼保健院、南门新华书店、新疆民街等地域称呼。山西巷的地域也随之缩小,而现在的山西巷社区东界是解放南路中心线,南界是新市路中心线,西界是新市路北一巷中心线,北界是饮马巷中心线,社区面积只有0.2平方公里。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11】

一年多的村官工作,我学到了很多,认识逐步提高,思想日渐成熟。从刚开始对农村工作的无知到现在的渐渐熟悉,再到变成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成为我成长不竭的动力。

记得刚到村里报到的时候,村里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村支书告诉我,我们村是镇里的重点村,责任重大啊!隐约中我只记住了“责任重大”这四个字。自己虽然也是来自农村,但对农村政策和工作了解的确实很少。

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干好。到村第二天,我就从镇上找来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相关材料进行学习,在村支书问的指导下,我们把美丽乡村的主阵地定在了村里的主巷道清理上,我还建议把清理好的地方用相机拍摄下来,把照片贴在村里的公开宣传栏上,通过清理前后效果的对比来激发群众的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到了检查验收阶段,我们村建设工作受到了镇领导的认可,那时我心里满是成就感。

后来我把这段经历告诉了我的同学,同学说,你进村就是打扫卫生啊。我说,不是,我在学习,在进步。

我觉得用心经历过的事情会变成一笔财富,这些财富会让你充分领略到生活的意义。

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抱着学习的心态,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我时常告诉自己,工作无论难与易、大与小,用心做就会有收获。

一年其实不长,作为村官,我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我的心告诉我,我愿意做下去;我的收获告诉我,我做的值得。

村干部民情日记【篇12】

今天早晨,我们连心室的同志一起到凉树塘转了转,对村容村貌做更一步了解。

当走到杨文斌家门是,有几个人正在聊天。看到我们后,其中一个人说:那边有个小型水库,太危险了,前年就有一个小孩掉到水给淹死了,马上要到夏天,怕小孩下去洗澡。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给拦一下,不要让那种悲剧再发生。得到村民的反应后,我们一行来到了那个小水库。这个小水库就到村子的旁边,还有几户人家住在那里。经观察,的确很危险,80度的斜坡建成的,如果大人不小心掉进水里,都无法爬出来,何况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