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阅读了作品之后,我被其恢弘的剧情深深吸引住了。书写读后感是我们记录这种心得的一种好的方法,经过多次挑选迷你句子网的编辑为您整理出了这份最适合的“什么是教育读后感”,如果你需要的是以下方法请不妨参考一下!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1

什么是教育?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迄今为止,各个领域代表人物对教育的见解各有千秋,他们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去看待何为教育这个问题,让我们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理解教育的真正含义。

作为德国伟大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什么是教育,并通过他的角育观,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教育,如何更好地接受教育,继承教育。

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独特见解是从“生存、自由、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出发的。他指出,在人的存在和生成中,教育环境不可或缺。因为这种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爱的生成方式,但目前的教育本身却越来越缺乏爱,人们只是机械地从事教育,只注重教育的结果,忽视了对爱的理解。

雅斯贝尔斯所理解的教育本质,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它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的。没有爱的理解,教育就没有灵魂、空虚和现实意义。这种教育违背了其精神实质。它达不到教育灵魂的目的,也没有存在的意义。

不考虑社会历史背景,教育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学校教育、学徒教育和苏格拉底教育。经院式教育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自己毫无创新精神。

师徒制教育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具有个人传统。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爱护表现为绝对服从。这两种教育要么固守旧规则,要么缺乏公平,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苏格拉底式得教育使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学双方都可以自由思考,没有固定得教学方式,只有通过无休止的提问才能让自己了解真相。

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探究学习责任感。

雅斯贝尔斯对苏格拉底式教育极为的推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让各自都占据主动地位,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以反讽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反思,进而激发他们内部潜在的力量,让学生在自己努力认识真理、探索真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达到教育的精神目的,使其整体精神得到成长。

他推崇苏格拉底式教育最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的虔诚。他相信真理会在正确的提问中显现出来,而自知之明和无知不会导知无知,相反,它们会产生决定生命意义的知识。雅斯贝尔斯和苏格拉底都认为教育必须有信仰,教育的目的是让自己了解教育的本质和一致。

教育的本原性是精神性的、内涵丰富的,是理想的培养。现代教育的现状却违背了其本质,学生只为求得成绩和他人的看中,去学习一些有用的东西。这种肤浅片面的教育,无法实现教育帮助人超越自我的目的。

要找到教育的意义,首先要使教育回归本真状态。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成为获取知识的一部分。虽然教育与知识的关系密不可分,但真正的教育是用来丰富内涵、启迪人心的。不是把人训练成麻木的机器,造成恶性循环。其次,我们需要遵循教育的原则。

教育的原则是引导人类灵魂通过所有现存世界的文化觉醒的根源和基础,而不是源自于原始的事物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不允许死记硬背,也不指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有见识、有远见的思想家,只是让每个人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第三,我们需要了解历史对教育的影响。历史使我们能够熟悉自己的过去、民族和人生,从而了解人类的行为。

但同时,对历史的认识和评价也会因人而异,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反思历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教育,看清本质,实现对现象世界、生存自我和精神自我的超越。

教育的内容包罗万象。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有一个政治和思想的空间,让各种世界观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对公共事务承担个人责任。因此,教育的内容必须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教育要求一种必须可以实践的思想方式。

它的本然意义是要建立一个持久坚固、可以让“自由”随意表达的国家体制。基于此,教育需要自由,其内容是不断从自由中获得的。但达到人的完全自立和绝对自由是不可能的,所以教育同时需要存在于权威之下。

要让自由与专断相区别,只有经由权威而获得。教育也需要培养,真理意识的培养需要经过人类获得的培养过程,而思维的培养和理性的培养过程则使我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培养功能体现了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培养理念。

精神科学的培养价值在于对人类历史的参与和对人的可能性的认识,而自然科学的培养价值在于对人的精确性和实践性的认识训练。

教育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教育管理不成功的灾难性后果已经影响了几十年。但是,由于教育价值实现的滞后效应,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无法与军事投入相比。

军队投资是能够迅速的提升国力,但它只是物质上的提升。从长远来看,治理和发展一个国家,只能从教育建设入手。教育决定着未来人类的生存。教育的衰落意味着未来人类的衰落。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革目前的教育。

作为一所特殊的学校,大学是由一群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年轻人组成的。在大学里,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从老师的教导中学习和研究事物的态度,从而培养出影响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生要具有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着批判精神从事学习,因而拥有学习的自由;而大学教师则是以传播科学真理为己任,因此他们具有教学的自由。

大学的理想有赖于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而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是次要的。

这是雅斯贝尔斯理想的大学。与我校的现状相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巨大的。现在的大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是一批批盲目应付考试,追求“高绩点”的“考霸”,而那些敢于冒险、在学术上散漫的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则被我们的大学所淘汰。今天的大学生,只有在别人的指导下,在别人为他们制定了学习计划的前提下,才能迈出大学生活的一步,并要求经过努力后有成功的保证。这种学习根本不能称为大学学习。

再看高校的学生组织模式,学生会的建立,学生工作内容的强制性规定,让学生在固有的平台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试想,这样一年又一年不变的工作内容能否适应社会的这种快速发展?

大学的改革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要明确大学的任务,第

一、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第

二、教育与培养;第

三、生命的精神交往;第

四、学术。这每一项任务都是大学理想生命整体的一部分。只有找准了目标,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大学教育,让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内涵的自由。

大学的教育的群体应该是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他们已经成熟,能够把自己的生活掌握在手中。大学培养的不是领导者,学生通过大学学习应该有更明显的个性特征。如果学校一味执着于制定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毫无疑问,大学教育只能走向灭亡。

大学教育要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但是教学计划和教学程序的制定是必须的。这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不限制他们的自由。好的计划和程序能够在让学生在享受自由的同时将他们团结起来,产生“一加一大于”的效应。

这个时候的学生不仅仅是参与者,他们能够在冒险的同时为自己选择的行动负责,甚至为团队做出牺牲。

大学教学的原则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要实现大学教育的价值,必须要遵循这个原则。大学教师要以身作则,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师课堂授课要有难度,需要学生去钻研,也要让其感觉到其中的吸引力,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大学教育虽然只是教育中的一部分,但其对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产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在心里摆正大学教育的位置,认清自己接受教育的目的,我们才能够成为“精神贵族”,而不是“精神附庸”。

苏翊垚地理师范2班***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2

教育读后感是学生在阅读完一本书籍后,对这本书的感悟、思考和感受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写作形式。通过读后感的撰写,学生可以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教育读后感同时也是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桥梁,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深入讨论书籍内容,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情感素养。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教育读后感的撰写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点:


读后感应该包含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解读。学生在读完一本书后,应该通过读后感清晰地表达出书中的主题、情节、人物以及作者的意图和观点。要注意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尽量避免简单地复述书中的内容,而要深入分析和解读。例如,如果读的是一本名人传记,可以通过读后感展示出名人的成长历程、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的成就和价值观。


读后感应该具备个人思考和感悟。这是读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展示出学生独立思考和对书籍反思的能力。学生可以在读后感中思考书籍对自己的启发和触动,以及与自身经历和价值观的联系。这种个人思考和感悟可以是对书中的某个观点的赞同或质疑,也可以是对作者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或差异。这种独立思考可以展示学生的独立性和对思维的发展。


读后感应该注重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学生在读过书籍后,往往会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产生情感共鸣。通过读后感,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书籍中故事和人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表达可以是对某个人物命运的同情,对某个情节的喜悦,或对作者创作手法的赞赏。情感表达让读后感更具深度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传递学生对书籍的感触。


读后感应该体现出学生对书籍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堆砌知识,更是为了启迪思想、塑造人格、拓宽眼界。通过读后感,学生可以思考和探讨书籍对自己的成长和影响。学生可以回答以下问题:这本书对我的思考和价值观有什么影响?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如何运用书籍中的思想和观点?这本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对我有何启示?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可以更好地总结书籍阅读的经验和体验,提升自己的人生素养和价值观。


教育读后感是学生通过写作对已阅读的书籍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形式。在撰写读后感时,学生应该注重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解读,展示个人的思考和感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并思考书籍阅读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写读后感,学生才能真正领略到阅读的魅力和价值,提高自身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3

在《什么是教育》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必须从儿童的生命出发,尊重儿童的兴趣,提出问题,指出儿童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生中有两个儿童,一个是跟他的外祖母生活。一个是跟他的小伙伴在一起。”他在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经历:一个是在学生生病时,由于他的病痛,他也没人能理解他。另一个是跟儿童的父亲一起生活,在生活的第一天就把他叫到儿童那里面。一个是在家里的时候,由于儿女的溺爱,他们的孩子们的行为都是由父母溺爱的。这些孩子都是在不断的成长中,慢慢的变成一个个都是“自私、任性”的孩子,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从父母嘴里说出来的。这些事不是由于家长的溺爱而是由教师的溺爱而所造成。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样的儿童世界中,已成为全社会人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有爱的奉献精神,只有当你真诚地爱他们,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才能赢得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教育的最终目的。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4

陶行知的生命教育理论也让我感到,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可以读书、读书、生活。在传统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用分数来划分学生的素质。陶行知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

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图为:开学时,学生们用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形状的头部进入学校。

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一卡通形象表明,传统教育把学生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递和接受知识为己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和应对考试为目标。

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人生的起点。他注重健康第一。他反对各种杀人考试。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让学生活下去,成为课堂的主体,使他们独立。

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陶行知始终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把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人们的生活是一个整体,教育和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教育也应体现全面性。

总之,陶行知的生命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的老师应该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必须向陶行知学习,向上一代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与孩子相处,与他们交朋友,而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5

读《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有感

泸县兆雅中学郑英惠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的今天,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呼声不断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大多学生自己却无所谓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当好教师这个平凡而又重要的角色?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有时我们感到茫然,无助,不知道如何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现将书中观点联系教学实践,归纳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所谓“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以教育情景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它不是为了感知,而是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心灵教育。

卢梭在其著名的教育《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无所作为;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但它真正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发挥潜力,这实实界上最好的教育。

“无为”教育,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定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无为”教育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平等,体验到了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真爱之心。在心满意足的喜悦中,学生们醒来了;在心灵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成绩得到提高。“无为”教育有其独有的特性:

教育意图的隐蔽性、教育手段的间接性、教育者身教的示范性,教育者亲身经历的体验性,没有亲身的体验,就不会有真正的觉悟。“无为”教育是学生作为主题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有认识到”我行,我要行“。

中国孩子需要这样的教育!那么,“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怎么做?除了教师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和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外,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该教什么给孩子们?

二、最好的教育应该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学生是人,一生大都要在社会上立足生存,要好好地生活在社会中,同时他们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主体力量,那他们就要学会做事、学会工作、学会生活,而做事其实最根本的就是做人,所以在基础教育中我们应该首先要尽力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会做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人、做人;培养学生的自信不仅是成功的基础,也是成功的源泉;教会学生重视自己的健康,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财富,健全的心灵寓于健康的身体,只有身心健康才能和谐幸福生活与工作;教学生生存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教师应重视儿童生存能力的培养。教孩子们有礼貌和礼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人的高贵品质是责任心,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培养儿童的积极心态是儿童心理的健康和营养;培养孩子坚强的品质,不管是学习之路,还是人生之路,都会有困难,坚强是一个人可贵的品格,是每一位成功者都有的品质;培养孩子的乐观和谦虚;谦虚是一种积极有用的品质。只有谦虚才能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智慧;培养孩子独立的人给,是健康健全人的必备素养。

培养孩子的勇气,胆量、勇气和魄力无疑是人重要的品质,许多成功人士都是以胆量和勇气在事业上胜人一筹、取得成功的;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只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3、 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学习?

学习从培养习惯开。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养成好习惯。

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昌盛重要的生源的影响。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科学归纳的奠基人,一生成就斐然。他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

习惯确实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巨大力量,它可以支配人们的医生。因此,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我们应该为学生培养什么好习惯? 结合教学实践,我想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复习习惯、倾听习惯、思考习惯、发言习惯、纠错习惯、审题习惯、观察修干、阅读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和课堂改革的今天,我想学生还应该养成收集运用信息的习惯、积极参与交流的习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学习?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

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可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开放的心态容纳他人的想法。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如果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对学习的正确理解是激发孩子有效学习的重要基础。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其实是在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最关键的能力。

教师的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能达到不复再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在国际21实际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里,把“学会学习”作为未来社会教育的四大主题之一。自学能力不仅是当代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每个社会精英必备的素质。

知识无限,学海无涯,任何一个老师都不可能把知识完全教给学生,而唯有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方能让他们能尽可能多学,尽可能发掘潜力,从而提高和发展自己。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学能力,就很难成为一名人才,也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必须做到“学”中“习”,“习”中“思”,”思”中“悟”,“悟”中“学”,“学”要深思,“习”要三思,“悟”要反思,逐步提高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要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观察思考,分析综合,总结提炼,系统掌握知识。

其次,要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兴趣把学生潜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就能减少厌学面,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多采取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不要让学生变成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上课没有给他们提供拓展空间,反而禁锢他们思想,背离现代教学的宗旨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学习之道让学生自己做主。生命本能的东西是美好的,连上帝都无法决定生命的走向,作为老师,而除了扶持和引导,也许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6

胡秀武我阅读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一书,这确实是一本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经典价值的教育智慧读本。书中介绍了蒙田、夸美纽斯、康德、赫胥黎、杜威、苏霍姆林斯基、蔡元培、叶圣陶等50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关于教育的精彩论述,集中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学的艺术、知识之美、教师的职业生活,会发现,教育,来可以如此朴素而美好!

”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爱因斯坦指出了育人的最终目的,无论学到多少知识,但都应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说得出学过哪些词,还要讲得出它们的意思和实质,在评估学生的成绩时,不是看他记住多少,而是会不会生活。

学生刚学会新知识后,教师应遵循柏拉图的教学方法,让他举一反三,反复实践,看他是否真正掌握并成为自己的东西。如果你吞下什么东西,你就会吐出来。这是消化不良的症状。肠胃如果不改变吞进之物的外表和形状,那就是没有进行工作。

我们的思想徒劳无益地听凭别人的想法摆布,受它们的奴役和束缚。我们脖子上缠着一根绳子,失去了精力和自由。”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说明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这个干燥的世界是一面镜子。我们应该对镜自进行自我反省,以便正确认识自己。有些人还把它分类,使它更加丰富多彩。总之,我希望世界是我学生的教科书。

它包容形形色色的特性、宗派、见解、看法、法律和习俗,可以教会我们正确地判断自己,发现自己的判断力有哪些不足和先天缺陷

”因为爱、感激、信任和服从的情感的产生,是母亲和孩子之间本能的情感吻合的结果,所以这些萌发了的情感的进一步发展便是人类崇高的艺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观阐明了爱的多面性。这段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不应该是一个有爱心的教育者吗?

教师的爱心应表现在对儿童个体差异的尊重,对儿童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尊重,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的儿童的平等对待与接纳。虽然有些孩子的能力有点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这只意味着孩子们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注。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我们的老师都应该用宽容的爱来对待他们。

这样会让他从心底感到自己也是很棒的,并有信心去改变,所以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我们这份无私的爱、纯洁的爱去温暖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用我们的爱点燃孩子们开启的人生大门!阅读美文让我们读者沐浴在教育智慧的光芒之中,享受着心智的快乐,从而也就多了一份教育的眼光,多了一份教育的思维,多了一份教育的感悟和启迪。”爱是一盏灯,需要你来点燃,正如我所说,爱也会把你照亮”.

很喜欢这句话,一直以来希望我的爱是点燃孩子心灵的那盏明灯,用我一生的智慧去点燃它,照亮孩子们的人生路程。

教育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学校应该成为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让知识时刻在学生中流动,让学生茁壮成长,成为栋梁。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感觉。我相信我接触的越多,我的感觉就会越深。我还需要学习。

最近,我阅读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这本书,书中50为大师的精辟理论,对教育的独到见解,使我收益颇丰。

该书概括了今中外50位大师对教育的探索与结晶,思路明确,堪称经典。作者认为真正的教育思考离不开大师的智慧,只有”认真汲取教育先贤的思想营养,创造性地实践教育先贤的教育智慧,教育才会成为造福于人类的伟大事业,教师和学生才会真正享受教育的幸福。”为此,作者花了大量的精力,阅读了古今中外的大量教育论著,在走进大师教育思想的同时,又能回归教育实践的现实困惑,力图将大师的教育思想通过合理的整合和结构的安排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使教师的教育思考与困惑能建立在大师教育思想的高度之上。

整本书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展开,包括大师的选择及其观点、文章的截取及其长短、**的安排及其结构等,无不体现编者作为特级教师对教育的思考及其智慧,他只是把大师的教育观点剥离出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带领我们一起去感悟、去思考,一起去大师那里寻找教育的原点与智慧。

在第”教育本质”中选取了12篇文章,作者认为,教育就是确立人在教育中的崇高地位,让教育成为人的生命和心灵发育成长的过程。教育应该是自由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完全和谐。教育要教的是对思想的理解。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不仅是目的,也是通过教育追求自身幸福的手段。因此,应不断扩大终身教育和教育范围。

在第二辑”教育内容”中选取了10篇文章,作者认为,教育内容自身蕴含着丰富魅力,教师需有一双慧眼,穿透知识表象,洞悉和传递学科本质之美并”以美启真”.也就是说,一个成熟的老师,在确定教育内容时,自然应该不仅仅是满足于知识的传递,还应努力挖掘蕴涵在学科内容中的”美原素”,不仅要发挥这些”美原素”的育人功能,而且要由美走向真。为此,笔者主要选择了四门学科,即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物理学,并展示了这些学科的大师如何从知识中获得对学科美的感知。

第三辑”激发和唤醒生命”,教师要想学生享受课堂,首先自己就得享受自己的教学,让自己的教学进入到一种自我欣赏的境界,带着感情、带着爱、带着学生一起去平等地思考。当然,前提是我们要充分了解这本书的知识、结构和方法,并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但这还不够。我们必须意识到,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技能,而是激发、唤醒和鼓励。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

只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实现更大的成长。

第四辑”把鸟放到林子里”,强调在课堂之外的教育活动中,学生还应该从自然界中感悟美,接受美的熏陶;在伙伴或集体的关系中,创造美的新元素;在郊游、体育、劳动等活动中,体验审美的新天地,寻找教育的新途径。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7

爱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感受,它能让寒冷中的人们变得温暖,它能让失明的孩子感受光明快乐,它能让孤独的老人绽放最甜美的笑容。爱是亲情,是友情,是温情。《爱的教育》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记录了家庭学校人与人之间爱的表达流淌。通过小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给人们更多的启发和深刻的教育。

故事里的孩子们性格独特。有不知羞耻的费迪尼,胆小的泼来可西,成绩优异的代洛西,品德高尚的卡隆总是被虚荣心包围的瓦迪尼,最让我感动的舍己为人的洛贝谛,她为了救一个二年级的学生被轧碎了脚,这些人中我十分讨厌费迪尼,他的母亲拼死让他上学,他却在一旁不知羞耻的 笑 ,真让我气恼。生活中也常常会有这样的人,她们在别人发言时玩,在别人出错时笑,还不时的指责别人,让身处窘境的人难堪。但生活更多的是象卡隆这样的孩子,他们乐于助人,并因为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

最让我动心的是安利柯父母那些信,他们让我感受到爱的无私,无价!还记得十岁十日那天爸爸这个从来话语不多的人,在那么多亲戚朋友前,带着温暖和爱给了我许多叮嘱和期许,他对我说:亲爱的女儿,人生的路会有很多人相伴,要懂得感恩,感恩帮助过你的人,鼓励过你的人,人生的路会很长,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困难挫折面前,要懂得坚强。从此以后,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都会在心里一遍遍的告诉自己:我行,我行,我一定行。生病时我告诉自己:没事很快就能好。考砸了,我总结失败的教训,继续前行。我相信在爸爸妈妈,老师和同学们爱的包围中,我会更多的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关心和帮助别人!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8

杨绛先生的一生是传奇。无论命运多么艰难,她都会充满向上的无怨无悔的精神。到了老年,淡定的脸庞更是散发出不同的气质。

在杨绛的眼中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教育是管教,受教育是被动的,孩子在父母身边最开心,爱怎么淘气就怎么淘气,一般总是父母的主张,说孩子该上学了。开学第一天,孩子穿上了新衣服和新鞋,拿了一个新书包,快乐地上学了。但当他从学校回来时,他不想再受到纪律处分,除非老师好好地哄他。

在她看来,好的教育就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意识,培养孩子的自我完善,引导孩子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让孩子不自觉地接受教育。

通过杨绛的好的教育启发,我想为父母所谓好的教育应做好三个层面。

第一任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言传身教比言传身教好。家长的榜样是无限的,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因为她在父亲的指导下从调皮变成了好学

多读书,读好书。使她从此爱上读书,读好书入迷。同样,她对女儿的钱瑗的教育也是如此,从不训示,言传不如身教,用行动引导女儿喜欢读书。

第二父母要给一个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为人父母,第一任务就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的成长,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引孩子的成长方向;第二个任务就是和孩子分离,得体的退出,促进孩子独立成长,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现在我们当父母的往往喜欢越界,总是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关心,事无巨细地关心,尽管我们都是打着”关爱”和”教育”的旗号,但传递给孩子的往往是令他厌烦的,孩子不会从中体会到爱和教育,而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父母的这种爱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的爱让孩子快乐,有的爱让孩子痛苦,有的爱可以让他们的心飞翔,有的爱可以折断他们梦想的翅膀。

第三,家长要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生来就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孩子在不同领域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只有合适的孩子才有效。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教育他们。孩子的发展有各自的独特之处,存在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有特殊的才能。那个天才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在等着我们唤醒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认清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的优缺点,挖掘他们的潜力,因材施教。鹿必须让他们学会奔跑,鹰必须让他们学会飞翔。

想想我自己做的,也是很惭愧,初

三、初四,正是儿子青春期,因为担心儿子在房间里面玩,就规定不允许他关门学习,以备我随时的抽查,结果他越来越烦我走进他的房间,总是说:”没事快出去吧,别影响我。”就是这样,每天在我的监督管理下,学***依然在一路下滑,毫无起色。

我们的关系陷入了互不花钱的僵局。我很难过,他更难过。后来,他上了高中,住在学校,最后摆脱了我的监督。慢慢地,我发现没有我的监督,他也变的清醒了。用他的话说,这是内部权力的作用。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生活也是,从外在突破就是压力,从内在突破就是成长。如果你被动地让别人改变,那么你注定是别人的下属;如果你能从内心主动地改变,那么你的成长就等于重生。

正如杨绛先生说的,没有孩子喜欢被管教,好的教育是启发孩子的学***,培养孩子学***觉性,激发和唤醒孩子内力的觉醒,只有内力才是巨大无限的,才会赋予孩子一生用不完的力量。我们做父母的应当适时激发孩子的兴趣、唤醒孩子的内力,适时的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自主独立,学会自己主导自己的生活。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断超出我们的控制,为他们的生活腾出空间,让他们有自己的生活。

彥青《什么是好的教育》一书采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教育哲学的思考介入当下学校教育,抓住如何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这一教育的灵魂性,展开学校教育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哲学解读。对此,我始终认为:教育始终是人的教育,故教育的本质始终是”以人为本”.

心里雪茄荣格有言:”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健全人格将成为未来全球教育界的新高点。本书中所阐述对美好事物的欲求也即为健全的人格。

在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仍然是知识文化的核心。对于学校教育中的六个关键词:教育、学生、教师、教学、学校和校长,结合岗位的实际情况,我有着深刻的体会。

作为教师,学生永远始终心。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学习英语知识是很重要的,但健全人格的塑造使知识更加强大。秉承尊重和解放孩子的天性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不仅让孩子在英语语言能力、学***上与世界同步,还在教学中融合特色的”创造性戏剧”的教学方法,课堂采用”戏剧表演、真实场景角色扮演,**律动表演,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采用多**电子互动白板辅助教学,从感觉、视觉、触觉上全面激发孩子学***能力和探索精神,让孩子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想象,摆脱中国传统英语的”哑巴英语”、”生活英语”、”老外听不懂的英语”,让孩子真正体验国际领先的快乐英语”烘焙法”.在教学中,充分倡导人格塑造让知识更有力量,旨在培养孩子真诚、乐观、勇敢、自信、独立健全的人格,发掘孩子真正的人生价值和真实的幸福感,这才是学生迷恋美好事物,教师心向学生,真正以成就学生为己任。

教育无疑是属于公众的,这个庞大的工程绝非一个人的事,它由个体的成长,延展到国家、群体和民族的成长以及未来,再宏大一些,也关系到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何去何从。此时,再反思教育,不由得竟出一身冷汗。教育的目的可能不简单、不明确,但至少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生命的灵感、感知和创造,使人类能够继续前进;陷入程序化、机械化、模式化的教育。

一所好学校,一位好老师,不仅简单地传授知识,而且为孩子们了解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环境。正规学校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知识的积累,使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智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一直认为,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环境和氛围,让孩子们敞开心扉,全心拥抱智慧。

没有人比智慧的生命更能感受到幸福。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享受智慧的幸福。我也希望我的学生们永远享受这种幸福。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9

教育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受到了无数人的审视。《什么是教育》这本书就是回答这问题的一本书,它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理论为层面,深入考察教育的本质涵义,结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内容,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本文首先列举了杜威在教育思想中提出的四个问题。一。什么是教育?2、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3、教育的纯粹、简单指的是什么?

四。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使教育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口号?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社会促进过程。但我们发现,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教育的内涵,因为教育的复杂内涵和外延本质上是一个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的问题。

根据黑格尔的理论,即抽象性和具体性的一般概念。

黑格尔对教育的考察是深入的,即所谓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真理是教育使命的核心。因此,笔者将其命名为五个特征:真实性、系统性、工具性、道德性和主体性。

但教育有一个前提,即强调教育观念的逻辑地位和顺序地位。

如果考察教育的思维水平,也是一个从理性思维到思辨思维的过程。在阅读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对立,即本质与存在、崇高与世俗、现实与沉思的关系,整体的教育观念决定了教育的崇高。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独立的,是一种超越政治和社会制度,激发人的思维的独立。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二)

刚开始看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时,我感觉这本书的理论非常艰深难懂,一点都看不懂,可能也与我平时很少看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有关。但我深深地被慢慢读它所吸引。我也从这本书中感受到教育的意义、本质和目的。虽然我对这本书的思亡有很多事情不能完全理解,但它引起了我的思考。

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它是对人类灵魂的教育。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传授、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引导人类灵魂的原头和根基通过现有世界的所有文化觉醒,而不是原始的衍生和平庸的知识。

真正的教育不允许死记硬背,也不指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有洞察力和远见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实践和自学,实践的特点是自由实践和不断尝试。”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总之,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不是理性知识和知识的积累。”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作用,而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的作用。相反,它对学生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最终导致学生对有用性的世俗追求。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接受的东西才能成为精神财富。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观点,细想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简直是太少了!高考前我们会背诗,记得各个朝代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记得元素周期表,记得数学公式,记得各个省份的简称,但现在呢,我可以说我已经忘了高中的大部分知识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我们被迫写作和学习枯燥的知识。我们不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我们很多人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还没有觉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想象力都被迫接受教育。触及灵魂的教育才能长久地留在我们的心中。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的教育,自由利用的学***,做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到此为止,人的教育才成为的第二天性。

教育借助个体的存在,使个体成为整体。个体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自己的角落,所以他狭隘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果一个人拥有一个更清晰、更充实的世界,他就能真正成为自己。

教育帮助个人自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我以前不明白教育的意义。上大学后,我非常渴望自由,我讨厌被强迫。喜欢上的课我会很认真听,不喜欢的或者没意思的课我不会逃课,但是会在下面玩手机,我常常在想,究竟大学学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不能经常感受到学习的爱和意义?

我想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我真正喜欢做的事。我渴望自由地学习。我想做我自己,做我喜欢做的事。我不想盲从别人。我们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是原创的,但很多人最终成为了海盗。当我们看到别人去考试时,我们也去考试。当我们看到别人加入某个协会时,我们也去参加考试。事实上,有多少人在做他们真正喜欢的时情。

许多人受到压迫性教育的伤害,失去了真实的自我,盲目地做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让自己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掘,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上大学时,我最认真、最投入的不是某门学科,而是一项运动——轮滑。

轮滑是我从小就想学的,但我从来没有机会。当我在大学里看到一个轮滑协会时,我立即加入了。在学滑轮的过程我滑倒了无数次,也比别人学得慢,可是我由衷地感到快乐,因为这是我真正想学的东西,是我喜欢做的事。当学会轮滑后我常常会自己在校园里滑,那是我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也常常提醒自己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感到开心,那件事也才赋予你真正的意义。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篇10

前段时间拜读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全书分为做人、学习、做事和交往四个部分,围绕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样一个主题问题给出了66个小的教育主题。通观全书这是一本有关教师自我修养、教育常识重新确认的好书,书中倡导教师要进行“无为”教育,非常耐人寻味。这里我想就对“无为”教育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感受

《中国教育报》曾以《不教而教的启示》为题刊登了这样一个教育故事: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突然,她听到一位老年女人的赞许,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且她的耳朵从未聋过。装耳聋,引导孩子走向自信。她认真倾听孩子的琴声,对孩子不断鼓励,虽没有具体施教琴艺,又没任何说教,但却给了孩子动力和自信。女孩每天为孤寂的老人拉琴,从中悟到艺术的价值和魅力,琴德、琴艺都得到升华。

这个传奇故事便蕴含着丰富的“无为”教育的哲理。

“无为”教育,即作为被教育主体的学生,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受到教育。“无为”教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为”思想与现代教育学中“主导、主体”理论的结合。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发展,其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则应开发潜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开悟。“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这一过程是因势利导,是教育者的“无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为。

可以说,“无为”教育艺术反映了一种特定的教育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较好的运用这一艺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垂范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讲的就是垂范的作用。青少年善于模仿,教育者的行为成为楷模,自然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倾听

当人产生心理冲突时,自然的需求就是要找人诉说。教育者要善听,即对教育对象的任何想法(当然不一定正确)要听得进去,表示理解,在倾听中因势利导,让教育对象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三、激励

教育者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多种手段,含蓄地、寓意深长地触动教育对象的心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潜能。激励源于尊重,源于信任。出乎意料的处理,往往能促使教育对象的心灵产生震撼。

四、体验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育对象在亲身经历中实现情感体验,获得真切的感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没有体验,就没有完成教育过程。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有效途径。

五、对比

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没有比较就没有教育。反差越大,给人的印象越深。在反差中,发现道德境界的高低,自然产生羞愧、自责,从而获得认识的飞跃、精神的升华。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某武士一心想成为世上第一射手,他遍访名师,刻苦训练,终于达到了百发百中的境地,武士自喜。一日,在深山偶遇一高僧,高僧明其箭术,遥指空中的两只飞鹰,武士心领神会,一箭射落了其中的一只,而高僧却说:“取鹰何用弓箭,高手当‘不射而射’”。言罢,高僧抬手一指,虚点向空中的一只飞鹰,只见那鹰好如受重创,径直落至高僧的脚下。武士大为震惊,叹道:“这才是射艺的最高境界啊!”

六、迂回

一位学生是生物爱好者,搜集了众多的标本。***妈是教师。一天,妈妈发现儿子的情绪不高,但没有直接询问,而是对儿子说:“妈妈今天比较累,想去逛公园。你陪妈妈一起去好吗?”儿子答应了。逛公园时,面对各式各样的植物,妈妈不断发问,儿子滔滔不断地解答,显示了丰富的知识。

这位妈妈发现,晚上儿子做作业时情绪特别好。

七、宽容

有这样一个故事:电影委员会主席博尔谢科夫在为斯大林放映完一部影片后递给斯大林一只钢笔,以便斯大林签字批准上映这部影片。不巧的是,钢笔不出水。博尔谢科夫面带愧色地从斯大林手中拿过钢笔,甩了两下。不曾想,甩出的墨水竟溅到了最高统帅的白裤子上。博尔谢科夫吓呆了。看到他吓成这样,斯大林打趣道:“喂,博尔谢科夫,害怕了?你是不是以为斯大林同志只剩下一条裤子了?”

我为这位伟人的幽默语言喝彩,更为他虚怀若谷的人格拍案叫绝。的确,能够宽容别人,善待别人的过失,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关于素质教育,可以下几十种定义,但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素质教育就是学做人的教育。而“无为”教育艺术所具有的或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或晴天霹雳开悟撼心灵的魅力和威力,难道不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神往吗?

试一试,在教育中多一些“无为”艺术,看会出现怎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