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品名观后感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看电影成了现代青年最热爱的社交方式之一,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对作品第一时间的震撼用观后感是最好不过的了,观后感要突出重点,要抓住影视中最直击你心灵的一部分去撰写,想要更好地了解“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的相关知识考虑看看这篇文章,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打破一些误解或偏见!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篇1】

前段时间在群里看到会长提到《朗读者》这个节目,当时不以为然。而后昨天又有一位好友让我去看看这个节目,说我一定会喜欢。我应声,说好。

当晚上回到家打开电脑,习惯性前往腾讯视频,弹幕弹出《朗读者》,注解是徐静雷朗读感动到流泪。我便被这个主题吸引点进去观看。

董卿主持,一看就是知性女人,与杨澜有着同样的气质:优雅、知性、智慧,博学,精干。女人看女人的美与男人看女人的美有所不同。女人眼中的美人分多种:气质知性型,风情韵味型,时尚个性型,清纯可爱型。每一类都有她的美。董卿的美端庄,吸引了不少女性向这方面发展。她曾说:"几天不读如,犹如几天不洗澡般不舒服。"女人就该这般有才情,才能更好的孕育下一代。

此期节目共邀请了五位嘉宾,其中给我印象深,最让我感动的有三个人的演讲:一是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朗读的《泥泞》;二是作家麦家朗读的《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三是艾滋病院院长朗读的《如果》。每一篇饱含真情,与他们的情形和内心的感受是如此的贴切。文章写得美,让人联想到每一幅场景,随着朗读者的感情投入,你会情不自禁流下眼泪。文字和语音就算是隔空,也能散发出它的能量。

就说说秦玥飞,他阐述自己的经历时,说得那么淡然。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耶鲁大学,这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私立大学之一,其本科学院与哈佛大学齐名,这里诞生过5名美国总统,16位亿万富翁,截至2015年诞生过52个诺贝尔奖。在人才辈出的学府里,秦玥飞以才貌双全的资历2010年从耶鲁大学毕业,2011年去湖南当了一名村官。

现场观众觉得大材小用,然而他的话却让人感动。他说:"我并不觉得我是大材小用,是这片土地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小材大用。“朴实而真诚的话,在农村这几年为村里拉了80万赞助款,修建道路,改水渠,建敬老院,拉通信息建设。这些对一个偏远山区的发展起着关建性作用。他说他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听到这些时我不勉反醒自己,我们所向往的城市生活,走了那么多年,做的事真的从心出发了吗?是否创造了价值?在城市寻寻觅觅找份工作只为那少许的收入吗?,我们是否该给工作赋予意义,才会收获成果带来的满足感?一系列的疑问在脑中盘旋........

其次在他们朗读迟子建的《泥泞》时,慷锵有力,其中内容摘录:"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一种精神。" 当我全神贯注听一群有志向的大学生朗读时,看到了希望,使我由衷升起敬意。

这是一档充满人文情怀的节目,已播第三期,每期主题不同,本期主题《选择》,人生无时不在做出选择,每个嘉宾的演讲都会让人陷入沉思,支持文化类节目,文字的背后是情感 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让我们一起听别人的故事,理自己的人生。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篇2】

味道既是在舌尖的百般滋味,更是人生的万种风情。

它是一种记忆,有伤离别的苦涩,有庆相逢的欢愉;它是一种格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也是一种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十期节目里,六位嘉宾讲述六种味道,并用朗读的形式将它们定格。

痴心不改的爱情之味

1994年,张小娴因连载的一部长篇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而声名大噪,走红文坛,成为继琼瑶、亦舒之后,两岸三地最受欢迎的爱情小说家。

她创作的60本书,全都与爱情有关,许多读者已习惯从她的文字中来寻找感情的处理方式。

“最美好的爱情就是,两个自我都可以包容。”节目里,张小娴分享了她的爱情观。和男友相爱二十余年,张小娴觉得为爱情保鲜的方法就是不停地进步,不断地让自己变得优秀。

《朗读者》的舞台,张小娴将曾经的作品《爱情的'餐桌》献给自己爱的那个人。

“爱情从餐桌开始,也在餐桌上消逝;我要一直跟你吃到永远,看着我们彼此在餐桌上渐渐凋零。”

感人至深的朗读提醒着我们:当拥有时,请懂得去珍惜。

酸甜苦辣的中国之味

提起味道,我们一定会联想到舌尖上的满足。悠久的历史和广袤的土地给了中国美食丰富多样、遐思神往的味道。

作为杭帮菜的掌门人,胡忠英分享了自己的味道故事。

生活上,他的师傅既是他的老师,也是朋友,最后被他严谨细致能吃苦的精神打动,成了他的岳父。

事业上,他是从业五十年的名厨,也是杭州G20峰会的餐饮文化专家组组长,为全球几十位政要呈现了独具特色的饕餮盛宴,展示中国味道的独特魅力。

从业至今,他的感悟是:味道两个字,要分成两部分看。味是指酸甜苦辣,道是指这个方法。

《朗读者》的舞台,胡忠英朗读古龙的《吃胆与口服》献给自己的师傅童水林。

“吃得是福。能吃的人不但自己有了口福,别人看着他开怀大嚼,吃得痛快淋漓,也会觉得过瘾之至。”

胡忠英将工匠精神融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用中国文化惊艳世界的舌尖。

口感醇厚的成熟之味

她是歌星,她是演员,她是作家,她是导演,她是有故事的女人——张艾嘉。

二十岁时轰轰烈烈,三十岁回归家庭,四十岁转型导演,五十岁续写传奇,如今六十而耳顺的她,展现的是一份从容自信和豁达心境。

对于女人的味道,张艾嘉用“自然”来形容:“味道是要被品尝的,我相信味道是来自于你自己人生的态度,你怎么看待自己,那你散发出来的东西是自然的,那个就是你自己的味道。

谈到爱情,她分享她的爱情观是:“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不应该把自己所有的幸福都依赖在对方给你什么上。”

《朗读者》的舞台,张艾嘉朗读卡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送给每个正在聆听的你。

“那一片片森林,那一道道河流,以及旷野里的风,都知道我们即将分手。”

岁月如歌,人生如酒,张艾嘉把日子过成了陈酿,越酿越香。

苦难洗礼的坚强之味

童年时,他没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却成为中国唯一获得国际三博士学位的青年钢琴家。

少年时,他和单亲、下岗的母亲饱尝贫困、分离之苦,如今却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曾经的生活如此艰难,是母亲一个人挑起了重担,重建起这个家,实现了他学钢琴的理想。

在异国学琴的时间里,他和妈妈坚持通信,但“我们的信里,永远缺少一个主题,就是想念,因为不敢触碰。”

《朗读者》的舞台,吴纯朗读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献给曾经经历苦难的母亲与自己。

“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

尝遍太多的苦楚,吴纯选择把苦当成良药。“用苦痛换来的欢乐”让他有勇气去感受生活更多的甜和美。

博大精深的东方之味

作为唯一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美术设计”的华人,作为最早在全世界推行“新东方主义”美学理念的艺术家,叶锦添让世界了解到了博大精深的东方之味。

从李安的《卧虎藏龙》,到高群书陈富国的《风声》,再到冯小刚的《一九四二》,他为经典作品增添了独一无二的色彩。

荧屏上,他成就了许多影视剧中的唯美画面和主角服装,生活中,他却大多只穿黑色和灰色。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父亲的反对和母亲的支持,让叶锦添体会到了复杂的人生之味。如今他事业有成,父母却已去世,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苦涩。

叶锦添朗读曹雪芹《红楼梦》选段,送给像林黛玉一样纯真与美好的人,希望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的古典美。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古言的粤语缓缓读出《葬花吟》,如香醇的美酒一般,让人沉醉其中。

起承转合的诗词之味

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今年,已93岁高龄的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

几十年的异国漂泊之后,叶嘉莹先生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回到祖国,做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她不计高龄,往来奔走,为的是不让这传沿千年的中国味道所期无人。一句“甘为夸父死,敢笑鲁阳痴”,诠释了她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心意。

《朗读者》的舞台,五位小朋友吟诵五首诗词献给叶嘉莹先生。

“柔茧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在叶嘉莹心中,自己的一生离乱都算不了什么,只要能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留给诗歌爱好者们,她就了无遗憾了。这是对诗词的热爱,更是对古典文化传承的一片丹心。

节目中,主持人董卿也朗读了《红楼梦》的一个片段献给所有热爱《红楼梦》的朋友,以及第一个让她翻开《红楼梦》这本书的妈妈。

正如开场语所言,《红楼梦》最触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的人生况味。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为人处世的一份智慧;

一个是枉自嗟呀,一个是空劳牵挂,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命中注定的爱断情殇。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是贾宝玉的顾盼与神姿。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是林黛玉的灵气与娇弱。

董卿的朗读,动情声声入耳……

嗜咸加盐,喜甜撒糖,味道是一种听之任之的宠溺;

儒雅谦和,灵光暗藏,味道是一位似曾相识的旧人;

如竹如松,幽幽墨香,味道就是这期的《朗读者》……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篇3】

在这场朗读中,嘉宾们以人生百味为引,分享了一个个与味道有关的故事,引发了不少观众共鸣与感动。

董卿首献朗读被赞“才艺双绝”

在之前的节目中,由于身兼制作人与主持人的双重身份,董卿还从未在这个舞台上以“朗读者”的身份朗读过。

本期节目中,在叶锦添朗读过一段粤语版《葬花吟》之后,董卿心中的朗读愿望瞬间被点燃。《红楼梦》是董卿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等待了十期节目后,董卿终于第一次还原成一位“朗读者”,站在舞台上为热爱《红楼梦》的朋友以及让自己翻开《红楼梦》的母亲朗读了一段贾宝玉与林黛玉初见的片段。

在朗读的过程中,董卿身为主持人的语言功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温润的'嗓音随着剧情的发展起伏,眼神更是顾盼含情,完美的演绎令观众纷纷点赞直呼:“人美声也美,全场最佳!”还有网友笑言:“董卿你好好读书不准撩人。”

张艾嘉感悟爱与人生引共鸣

在《朗读者》中,每一段朗读背后都伴随着一位朗读者的人生经历与故事,这种交相呼应的设置总能为朗读加分不少。本期节目中,“岁月女神”张艾嘉现身为大家朗读了一段卡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赢得了不少赞许。

与《走出非洲》中充满故事的女主角一样,张艾嘉的人生经历也称得上丰富至极。节目中,当被问及与曾经所爱之人的分别时,张艾嘉直言:“很多东西是注定的,有些人只能陪你走这么多,不会多一分也不会少一分。”而其先生说过的一句“我们俩千万不要黏在一起”也备受张艾嘉的推崇,她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一个人来一个人去,必须要懂得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不应该把幸福都依赖在对方身上。”

这些充满人生感悟的话语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有网友感叹:“太爱这段了,如果年轻的时候能听到这些话多好,不过人生始终是要自己经历,现在懂也不算晚。”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篇4】

第二个朗读者是胡忠英,他是真正的厨师,真正的品读我们舌尖上的味道。他做菜50年了,是去年G20峰会餐饮文化小组组长。伺候20国国家领导人,真的是非常艰苦的任务。整整准备了一年。普普通通的一道番茄炒蛋都被他描述的好想去尝尝他的这种做法。

讲到他的经历时也让董卿唏嘘不已,五个手指头都破过,刀功练十几年,25秒切好一斤肉片,每天早上给女儿两个鸡蛋变着花样吃。而问到他对“味道”是如何理解的,他说实际上这是两个意思。“味”就是酸甜苦辣,而“道”是方法,没有方法,做不好菜,道就是兼收并蓄,博彩众长。

他朗诵古龙的《吃胆与口福》送给他的师傅兼朋友兼岳父童水林先生。

自古就有“饮食男女”“食色性也”的说法,所以饮食文化绝对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大精华,想起他们说的“东坡肉”“炸响铃”……就觉得口水都流下来了。想起望梅止渴,我觉得是听到他们谈吃的已经觉得饿了!哈哈,暴露了我这吃货的本质。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篇5】

痴心不改的爱情之味

1994年,张小娴因连载的一部长篇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而声名大噪,走红文坛,成为继琼瑶、亦舒之后,两岸三地最受欢迎的爱情小说家。

她创作的60本书,全都与爱情有关,许多读者已习惯从她的文字中来寻找感情的处理方式。

“最美好的爱情就是,两个自我都可以包容。”节目里,张小娴分享了她的爱情观。和男友相爱二十余年,张小娴觉得为爱情保鲜的方法就是不停地进步,不断地让自己变得优秀。

《朗读者》的舞台,张小娴将曾经的作品《爱情的餐桌》献给自己爱的那个人。

“爱情从餐桌开始,也在餐桌上消逝;我要一直跟你吃到永远,看着我们彼此在餐桌上渐渐凋零。”

感人至深的朗读提醒着我们:当拥有时,请懂得去珍惜。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篇6】

《中国诗词大会》开启了全民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朗读者》的开播带来了人们对于朗诵的冲动。2017年年初,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电视节目走红,更是“捧红”了如武艺姝、张梓琳等“诗词明星”“朗读明星”,再度在全社会掀起阅读、朗读的热潮。

《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谈道,《中国诗词大会》其实是在文化的道路上,帮助大家找回了一种心情,是一种被我们遗失了很久、忘记了很久的心情,是那种让静下心来读一段经典的心情的回归。“读书是一种情怀,一种心境,在特别安静的情况下或者需要自己跟自己对话的时候,正是我们最需要读书的时候。通过《中国诗词大会》,我们看到更多的人心静下来了,更愿意回归到拿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那种感觉。

董卿说,打动人心的不是嘉宾光环而是文化情怀。其实,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从诗词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早已在读者群中形成常态,文化类节目只是将这把火“点燃”了。

4月12日,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来到成都市图书馆,点燃了无数朗读者的热情。《朗读者》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上午10点,朗读亭刚一开放使用,成都市民们就已经在朗读亭外排起了长队。“单单是一上午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有大约40人进行了朗读。截止到下午6点结束时,有近百名市民参与了朗读。成都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朗读热情令人印象深刻。”

4月13日,朗读亭来到武汉,“淡淡轻风”发表微博称:“珞珈山下朗读者,一群穿校服的小学生们齐声朗读传统四言古文,场面令人激动。万林博物馆前,朗读亭边,朗读者们排了好长的队。”场面蔚为壮观。

连同早期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以及4月14日晚东方卫视开播的《诗书中华》,这几档原创的文化类节目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载体之一。

正如著名作家刘震云所言:“把书和大众媒体结合起来,让更多人能谈起读书这件事儿,没坏处。”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为读书热浪带来的温度不降。近日,记者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等多家书店中发现,古诗词类的图书销售量仍在大幅增长。看到书店当中书架上面古典文学类、文化类、古诗词类的书变得更多、卖得更好时,颜芳感慨道:“通过一档、一系列的文化类节目,能够让这样的书架繁荣起来,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篇7】

转瞬我现已度过了三年的退休日子了。

人生的那一刻也是毕生难忘的。在校园的电教室里,领导和整体教师专门为咱们开了欢送会。平常我就惧怕讲话,那一刻又由于想说的太多了,所以就什么都没有说出来,不知为什么蹦出了那么一句话:“我会过好退休日子的。”嘴上这样说着,内心里在盘算着:我要把想看的书都看看,我要写写日记,将来留给儿子,当儿子想我的捣乱,当儿子遇到困难的捣乱,看看妈妈的日记或许有用。我还玩笑自己:你要是诸葛亮该多好,你的日记便是儿子的神机妙算了。

刚好儿子就在那一年去了横店,从小就和我无话不谈的儿子,常常在电话里给我讲他的状况,喋喋不休,什么细节都描绘,比方:第一次排队领戏服,怎样被叫出往来不断领了一套西服,还有帽子和背包,扮出来的形象彻底和人家不相同;怎样去试戏,常常被留下;导演怎样指着他人向他学习……当然,有捣乱拿不定主意的事,儿子也要寻求我的定见。或许是举目无亲,或许是儿子太爱这个行当了,使得儿子总是那样地振奋,那样地没完没了。不知不觉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将儿子的阅历写成小说不行吗?

当我真的坐在电脑前敲字的捣乱,才真实领会到了什么叫忙,什么叫累。每天除了自己的吃喝拉撒,报纸便是简略的阅读,日记也写得很简略草率,尽管晚上两个小时的广场舞没敢撤销,但脑子是没有歇着的,在不停地构思。说来也怪,每逢要预备写一个新的章节的捣乱,脑子觉得一片空白,惧怕没有内容没有细节,但往往是只需手动了起来,脑子里的东西就会层出不穷,往往在狠自己打字太慢。

由于有些问题我有必要咨询儿子,当他知道我在忙什么的捣乱,他就劝我:“妈,你不要写了,那不是你们那年纪干的事,很苦很累,你知道人家写网路小说的人是怎样坚持的吗?”儿子一方面这样劝着,一方面他也是知道自己妈妈的,我只需想做的事,一定会坚持到底,任何人的定见都不会听进去。

经过了将近半年的时刻,我写出了十二万字的小说《横漂笔记》。那捣乱我也觉得自己虽说不上是个怪物,至少是个特殊吧。人家再怎样买多少四面楚歌高级衣服,我就像没有看见相同,更不要说去仰慕了。能一个人在家是最美好的事,由于吃饭问题能够简略完事,即便历来不需要我自己亲身煮饭,但总是达不到我那种简略的规范。开端每天更新的三千字,对我来说除了白日能用的时刻都用上,晚上跳舞回来再坐到一点多钟,读读新写出来的章节,激动的心境难以自抑。再加上每天都有五六十乃至一百多的网友在点击在鼓舞,感谢得不知道怎样向这些热心的人表示感谢,于是就鼓励我向着每天更新四千字冲击。

我就像一个地下工作者相同,不敢发布我的日子状况。微信朋友圈每天都有那样的文章,来教育退了休的人们:不要省钱。趁着还能吃,去吃那些美食;要趁着自己还能跑得动去旅行,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才干的要往国外跑。每天都能看到正在旅行途中的朋友发的相片,那艳丽的衣服,那一张张绚烂的笑脸,再配上死后的美景,告诉我,这便是美好呀!由于常常编些理由不参与集会,更不去旅行,渐渐地也就没有人再约我了。我也从前企图放下这样的日子,去融入到那样的潮流中,但我显着没有取得高兴,没有激动没有兴奋。常常回来之后,总有一种要补课的感觉,日记落下了,报纸堆起来了。

现在他人再问我:“你又不逛街又不旅行,你整天都干啥啦?”我总算不再遮讳饰掩了:“看看书,看看报纸。”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篇8】

饮食之味酸甜苦辣皆备,人生之味亦如此。

品味过人生百态,才能在时光荏苒中洗涤,淘洗出思想的真金。

味道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格调,是一种气质,将味蕾嫁接上思想,味道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与董卿一起品味朗读者叶嘉莹、张艾嘉、叶锦添、张小娴 、胡忠英、吴纯分享的人生百味。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一个女人将生命中的每一段时间都酿成了醇厚的美酒,20岁的她轰轰烈烈,30岁回归家庭,40岁转型导演,50、60岁依然续写传奇。光阴的故事里有她深情地演绎,青春的烦恼中有她爱的代价。世人感慨于她的美丽与才华,她却始终“轻描淡写”。

叶锦添最早在全世界推行他的“新东方主义”的美学理念,是让世界了解到东方文化艺术之美最重要的艺术家。他是目前唯一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美术设计”的华人,从李安的《卧虎藏龙》,到高群书陈富国的《风声》,再到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许多经典影视剧中唯美的画面和主角服装,都是出自他手。

提起味道,我们率先会想到的一定是舌尖上的满足。悠久的历史和辽阔的地域给了中国饮食丰富多样、变化多端的味道。本期嘉宾胡忠英,就是一位从业50年的名厨,也是杭帮菜的掌门人。在去年杭州G20峰会上,他担任餐饮文化组的组长,为全球几十位政要人物奉献了独具特色的宴席,展示中国味道的独特魅力。他将味道融入故事,用中国文化惊艳世界舌尖。

他是目前中国唯一获得国际三博士学位的青年钢琴家,童年却没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他获得过多项国际大奖,少年时却和单亲、下岗的母亲,饱尝贫苦、分离之痛。吴纯的人生是他和母亲的苦难浇灌出的花朵,不过苦涩与甜蜜总是相依相伴,品尝人生之极苦才能让成功时的甜更加诱人。

1994年第一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在《明报》上连载,张小娴开始走红。她创作的60本书,全都与爱情有关,她的作品被称为“爱情治愈文学”,许多读者习惯从她的文字中来寻找处理感情的方式。

93岁高龄的`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这位老先生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甘为夸父死,敢笑鲁阳痴”,来表达她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心意。她不计高龄,往来奔走,为的是不让这传沿千年的中国味道所期无人。一起“卿”听朗读者叶嘉莹讲述她的诗词味道。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篇9】

潘际銮院士86岁了,但“退休”仍然是件很遥远的事情。

北京初冬的一个早晨,戴着蓝色棒球帽的潘老先生,裹着灰色呢子大衣,蹬起一辆半旧的电动自行车,“呼呼”地穿行在清华大学校园里。

车轮子不时滚过枯黄的落叶,一路把他从北边的宿舍楼,带到机械工程系的焊接馆。

这座三层老建筑物的楼龄比这位院士还要小28岁,建于1955年。那时,潘际銮在这里筹建清华大学焊接专业。

在这座老焊接馆,“潘际銮”三个字高挂在门厅的墙壁上,居于一堆名字里最顶头的位置。不过,对很多普通公众说,这个难读的名字,同样也很陌生。

潘际銮院士骑自行车带着夫人穿行在清华园中2

潘际銮院士骑自行车带着夫人穿行在清华园中

与潘际銮相关的很多成就,已经被写进教科书。比如,中学生在地理课本里读到的秦山核电站,他是这项工程的焊接顾问。

很多人不知道,当他们乘坐着高铁,奔驰在铁轨上时,已和那位在焊接馆摸钢板的老院士,产生微妙的关联。潘老先生曾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穿着厚棉袄,站在南京段的铁轨边上,在深夜里测定钢轨的焊接工艺。这年,潘院士已经年过80岁了。

不过,对这位“身陷”焊接领域50多年的专家而言,年龄不是衡量他是否已经“老”了的唯一指标。

比他小好几轮的同事郑军说,“潘老师还很年轻呢”。

这位老院士像年轻人一样,玩微信、看微博,家中电脑QQ“噔噔”上线的声音不时响起。

尽管已过耄耋之年,他可以不借助眼镜,轻松地翻查手机号码。他自由穿梭在铁块拼接起来的焊接机器人和墙角的缝隙间,俯下身随手拣起一块普通成年人掂得动的钢板。当然,他还能清晰地说出某个发动机焊接转子的转速、直径以及气压值。

这位中国焊接科学的奠基者,摊开双手,自信地说:“我现在研究的课题,是焊接领域的前沿,比如“高超超临界”,仍是没有解决的世界难题。”

尽管,潘际銮丝毫不认为自己的研究“过时”了,但是他用坦然的语气说:“我是一个老派的过时的科学家。”

如同许多上了岁数的老人家,潘际銮喜欢回忆往事。他时常和年轻的同事吃饭时,一边夹着菜,一边念叨起他的西南联大。2

如同许多上了岁数的老人家,潘际銮喜欢回忆往事。他时常和年轻的同事吃饭时,一边夹着菜,一边念叨起他的西南联大。

毕业50多年的老校友潘际銮,如今是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的会长。他说,自己之所以被选为会长,是因为“还很年轻”。

这个中国著名校友会成员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90岁。

如今,年纪越往上攀登,潘际銮的记忆,就越爱寻找属于西南联大的“焊接点”。

去年11月3日,在“西南联大建校75周年纪念大会”上,潘际銮和一百多位老校友,聚在一起。他们有的被家属扶着,还有的已经“糊里糊涂了”。

当时,他们中的很多人双手抚着桌沿,颤颤巍巍地站着,齐声唱着西南联大的校歌。他们唱到“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时,潘际銮的心里“激动不已”。

他环顾四周,看到眼泪顺着很多张布满沟壑的脸,往下淌着。

潘际銮说,他这么大岁数,还想“干活”,是因为自己“终身陷在这个事业里了”,仍然“可以为国家做贡献”。

“爱国”从这位老科学家的口里说出来,在他的很多学生和同事的耳朵里听着,“一点儿都不空洞”。

20多岁时,在炮火声中从老家九江逃难到昆明的潘际銮,“知道国家要亡了的滋味”。

此刻,正当潘际銮坐在老旧的焊接馆里,“焊接”着往日的艰难岁月时,窗外晃动着很多年轻的身影。这一天,是2014年公务员“国考”日。

每一代青年人,都面临着人生选择。当年潘际銮主动报考焊接专业时,这门学科还很冷清。当时还有人笑话他:学焊接?学焊洋铁壶、修自行车干吗?

显然,当潘际銮决定学焊接时,并不能预见是否有光明的个人前途。不过,他认为,“这门发展中的技术会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这个西南联大44级校友说,“那时候读书,纯粹求学问,不想功名和前途。”

在他看来,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是件“后知后觉”的事情。他回忆,当时“填了一张表”,简单地写下完成的工程成果,而且“当时也没发几篇论文”。后来,他被告知,“评上院士了”。

“我所获得的荣誉,都不是我追求的结果。”潘际銮说。

不少接触过潘际銮的人一致评价他,“对名和利,不敏感”。

潘院士步入晚年以后,能让他惦念的事情,已经不多。1992年,他开始作为南昌大学校长的试验。10年间,他一直试图把西南联大的办校理念和方式,“焊接”到南昌大学上去。

很多人眼里性格随和的潘校长,显现出改革者“铁腕”一面。他在南昌大学推行本科教育改革,实行“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

初入南昌大学,潘际銮晚上在校园里外散步时,经常看到学生在跳交谊舞和打桌球。这些场景显然与他记忆中的大学生活,并不相符合。

他总是回忆起,当年宿舍太拥挤,学生就去学校附近的茶馆看书和写论文。

经常说起的例子是,西南联大中文系的汪曾祺,在“昆明的茶馆里泡出来”小说。

潘际銮要扭转南昌大学的学风。“三制”的焊接轨迹,带有明显的西南联大特征。他并不讳言,自己大一时也曾物理考试不及格,而西南联大“8000多学生,真正毕业的只有3000多人”。

作为南昌大学的校长,潘际銮“抓教学和科研”,但他并不直接掌管学校的财务和人事。

“他是个放权的校长。”潘际銮在南昌大学的一位同事说。

显然,这位老校长很了解,“管钱和管人,哪怕只是管分房子,都是很大的权力。”但是,他不亲近这些权力。

潘际銮用西南联大式的方法,重新拼接南昌大学。最明显的成果是,昔日薄弱的院校,在他任上的第五年,成为一所国家“211”重点大学。

不过,潘际銮的一些学生和下属却说,他们并没有跟着校长“沾光”,也没有得到“实惠”。

说起自己的导师,在南昌大学任教的张华,有“苦水”要倒。身为校长的学生,张华没有“获得更多资源”。相反,潘际銮跟他说:“你就默默无闻地干,自己去争取课题,别指望在学校拿钱。”

而曾经给潘际銮做了6年秘书的徐丽萍,在潘上任时是正科级,一直到他卸任,直至自己离校,职级都没有改变。

当时,作为校长秘书,徐丽萍都不敢印名片,“那么大年纪,还是科长,实在不好意思啊”。

而潘际銮本人,对名片上的头衔,并不在意。2002年,他从南昌大学校长的职位上卸任,回到清华园的焊接馆。

“校长不是我的终身事业。科研,才是我一辈子扑在上面的事。”潘际銮说。

从75岁开始,他的身份是个“无官一身轻”的焊接专家。当然,他还是院士。但他认为,院士于他而言,只是一种荣誉,不是权力。1

从75岁开始,他的身份是个“无官一身轻”的焊接专家。当然,他还是院士。但他认为,院士于他而言,只是一种荣誉,不是权力。

他没有行政头衔,也没有秘书。他带着一个平均年龄60岁的团队,在墙皮有些脱落的焊接馆里,研究世界上焊接领域的前沿问题。

时下,这位手机屏幕里会跳出微博新闻的老院士,知道人们正在讨论院士制度。

潘院士并不否认,“有个别单位在‘包装’院士”。他也不讳言,“个别院士成为给单位装点门面的花瓶。这是院士被‘异化’的现象”。

这个中国最著名的焊接专家,把围绕院士以及科研界存在的问题,比作钢板上的“裂纹”。不过,早期就以“热裂纹”为研究方向的潘际銮,攻克过无数个技术难题,但很难说清这些暴露在社会肌体上的“裂纹”,“究竟该怎么解决”。

如果深入探究那道“裂纹”,潘际銮认为,人们之所以担忧院士的退休问题,是不喜欢院士们成为“学术资源的垄断者”,或者享受“特殊待遇”。

现在,潘际銮仍在焊接馆的一间光线不好的屋子里办公。资料堆到墙边,以至于部分书被挤到窗台上。他的褐色办公桌和矮茶几角,已经部分掉漆,裸出木头的原色。

而他在南昌大学当校长时,办公场景比这一幕还要“寒碜”。

他挤在办公楼西南角那间12平方米的屋里,秘书徐丽萍只能在过道上用玻璃隔出一间办公室。

有人劝他:“潘校长,外国学者也要拜访您呢,换间大的办公室吧。”

但潘际銮坚决不换,还说“西南联大那会儿,比这条件差好多呢”。

至今,他唯一享有过的“配车”,是在当校长的时候。那是一辆留学生捐赠给学校的老旧尼桑车。他的司机总忍不住抱怨:“校长,换辆新车吧。”

那辆汽车终于没被换掉,“最后都快报废了”。潘院士的电动自行车倒是换了一辆。

他80岁生日时,学生送给他这辆眼下正骑着的银灰色“坐骑”,代替之前那辆电池笨重而且总是坏掉的“老古董”。

提起院士是否应该像老电动车一样“退休”,性情温和的潘际銮会有些激动。他反对“用行政化的方式来处理高知识分子人才问题”。

“院士是否退休,不能搞一刀切。个人情况不一样。”潘院士打比方,“这就像找专家挂号,有人找我帮他们解决难题。要是我没用了,也不会有人来找我了”。

如果没有“老糊涂”,潘院士就想骑着他的电动自行车,“呼呼”地穿梭在清华园的一年四季里。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篇10】

董卿主持的央视《诗词大会》余热未过,真正带着她鲜明个人印记的《朗读者》又翩翩而来,收获了更多观众的泪光和热评。身在海外追踪了几期,确实每期都有令我动容、动情之处,从而生出一声“终于……”之叹——终于有了一个书香盈屏、以阅读为主旨的主流媒体平台节目,喧嚣闹热的“真人秀”终于出现了一道可以澄净世道人心的清流,朗读和阅读终于进入了媒体和大众的视野,我们无比美妙的中文母语,终于可以插上声音的美丽翅膀了……等等等等。用刚刚读到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在今年“三八妇女节读书会”的一段名为“等一朵花开”的发言,或许,“饥渴的”中国观众,终于可以说:又等到《朗读者》这样的一朵花开了……

不是事后诸葛亮,我的这个“终于之叹”其来有自——如果有心的南方周末老读者搜索记忆,可以记得十多年的副刊上,我曾写过一篇题为《有声的缪斯》的短文,谈到近年来一种“古老的”嗜好——朗读,在北美大学校园和华洋文化社群复兴的现象。上文题目,其实来自诗人余光中多年前一篇叫做《无声的缪斯》的随笔。余光中曾在文中批评现代中国(包括西方)的诗歌、散文及其他类型文学作品,完全忽略文字的音乐性,变成无以卒“读”的“哑巴缪斯”。他认为,可“阅”而不可“读”,是当今诗歌式微、文学远离读者受众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在此文中则提及一段有趣的“地陪”经历——过去年间一位作家曾两次造访耶鲁,诗人郑愁予老师两次在家里宴请,我都是作陪的。愁予家的两次宴请,都是以朗读诗歌贯穿始终的。几本诗集在大家手中流转,我们大家都边吃边读,诗酒共醉。在聚会中诵读诗歌、文学作品,是欧洲读书人常年的习惯。我也注意到,这种愉快的诵读气氛,我在海外、台、港文化人的聚会和饭局中常常遇见。我曾在台北,和席慕容、林怀民、蒋勋及张大春、季季等老友一起在聚会中诵读、吟唱诗歌;曾在哈佛赵如兰教授(赵元任女儿)家中每月一次的“康桥新语”沙龙聚会上,听过张光直、陆惠风、郑培凯、张隆溪、叶扬等学者的朗读和高论;这些年间,在美国大学校园里,我曾多次受邀到专门的朗读晚会去给美国学生朗读自己的文学作品片断;各种读书会、朗读聚会,更是雨后春笋般在耶鲁校园和各地文化群落蓬勃开展……

“语韵则美于听,事韵则美于传。”(引自一述明朝文人的网文,出处不详) 《朗读者》的成功之处(还有另一个值得嘉许的朗读节目——黑龙江电视台的《见字如面》),就是在其“语韵”与“事韵”。董卿把“声音与人”——朗读和朗读者的故事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能够以情带读、以读助情,深深打动观众。但是,“走心”与“动情”,既是《朗读者》的特色所在,也会是她未来走向的陷阱。“走心”而不“虐心”,“动情”而不“煽情”,这个度一旦把握不当,就会毁了这档难得的好节目。迄今节目整体感觉尚佳,但某些片段却让人有“过了”的担忧,口味挑剔的观众便马上有“转台”之虞了。于我,其实最“吸引眼球”的,还是每节目起始,点滴展示的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地设的“朗读亭”——我不知道这是为了节目制作而特意“摆拍”的设施(但愿不是),还是已经蔚为一种城市风尚的真实景观?若是后者,这真是互联网时代的一门最“老派”、同时又最有人情味、最贴近和净化人心的公益性“生意”了!但从目前的画面看来,似乎只是一座排着队的孤零零的亭子,它的传播方式如何?谁是受众群体?等等,节目有点语焉不详,没有作交代展示;而这,在我看来,恰恰却是《朗读者》这档节目在未来也许可以留给社会的一个真实可触而影响久远的公益性“实绩”。可以想象,一座独立的朗读亭,环绕一圈咖啡、茶座的“朗读吧”,都市人在闲暇之余,享受生活一瞬的停顿、闲适,一边听着美文美篇的诵读品茶、品咖啡,与美言与美声作一次会心的心灵对话,那是一种何等松弛而致雅的“慢生活”?由央视《朗读者》节目的倡导甚至打造出品牌,在全国各大城市广设公益性的“朗读亭”与“朗读吧”,但愿,这不会是笔者一厢情愿的奢望吧!

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篇11】

近日,最新一期《朗读者》再度刷屏了不少人的朋友圈,这次的主角是一组以中科院院士潘际銮为首的清华大学“朗读天团”,他们的'年龄加起来超过1200岁,但他们带给观众的最强烈的感受却是一个极为“少年”的词--燃!

节目中,潘际銮讲述了自己从10岁开始历经抗战、异地求学,及投身焊接事业,为创造征服世界的中国高铁与核电站工程的提供了世界顶尖的焊接技术的一生。整个过程中,年迈的老院士始终透着一股充满少年气的单纯。而当十位清华功勋级老院士、老师和校友一同朗读起那封著名的《告全国民众书》时,更是仿佛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激昂的属于他们的少年时代。

少年:从10岁到90岁不变的单纯

作为书香门第家的孩子,潘际銮先生自幼就非常自强爱学习。10岁时,一场卢沟桥事变,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生在那个时代的潘际銮先生的命运。因为家乡被毁,从那以后,潘际銮开始了异乡求学的旅途。在战争中辗转,潘际銮看遍了这个国家的悲怆与伤痛。在节目中,潘老先生说:“我们念书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国、回家,这么句话。”

抗战胜利后,潘际銮的家已经没了。无敌可抗,无家可归,但这个国家还需要他们这些科学家去拯救。潘际銮回到清华,师从清华机械工程学系奠基人之一的李辑祥学习焊接工程,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这份事业。作为中国焊接技术学科的奠基人,在他的主导下,创建了哈工大和清华大学的焊接专业,并让这一学科得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享誉世界的中国高铁和核电站正是因为他所建立的焊接技术才得以实现。

他说,我这一辈子都在我的工作上,技术上的事全都清楚,家里的事都不清楚。直到现在,90岁的潘际銮还奋战在科研一线,带着四位80多岁的老院士以及一帮年轻的博士生继续攻克焊接工程难题。

燃,代表一腔热血,代表少年意气。少年最容易燃,因为他们单纯。而潘际銮先生在朗读中产生的那种热血沸腾的少年感,就来源于对祖国、对事业的单纯。

热血:超过1200岁的“最燃”朗读

在这场朗读中,除了亲临现场的潘际銮先生,还有十二位年过耋耄的老人。他们中最年轻的钱易先生,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女儿,如今也已经81岁了,而最年长的王继明先生,如今更是已经101岁。潘际銮先生所经历过的那些岁月,他们也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甚至更老一辈的人来说,抗战都是存在于书本上的历史。但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抗战是他们曾切身感受过的经历。这封《告全国民众书》出自清华学生蒋南翔。没有人比他们更合适朗读这段文字,因为他们就是读着这段文字成长的。在即将到来的清华大学106年校庆到来之前,这群清华功勋级校友一同为母校献上了这份特殊的礼物。这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在这期《朗读者》中,潘际銮和这群老前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已经快忘却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展现了爱国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在网络上谩骂与叫嚣战争,而是为了国家的强盛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