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好老师读后感【篇1】

最近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我被这本书的内容深深的吸引,被尹建莉老师讲的农夫的锄头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真是值得一看的好书,受益匪浅。

每次读到一篇文章,我都会马上比较一下自己,发现我曾经用锄头一样的工具在手上雕刻玉石。想想这有多可怕。只不过用的次数多少而已。

细读下去,很多教育观念使我受益匪浅。

钱理群教授对这本书评论说: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笔者真的很勇敢,不仅敢于面对教育问题,而且思考深刻;他有独特的教育理念,更有教育智慧。对现行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来,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中例举了大量的实例,如"暴力作业""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可不可以批评老师"等我们有目共睹的教育问题,都进行了批判。

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有智慧的家长。说实话有些时候我都没有这样的勇气。看完此书我一直在想如果大家都敢于提出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大胆创新,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教育问题了,主要是现在很多家长不敢违背常规,很多是伪心的讨好老师,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怕孩子会受到更加重的伤害。

我的一个同事有句话很精辟:"一个人如果不穿衣服光着屁股上街,会被认为是疯子;十几、二十几个人如果不穿衣服光着屁股上街,那是艺术表演;所有人都不穿衣服光着屁股上街,那是狂欢!"没有人原意被人当做疯子。

对阅读极其重视,该书的很多章节提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作者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给学***的好处,各个方面都阐述的很到位,并且举了很多的实例。用笔者的话说,阅读是一根“魔杖”,是孩子们在“魔杖”点上学会的。

在45页让孩子识字不难这篇中作者说:"我的做法谈起来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讲故事时,就不'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

在圆圆的教育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我庆幸儿子从小形成了阅读习惯,我更庆幸关于阅读的很多细节,跟尹老师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

我给大羽讲故事,也是用"读"的方式,我相信书中优美的文字可以丰富大羽的语言,很少去给大羽讲故事,也从来没有刻意教过大羽认字,更没有上过任何识字班,尹老师也提出认字和阅读要结合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现在我开始尝试讲故事的时候,用手指着字读,希望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字,至少保护孩子对文字的兴趣。有时大羽翻开书自己讲故事,很多时候他是一边指着字一边即兴瞎编,当然编的内容都是凭他听妈妈给他讲的内容进行回忆。

老师还对妈妈说:“大羽的语言能力真的很好。他去**玩。怎么玩?他回来后会清楚地告诉我们。"不是自夸,儿子的语言天赋真的很好,有时他说出的话都会让很多人吃惊,记得今天元旦我们四家带着孩子一块去郊外玩,到了目的地停车时,大羽突然来了一句:

"王阿姨的水平可真高呀!(王阿姨开车送我们)“大家都很高兴。嘿!

这孩子什么时候学会拍马屁了!回来路上妈妈来例假,加上晕车,肚子、胃和腰都疼,在一个服务区,大家都下车去方便了,大羽和小吴叔叔坐在车上,小赵阿姨和妈妈也下来站车旁透气,一会大羽喊小赵阿姨,叫小赵阿姨帮他把车前面放的香蕉给他递一个,小赵阿姨问大羽:"你为什么不叫你妈妈帮你拿呢?

""因为我妈妈胃疼!"看来孩子是真长大了!知道心疼妈妈了!

就这样到了郑州,大家决定去吃点饭再回家,吃饭时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在喂,妈妈问大羽:"妈妈喂你吃吧?“我一个人吃,因为我妈妈肚子疼。恐怕你不舒服,我自己吃吧。

“吃完饭,她继续坐王阿姨开的车。路上,大羽和孩子们一直在唱歌。唱了一会儿,大羽问:“你知道我为什么唱这些歌吗?"大家异口同声道:

"不知道!为什么呀?“因为我想让王阿姨高兴,”王阿姨说

"说的我太高兴了!看来我下次要多请你吃出来玩几次呀!"但是我给大羽讲完故事,一般会要求他回答几个问题,考察他究竟有没有听懂,现在看来我太急于求成了,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

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一个人不可能讨厌并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爱上了某样东西,他们才能把它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变被动学***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么非得是苦的不可?

我们都希望孩子们喜欢学习。如果学习是巧克力,孩子们怎么会不喜欢呢?如果学习是一剂苦药,孩子们怎么会喜欢呢?“最难抗拒的是**”,最烦人的是“胁迫”。大人和小孩是一样的。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

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尹老师强调,孩子要轻松学习,绝不能用学习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她掌握了孩子的心理,运用了很多“逆向思维”。

针对如何培养良好学***,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做好一件事,先要爱上它。

想想我们通常的做法都是多么愚蠢

四、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尹老师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都要记住一件事,画一朵小红花——这是对孩子们的奖励。一些家长和老师都用过这种方法,但略有不同。

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加深孩子的记忆,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德的培养。

我想向尹老师学习,做一个好妈妈、好老师。

2016.06

好妈妈好老师读后感【篇2】

每年我都会利用假期这个比较充裕的休息时间阅读一些书籍,给自己充充电。初为人母,所以近两年选择的幼儿教育的比较多。这次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让我在学***子女的同时也联想到了许多学校教育,受到很多启发。

读这本书之初,我被书中贴近生活的内容深深吸引和感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它让我认识到原来教育的方式还可以那么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还可以像朋友那样亲密无间,甚至是不布置作业学生也可以认真的把学***好。所谓大爱无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说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

特别是书中的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的心灵以深深的震撼。

很多家长和老师经常利用我来做这些事情,是为了让你要求孩子努力学习,按照自己的意图来设计孩子的生活。然而,我们应该思考,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喜欢父母说他们对我们有好处,却给我们无限的压力?我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小孩,和现在的孩子成长的环境差不多,儿时最多的快乐的记忆就是和邻居小孩在院子里玩耍,和同学们在操场上打闹,却一直没觉得学***是快乐的。

直到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才明白原来学***以快快乐乐的,是可以喜欢上的。

利用假期的一段时间,我学以致用,马上在侄女和儿子身上进行试验。我侄女一直跟着父母,比她儿子大得多。她很懂事。父母忙的时候,她可以照顾好自己,但她有点胆小,害怕犯错。她儿子顽皮淘气,但喜欢读书。我首先分析了他们的学业成绩,表扬了他们的侄女,鼓励她取得更好的成绩。

侄女在家期间,我也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看他们最喜欢的动画片。我儿子能模仿电视上的一些台词。她们也跟着我去看我最喜欢的人和自然,了解自然的生物生存规律。我尽量克制自己,表扬他们的优点和在家里做的对的事情。

我还和他们一起比背诵《三字经》,对我,这也是很大的提高。我不以长者的身份要求他们做什么,而是给他们讲这么做的意义。

这本书的前言告诉我,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每个父母都是雕刻家,每个孩子都是我们手中的一块玉。许多年后,有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有些人看到玉的变化越来越失望。

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雕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像一把锄头——当我手里拿着一块玉,我们怎么能正确地做,让手中的玉绽放?雄关漫道艰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教育之道,任重道远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个大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但他们不愿以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不否认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深情,所以我们从不否认作为一名苦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是我们真正站在为孩子发展的角度去为他着想了吗?

有的父母又爱孩子渐渐变化为惯着孩子,有的老师从爱学生演变成了惩罚学生。不仅如此,他们还为自己编了一个完美的借口,我为你做这些。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真的是为了孩子着想,那么就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如果你真的是为了学生着想,那么就努力提高自己,真正帮助他们理解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爱上学习。

好妈妈好老师读后感【篇3】

如何对待孩子的小错误和坏习惯,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这其实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大问题。

孩子们自己能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判断和解决,让他们犯错误,让他们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犯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父母切忌不良暗示的语言,应该是聪明的引路者。

二、 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自己的义务

如果家长能够理解每一天、每一种情况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知道这种情况会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那么家长带孩子、工作的能力和方法自然就具备了(摘自原著)。教育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有些父母试图存钱,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一些家长已经握手好几年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如何认识到这些琐碎的情感需求?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发现,凡不是父母自己带的孩子,总比父母自己带的孩子出现的问题多,有些是性格上的问题,有些是习惯问题,有些是跟小朋友相处时出现了问题。

只有当父母体验到孩子的成长,才能熟悉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教育需求,才能知道如何解决问题。这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付出更多的努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努力完成这张白纸的画。教育孩子不是在他(她)取得优异成绩时,抱过来亲两下,出现问题时一顿打骂那么简单。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行为反映了父母对生活的态度。

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他不仅有责任成长,也有责任快乐成长。

三、 不要让学习变成孩子的负担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简单的一句话,而实践起来又是多么艰难和不容易的事,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把精力放在培养孩子在学习或其他一些事情上的自觉和独立意识。

不要刻意强调孩子的考试成绩,不要让分数成为孩子的负担,让孩子有暂时学不到的知识,让孩子在作业中犯错,家长要体谅孩子,给孩子一种心态,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冷静地对待他们。

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必需,不要认为孩子的阅读是看闲书,可看可不看,“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的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摘自原书)

孩子们的童年不会重演,让我们做孩子们的好朋友,让孩子们在我们每个家庭中快乐成长!

妈妈是朋友

妈妈是老师

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

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

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妈妈好老师读后感【篇4】

小编希望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这本书带给我不小的震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感动着,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可能是走入误区,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甚至,感到我们家长在教育方面存在的缺失。

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到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体会到孩子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相当大部分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和这个家庭的教育。虽然这是一本家庭教育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应该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包括父母、老师以及长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如果这本书尚有不足,那我觉得该书起名为《好家长胜过好老师》更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固有的情感特征。就个别教育而言,没有任何标准的教育模式只适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对于整个教育来说,有一个共同的教育规律。

心,对孩子的关心是第一的,这才是根本;技,是效能增大的工具而已。对孩子应该是真心的关爱,而不是溺爱。对孩子应该是严格的要求,而不是苛求。

对孩子应该是平等的尊重,而不是看重。另一点是父母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父母的潜移默化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压力。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好孩子生来就是好孩子,坏孩子不能再教好了。至于为什么他们是好的,为什么他们是坏的,我没有深入研究。我想也许这就是父母的生活。但事实上,这不是命运,这与后来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父母都是艺术家。不是穿了西装就能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学习,做父母也需要有做父母的智慧。这是一种生活的积累。

在这一点上,我想到了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成就方程式:20%的智商+80%的情商=100%的成功。所谓的iq和eq是指智。

好妈妈好老师读后感【篇5】

当手捧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时,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从读“序”开始,就一下投入到作者教育孩子时的情境中去了。

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经验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无痕。作者从爱、学习、品格、习惯、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家庭教育原则,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让我深受启发。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作为一位母亲也好,教师也好,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孩子心理才能得到健康成长。

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错误。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作为母亲或教师,自己的行为表率,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只有自己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自己单纯,孩子才能善良无暇;只有自己坚韧,孩子才能不畏艰险;只有自己上进,孩子才能努力向上……正如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所说的“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二、一个好母亲,需要不断地去关注、了解自己的孩子;一个好老师也需要用一颗真心善待每一个孩子。

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个问题,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虽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心里却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来分配给孩子。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挂在嘴上,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承担着无形的压力,为孩子今后生命中留下心理的影响,给他的生命留下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好多麻烦。

作为双重角色的教育工作者更应用睿智去解读好身边的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发展。“儿童是一个完美地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他们并非整天无忧无虑,他们经常会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伤。”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善于观察他们,从细节中发现问题,正确引导孩子。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那么也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犯了错误可以改,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们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我们不仅要做个好妈妈,还要做个好老师,做个胜过妈妈的好老师。

好妈妈好老师读后感【篇6】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只要没有激励,孩子就不需要撒谎让自己难堪,孩子生来就是不会说谎的。

在生活中,父母或长辈不应为了暂时的利益而躺在孩子面前,这不仅给孩子留下了榜样,也可能被诚时的孩子打破。被孩子拆穿,还不如说的时候坦白呢,这样起码给孩子做了个好榜样。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考100分

家长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成绩,孩子的学习潜能会慢慢爆发。几乎没有那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成功的经验不是偶然的高分,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快乐。

……只要去解决一个错题,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如果把错题一直追究下去,每次考试的最终成绩都是100分。这样,孩子们知道学习应该一点一点滴认真对待;他们必须掌握主动权。

好了不奖励,考坏了不批评

我们把取得好成绩的愿望锁在心里,把它变成日常处理和思考的细节,而不是经常用语言和表达来表现。... 如果家长不加强分数,就会让孩子在考试中冷静下来。他们的学习没有压力。从长远来看,他们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物质奖励的副作用:转移儿童的学习目的;破坏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产生与学习相反的情感。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作者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都要记住一件事,画一朵小红花——这是对孩子们的奖励。很多家长和老师肯定都用过这种方法,但略有不同。

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

作为教师,还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的经验不是偶然的高分,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快乐。比如,让孩子为自己制定一个抢牌的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后,他或她可以得到绿卡。

我相信,印有孩子们成功足迹的绿卡,一定会成为激励孩子们继续发挥潜能的强大动力。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作者对于女儿的隐私是一个“神话般的故事”并没有去揭穿它的真实性,而是顺着女儿的想法去看看女儿的胃有没有穿,这样既不伤到女儿的自尊心,同时也知道了女儿的秘密其实就是这件简单的“大事”。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圆圆在画画的时候把河画成了粉色,老师说是错的,但是作者告诉女儿,画不是用对和错来评价的,而是用好看和不好看来鉴定的。而圆圆对水的理解是蓝色的,所以笔者和圆圆打开水龙头,看到水是透明的。作者告诉她,没有钢笔可以透明地画,所以喜欢任何颜色的水都可以。

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教育的误区,我们无法一下子来列举出来,但是我们遇到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们,让他们走出这个误区。刻板的学习很容易抹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造力。

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我们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机会。关键是你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来引导。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吧!

“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我想今后我应该把手中的锄头换成刻刀,力争既做一个好妈妈又做一个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