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写7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读后感(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理想课堂的六个度读后感 篇1

今天有幸读到《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书,收获颇丰。作为老师,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我相信,这也是所有执教人员永恒不倦的一个讨论话题。本书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基础,从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归纳总结,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表格,将教学过程细化,具体到课堂的每一分钟该做什么,怎么做;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收获快乐: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即课堂的升华,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与生命的和谐统一。

有效教学的三类目标,是在新课程理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上,在具体操作上将目标分为层次井然的A类(基础性目标)、B类(教学核心目标)、C类(附属及延伸性目标)。新课程三维目标强调了目标的整体性、统一性,而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类目标则强调了目标的细分,强调了每一个目标的独特性,强调了用几类目标对整体教学进行分解、细化以及落实。确定三类教学目标是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的几个核心关键之一,因此如果没能在此方面有所突破,那么教学只能流于表面的效果,很难做到上好每一堂课,更别说落实有效教学框架,以及构建理想课堂。

接着,第二章具体阐述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第二、三重境界,以及三重境界之间的关系。第二重境界指出,理想的课堂并不仅仅是儿童中心主义的过度推崇,而是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共同发掘知识,共同经历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全体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愉快的获取体验。

第三重境界是基于前两重境界之上的一种教学中的顿悟。它很少可以达到的,不是说很难,而是意识不到。教师意识不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作用,或者说没能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人与知识的对话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而理想课堂不会仅仅停留在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还应该考虑两种几乎同时发生的对话即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反思的、历史性的、生长行的)的对话。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大多数时候,教师理解的高度就是课程及课堂能够达到的高度。通过对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的研究表明,如果课堂上没有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没有参与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对话,那么无论是个体学生与知识的对话,还是学生群体之间的对话,都有可能停留在肤浅的层次,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要让课堂教学实现学生与知识的共鸣,重现知识的魅力,其前提是教师自己首先要认识到知识的内在魅力,并意识到自己在参与知识重现过程中的角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将自己定位成一个真诚的探索者,一个智慧的求知者。理想的课堂教学还需要实现最后一个维度:课堂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命运息息相通。

理想课堂的六个度读后感 篇2

首先,该书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而“以学习为中心”的设计思路则将焦点转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参与。书中倡导,教学设计应充分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构建知识体系。这种观念的转变,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与协助者,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创设利于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乐趣所在。

其次,书中详尽阐述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步骤与策略。从明确学习目标、分析学生特征、选择合适教学方法,到设计评价机制、实施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反思与调整,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围绕着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展开。这为我提供了系统化、操作性强的教学设计框架,使我明白教学并非单一的知识灌输,而是需要精心策划、精细管理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将努力践行这些原则,确保教学活动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满足个体差异,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再者,书中关于“情境化”、“合作学习”、“差异化教学”等教学策略的论述,让我对创新教学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创设贴近生活、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习得知识、提升能力。合作学习则强调群体动力,鼓励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差异化教学则是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与回应,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能力水平、兴趣偏好等,提供个性化教学支持,实现因材施教。这些策略的运用,无疑会使教学更具活力与实效,有助于培养具备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最后,该书还强调了教学评价的改革。传统的纸笔测验虽能评估知识掌握程度,却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能力发展。“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价观倡导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思维品质、解决问题能力等多维度的考察,提倡使用观察、访谈、作品分析等多种评价手段,旨在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这种评价理念的转变,对我今后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一书以其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科学严谨的设计框架、丰富实用的教学策略,使我深受启发。它不仅刷新了我的教学观念,也为我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将积极践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充满活力、尊重差异、关注发展的高效课堂,助力每一位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成长为终身学习者。

理想课堂的六个度读后感 篇3

每次读及教育书籍,我总是带有很多的期待。期待可以减少对“日益高危”的教育事业的惶恐之心,期待找寻“友好师生共处的”万能法则,或者期待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学生”的有效方法。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我才发现,或许我急“功”近“利”了些。其实,教育教育,“育”字当头,以教为本。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肖川教授用十年的时间撰写的一本书。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触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意蕴、教育的目标、教育与社会、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和成长等等。

读完这本书,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一是“教育是什么”,二是“我能为教育做些什么”。针对第一个问题,正如书中所说“把所学的东西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可见,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没有过多的介入,在无形中形成的有价值意义的一项活动。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想作为教师,我们无法决定孩子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我们可以影响他们目睹到什么样的“老师”,身教往往重于言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和神圣的东西的观念,我们要使这些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生动的`实例来充实它。”

如今的教育让人心生恐慌:一方面高举着素质教育的旗帜,但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却一年比一年变本加厉。在考试制度的重大压力下,大家看重的除了分数还是分数,于是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家长陪得累。学生没有快乐,教师也没有从寓教中获取幸福,培养出来的大多是一些高分低能的“人才”。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生学得再好,他们也只能用于一时。教师虽然只是教孩子一时,但要考虑孩子一生,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职责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他们的终身负责。所以,“我能为教育做些什么”也就是“我能教给学生什么”。教是一种方式,而要教的内容却是值得深思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趋向于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成为“听话的教育”下的完美产品。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在我看来,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我们要注重教育知识,更要注意教育的本质,不可忽视学生作为孩子的天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出“你怎么现在还不知道好好学习”、“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可是我们有没有试着想一想他们又怎么会突然一下就懂事了呢。成长不是在讲道理和惩罚中实现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遇到困难并且克服困难中偶然有一天所发现的。

过多的重视“教”,往往会让我们陷入“我们是老师,我们说什么都是对的”的一种泥潭。我们不妨假想一下,如果我们在教的过程中,融合“育”,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一种体验。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来自于“教书育人”,“教”的是书,“育”的是人,一旦把顺序进行调整,我想也许就成了“自大狂的课堂”了吧!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要扎实自己的教书本领,也要学会驾驭自己的“育人”的引导能力。所以,我们不妨尝试着来一次“育”的情感交流。

肖川教授在书中这样写道:“现在人们普遍迷信所谓的‘新’——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新模式、新技术,于是对于‘新’的鼓噪充斥着我们生活的空间。我并不拒斥‘新’,但问题是,如果穿新鞋、走老路,如果‘新’没有旧的根基,缺乏对历史的接续,所谓的‘新’,恐怕只是障眼的烟云,而非货真价实的创新。”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在这个大肆宣扬“新”的社会,我们还要保持一份清醒。我个人非常认同作者说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近年来,教师的幸福感指数不断下降。一方面是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巨大视听效益的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对教师事业的一些评价机制;另一方面也许来自于现在“问题孩子”的日益见多,比如单亲家庭的普遍存在;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地位俨然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保姆化”,如果就此发展下去,我在想“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尊师形象是否还能存在。我们高唱“一切为了学生”的同时,可否也为教师多考虑一份,让教师心存一份教育的执爱,社会是否也可以给我们多一点宽容与阳光呢?如果连教师都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他又怎么能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又何尝不是一种“缺陷”呢。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是为了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那就是学校。

掩卷深思,内心动然。身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全身心地去爱学生,更要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以“教”为载体,以“育”为根基。一步一步向前走,总有一天会触摸到理想的光芒。

理想课堂的六个度读后感 篇4

首先,该教学设计理念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的传递多为单向灌输,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则颠覆了这种格局,它主张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将学生的主动学习、深度参与作为教学的核心。这种转变使我认识到,真正的教育应尊重并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发现知识的魅力,而非被动接受。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无疑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该设计突出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认知风格、兴趣特长和学习节奏。“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倡导因材施教,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灵活的教学策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使教育真正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本质。

再者,该理念强调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反馈。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评价不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态度、方法及合作能力等全方位发展。教师应及时、具体、具有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反思学习策略,调整学习路径,形成自我监控、自我调整的学习习惯。这种注重过程、关注发展的评价方式,无疑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深远影响。

最后,该教学设计倡导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学习为中心”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提倡通过项目式学习、情境模拟、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习得知识,提升技能,培养社会责任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使他们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实现学以致用。

总的来说,阅读“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后,我深刻理解到,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内驱力、满足个性化需求、注重过程评价、强化知识应用为目标,以此推动教育从“教”走向“学”,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培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这一理念对我今后的教学实践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我将努力将其融入我的教学设计中,以期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想课堂的六个度读后感 篇5

首先,该书强调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体,知识传授为主导,而本书倡导的教学设计则彻底颠覆了这种观念,主张将学生的主动学习、深度参与和个性化发展置于核心地位。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与“支持者”,旨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其自主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转变使我深刻理解到,真正的教育不仅在于传递知识,更在于点燃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其次,书中详述的“逆向设计”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即从确定预期学习结果开始,反向规划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确保教学过程始终紧密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目标。这一设计思路打破了我以往自上而下、按部就班的教学设计习惯,促使我更加关注教学目标的清晰设定与有效达成,避免陷入“为了教而教”的误区。逆向设计逻辑严密,操作性强,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确保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化的收获。

再者,书中对“差异化教学”与“形成性评价”的深入探讨,让我认识到尊重个体差异、实施精准教学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习者,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因此,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形成性评价作为持续追踪学生学习进程、及时反馈并调整教学策略的有效工具,对于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我深感“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与教学反思。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熟练掌握各类教学策略与技术,勇于尝试创新,根据学生反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一书以其前瞻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务实的态度,为我提供了教学改革的新视角和新路径。它使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设计应始终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积极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运用逆向设计等策略,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形成性评价,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助力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理想课堂的六个度读后感 篇6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无不期待我们的教学如行云流水,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干国祥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便是这样一本好书。

理想课堂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即第一章所指之有效教学的基本框架,它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思”。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诗”。干老师他证实了这样一个真理:只要用心体察,任何一个汉字,任何一个词语,任何一篇普通平凡的课文,因为系前人匠心所运,所以,都并非是平淡无奇的一堆文字,而是心灵的一次次运筹,是思维的一次次锤炼,是漫长字词史的又一次独特运用。

怎样构建我们的理想课堂?

1、理想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只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而不只是教师呼风唤雨的场地;理想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美丽,而不必一切都遵循固定的线路;理想课堂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理想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而给予火种的是一个个只有挑战性的问题。总而言之,理想课堂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2、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对学生而言不见得是统一的、相互印证的,学生之所以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和活力,变得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

与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相割裂不无关系。

教师在备课活动中,应仔细思考一下学生,在有关课本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作为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不可忽视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活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各种要求,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以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的激活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要点燃学生激情,让学生成为过程的体验者、问题的解决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创设情境、巧妙设计,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将静态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动态的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理想课堂的六个度读后感 篇7

这是一本写给“教育者”的书。它的大部分章节都是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他道出了教育成功的前提,也点明了许多人失败的根源。

这本书谈的内容很丰富,“用思想提升品质”“教育的意蕴”“审视教育目标”“完美的教学”“教师的学习与成长”“教育期待”教育教学生活方面作者均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或政治、法律的传授和传输。他提出“要尊重儿童需要,崇尚自然,创设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一种社会机构,它服务于三大目的;对学生监护、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水平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是对人的成长提供服务和帮助:学校绝不可能是军营、监狱、医院,应成为人民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在人的童年和少年时,应该展示出生命的灿烂,跃动,纯真与生机勃勃”。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富有权养、有独立性、有自信、自由、自律、敢于冒险、具有创造力、足智多谋、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决策和讲求效率的人。学习是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开启繁荣富裕、文明幸福之门的钥匙。学习是产生一切探究活动和创造活动的动力源泉,也是我们终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不由想到我们的这次课程改革,本次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我们教师学生有多少人是把学习当作自己的存在方式呢?多是按别人要求人云亦云。盖兹达等人指出”一个好教师应具有的人格品质“包括:提高别人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果断性以及形成并巩固他们为人处世的积极态度”等等。

我们教师的'学习眉睫:一方面自身学识的浅薄,在学术面前是小学生,另一方面工作的现实,考试的压力,没完没了的作业,教师无暇提高自己的学养。教师只有自己学会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肖川博士给予我们教师的是真诚与深刻,他与我们一起分享着这个时代的梦想与温暖。

此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解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从而得到以小见大,见微知着的效果,使读者在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的同时,领略到文章的理趣、情趣、与文趣,既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又有助于教师们确立对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帮助教师生成教育的智慧和提升对生活的热爱。

读书的过程是与读者对话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感受到肖川博士那质朴与豪放、灵性与率真、睿智与宽厚集与一身的学者风范,还有他那颗对教育事业无限无限热爱的赤子之心。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诗意教育,也渴望着自己去发现、去体味教育中那如诗如画的意境。

教育是一个人文的世界,书中提到,“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我认为两者直接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前者的教育目标更长远,看中的是学生今后成长的道路;后者也许只看到眼前利益,只为了学生的成绩好一点,这样只求眼前分数的教学是永远也不会是最有效的教学,学的的教育学者都指出教育的真谛在于爱,教育的目标在于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