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6、优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养。(洛克)

7、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

8、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9、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1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1、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1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玻夫唯病病,是以不玻

1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4、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16、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富兰克林

1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8、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21、谁能从道德败坏的地方脱出来,还保持洁白,便是有了最伟大的功德。——显克微支

2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6、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27、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28、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蔂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3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3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5、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6、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7、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老子

3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9、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4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2、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