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所谓大学读后感 篇1

一提到四书五经,我们极有可能将愚昧、封建、老古董与其相联系。这是由于当今社会的浮躁性,风行的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使得大多数人不能沉下心去研读经典。但若你静下心来捧读经典就像品一壶好茶,意蕴绵长,回味无穷。

纵观浩瀚书海,中国的古典文学极具魅力,《大学》就是这样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大学”即大人之学,亦为未来之君主、栋梁领导天下的必修之学。它主要讲述了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正直无邪的人和怎样治理好一个国家,怎样治理好社会。被朱熹认为是古代大学教书育人的纲要和典范。它也为个人、社会、国家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

《礼记》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显示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人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主要是为了说明弘扬人性美好的品质从古代就已开始,并不是现代发展下的标新立异,我则认为它包含了一种“人之初,性本善”的意蕴在其中,上帝赋予每个人的品性是一样的,但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自身的修养而导致人的品性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只有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改变命运,把握自己的人生。

修身,即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在我看来,修身是完成一切宏伟蓝图的`基础,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充分彰显着人格魅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发展。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拥有与世无争的魄力。首先我们需要加强道德修养,当今社会出现了极其恶劣的道德滑坡现象,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亟待提高,这也给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难题。所以我们应当自觉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主义好公民。我们还应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积极践行所谓“学到老活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

齐家,即要求家庭和睦。这是由于儒家从小农经济的基本单位--家庭出发,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构想,家庭是各种人际关系的缩影,父子关系可推广为上、下级关系;兄弟关系可推广为朋友或平辈关系;夫妻关系可推广为异性关系。能处理好家庭各成员间的关系,就能处理好家庭之外的各种人际关系。这样使得社会关系和睦,也是所谓的“家和万事兴”。

治国是对于齐家的升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所以当每个家庭和睦后,国家也更加安定。我们每个人都应承担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责任,为国家得繁荣富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读过《大学》,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明白了怎样做一个大学生,如何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如何更好的服务社会与国家。

所谓大学读后感 篇2

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先生曾言:“我们中国在传统上是把治学和做人完全结合成一体的。”是的,在儒学体系统治中国的2000多年来,大众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关于怎样做人的。从仁、义、礼、智、信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似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的人格系统,同时,也从思想文化的'高度上,为华夏文明铺开了为人处世的漫漫长征。

而《大学》是在这条征途中闪烁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可能没有孔子那样声名赫赫的作者,但在我看来,它意义非凡。它似乎极早地系统而直白地把做人放在了思想的核心、学习的基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不仅直接地告诉了我们修身之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性,更是摆出了一条如何修身的明智之途。这样的思想高度,是前人所未达之所,亦是后来之人无法企及的。

朱熹曾指出:“《大学》是修身治人的规则。如人起屋相似,须先打个地盘,地盘既成,则可举而行之矣。”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人们似乎把做人和治学逐渐分离,学习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应用科学,即格物、致知。久而久之,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失去了做人的规则,甚至还出现了应试教育这样僵化了的育人系统,令人不胜唏嘘。实际上,这样的学习风气从根本上就已经失去了方向——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正心、诚意,是修身,故而,缺乏思想道德修养的求学是无法树人的,也是无法进步的,因为这样的人做不到真心诚意地热爱学问,而只是虚情假意地将学问当做是成功的工具,那么求索又怎么可能竭尽全力、精益求精呢?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坚持治学与做人的统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现代教育不可逆转的涡流。同时,也只有不断追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身之道,方可成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信念。

所谓大学读后感 篇3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强调说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须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意思是所讲的要治好家族,关键就在于必先修养自身之品德。“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意思是所说的要治理好国家,关键须先治理好家族。“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意思是所说的。是要使天下太平,根本在于先要治理好国家。因此,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大学》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本末倒置就糟糕了……

大学短短的两千来字,就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所谓大学读后感 篇4

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作者曾子本人就是传承道统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它的歪门邪道。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较重要了。因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

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明德,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传道释疑解惑,激发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同时,在言传的同时更可以身教。以教师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其可以不断地明明德,日积月累而达到教学双方自立并立人。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体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德性,由此同样再去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难。这就是通过《大学》篇学习受到的教益和启迪。

所谓大学读后感 篇5

《大学》开篇直接阐述了大学的宗旨,“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万物都有其本末,凡事都有其始终,若想“明明德于天下”,必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观全文,我认为这一切的根本在于“修身”。

在几千年前,古人就深深地懂得了学长自身品德的重要性。《诗经》中描写的君子是“如琢如磨”“终不可喧兮”的。他们修养品德,尽善尽美,使老百姓难以忘怀。先王的美德也让君子学到了尊重贤人和热爱亲人,就连小人也享受到了快乐和实惠。因为重视修养自身品德,所以人们对他们念念不忘。

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古代社会一直推崇道德,任何一个群体或国家没有道德的支撑是发展不下去的。君主与臣子之间需要道德,君主心怀国家,以德治国,臣子敬重君主,为国家发展献计策;雇主与雇工之间也是需要道德维系的,雇主做好自己的工作,雇主按时发放工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道德,遵守交往间的规则,互相尊重。古人这些对于道德修养的执著追求,令人肃然起敬。君子也有个性,但他们却能压制个性,追求道德,而在当今这个个性鲜明的时代,部分人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鲜明个性,"个性"在张扬个人魅力的同时也为不少没有道德的人提供了放任自己的理由,致使很多人走上了歧途。所以,古人这种不断追求道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修养自身品德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实现的目标。

《大学》彰明了儒家“为政以德”的观念和“道德转化为政治”的思想。它全面地展示了明明德和治国平天下相关的主要方面,把“修身”规定为自天子至平民百姓的.一切活动的根本,这既是天子没有特权置身于修身之外,又提出普通百姓不能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的观点。以修身为本就要将培育完善、发展自我的自觉性置于重要地位,这种思想能增强个体自强不息的,内在的精神生命力。

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更是维护社会稳定,打造美的中国的助力剂,如刘媛媛所说:“当你经营小吃摊的时候,你是否会像黑心商家一样,以用地沟油而沾沾自喜;你作为一个老板的时候,是否会用偷工减料来谋取利益?”说道德是那么高尚,其实并不然,它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小精灵,需要们呵护与培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将心中的道德守护好,才能打造一个文明美丽中国。如同千万银聚在一起的水滴,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发出钻石般闪耀的光芒。

所谓大学读后感 篇6

又读了《大学章句集注》,并参考了唐文治的《大学大义》。因为自己就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所以情不自禁地把古代读经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一些方面做了对比。

不管是《大学》还是其他经书,其主要内容无外乎两方面,一是修身,一是治国。而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从中小学到各大高校基本上是不讲治国的内容,修身的内容也不再强调了,取而代之的是公民的核心素养。

现代教育的课本五花八门,差不多十年一变,不知变了多少,没有守。古人读的儒家经典却是历经千年不变的,变的是每个时代的注疏。

以上变化究竟是好是坏,我个人不想过多的评说。但有一点却让我忧心不止,不得不说。当我去读四书五经的时候,我能鲜明地感受到有人在文化的源头向我招手,使我不断向他看齐。然而读现代白话课本成长起来的我,虽然也一直在教育领域工作,却从来没有类似的感觉。很多时候我问自己,我交给学生的这一套我自己相不相信呢?越是往深处思考,我越是没有底气回答。

不论实行怎样的教育制度,采用什么样的课本,如果教育本身不能凝聚人心,增强文化的向心力,民族和国家的未来都是堪忧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有没有可能出现“身不修”、“家不齐”而“国家治”、“天下平”呢?

有的人会认为,治理国家与个体没什么大的关系,而是那些当领导的人去治理的。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偏颇的。

中国有一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说明国家的事务与每个个体都是分不开的。“国将不国,家何为,人何在?”在这个意义上,家国与个人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岳飞与秦桧:岳飞背负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驰骋沙场,虽遭奸人陷害,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感动后来许多人;秦桧一副卖国嘴脸,为了金钱与利益,不顾国家安危,出卖忠臣,出卖国家,遭受万人的唾弃。

一滴水不能养活一棵大树,却能映照出太阳的光辉;一朵花不能装扮整个春天,却能展现出生命的华美;一个人不能构成一个国家,却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文明。

从普遍和长远来看,“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