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活动《可爱的小动物》含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教案小班教案设计思路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音乐高低的变化,体验音乐变化的乐趣。

2、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游戏前学会歌曲、歌曲磁带、钢琴、录音机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体验小手在身上爬上爬下的乐趣。

活动难点,合拍的做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欣赏歌曲。

师:小朋友们,清河我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感受,并随音乐一起唱一唱)

师: 刚才,我们在演唱的时候,音乐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今天,就让小手来和我们一起感受音乐高低的变化。

(二)播放歌曲《小手爬》。

1、师幼一起随音乐做动作。用小手向上爬、向下爬来表现音乐高低的变化。

2、教师小结:当我们的小手爬到头顶时,音乐就高了,我们唱的时候,声音响亮;当我们的小手爬到小脚时,音乐就低了,我们唱的时候,声音也低了。

3、师幼再次表演唱。

(三)欣赏歌曲《捏拢、放开》。

1、教师示范唱,边唱边用小手做爬上爬下的'动作。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唱一首歌,歌曲的名字叫《捏拢、放开》。

2、幼儿学唱,边唱边用小手随音乐做爬上爬下的动作。

师:这一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让小手随音乐动起来。

3、师幼共同分析,哪句音乐高,哪句音乐低,感知音乐高低变化。

(四)教师小结

每一首歌曲中,音乐都有高低的变化,我们在唱高音时,声音响亮;在唱低音时,声音又低又小。音乐高低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欣赏歌曲,感受音乐的快乐。

活动反思:

《小手爬》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音乐中感知手的动作变化与身体接触,进一步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从而产生愉快的情绪。节奏平稳很容易表现游戏时欢快的情绪,很适合小班幼儿边唱边玩手指的音乐游戏。

在《小手爬》的活动中,我运用了整体教学的方法,把歌曲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也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来接受的,这样幼儿容易明白歌曲的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整个教学活动要幼儿从头到尾整首学唱,一边一边的重复是不符合《指南》精神的,因此,根据幼儿喜欢模仿动作的特点,我选择从动作入手进行教学。

我先引导幼儿小手爬的样子,再邀请幼儿在自己身上从上往下、从下往上爬到指定的地方,在活动中一边做动作一边听教师朗诵歌词和范唱歌曲。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指南》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动动、想想、试试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让幼儿动脑筋想方法创编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把课当游戏上,把游戏当课上”。

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自然。而且由于采取边唱边和幼儿一起玩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和动作。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与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游戏。使孩子体会到了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玩耍”的热情。在活动中,孩子们都特别希望老师用手去他们身上爬一爬,所以当我提示孩子们找一个朋友爬一爬时,很多的孩子都围到我身边,显得很兴奋。所以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加者,能够真正做到师幼的有效互动。活动在高潮中结束,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自始至终都十分投入,特别快乐。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运用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并在表演中能有意识的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对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才能做到。

幼儿园教案小班教案设计思路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我们小班刚入园的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掌握不是很好,所以我选择节奏是音型为四二拍的《我爱我的小动物。这首歌曲节奏轻快明了、歌词简单易记,歌词大部分以小动物的叫声为主,所以小班的幼儿因该会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学一学,能够记住歌曲中五个小动物的叫声。

2、幼儿愿意跟随音乐作简单的律动。

3、幼儿能对活动内容感兴趣,并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之中。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歌曲中小动物的叫声。

难道:能够清楚的分辨歌曲中不同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准备

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小羊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教师躲在琴后面学小动物叫,吸引幼儿注意力。

二、基本活动:

1、发声练习:学习小猫叫。

2、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图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教师逐一教幼儿学习图片上小动物的叫声。

4、教师示范唱歌曲两遍,幼儿认真倾听。

5、教师逐句教幼儿念歌词。

6、教师一边弹琴,一边带幼儿唱歌。(唱到大部分幼儿都会了为止)

7、教师给幼儿分组分角色演唱歌曲。

8、教师带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律动。

三、结束活动:教师让幼儿学习小鸭走路,如厕解便。

四、延伸活动:下次可学习其他小动物的'叫声,或者学习与此类似的歌曲。

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我就在想我们班是刚刚入园的幼儿园,部分可能都还不会跟唱。在教学中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只有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改善。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班的幼儿参与率很高,他们对活动内容很兴趣,所以活动氛围很好。但是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些小问题,就是这首歌曲歌词重复率比较高,对个别年龄大一点的幼儿来说,学习起来就比较简单,少了一些挑战性,所以在以后选活动中,我应适当的增加一些难度,顾及到全体幼儿的发展需要。

幼儿园教案小班教案设计思路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石头画激发幼儿自由创作的.欲望。

2、尝试依据石头的造型特点进行动物画的想像,并结合多种材料进行绘制,体验想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石头,油画棒,亮片,毛线,剪刀,固体胶,范例

活动过程:

一 通过观察范例初步了解石头画的特点

1、出示范例一小狗

师: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些我很喜欢的画,请你们一起来欣赏。

教师出示一副小狗画像

教师提问一:你们知道这是谁画的吗?

教师提问二:你们发现这是画在什么材料上的吗?(引导幼儿观察作画材料。)

重点提问:以前你们画画都是画在哪的呢?

(重点引导:引导幼儿结合自身已有经验进行回答。)

教师提问三:为什么王老师会把画画在石头上呢?(用阐述故事的形式将作画过程和想像进行解析。)

师:这块石头的每个地方都利用到了,而且这幅画最巧妙的地方就是我把这块石头上两块突出来的地方变成了小狗的耳朵。

2、出示范例二兔子

师:接下来,请你们欣赏我的第二幅石头画作品。(教师出示范例二兔子)

教师出示石头背面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教师提问:请你猜一猜这块石头上画的会是什么小动物?为什么?

重点提问一:这块石头上画了什么?像不像?为什么?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根据石头的形状并结合小狗的经验进行回答。

师:这块石头像一只卧着的小白兔。石头上的每个部位都能变成兔子身体的一部分。我觉得这幅画最巧妙的地方就是将石头上一点点突起部位加了一笔,把它变成了小白兔的耳朵。

3、出示范例三狐狸

出示石头背面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重点提问一:我在这块石头上又画了什么?像不像?为什么?

重点提问二:狐狸的耳朵在哪里?嘴巴又在哪里呢?

重点提问二:我这幅画所用的材料与刚才的两幅有什么不同?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对“狐狸”进行形状和绘画材料上的分析。

师:我画的石头画你们一下就都看出来了,说明我画得很像。

小结:原来石头上也能画画,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形状的石头画上不同的动物。

二 根据形状各异的石头进行想象并自主绘画

重点提问:今天我还收集来了一些有趣的石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像什么形状?可以在上面画上什么动物。

(教师逐一出示各种形状的石头,引导幼儿从石头的外形特征上进行想象)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结:原来每块石头只要仔细看一看,想一想,我相信你们也一定能把它们变成动物画。

三 幼儿绘制石头动物画

教师介绍材料。

重点指导制作过程:

1、挑选好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后用记号笔画上轮廓。

2、用油画棒涂上颜色。

3、如果觉得还不够象可以使用一些材料进行装饰。

幼儿自由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根据石头的形状特点进行作画,并鼓励他们利用材料进行制作。

四 互相交流各自的作品

1、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在前面。

(教师提醒幼儿脏手捏成拳。)

2、猜一猜:画的是什么小动物?你的作品最巧妙的地方在哪里?

小结:原来石头可以变成那么多有趣的小动物,下次让我们一起来变变看别的东西。

幼儿园教案小班教案设计思路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够画出简单的小动物。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录音,ppt课件,水笔、记号笔、水彩笔、彩色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身边的小动物。幼儿通过回忆、讲述,让幼儿初步了解小动物。

2、欣赏:小动物

(1)观看《小动物》课件,教师适时提问:刚才小朋友说的只是众多小动物中的一种,我的好朋友去世界旅游时,拍下了一些奇特有趣的小动物,你们想不想看看呢?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2)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小动物,它们各具特色。

3、幼儿在欣赏小动物的基础上,学习画出小动物。

4、幼儿创作绘画

(1)出示老师设计的小动物。

(2)提出要求,幼儿临摹小动物。

5、作品展示评比:比比谁的设计最漂亮。

活动反思:

对于孩子来说,意愿绘画各种小动物,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特别是动物的身体和四肢。于是,我从简笔画书上挑了一些孩子们常见或者熟悉的比较简单的小动物,准备画好以后投放在区域中,这样,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仿照老师的画,相对意愿画来说,在难度上降低了许多。

幼儿园教案小班教案设计思路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玩色中学会观察混色的效果,体验玩色的乐趣。

2、根据生活经验,讲述石头旅行的故事。

活动准备:

1、颜料、操作盒、抹布、桌布等若干。

2、石头人手一粒、铅画纸人手一张、衬衫包装盒人手一只、饭兜每人一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石头,引出主题。

师:今天,我给你们请来了两位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想)(教师出示石头)“你们好,我是蛋蛋。你们好,我是珠珠。”你们知道吗?它们可是两个旅行家哦。你们想听听它们旅行的故事吗?(想)现在就请你们给我们讲讲旅行的故事吧。

二、通过故事,教师演示滚画过程。

1、第一次讲述故事

蛋:一天,我穿上漂亮的红衣服,独自一人快乐的走在路上。

师:你们看,蛋蛋穿衣服时在颜料里滚了一下让身上都穿上红衣服,然后才能来到盒子里。穿衣服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将颜料撒出来或将手上弄的全是颜料,如果手上蘸到颜料就用抹布擦干净。

蛋:我在路上看到了小鸟,看到了小花,还看到了小草。最后,我走累了就回家休息了。

师:回家时要注意了你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就要回什么颜色的家里。蛋蛋穿的是红衣服,所以它就回到了红颜料的家。

2、第二次讲述故事

师:现在我们再请珠珠来给我们讲讲旅行的故事。

珠:这次旅行我想穿一件绿衣服,于是我来到了绿颜料的家。在这里我用身体在绿颜料里轻轻一滚,绿衣服就穿好了。穿上绿衣服后,我乘着汽车来到田野里,来到了蠡湖中央公园里,还来到了动物园。慢慢的天黑了,我就乘着汽车回家了。

师:你们知道现在珠珠应该回哪一个家吗?(绿颜料的家)我把它送到红颜料的家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就要回什么颜色的家里。)

三、教师讲解规则,幼儿进行滚画。

师:听说了蛋蛋和珠珠旅行的这么开心,许多石头也想去旅行。你们愿意带它们去吗?在旅行前,我有两个要求:1、在给石头穿衣服时,注意不能将颜料洒出来或将手上弄的全是颜料,如果手上蘸到颜料要用抹布擦干净;2、滚画时不能将石头滚出盒子。你们能做到吗?那现在就请你们带着石头去旅行吧。

(幼儿进行石头滚画,教师个别指导,提醒幼儿作画时保持桌面干净。)

四、编个旅行的故事

师:旅行好的小朋友可以坐到前面来和旁边的朋友说说你的石头是怎样旅行的?

(鼓励幼儿互相

交流,说说石头是沿怎样的线路旅行的。)师:我们的旅行都结束了,我想你们旅行故事一定很有趣。谁想来告诉大家你的旅行故事?在讲故事时你可以把你的滚画拿出来一起讲。

(结合滚画作品,启发幼儿根据生活经验编个石头旅行的小故事。)

五、请幼儿和客人老师说说石头的旅行故事。

师:你们讲的真好,现在请你们和客人老师去说说石头旅行的故事吧。

幼儿园教案小班教案设计思路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拍皮球,知道拍球时手臂要上下动起来。

2、在拍球的过程中,感受手的力量和球的关系,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3、能够自己找空地方拍皮球,不与同伴发生争抢。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个皮球,场地上有一个大圆圈。《小手拍拍》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手拍拍

教师:我们的小手可以做哪些事情呢?(引导幼儿说出点、指、摸、抓、拍等各种动作,幼儿跟着音乐《小手拍拍》边唱边做动作)

二、初步学习拍球。

——教师讲解并示范拍球的方法:两脚分开,两腿稍微弯曲,五指自然分开,拍球时手臂要上下动起来,一下一下地拍。

——幼儿徒手跟着教师的口令一下一下的拍球动作,教师要提醒幼儿手臂上下动起来。

三、幼儿集体练习拍皮球。

——教师:每个小朋友自己找空地方练习拍皮球。教师巡回指导。

——个别幼儿示范:全体幼儿在圆圈上站立,教师请拍的好的幼儿示范并讲解他的动作:身体要稍微向前弯曲,眼睛要看好球,球到哪里,人要跟到哪里,拍球时手臂要动起来。

四、幼儿再次集体练习,教师巡回知道。

五、游戏:看谁拍的.多。

——教师:我们来比一比谁拍的多,预备——开始。(鼓励幼儿不断的拍)

——评价:表扬练习拍球认真的幼儿和拍得好的幼儿。

六、放松活动:山上有个木头人。

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游戏,儿歌说完,幼儿即刻做一个姿势并保持身体不动,比一比、看一看谁坚持的时间长。游戏可连续多遍。

幼儿园教案小班教案设计思路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园承接了《幼儿美术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的课题后,我们针对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开展有效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纲要中指出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兴趣是孩子绘画的最好的帮手,有一次,带领幼儿到我们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对于一条用各种鹅卵石铺成的小路特别感兴趣,他们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按摩路。孩子们对石头产生了兴趣,那我们就在石头上画画,我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较大的和较光滑的石头,作为绘画材料。在活动设计时我想让孩子能根据石头的外形特征进行创作,但考虑到中班幼儿虽然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但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些欠缺。我便将活动的重点放在用色彩鲜艳的颜料来装饰石头,这样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创造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能够运用水粉颜料来装饰出漂亮的石头画。

2.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习在石头上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方法。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在石头上绘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习在石头上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方法。

难点: 在装饰石头画时注意画面的布局及颜色的变化。

活动准备

石头展览馆场景,视频展示仪,各种石头,水粉颜料,水粉笔,轻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作品欣赏:

通过欣赏石头画展,引导幼儿欣赏,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石头画展,请小朋友仔细看,石头上都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块石头。

2、讨论:重点引导幼儿欣赏三种类型的石头画

(1)形状(2)色彩(3)布局

3、总结:师:刚才欣赏了那么多的石头画,有的石头画是根据石头的形状来装饰的,有的则运用了许多漂亮的颜色,有的画上画了丰富的内容我们也来办一个画展吧。

二、示范活动:

1、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边示范边讲绘画重点(首先我要选择一块喜欢的石头,然后想好要画什么,接着用小的毛笔来画轮廓,选用大一些的笔来图底色,颜料不要加水太多,要根据你的内容,合理搭配颜色,在换颜色时要注意将笔涮干净,另外等石头上的颜色稍微干一些在换另外一种颜色,这样颜色不容易乱。

2、讨论:

师:我的石头画完成了漂亮么,给我鼓励一下吧。(放在展览架上)

师:你想在石头上画什么呢?(幼儿讨论)

三、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提示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保持画面干净)

四、欣赏评价

老师将幼儿作品一一展示出来,请幼儿欣赏评价,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刘老师和学校领导及同事对我的活动进行讲评:

优点: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由于提高材料是幼儿很感兴趣,幼儿的绘画兴趣很高。对于初次尝试在石头上,幼儿的绘画作品效果还不错。

不足: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拿取操作完材料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这时候,太多数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头给吸引了,而非在老师的语言上了。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以前我的观念是上好一节课就是在你组织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够较好的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动,除了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外,老师课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刚开始的引入过于繁琐,导致了在后面介绍制作方法,特别是水粉绘画时颜料不能沾太多水这个重点没能与孩子交代清楚,导致后面孩子们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外,还能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把你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让幼儿听明白,这也是这个课题的真正目的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外,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正确的与幼儿交谈,交流的“路”,让孩子能够“听”得懂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打破孩子与我之间的那堵墙。

4、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可是过想细想,我本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

自我反思

教学活动是要精心安排的用以支持、激发、促进和引导幼儿顺利开展学习和达成有效学习结果的过程。有效教学就是要遵循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幼儿双方的主体作用,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认识到有效教学的开展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幼儿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幼儿。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在备课前,要对幼儿做充分的了解,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注意他们的个别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确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式时,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幼儿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这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会综合应用线条和色块进行装饰,每个环节都要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进行。虽然活动环节设计合理,但在备幼儿方面,却考虑得不周全。我应当在备课前对幼儿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经验的内容,以真正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应及时把握教学现场,适时引导幼儿

教师通常会预先设计好整节课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师就会为了达到目标调节教学的进度。然而教学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往往会发现自己精心设计了活动方案,认真组织了幼儿活动,但常常要花很多时间去维持活动秩序,最后落个活动计划没完成、活动效果差的结局。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教师缺乏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能有关,尤其缺乏把握教学现场的能力。在设计活动时很少留有生成的空间,活动中注重计划的成度,却很少注意幼儿的反馈,更不敢或不能对幼儿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因为一旦对幼儿反馈的信息给予解释或处理,那么这节课预定的目标就有可能完不成。其实,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否完成教学进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时把握教学现场,把注意力转向幼儿,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幼儿提出的新想法或新发现适时分析,一旦确定有教育价值,要及时生成新内容并积极引导幼儿探索。

三、注重幼儿作品讲评

绘画完成后的评价部分也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评价不能重视结果,更多的要关注绘画的过程,围绕活动的重点进行作品评价。具体说是教师要对每一位幼儿的作品作出针对性的评价。幼儿的作品哪里好?为什么好?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末,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允许幼儿在创作时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角度的给与肯定,以保护和鼓励幼儿为主,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幼儿的作品教师更应予以认可,具体地评价他们提高的水平,改变过去整齐的横向评价。评价注重个别,从幼儿个人的成长来进行评价,以各种形式鼓励幼儿迈出可喜的一步,真正使评价收到好的效果。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追求,有效教学要求我们必须做有思想的教师。泰戈尔说“最远的距离是到达你自己”,就是说改变自己是多么不容易。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地改变自己,每天能多学习一点,多反思一点,多提升一点,多改变一点,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品位的教师。

幼儿园教案小班教案设计思路 篇8

教学目标:

1、感知并正确认识黑,鼓励幼儿勇敢地面对黑暗。

2、帮助幼儿用各种方法去克服怕黑的心理障碍,培养自己在困难面前克服困难的能力。

3、体验救出小动物后的愉悦心情。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自制小山洞,小兔头饰若干,兔妈妈的头饰一只

2、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玩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活动

1.小兔们,今天妈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

2.故事:从前,有一只可爱的小兔跟着妈妈一起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它看到美丽的鲜花,漂亮的蝴碟可开心了。它一会儿去闻闻鲜花,一会儿扑蝴蝶,结果找不着妈妈啦。天渐渐地黑了,小兔找不着妈妈多伤心呀,它大声地喊:“妈妈,妈妈……”。

(二)营救小动物,鼓励幼儿不怕黑

1.发现情况

1)(伴随着音乐,远处传来一阵阵小动物的呼救声)教师:“咦,好象有什么人在哭,你们听,是谁在喊救命?小兔们,你们千万别动,妈妈去看看。

2)教师慢慢走到山洞口,仔细往山洞里看,说:“呀,这里有个山洞,里面很黑,什么也看不见。对,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哎呀,这个洞口这么小,我钻也钻不进去,怎么办呢?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黑洞洞的山洞里到底是谁在哭呀?小兔们,你们谁愿意帮妈妈进去看看。”

2.鼓励幼儿克服怕黑心理,勇敢地钻进山洞(1)请胆大的幼儿做示范(3—4人),并说说自己害怕不害怕,以及自己是怎样克服害怕的

(2)交谈,了解害怕的幼儿的心理状况,教师对他们进行疏导讨论: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不害怕呢?

a.先站在洞口往里看一看,等自己的眼睛渐渐习惯了黑再慢慢走进去,一边走,一边摸,就不会摔跤,也不会害怕。

b.进去的时候想想高兴的事,一边走,一边唱唱歌,就不会害怕。

c.你就想里面的小动物多可怜,我一定要帮助它,其它什么也别想,就不会害怕了。

d.里面虽然黑,但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慢慢走,就不会出危险,这们也不会害怕。

(3)请愿意去救小动物的幼儿一个一个爬进山洞,每人只救一个小动物。

(4)教师对还不敢进去的幼儿再次进行疏导,启发他们找上好朋友一同进去救小动物。

(5)请胆子特别小的幼儿借助一些器具(如木棍、手电筒等)和好朋友一同进山洞。

(6)教师夸夸救小动物的幼儿,夸奖他们是勇敢的孩子,奖励小红花。

(三)、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幼儿在活动中所尝试的各种克服怕黑的方法,教师:你们真厉害,遇到困难会自己想办法,并且勇敢地克服困难,那在平时你们会遇到困难吗?你会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使幼儿明白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有很多克服困难的方法,鼓励幼儿平时要积极动脑。

(四)、鼓励幼儿努力养成自己独睡的习惯教师:“现在,老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哪些小朋友在家是和爸爸妈妈睡在一个房间的?为什么不一个人睡?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黑房间里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我们有各种方法战胜黑暗。你们以后敢不敢一个人睡觉啦?敢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

活动反思:

切合主题活动,创设扮演救护队员救小动物需要学本领的情景,让幼儿掌握了走平衡木和过河的技巧,从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基本能跟着我的口令有序的进行的活动,有静有动的活动强度也很适合幼儿,活动的重难点目标也都在活动中突破了。

幼儿园教案小班教案设计思路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能分清手掌和手指。

2、愿意和同伴一起做动作、念儿歌。

难点:幼儿能根据儿歌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准备:丰富幼儿关于手的知识。

活动过程:

1. 认识手。

j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

“宝宝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每个人有几只手啊?”

“伸出来让老师看看是哪两只手。”

k找一找手掌、手指。知道手上白白的、光光的、平平的部分是手掌,手掌上方连接的五根长长的“小棒”就是手指。

2. 听儿歌:老师边做动作边缓慢地念一遍儿歌,让幼儿根据动作初步体会儿歌内容。

j一只手,两只手:先伸出一只手,再伸出另一只手,五指张开。

k握成两个小拳头:双手握拳。

l小拳头,伸出来:伸展拳头,张开五指。

m长出十个小朋友:随意摆动十根手指。

3. 学儿歌。

引导幼儿跟老师一起做动作,并分句跟读,学习儿歌二至三遍。

j边做动作,边跟读。

“宝宝们和老师一起来念一念儿歌,边念儿歌边试着动动你的小手,看看它们是不是听你的`指挥。”

k听儿歌,做动作。

“下面,老师来念儿歌,不做动作了,宝宝们听儿歌来做做动作,看看你们的小手听不听话。”

l看动作,念儿歌。

“我们再换一换,老师做动作,你们念儿歌。”

4. 念儿歌。

让幼儿两两相对,老师领读,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验乐趣。

“宝宝们的儿歌都念得真棒,请你也念给自己的好朋友听一听吧!”

5. 延伸:游戏“小手开花”

“我的小手会开花,开了几瓣花?开了五瓣花/十瓣花。”